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红色风暴之迷 >

第37章

红色风暴之迷-第37章

小说: 红色风暴之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都未达到1928年的水平。轻工业产值虽然1940年比1913年增加了3 .6 倍,但同
期重工业却增长了12.4 倍。这种不同的增长比例造成农轻工重经济发展严重失调。

    在一路赶超的思想下,苏联的工业化一味地追求高速度,强调产量和产值,却
忽视了质量问题。生产出来的许多产品质量低劣,根本无人问津。

    由于斯大林式的强制集体化的结果,全国各地经受了严重的供应短缺,一些地
方遭到了可怕的饥荒,甚至像土豆和卷心菜这些革命前最便宜的食品,在斯大林的
不合理的农业政策下也变得稀少起来。国营商店的货架空空如也。乌克兰发生了大
饥谨,那里约有七百万无助的人在这次饥馑中死去。为了使工业化能够按照确定的
目标前进,苏联必须从海外购买工业设备,因此就必须出口食品,而且要尽可能多
地出口。但是价钱却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萧条而被灾难性地降低了。就这样,处
于“面包篮子”中的乌克兰人,为了国家的强盛而饿死无数。

    斯大林抛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斯大林式的政治经济体制。这是一种什么样
的体制呢?这种体制,后来也被人们称为“斯大林模式”,其最主要的特征是“高
度集中”与“高度集权”,也就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如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
教育科学技术等所有的决策权都集中到联共(布)中央的最高领导,即斯大林手中。
一切重大问题,往往都是斯大林一锤定音,例如五年计划的全部原则,甚至某些细
节,“都得由伟大的革命导师斯大林同志来制定。”这种模式权力过于集中,几乎
没有民主,只可能是一种僵化的体制,缺乏自身调节的能力,也最利于产生个人崇
拜。这样一种体制被后来的领导人继承下来,虽然几经“改革”,但一直到80年代
中期,仍在苏联顽强存在着。成为苏联发展的最大障碍。

    公正一点来说,斯大林体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确实起到特定的作用。
可以让苏联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工业化,尤其他的重工业水平在短
时期内赶上并超过了世界上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可以取
得战胜法西斯的最后胜利,也得归功于战前所建设的强大的重工业基础。但是,苏
联人民付出了代价也是相当高昂的。

    借着苏共20大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1954年2 月,意气风发的赫鲁晓夫开始了
他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时代就曾多次负责过农业工作,向来以农业专家自居。苏联
农业的灾难已成为社会的大问题。1954年2 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作了《关
于进一步扩大苏联谷物生产和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报告》。3 月,苏共中央就这
一报告通过了决议。规定1954—1955年至少开垦1300万公顷荒地,要从这些土地上
收获11—12亿普特粮食,其中要有8 —9 亿普特商品粮。以后这个数字又上升到1500
公顷,甚至3000公顷。在赫鲁晓夫等人的大力倡导以及一部分干部群众的支持下,
垦荒最初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果1954—1958年,苏联的播种面积增加了29%。与1949
—1953年的4 年相比,1954—1958年粮食每年平均收购量增长37。6%,其中1956年
来自垦荒地区的谷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从1954年起农产品的商品率在上升,
基本保持在45%上下。

    赫鲁晓夫认为农业的出路在于畜牧业的重点发展。他说:“不能离开畜牧业问
题来看粮食问题”。为此,他强调要大力发展新的饮料资源一玉米,提出要在1960
年使全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赫鲁晓夫以极大的热情,频频会见各地
方领导人,与他们谈话,向他们施加压力。就连他政治上的对手莫洛托夫也承认:
“赫鲁晓夫跑了很多地方,他经常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他本人经常呆在庄稼汉
中间,在这方面是无可指责的,他的优点恰恰在这方面。”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现在苏联已拥有一切
必要条件,通过和平竞赛,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解决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在按
人口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并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随着农业的丰收,赫鲁晓夫取消了义务交售制,国家开始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
购办法。这样一来,在集体农庄中的农民总算可以稍稍松了一口气。之后为了鼓励
农业生产,国家又不断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

    在工业方面,赫鲁晓夫也作了一些调整。应该说,在改革的前期,赫鲁晓夫的
头脑是比较清醒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民积极性提高,生活水平改善,
到1958年止。农业生产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便好景不长。从1959年开始,苏联农业
就开始走下坡路。改革中的急功冒进和瞎指挥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1958年,
苏联粮食大丰收,赫鲁晓夫头脑一热,提出了苏联在“3 —4 年内在人均肉类、牛
奶和黄油产量方面赶上美国。”

    其实,当时美国人均每年消费肉类96公斤,苏联只在36公斤,还差得远着呢。

    在垦荒和种玉米过程中,一些地方上的领导人为了讨好赫鲁晓夫,采取虚报、
浮夸办法。赫鲁晓夫晚年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很沮丧地谈到了这一点:“当我开始为
种植玉米开展宣传运动时,我真诚地相信——并且我仍然相信——这是做得对的。
但有些干部奉迎我。说得粗一点,他们好像一群马屁精。他们不首先让农民作好适
当的准备,就坚持大面积种植和收割玉米。最后,人们对玉米可以作为青贮作物产
生了怀疑,而我作为第一个推广委员会玉米的倡议人的声誉也受到了损害。”

    在开垦荒地过程中,不注意保护,破坏了生态平衡。而有些地方根本不适合种
玉米,却因为领导人的喜好而被强行种植。在工业调整方面采取的许多措施也遭到
了相同的命运。本来出发点是好的,却往往没有计划,一哄而起,操之过急,产生
了不少消极后果。赫鲁晓夫为了对抗集权的害处,强调经济中的分权,权力下放,
结果越分越散,造成管理中的混乱。这一场改革没有解决苏联经济中的根本问题。

          七、盛世挽歌:20世民70年代的苏联

    苏联解体后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人曾经问过俄罗斯人民,如果可以选择,
他们最想回到什么时代。大部分人的答案是“勃列日涅夫时期”。

    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历史上惟—一个稳定和发展的时期,其间由于政策得当,
环境稳定,致使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将苏联带上了其发展历史中的巅峰,也真
正在国际上确立了堪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地位。但勃列日涅夫时代后期的政治经
济政策也为苏联国家分裂和经济崩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勃列日涅夫执政之初,全面检查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内外政策,并没有全面否定。
对赫鲁晓夫时期在农业方面的一些改革措施尤其慎重,错则改之,对则坚持并使之
完善。勃列日涅夫也很重视农业,他认为近几年来农业增长速度减慢了,农业发展
计划没有完成,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提高很慢,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
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针对赫鲁晓夫时期经济管理权过于分散的局面,把
一些权力重新收归中央。

    这次改革比较重视引进“物质利益”原则。允许农庄庄员发展个人副业。提高
农产品的价格,从1965年到1979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共提高7 次,价格指数抽调60
%以上。

    此外,从1956年起,集体农庄也和国营农场一样,实行月工资制度,提高了集
体农庄农民的待遇。加大在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重视把最新科学技术
成就运用于发展农业。苏联农业向着集约化发展。尽管有这些方面的改革与调整,
苏联农业的问题却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农业问题的症结在于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这显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作一些重大的体制调整。

    1965年起,苏联在5 个企业中试行新的管理办法——“利别尔曼建议”。就是
在重工业企业中,国家只下达产量计划和麝香计划,其余各项经济指标由企业自行
制定;轻工业企业的产量计划也由企业自行制定。当完成计划时,企业可从利润中
提取奖励。利润与奖金挂钩,利润越多,奖金越多。后来,试验扩大到莫斯科、列
宁格勒等大城市。经过这次试验,苏共中央于1966年起开始实行“新经济体制”,
其主要内容有:减少计划,扩大企业自主权,多用价格、信贷和利润等经济方法,
少用行政手段,收人与生产挂钩。经济管理的基本结构为:部一总管理局一企业,
以部门管理为主,兼顾地区利益。

    新经济体制实行的是一种集约化的发展方针,抓住了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增强
了经济手段的作用。企业自主权有所扩大,并注意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
结合。在改革初期,收效比较明显,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改善。苏联“九五计划”
期间,经济增长率达6 。4 %。与美国相比,苏联国民收人占美国的百分比由1950
年的31%上升到1970年的65%,工业总产值占美国的百分比由1950年的30%上升到
1970年的80%。

    勃列日涅夫时期,人民无论是名义工资还是实际工资都上涨了,不仅肉、奶、
蛋、鱼、面包、瓜果、蔬菜等消费量,甚至电视、手表。照相机、电冰箱、洗衣机、
吸尘器、自行车、摩托车、小型汽车等高档、长效消费品也“飞人寻常百姓家”;
这一时期,苏联社会物价长期稳定,房租、交通费较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显而
易见的。可谓安定富足,国泰民安。

    但在成就面前,苏联领导人惯有的过于自信和骄傲自满的毛病再度爆发。1967
年,勃列日涅夫在庆祝十月革命的报告中正式宣称:苏联建成了“发达社会主义社
会”;1970年纪念列宁诞辰100 周年的大会上,他又重申了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
社会主义”这一论点。后来在许多场合勃列日涅夫多次讲到这一点。应勃列日涅夫
的要求,1977年苏联宪法载入了这一点,称“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通往共产主义道路上一个合乎规律的阶段。”事实上,这
样的思想也是一种超越阶段的想法,苏联的发展状况离“发达的社会主义”还很远。

    一位西方观察家说:“勃列日涅夫时代压倒一切的特点,是这个国家社会政治
上的稳定。”在这种稳定背后,悄然出现的却是苏联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停滞。

    对于苏联来说,70年代是改革旧体制的最好时机。前期的改革有了一定的成效,
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从国际上来看,东西方之间的“缓和”渐入佳境。法国,德
国与苏联暗传秋波已久,美国也迫于局势,显示了愿意“修好”的姿态。有利的国
际条件,使苏联可以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关起门来搞建设,与世界经济的脱节。可以
更方便地获得西方的技术与资金,为国内的建设服务。而且,高度集中的、斯大林
式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到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发挥完了它的历史作用,开
始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检桔。新经济体制则己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来经济管理体
制存在的弊病,部分地调整了苏联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的某些环节润而符合苏联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
的发展。这正如1975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柯西金宣布的:苏联在最近十年
获得的成就相当于前40年的总和。但勃列日涅夫集团没有利用这一有利形势,抓住
时机进一步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相反,把稳定看成了目的,提出压倒一切
的是稳定,并把维持现状看作实现稳定的手段,从而使固有的因循守旧观念和教条
思想不断发展。所有要求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的呼声都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国家的颠
覆行动和对党的挑战而遭到无情的镇压。直到经济增长的势头渐趋减弱,甚至出现
某种倒退,苏联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的阶段。

    政治体制僵化,权力不断集中。联盟的部级单位后来达到了160 个,被看作是
法律的各行政部门的大小命令法规达到以20多万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