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

第21章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第21章

小说: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祟焕心里这么想着,就写信向朝廷报告。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朝廷接到书信,顿时乱成一团,大臣们哭天抢地,满地打滚,好象死了亲爹一样的放声嚎淘:陛下,不能和谈啊,和谈是卖国,是汉奸,咱们可不能当汉奸啊……

写信给袁祟焕,严厉斥责:袁祟焕同志,请注意你的立场,难道当个汉奸对你这么有吸引力吗?赶快悬崖勒马吧,回到人民的怀抱里来。

袁祟焕遭到斥责,心情极是郁闷,心说后方都是些什么怪人啊,噢,不和谈,不和谈也行,那你过来打啊,你他妈的缩在炕头上,就知道骂大街,我发什么神经呢,怎么想起来为这些人卖命干活?

事实上,明朝落后的战争体制决定了,大明朝对满清构不成任何威胁,最要命的是这个国家的逆淘汰体制,袁祟焕自从单骑出关,就将自己置于生死的边缘,对他威胁最大的并非是皇太极的清兵,而是大明王朝那心理极度阴暗的国民心态。

袁祟焕的想法,是趁议和的这个机会,抓紧时间修筑锦州,中左和大凌河三座城池,而皇太极呢,则是想利用这段空隙,拿下朝鲜。

朝鲜这个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类似于现在的经济特区,负责拿下朝鲜的,是二贝勒阿敏。

阿敏去了没多久,就带着朝鲜国王李觉回来了。

皇太极大喜,亲自下殿来与李觉聊天:老李,你为什么老是帮着明朝,跟我们满洲人过不去?

李觉答曰:陛下,我活了大半辈子,都没听说过啥叫满洲耶。

皇太极纵声大笑,曰:老李,你回国后,一定要珍惜咱们两国的友谊,中朝两国的友谊,是用鲜血凝结而成,来之不易啊。

李觉很是困惑:陛下,这满洲是中国,那明朝又是什么呢?

明朝啊,皇太极叹息道:那是一个伪政权,一个地方割据势力,不服王化啊,朕这边正在苦口婆心,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希望他们迷途知返,放弃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老李啊,你闲着没事的时候,一定要帮朕劝劝他们。

一定的,那是一定的。李觉昏头涨脑的答应,捧着皇太极送他的一大堆人参鹿绒乌拉草,打马回国了。

送走李觉,皇太极回到御座上,叹息道:诸位爱卿,这明朝伪政权,脑筋比花岗石还要顽固,坚持不肯放弃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爱卿们,你们说这可咋办呢?

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众大臣举手高呼。

OK,皇太极目光炯炯,环视众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维护正义,我现在命令,八旗出动,与朕拿下锦州城。

(13)自由属于大清国人民

皇太极亲自出马,率领大清众多的战将,德类格,济尔哈朗,阿济格为前队。岳托,萨哈廉,豪格为后队,皇太极亲统中军,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取路大小凌河,大军行至锦州城,停了下来,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饭还没有煮熟,就见有使者从锦州城方向络绎不绝而来:这些使者都是锦州城的大明守将赵率教派来的:报告陛下,赵率教问你家有没有女儿,他有个儿子还没有结婚。

皇太极笑曰:大明朝这些怪人,为使缓兵之计,什么怪招都使得出来,不理他,咱们吃饭,今天的伙食不错,有回锅肉耶。

这时候赵率教不光是跟皇太极胡扯,还派了人急奔宁远城袁祟焕处求救。

袁祟焕见了书信,笑道:皇太极这家伙,跟他爹野猪皮一样,最喜欢打运动战,别看他围着锦州城闹得欢,你一个不留神,他就奔咱们宁远来了。

宁远之兵,万不可动。

可如果不出兵援救,锦州城怎么办?

袁祟焕叫来祖大寿:祖大寿,你听着,给你4000精兵,要抄清兵的后路,注意不要恋战,要认真学习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拼命我就撒丫子跑,总之是不要与敌人进行深入接触,你的明白?

经略大人放心,祖大寿道:我心里有数。

袁祟焕放了心,又派了水师攻打清军的东路,以为牵制。

锦州保护战开始了。

皇太极亲自统兵上前:冲啊,与我杀啊,打倒明朝反动派,自由属于大清……锦州城下,杀声连天,滚木擂石,激落如雨。

所有的攻城,无非不过是三个老土的招术。

第一招:用云梯爬城墙,一旦爬上去,那就羸了。如果爬不上去,就用第二招。

第二招:拆城墙。拆城墙有两种拆法,一种是从地基下面拆,一种是对着坚固的城墙蛮干,北方的地质坚硬,所以拆城墙多用蛮干这一招。如果城墙拆开,大家一涌而入,就羸定了,如果拆不开,就用第三招。

第三招:破城门。相比于城墙,城门更易于攻破,就算你堵得再紧,好歹也是个孔洞,一旦被攻城者用利斧擂木劈开或是撞开,那也是羸定了。

皇太极先用第一招,众家兄弟正爬得欢势,突听后面喊声雷动,原来是祖大寿和吴襄带着游击队杀来了,皇太极急忙撤兵,去追杀祖大寿,却哪里追得上?祖大寿乃辽东第一长跑健将,连野猪皮都追他不上,皇太极就更没有咒念。

追不上再返回来,继续攻城。

祖大寿也跟着清兵的屁股后面回来了,先砍了伙夫班的几个炊事员,捎带脚砸了十几口锅,气得皇太极扭头再狂追不息,可是追着追着,眼见得祖大寿和吴襄已经逃得没影子了。

皇太极悻悻回来,继续攻城。

祖大寿又返回来了,干掉了十几个通讯员,放火烧掉了草料,把皇太极气到了快要发疯。

双方就在锦州城下打起了粘乎仗,从五月十一打到了六月初四,二十四天中,每日必战,其中大战三场,小战二十五场,每一场的激烈程度,都不亚于宁远大战。到了六月初四的那一天,皇太极琢磨着打了这么久,应该把宁远的守兵全给调出来了,就琢磨突然扭头,杀奔宁远。

为了达到突然扭头的目的,皇太极又发动了一场决战。

是役也,所有的清兵一涌而上,将锦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城墙上密麻麻的全都是云梯,城门外重斧手光着膀子,轮起大斧狠狠的砍。赵率教也将葡萄牙国进口的火炮搬上来,冲着城下轰击了一个整夜,打到了天明,看看城下,除了满地的胳膊腿,一个清兵也不见了。

都已经去了宁远城。

(14)袁祟焕有瞎掰

清军急行军到达宁远,远远的看到那座城池,就停下来不动了。

野猪皮就死在这座城下,此时再来城下,清兵只觉得人人心寒,不敢上前。

最害怕的是大贝勒代善,他见城中早有防备,就躲得远远的,不敢靠前。皇太极看着不高兴,批评大贝勒,曰:咱爹就死在这座城下,而且锦州城我们又没有拿下,如果不在这里把工作做出点成绩来,那咱们就趁早别混了。

正说着,就听城楼上画角声声,城门大门,一队队大明的骑兵冲出城来,上前挑战。

皇太极大喜,曰:袁祟焕要跟朕打野战,哇靠,野战明军是没有战斗力的,这个机会千万别错过,大家跟朕冲啊。

果然不出所料,一轮冲锋之下,眼见得大明的骑兵被砍得七零八落,掉头狂逃。皇太极亢奋不已,衔尾急追,正追着,耳边突听火炮轰响,惊得皇太极掉头就走。

逃得远远的,到了安全的地方,发现明军在城墙外挖了战壕,环列枪炮,与清兵形成了对恃。

皇太极琢磨了一下,命令道:派小股部队上前挑衅,把明军引到开阔地来,然后再利用野战的优势,干掉他们。

却是不曾想,明军死趴在战壕里不肯出来,不管清军怎么引诱,明军死活就是不肯挪窝。

这下子皇太极火大了:这个袁祟焕,真是太不象话了,怎么可以这样胡来呢?来人啊,与朕进行集团冲锋,务必要攻破对方的防御。

十几万清兵,排成密集的方队,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在后,大踏步的向着城墙挺进。这下子明军是说什么也挡不住了,丢下满战壕的尸体,狼狈不堪的逃回到城里。

终于开始了攻城之战。

潮水一样的清兵向着宁远城扑了过去,袁祟焕用葡萄牙国大炮照城下没命也似的轰,轰得清军满天乱飞,可是清军宁肯死光光,也决不退后一步,战局陷入了僵持状态。不提防这时候祖大寿的游击队又绕回宁远来了,依旧是老战术,逮住炊事员火夫通讯兵就是一顿好砍,砍完了大家掉头狂逃,气得皇太极两眼冒火,可是追不上祖大寿,让清兵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眨眼工夫,大家又打了十几天硬仗。

袁祟焕报说:明军以大炮轰击敌后方,击碎清兵大营帐及皇太极的白龙旗,皇太极的大儿子召力兔贝勒胸口中箭,皇太极的另一个儿子,浪荡宁古贝勒被明军射杀。

另外明军射杀清军旅长(固山)四人,连长(牛录)三十余人。

但是清军的战报的说,老袁有瞎掰,压根就没那么一回事。

但无论如何,清军损失惨重,这却是一点也不假。

打了好多天,死活就是拿不下宁远城。皇太极忽然心念一动:咦,说不定锦州城的明军,这时候都跑出来增援了,如果朕突然回师锦州,哈哈哈……当下清兵掉头,疯了一般的杀奔锦州城。到了锦州城下一瞧,好险没把皇太极活活气死,锦州城里,明军严阵以待,居然没有出动援兵去救宁远,这让皇太极说不出来的郁闷:这些明军是怎么一回事?怎么都这么没心没肺?噢,感情大家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也太没有集体主义观念了吧?

悲愤之下,皇太极落下泪来。他说:咱们回家,回家,袁祟焕就这样屡屡破坏世界和平,朕跟他没完。

清兵打道回府了。

(15)不差你这个干儿子

皇太极猛攻宁远、锦洲而不克,这场战役被明朝称之为“宁锦大捷”。

捷报传来之日,朝廷里官员流水一般的向大太监魏忠贤磕头:老爹英明神威,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打得奴酋落花流水,爹爹之功德,可堪日月,永照山河。

大太监魏忠贤坐在座位上,把鞋底冲着大臣们的脸皮:小意思,干掉奴酋吗,小菜一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咱家这事干得多了,早就习惯了。

朝中的大臣,清一色都是魏忠贤的干儿子,管他叫亲爹是正常的。

全国各地的百姓也是热泪盈眶,在地方官的带领下,排成一望不到边际的长队,去各地的魏忠贤生祠磕头:爹爹天纵英武,神明果决,奴酋闻风丧胆,让儿子们有得饭吃,有得衣穿,儿子们生生世世,感激不尽。

圣上有旨,加官晋爵。

大太监魏忠贤的儿子,封为一等伯。

朝中一百多名大臣,统统加官,只是加官还不成,还要封“荫职”。

荫职就是大臣们家里吃奶的孩子,偷情的奶妈,统统享受正科级公务员待遇,工资奖金还有提成,津贴更是丰厚。

人人升官,个个有赏。

还差一个袁祟焕。

大家开会讨论:对于袁祟焕这种败类,人渣,应该如何惩治?杀头如何?

大太监魏忠贤连连摇头,谆谆教诲大家说:我们要爱护干部,要给他们一条生路。

于是袁祟焕没有杀头,只是一个严肃的批评。

而且对袁祟焕的批评,也体现了魏忠贤的讲话精神,没有将他一棍子打死,多少还是给他一条出路:

袁祟焕拒不出兵援救锦洲,这是错误的,是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是暮气沉沉的表现。

看着这张批评公告,可怜的袁祟焕都快要疯掉了。

这是大明朝吗?

怎么跟皇太极他们合起伙来欺负自己?

现在袁祟焕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朝中大臣宁死也不愿意来辽东。

因为这个大明朝,也太奇特了。

你逆淘汰就逆淘汰吧,这个大家认了,可是逆淘汰到这种程度,实在有点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力。

黑白颠倒,是非混淆。

袁祟焕左思右想,终于想明白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国为民,可是这个怪异的大明王朝,国家是不存在的,民众也是权力的附庸,如果他还想干出点实事来,不在权势面前跪下自己高贵的膝盖的话,绝不会有好下场。

于是袁祟焕摇头摆尾,上表请示为魏忠贤在辽东设立生祠。

这封上表,很快到了魏忠贤的手中。

魏忠贤叹息道:袁祟焕啊袁祟焕,不是我这个当领导的批评你,人生关键的时候,只有几步路,一旦你走错了,就再也没有挽回的机会了。知道你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吗?

路线错误。

你跟错了人。

这时候你再管我叫爹,不觉得太晚了吗?

如今的普天下之人,哪个不管我叫爹?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儿子下夕烟。如今我魏忠贤打败奴酋,让皇太极闻风丧胆,这么大的功劳,已经尽得天下人心,难道这时候了,我还缺你这么一个操蛋的儿子吗?

不认袁祟焕这个儿子。

袁祟焕的后脖梗嗖嗖的冒起了凉气。

不认他这个儿子,是不是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