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抗战悍将 >

第133章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133章

小说: 重生之抗战悍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不必了。你小子还没忘了你第一次打枪是谁带着你的?那次是谁开了一枪就腿肚子转筋,站都站不起来了?”面对自己的老乡和多年兄弟,张志超显然也是不甘示弱的,当即揭了张显威当年的糗事。
    “我说你就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那都多少年过去了?你怎么就一直念念不忘呢?”张显威像往常一样,一听到别人提起这件事情,就急得脸上青筋直冒。
    “谁叫你没事拿我寻开心?你当心我下次找一个大喇叭,到处见人多就喊。”张志超是占了便宜还卖乖,一点客气劲都不讲。
    “好,好,算我服了你了,我得罪不起你,还躲不起吗?我马上就走,离你远一点好。”张显威见势作出一副要走的样子。
    就在两个老兄弟互相开着玩笑的时候,特务团团长岭幕理陪着刘建业走到两人的身旁。
    “两位说什么事情呢?这么高兴,能不能也说给我听听,让我也跟着你们高兴一回?”刘建业站在两人身后,突然说道。
    “报告军座,我们两人正在互相开玩笑呢,没什么事情。”见到军长突然站在自己的身后,两人立即双腿并拢,立正敬礼。
    “不用这样,都放松一些,打完仗了,大家都可以放松一些,脑子里面的那根弦总是绷得那么紧,时间长了会出问题的。”刘建业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语气平静得说完以后,就带着一群军官走开了。
    “报告军座,战果初步统计情况出来了。”邱副参谋长从后面跑过来,说道。
    “说吧,我听着呢。”尽管新14师和新20军军部直属部队的官兵,竭尽全力和鬼子拼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还是没有能够彻底消灭鬼子坪岛支队,让敌人的支队长坪岛大佐带着残部近千人,突破了合围,冲过捞刀河,逃出升天了。这让刘建业的心里始终感到有一股强烈的遗憾感觉。
    “永安市保卫战,历时两天一夜。我军共击毙日军大队长田中、松田、相马,中队长川崎、北村以下日酋共计三千四百八十余人,俘日军十六人,缴获山炮六门,步兵炮八门,轻重机枪八十三挺,步枪两千五百余支,战马五十余匹。”邱副参谋长一边讲着,一边把手里的报告文件交给刘建业。
    “怎么还会有俘虏?奇怪了?”刘建业一边看着报告,一边掏出身上的钢笔,在报告上面把俘虏的数字一笔划掉,“这里搞错了,我们这场仗,没有俘虏日军。拿回去重新做一份再拿过来,我要签字的。”
    “我知道了。我这就叫他们重新写一份。”邱副参谋长接过报告,对刘建业说。
    “记住,事情做地干净一点,别留下尾巴。”刘建业对邱副参谋长说。
    “军座放心,肯定干净。”邱副参谋长敬完礼,走了回去。
    “军座,杀俘虏好像不太好吧,万一上面知道了会追究下来的。”一个新来的参谋,颤惊惊地小声说到。
    “我说是要杀俘虏吗?我只是说我们没有取得俘虏罢了。”刘建业对这个小参谋,眼睛一翻,毫不客气的说。
    “是我听错了,我部没有获得俘虏。”小参谋声音颤抖着说。
    “说话大声一点,我听不见。”刘建业站在小参谋的面前,脸几乎贴着他的脸,大声地喊着。
    “是我听错了,我部没有获得俘虏。”可怜的小参谋,脸憋得通红,声嘶力竭的喊叫着。
    “这就对了,以后记住了,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刘建业听完,大力的拍了两下小参谋的肩,说道。说完以后,刘建业放开了手,带着军官们继续参观战场。
    “记住,在我们军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是和鬼子的第6师团,第9师团,第11师团和第16师团的部队打仗,都不留俘虏。所有活下来的鬼子,无需审问,就地处决。军座说过,他们这些鬼子都不是人,全是畜牲都不如的野兽,留在世上也是祸害,不如全都解决了干净。”一个资格老一些的参谋军官,对这个惊魂未定的参谋说道。
    “我记住了,多谢老哥的提醒。”小参谋一边用手摸着胸口,一边说着。
    刘建业带着人刚刚走到山顶,杨副官就跑了过来,对刘建业说道:“报告军座,第4军派联络官来了,询问我们战场情况,要我们给他们让出战场空间。”
    “你回去告诉他们派来的人,那些鬼子就不用他们费神了,请他们跟在鬼子的屁股后面追击就好了,再告诉他们一句,鄙人军务繁忙,就不送他们了,请他们一路走好。”听到第4军到来的消息,刘建业心情大好地说道。
    “军座,这样说,恐怕不太好吧。毕竟他们是奉命前来作战的友军。”杨参谋长善意的提醒道。
    “不用怕,他们本来就是来摘桃子的,让他们跟在鬼子后面追击,这样的没有什么风险的事情,他们怎么会拒绝。”刘建业不以为然地说道。
    日军在长沙会战的各条战线上,都陷入了无法继续进攻的局面。面对如此的局面,内心焦急的冈村中将决定亲自乘坐飞机,在空中对战场全局进行观察。观察的结果令他感到吃惊,大量的中国军队增援部队正从各个方向不断补充而来,一旦这些部队和已经在战场的那些部队汇合在一起,那么战场上的日军部队将很可能不得不面对被处于优势的中国军队合围歼灭的境地。
    冈村中将乘坐飞机回到武汉,马上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告诉了军司令部以青木参谋长为首的军官们。那些平日里极度看不起中国军队的日本军官,终于不得不开始讨论起如何避免危险局面发生的办法。在经过连夜的争论以后,11军司令部的军头们,终于统一了认识,这一次的长沙会战,已经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进攻长沙的战略目标,必须放弃,部队必须撤回来。不然,那些部队很可能面临灭顶之灾。那样的话,各位军头都很难逃脱军事法庭的严厉处罚。
    10月1日,日军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向各支日军参战部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很可爱的事情是,9月3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言人就湘北会战发表谈话说:敌军此次进攻之目标,显在长沙、常德与宜昌。我军战略以消耗敌军打击其主力为目的,决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长沙已非我战略上之要点。
    第一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战落幕
     更新时间:2009…3…16 20:08:34 本章字数:3640
    冈村宁次的撤退命令说:“华军顽强,现仍潜伏于汨水、修河两岸地区。本军为避免不利态势,应速向原阵地转进,以图战斗力之恢复,并应严密防备华军之追击。”
    尽管日军各参战部队接到了11军司令部下达的撤退命令,并且开始为执行该命令作准备,但是为了掩饰即将开始的撤退,日军部队在当天并没有停止在前线向中国军队继续发起进攻,只是这些进攻的力度没有以前那么大而已。
    日军的佯攻起到了他们预想的效果。正在前线和日军作战的各支中国军队,并没有发现日军即将撤退的迹象。
    同样在这一天,薛代理司令长官被正式任命为第9战区的司令长官,关代总司令也被正式任命为第15集团军的总司令。这一天,战事平静。
    这一天的下午,继进攻永安市的日军被迫仓皇败退之后,桥头驿、上杉市等地日军相继后撤。日军的撤退行动终于全面开始了。
    身在前线的第15集团军关总司令发现了日军撤退的迹象。他当即下令各部跟踪尾击由上杉市撤退之敌,以汨罗江南岸为目标截击歼灭之。具体部署是:第73军以一部向平江方向挺进;第52军第25、第195师各以一部围歼上杉市残敌,分派支队向金井、福临铺、青山市等处跟踪追击至汨罗江南岸,力争将撤退之敌截击歼灭;第59师以一部向栗桥、三姐桥尾追残敌于汨罗江、营田一带歼灭之。
    10月2日,第15集团军各部开始追击,当日克复上杉市。
    3日,第25、第195师追击到达福临铺、金井附近。日军开始向汨罗江北岸退却。
    4日,第15集团军收复长乐街、汨罗、新市等处。
    直到此时,第九战区的薛长官才断定日军确实是在撤退,于是赶紧下令,要求各部队“以现在态势立向当面之敌猛烈追击,务于崇阳、岳阳以南地区捕捉之”,“对敌之收容部队,可派一部监视、扫荡之,主力力行超越追击”。
    但为时已晚,日军大部已渡过汨罗江。
    10月5日,中国军队继续向北追击。日军上村支队由营田登艇北逸,第37军收复营田。
    10月7日,冈村宁次前线指挥所从咸宁撤走。
    10月9日,第195师进占鹿角、新墙、杨林街之线,日军陆续退回新墙河以北地区。
    在这次追击作战里,尽管,参战的国军各部队接令后全速追击,但日军毕竟训练有素,撤退亦迅速有序。除8日第2师、第25师在新墙河南与敌掩护部队激战外,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战斗。而薛岳也没有命令各部乘胜追击,打过新墙河,收复岳阳等失地。日军退走后,第9战区军队逐步恢复原有的阵地,两军形成对峙。
    至10月14日,赣北、鄂南、湘北各战场均恢复到战前态势,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
    伴随着第一次长沙会战的结束,重庆国民政府方面有关“湘北大捷”的宣传报道,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随后,全国各大报刊的主要位置,几乎全部被长沙会战胜利的消息所占据。
    实际上,自9月下旬起,长沙会战的消息就不断地传到重庆,再经过国民政府方面电台和报纸的宣传,已经引起了国人的注意。
    还在10月初,日军刚刚撤退时,薛长官就急不可待地向最高统帅报捷:
    “……日军分三路进攻长沙,我诱敌深入,于长沙附近予以痛击,敌伤亡惨重,向北溃逃……”
    几乎与此同时,在前线协助薛长官指挥会战的白主任、陈部长也都向最高统帅发去了捷报。
    不久,以最高统帅为首的党政军各界要人又纷纷给第9战区发去贺电。
    最高统帅电文:“……此次湘北战役,歼敌过半,捷报传来,举国振奋,具是指挥有方,将士用命,无任嘉勉,所有此役有功人员,希切实查明评报,其死伤官兵,并应查报,以凭奖恤,自兹胜利初基业已奠立,我将士之责任愈重,务望勉励所部,格外戒慎,倍加努力,勿骄矜,勿懈怠,光大战绩,用集大勉,至深企盼。”
    国民政府电文:“薛长官伯陵勋鉴:此次寇犯湘北,关系战局綦重,该长官指挥有方,所部忠勇效命,歼除顽敌,保障全湘,捷报传来,举国欢庆,应即复电嘉慰,并饬传谕所属,益加奋勉……”
    军政部的何部长电文:“长沙薛长官伯陵兄:湘北会战,经获全胜,捷音传来,良深欣贺,吾兄指挥有方,杀敌致果,厥功无伟,敌人遭此惨败,心胆俱寒,仍希再接再厉,奋迈前进,以获全功。”
    长沙会战的胜利消息迅速传遍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国民对于抗日胜利的信心,各地民众奔走相告,尽管尝尽战争之苦,仍节衣缩食慷慨解囊,仅慰问三军将士医疗创伤之捐款就达34万元。即使敌占区的民众亦欣喜若狂。10月18日香港《大公报》发自上海的报道《孤岛的国庆》称:“自从租界当局限定悬旗的日子以后,孤岛上已经四五个月不见国旗了。正当湘北大捷声中,青天白日旗又满街飞舞,激动每一个人的热情,吐出一口窒悬已久的长气。”
    这次大捷适逢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处于低潮之际,希特勒德国9月1日进攻波兰,拉开了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正当德军势如破竹之际,东方反法西斯战斗的胜利,无疑鼓舞了全世界。乃至于国际社会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联社、合众国际社、泰晤士报、塔斯社等国际知名媒体组织联合战地记者团,赴湘北考察证明此次大捷确有其事,纷纷向世界报道,中国的军威,扬名世界。
    会战结束以后,作为会战的指挥官,冈村宁次中将在对东京的军部所做的报告《关于迅速解决日华事变作战方面的意见》中承认:“敌军抗日势力之中枢既不在于中国四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于包括若干地方杂牌军在内之200万抗日敌军,而只在于以***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队的抗日意志。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日本军部的总结报告也承认:“中国军队攻势的规模很大,其战斗意志之旺盛,行动之积极顽强,在历来的攻势中少见其匹。我军战果虽大,但损失亦为不少。”
    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后,日方和国民政府方面各自都公布了己方统计的战果:
    日方声称此战毙、伤、俘国民党军4。8万余人,而日方的伤亡数字仅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