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

第7章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第7章

小说: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煤玫鼗钭拍亍

⊙曾昭抡忙于工作,很少回家。有一次回到家里,保姆甚至不知道他是主人,竟把他当客人招待,见其到了晚上还不走,虽觉奇怪却无可奈何。

⊙袁世凯欲举行阅兵礼,地点选在天安门外。天安门外道路两旁原是前清的朝房,市政公所实施拆毁后成了一空地,但后续工作没跟上,尘土堆积,地面坑洼不平。于是袁急忙派人铲平。孰料此工程极其艰巨,不得已,阅兵仪式只得改期。

⊙黎元洪当选副总统以后,让秘书饶汉祥给袁世凯回一封感谢通电。饶觉得副总统这名字太白,不够文雅,就从古籍里挑出一个词来,在电稿里称“元洪位备储贰”,成为哄传一时的笑话。

⊙章太炎16岁那年,受父命参加“童子试”,当时试卷的试题为:论灿烂之大清国。

⊙白崇禧曾这样对参加围剿红军的手下讲话:“现在给你们两个团的兵力,你们要给我带四个团的人员和装备回来,记住不许伤一个人,不许丢一条枪!”

⊙柯劭忞酷爱读书,几至入魔。一年和舅舅李季侯乘车去河南禹州,结果车掉到河里,李当场淹死,柯爬到车顶后遇救。回家后,柯见父亲案头放着一部书,拿起来就看,将遇险之事抛诸脑后。其父遂问其舅,柯对曰:“死矣。”手仍不释卷。父大怒,夺其书掷他,呵斥道:“尔舅身故,是何等事!乃竟不一言,书呆子之呆,一至于此耶!”

⊙光绪戊申八月,袁世凯五十生辰,在东安门外北洋公所大开寿筵。时有某名士想巴结袁,遂献一寿联云:“戊戌八月,戊申八月;我佛万年,我公万年。”前联谓袁于戊戌八月政变得势,后联兼颂西太后。至十月,慈禧死,袁亦随之罢官。有好事者遂将此联改为:“戊戌八月,戊申十月;我佛今年,我公明年。”

⊙段霖茂的整编第57师被包围在沙土集,大势已去,顾祝同仍要其坚持,段大骂:我已经完蛋了,还坚持个屁!随即砸毁报话机,猛吞一口酒,拿起手枪要自杀。特务营长卢作邦一把夺掉段的手枪,拿着此枪拖段突围,结果:营长顺利突围,段师长被俘。

⊙直罗镇战役后,红十一团连夜追敌,在王家村附近休息。第二天清早准备出发,王平将军到山沟边小便,隐约听到有人骂了一句,向沟下一望有动静,立即命令部队把沟包围起来,抓出一个营长外加两三百士兵,缴到不少捷克造新枪。原来这些人在树丛中隐蔽,没想到王的小便撒在了他们头上。

⊙1916年,段祺瑞在家设宴款待陆荣廷。酒至半酣,段向众宾客介绍说,陆荣廷的枪法神准,并请陆表演一番。陆表示年轻时练枪,曾拿河里的游鱼作射击对象,于是走到庭院中,对着一缸金鱼向众人说:“先打那条凤尾的。”只听“乒”的一声,鱼死缸碎。那缸鱼乃段的心爱之物,等客人走后,段大骂陆荣廷“野性难驯”。

⊙区寿年兵败,乘坦克逃跑,被截停。解放军占士劝其投降,区正色曰:“快带我去你们的司令部,我和粟裕司令是朋友。”语毕遭殴。搜身时,区长官身上一没枪二没刀,就是贴身藏着一张国防部统一印制的战地通缉令,上面赫然就是他的朋友粟裕的名字和照片,险些又被群殴。

⊙顾维钧乘火车旅行,卧铺车厢中有个黑人专替旅客擦皮鞋,顾于是将鞋子交与对方。第二天起来,顾开门穿鞋,发现皮鞋两只都是左脚,遂找黑人来问,孰料对方竟叹息道:“今天发生太多奇怪的事了!刚刚还有一位客人的皮鞋,两只居然都是右脚,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黄花岗起义前,谭人凤从香港赶到广州,正碰到黄兴在分发武器,于是立即表示要加入行动,并向黄兴索取枪械。黄说这是敢死队,他年纪大了,最好别加入。谭闻言大怒:“难道你们敢死,我就怕死吗?”黄只好给他配枪。谭不懂枪械,摆弄中突然走火,子弹射向屋顶,吓了大家一跳。黄见状说:“谭胡子不行!”谭只好把枪乖乖交还给黄兴。

⊙军务署骑炮兵司发错了一件公文,署长方天和副司长郑瑞之间发生了如下对话,令人忍俊不禁。方:“糊涂!怎么这样的糊涂!”郑:“赶快发一公文把它追回来。”方:“追,追它……”

⊙白凤翔投日后,某次与李守信见面,晚上脱衣睡觉时,李见白身上挂着两支20响大肚匣子、五支勃朗宁,连同子弹若干,至少有20多斤。李惊得吐舌,遂劝其卸下武装。白勉强卸下三支,身上仍留着一支20响、三支勃朗宁才肯睡下,苦笑着说:“我已背了几十年,身上已磨出趼子,全解下来松了巴唧的反而睡不着觉。”

⊙1931年,文绣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经双方律师交涉,由溥仪付给文秀5。5万元赡养费。溥仪被迫答应离婚后,为挽回颜面,于1931年9月13日在京、津、沪报纸上刊登“上谕”一则:“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

⊙杨度有个妹妹名杨庄,既贤且慧,是有名的才女。她嫁给王辏г说谒淖油跷挠畹霉呕缎摹D炒畏蚱蕹臣芎螅钭蚋绺缈匏摺Q疃扔谑切葱潘担骸胺蚋局溃诰迹显蛄簦缓显蛉ァ!毖钭绲檬ブ迹熘鞫罄牖椤M蹶'运听说儿媳妇要走,急得六神无主,语无伦次地请杨庄不看僧面看佛面,无论如何给他这张老脸一个面子,并且说:“你若真不做我儿媳妇,那么做我女儿总可以吧!”

⊙张爱玲去世后,香港电影节筹备回顾单元,展出她编剧的电影。新闻发布会快结束时,进来一位女记者,抢到话筒说:请问这位张爱玲女士在现场吗?全场哗然,主持人:她来不了。记者:那你们能帮忙约个专访吗?主持人:无能为力。记者:我们在内地有几百万读者,可以帮她好好宣传一下的。

疙瘩·芥蒂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袁世凯在中南海时,吃饭要奏军乐。每当军乐声响起,总管太监张谦和就说:“简直钟鸣鼎食,比皇上还神气!”

⊙1912年10月10日,北洋政府内务部举办追祭礼,国务总理赵秉钧代表袁世凯读祭文,只以“时会既开,国风丕变,帝制告终,民豪聿见”等几句话,忆述民国肇建的过程,肯定了诸位先烈终结帝制之功,对辛亥革命几乎不提。

⊙1912年9月13日,《民立报》社长于右任在《答某君书》一文中,说到同盟会内部孙中山与宋教仁两派之争:“今日为党声嘶、嘴肿、奋斗而未已……不意当南京政府时,本党中一种人挟旧日之恨,拼命攻击,声言非驱逐宋某出同盟会不可。竟因反对宋君,废去国务总理。自宋内务总长未通过后,弟见中山,谓政府初成立,何苦先使同盟会分裂,中山谓我当调和。及其后宋做法制局长,亦岌岌不能自存。复因宋系社中人,遂波及于我。”

⊙1923年上半年,鲁迅、周作人兄弟一起在八道湾居住。7月14日,鲁迅在日记中说:“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7月18日,周作人给鲁迅写了一封信:“鲁迅先生: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难——大家都是在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一周后,鲁迅离开八道湾。

⊙有人说钱钟书《围城》中的“三闾大学”,影射的是钱曾经任教的西南联大,书中的高松年影射的是外文系主任陈福田和外文系教授吴宓。吴曾是钱的老师,二人因此反目。而书中诗人曹元朗的原型则是叶公超。若干年后,有人向叶公超问起钱钟书在联大的情况时,叶公超回答说,他不记得钱钟书曾在那里教过书。

⊙曾国藩是“洋务派”,但骨子里仍存有士大夫的传统情感。1872年,他在日记中写道:“内人病日危笃,儿辈请洋人诊视,心甚非之而姑听之。”足见当时内心之冲突。

⊙蒋百里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时,成绩全校第一,日本天皇向其亲赠佩刀,使得一向瞧不起中国人的日本学生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此后,该校便将中日学生分开授课、考试,某些课程还不传授给中国学生,以免再出现日本人不愿看到的尴尬局面。

⊙袁世凯很宠爱五姨太杨氏。杨氏是天津人,虽然相貌平常,但很会管家,袁世凯逐渐把家政大权都交给五姨太,到后来连元配于氏都有点怕她。

⊙早在1906年冬天,同盟会内部就国旗问题发生过冲突。孙中山主张用青天白日旗,但黄兴认为青天白日旗的形式和日本太阳旗相近,“以日为表,是效法日本”,主张用井字旗,以“示平均地权意”。孙中山坚持不让,二人几乎为此决裂。而章太炎到死,只愿以他支持的五色旗覆盖,不承认青天白日旗。

⊙黄侃反对胡适提倡的白话文。一次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十一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四字即可,只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

⊙1913年,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在长达万余字的《莅任宣言书》中,袁提及辛亥革命的只有寥寥数语,说“武昌事起,为时势所迫,身当其冲”,用春秋笔法,简单勾勒了自己从武昌起义出山到上位临时大总统的过程。

⊙1913年1月8日,宋教仁在湖南都督谭延辏е鞒值墓竦澈现Р炕队嵘戏⒈硌菟怠>荨冻ど橙毡ā吩凇豆竦诚嬷Р炕队谓倘氏壬蠡峒褪隆分械谋ǖ溃谓倘实笔碧傅搅俗约河胩啡朔铩⒊缕涿馈⒒菩恕⑺镂洹⒕诱⒗柙椤⒃揽孕梁ジ锩墓毕祝淳谖刺崴镏猩健

⊙黎元洪钟意薛观澜,想把女儿黎绍芬嫁给他。薛认为黎之女儿太过西化,未同意,最后娶了袁世凯之女袁仲祯,黎元洪为此很是气恼。

⊙学部侍郎乔君问辜鸿铭:“您所发的议论,皆是王道,但是为什么不能在今天实行呢?”辜回答:“天下之道只有两种,不是王道,就是王八蛋之道。孟子所谓:‘道仁,仁与不仁而已矣。’”

⊙刘文典去见蒋介石,戴着礼帽身着长衫,昂首阔步走进老蒋的办公室。老蒋见后,一脸怒气,劈头问道:“你是刘文典吗?”刘文典听蒋如此不客气,脱口说道:“字叔雅,文典只是父母长辈叫的,不是随便哪个人叫的。”

⊙陈其美好色,一次向陶成章提议,让他把从南洋带回的华侨捐款分些给他。陶严词拒绝,说:“你好嫖妓,上海尽有够你用的钱,我的钱要给浙江革命同志用,不能供你嫖妓之用。”

⊙刘珍年在应对21师“泰顺”哗变的军法审判时说:“全营哗变,营长当然要负主要责任,部队的团长、旅长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你们说要我个师长也承担责任,我没话说。不过再往上追究,我是委员长的直属部下,那么蒋先生也要负起自己的责任!”法官听到翻白眼。

⊙陈散原不喜欢别人称他为“西江派”,对胡翔冬说:“人们都说我的诗是西江派的诗,其实我在四十岁前,根本没看过西江派的诗,众人如此说,真是冤枉啊!”胡对曰:“人们还说我的诗是学的你的手法呢,那我岂不是更冤?”

⊙1937年,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纲》出版后,曾拿给胡适看。胡厉声斥责,说罗这部书“专表扬太平天国。中国近代自经太平天国之乱,几十年来不曾恢复元气,却没有写,有失史家公正”。又说:“做历史家不应有主观,须要把事实真相全盘托出,如果忽略了一边,那便是片面的记载了,这是不对的。你又说五四新文学运动,是受了太平天国提倡通俗文学的影响,我还不曾读过太平天国的白话文哩。”

⊙1921年,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时,有次听当时日本政界赫赫有名的“党政之神”,曾任文部大臣、司法大臣、东京市市长等要职的尾崎行雄演讲。当听到他把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仍叫做“清国”时,郁达夫站起来,用流利的日语说:“请问尾崎行雄先生,你怎么能把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仍然称做清国呢?是不知道中华民国这个事实,还是故意这样称呼?”尾崎行雄哑口无言,被迫道歉。

⊙谭鑫培的戏风靡北京,各大学多有谭迷。一天课间休息,教师们闲话谭的《秦琼卖马》,胡适插话:“京剧太落伍,用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在场者都静听高论,无人插话,突然黄侃长身立起,说:“适之,适之,那要唱武松打虎怎么办?”

⊙黄侃病逝后,钱玄同曾作文纪念:“与季刚(黄侃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