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超H短篇电子书 > 一个人的浅唱低吟 >

第4章

一个人的浅唱低吟-第4章

小说: 一个人的浅唱低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家,我一边抽烟,一边默默地看着房间对面不远处的高速公路。旧唱碟播放着的曲子是澳洲Tamas Wells乐队的《Valder Fields》。
第9节…第10节
9。

  第二天下午,我去缺书店买回了《灵山》。值班的不是蓝。

  
  10。

  天气异常酷热。

  手机铃声响起。是蓝打来的。

  晚上可有空?陪我看电影。

  没问题的。什么片子?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小说原著看过。电影未看。

  正好。晚上7点体育西地铁站入口见。书包网 
第11节
11。

  电影院门前人头涌动。门前两边的宣传栏上挂着橘黄|色的电影海报:一个神情怡然的女子用她那纤巧细嫩的右手夹着一根烟,眼睛瞥着坐在正对面的男子,他们之间的桌子由于灯光的照射泛着白光,整张海报充盈着浓浓的怀旧氛围。

  我跟蓝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买票。

  她点头。

  我想了想,又问,要不要买个冰淇淋。

  她又点了点头。然后本能地舔了舔嘴唇。

  我笑了笑。买了一个巧克力冰淇淋放在她手里。吩咐说,别乱走哦。然后我走去窗口排队买票。

  回来的时候,看见林蓝站在入口处,被人群挤来挤去,满脸汗珠,神情慌张,不知所措。融化了的冰淇淋沿着她的手指不断往下滴。我伸手拉住她,见到她已泪流满面。

  我拿出纸巾擦着她脸上夹带着泪痕的汗水说,我不应让你一个人留在这里,蓝。原谅我。

  她说,我一旦站在喧哗的人群中就会不知所措。放心好了,没事的。脸上带着诡异的微笑。然后用舌头去舔手上早已融化了的黏稠的冰淇淋。

  我把纸巾递给她说,擦擦手吧。都融掉了,别吃了。

  蓝把剩下的半截冰淇淋扔到垃圾桶。紧跟着我们就随人群进了放映厅。

  幽然的琵琶乐响起,昏黄的灯光下,一个中年男子在读一沓毛笔写的信。一个淡定的女声娓娓道来: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为了这条幼小的生命,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在他身边足足坐了四十个小时……电影由此展开。

  我和蓝静静地看着。

  电影根据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剧情基本忠于原著。

  徐静蕾将其背景搬到了中国。30年代,北平。12岁的她喜欢上了邻居作家的他,从见到他第一眼就喜欢,默默喜欢了一年然后搬家了。6年后回来北平读大学,他终于注意到成为大姑娘的亭亭玉立的她。然后几夜情,她圆了她儿时的梦想,他只不过是在众多女人中又多了个玩伴。他离开北京两个星期后回来却完全忘了曾经的诺言再没找过她。她选择离开,怀着他的孩子。8年后他们再度相见,她已是一名交际花。他又一次没有认出她,就如同8年前他没有认出这个女大学生就是当年的邻居小女孩一般。又是*,他给她钱,又一次离开,同样的诺言我回来后就找你。同样的没有实现。又过了4年,他收到了临死的她的信。

  就是电影开头时他在读的信。

  那晚,灯红酒绿,燕舞华池,他向她俯身搭讪,却带着成|人*裸的欲望——她流着泪,微笑地跟他走进房间,像许多年她初次委身于他一样,激|情欢爱,有一点点地希望他能记起她。第二天的清晨,一如多年前的清晨,他说:我要走了。她颔首,不露声色地说:我爱的人也经常出远门。他会回来的。他是会回来,可是他会忘记我。 

  电影放到这里,我侧目看了看蓝,发觉她脸上带着泪痕。我没说什么,转过头继续静静看电影。

  早啊,小姐。十几年后,只有老佣人还记得她。播放至这一幕,我注意到蓝再一次泪流满面。

  最后,男子读罢信,推开门,深锁眉头。镜头一路深入对面屋子。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她用双手撑着脸颊,脸上挂着无求的满足的微笑,趴在窗台向男子这边盼望……

  电影结束。

  蓝用手轻轻拭去脸上的泪水。

  走出影院,我们又在街上闲逛了一阵,一路沉默。接着去1984咖啡馆喝了杯水果汽水,然后各自回去。书包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12节
12。


()免费TXT小说下载
  咖啡馆里在播放德国乐队Xandria的《Eversleeping》。

  优雅的钢琴声衬托出主唱Lisa深情的歌声:

  once I tr*elled 7 seas to find my love

  and once I sang 700 songs

  well,maybe I still h*e to walk 7000 miles

  until I find the one that I belong

  ……

  此时,蓝背倚椅背,一动不动地凝视着窗外的夜景。

  我问,在想什么?

  大海。她答道。

  何以想到大海?我好奇地问。

  她没有回答。她的眼睛仍旧定定地注视着窗外,仿佛在眺望遥远的大海。

  我想应该是正在播放的这首歌让蓝想到大海。歌词表达了攀山涉海去寻爱的这么一个意境。

  良久,蓝将目光收回转向我:树,带我去看海,好吗?

  我点点头。

  然后是长久的沉默。我们只是默默地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喝着咖啡,看着夜色。书包网 
第13节
13。

  这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初秋傍晚。海面渔舟点点,渔舟和灯塔遥遥相望,像是一对相互安慰的恋人。白色的海鸥如漩涡般在海面上空悄无声息地盘旋不止。海滩上偶尔有游人悠闲地走过。远处的沙滩上不知道谁画下了一颗孤单的心,轮廓清晰可见。礁石上的恋人在夕阳余辉中肩并肩地坐着眺望海面上的点点渔船。好一幅秋天的海滩风景画,它没有了夏日的喧嚣与酷热,显得安详而平静。如同我们的生命,激越过后终归平静。

  我和蓝沿着海边一路慢慢地走着,也不说话,走累了我们便坐在沙滩上看海。

  你做什么工作?蓝突然问我。

  没有工作,3月份的时候辞掉了。我答道。

  讨厌工作?

  我喟然叹息道:说不清。不算讨厌,也说不上喜欢。就是突然觉得找不到工作的意义。

  这是辞职的理由吗?蓝继续问。

  或许是,或不是。你想想,每天清晨,在睡眼蒙松就爬起床,洗刷打扮,西装革履,匆匆忙忙赶往地铁站,挤上拥挤的夹杂着各种各样人群和气味的地铁,9点30分准时出现在公司所在21层的写字楼里,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想起来都觉累人。

  办公室从早到晚混杂着电脑,电话,打印机,传真机的声音,即使午休时间也从不间断。期间,工作会议,客户提案,创意比稿,午餐时间,忙个不停。为了节省去卫生间的时间,还要尽量少喝水,偶尔喝高浓度的热咖啡用以提神。头痛时,就去吸烟区抽根烟,回来继续忙碌。午休时,我时常端着咖啡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玻璃前俯视地上的车水马龙出神。午后忙碌继续。如此这般,日子丰满而迅疾。每天循回往复,日子如流水般哇哇的就过去,这样换来的只是物质上的丰盈,却容易让人遗忘很多东西,譬如时间,回忆,思想等等。

  我一连串说了一大堆。

  工作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不是吗?蓝抓起砂子边玩边问。

  我说:诚然,这样的办公室气氛本身并不坏,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自身价值在商业社会里得以发挥的体现。说来,我的工作也不算复杂,就是配合平面设计师为时尚杂志或企业宣传册撰写一些填空补白的文案即可。只是这样的工作往复单调,我几乎没办法从中获取半点乐趣。尽管如此,在开始半年时间里我还是干得很卖力的,以期从中发现乐趣,然而最终一切徒劳,因此只能作罢。我得出的最后结论是:不管怎么折腾,自己都不适合干这个活儿。有时我甚至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商业社会里的任何一项工作。如此想来不觉心灰意懒,觉得自己的人生已走到尽头,往后的岁月恐怕就要在枯燥无味的文字堆积中损耗殆尽了。这般想法,往后的日子我几乎机械地完成派到自己头上的工作。在多余的时间里独自看喜欢的书,听喜欢的音乐。说来也奇怪,对这项感觉毫无乐趣可言的工作居然也能持续了八年,八年之久啊。辞职后一个月,就是4月份。我离开了上海,独自一人来了这里。



  说完,我也学蓝的样子,捧起细砂,让它从手指的夹缝间漏下去。

  蓝略一沉吟,想了想说,那你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对此,我也茫然。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就望着远处的渔船。心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只是追求的东西和方式不同而已。

  接下来是一阵沉默。

  蓝站起来抖抖手抖抖脚,想必是长时间坐在沙滩上手脚酸麻。接着她又重新坐下,继续问:你说做的是文案工作,大学念的专业想必与此相关吧?

  我说,多少有点关系,念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说完后,我想起了庆生,不由悲从中来,几乎掉泪。
第14节
14。

  庆生是我读书时期唯一的朋友。上初中时遇到的庆生,他成为了我同桌,也成为我唯一的朋友。一遇到他,我就奇迹般的有说话的欲望,如同所有线路一下子通了一样。

  每天放学我们都一起回家。路上我们说这说那,交谈异常融洽。说话之间,我们发现两人的共同点相当不少。我们都喜欢看书,喜欢听音乐,喜欢的宠物是猫,都不擅长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一次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嘲笑庆生,说和哑巴在一起是天下的荒唐事。庆生跑过去和那个人纠缠了扭打在一起。结果庆生的脸被打得青一块红一块的。我心疼地说,庆生,对不起,为了我你受伤了。庆生却笑着说,没事。谁叫他嘲笑你。

  庆生的爸爸经营一家书店,一有空我就去庆生那看书或听唱片。那段时间看的书尽是写小人书和古代武打小说。我当时不知道什么书好看,庆生看什么书我就跟着看什么书。后来念大学逛书店也一样,庆生说什么书好看我就买什么书,我唯独就是信任庆生。

  我和庆生念的大学去是同一个城市的同一所学校。我念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他念的是戏剧影视工程专业。至今,我仍没完全弄明白他念的那个戏剧影视工程是怎么一回事,大概是学习研究戏剧的吧。总之,他就是念了这么一个奇怪的专业。

  学校里有一个很深很深的湖,据说去年夏天有个女生跳进了那个湖。尸体直到浮出水面才被人发现。湖四周都是锈迹斑斑的铁栏杆,那里曾经是情侣们约会的好去处,如今却略显荒凉。

  教学楼后面是一座小山丘。山丘上密密麻麻种满各类花草和高大的树木。栀子,波斯菊,玉兰,银杏,法国梧桐等等。我们称这座小山丘为山顶公园,它自然成为学校里的男男女女约会的首选。据说,早上打扫清洁的阿姨经常在这里扫到用过的安全套和纸巾。

  刚上大学,出于对大城市的好奇。我经常同庆生一起在周末出去,坐公车或地铁,逛超市,书店,音像店,广场,公园。毫无目地穿梭在拥挤的街道上,人群中。我们也在周末的晚上,坐在山顶公园边喝灌装啤酒边谈班上发生的趣事,或谈对人生的看法。那是常事。

  我喜欢和他一起,一来是因为我们是同乡,一来是我觉得他具备一种常人少有的敏锐的触感。他总是能迅速地看出事物的本质。很多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他一眼就能看穿,不容你不佩服。他总是不时说出一些既有深度有不失哲理的话。他常对我说的一句话:等待,等待,再等待,最高层次的等待是别人不知道你在等待。而他的这种等待却在他20岁那年嘎然而止。我时常想:是不是他再也没有耐性等待下去了呢?

  大二第二学期,过完寒假返回学校。那天晚上,我们和往常一样在山顶公园喝完啤酒后就返回宿舍睡觉了。不同的是那晚庆生出奇的安静。整个晚上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在说话。我说暑假遇到的之事。他只是不时地回应一下。

  那是个潮湿阴冷的春天早上,天空才开始泛白,大伙们都还在睡梦中。庆生站在九层高的宿舍楼顶层纵身跳下。早上打扫清洁的阿姨发现了他。白色的和红色的液体混合在一起,沿着水泥地流满一地。天漂着毛毛细雨。昏暗潮湿。

  早上起来,现场已经清理完毕。水泥地被用清水洗刷一新。

  没有留下只字片语,我绝无仅有的唯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