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超H短篇电子书 > 又厚又黑红楼梦 >

第2章

又厚又黑红楼梦-第2章

小说: 又厚又黑红楼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越之怡红院
  我BIU、BIU两声,蹿到了《红楼梦》的年代,看到了贾宝玉们可怜的生活。
  出家前,贾宝玉去过最远的地方,大概就算是蒋玉菡家(肯定去过)了,算算他出的几次门吧,不过是冯紫英家、北静王府、袭人家、晴雯家、考场、祖庙……蒋玉菡家最远吧,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想想都替他委屈。宝玉因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被委派管理家务,他哥贾琏好得多,南下北上很是出了几次门。
  假使宝玉最后没有出家,中了举人后,一定有贾政那样外派的机会,还能到各地走走,体验一下不同的人生,但他的姐妹们就没这样的机会了。贾府的姑娘们,出嫁前,守着父母,出嫁后,守着老公,转来转去不过是45度角仰望天井上那四方的天空罢了,像薛宝琴那样能够四处游荡一番,写些怀古诗的,少之又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篇 红楼大讲坛(3)
世界很小,心却远大。
  秀才不出门,却知天下事。贾宝玉至少知道远方有个俄罗斯,他的孔雀裘就是俄罗斯来的。虽然我们知道俄罗斯不产孔雀,但至少产孔雀毛做的衣服,就像NIKE没有工厂,但不耽误生产最畅销的鞋子一样,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他还知道有个暹罗国,薛蟠请他吃生日宴的时候说:“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古董行的程日兴,他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
  他居然还知道法兰西——“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还用过洋烟、西洋药“依弗那”——王蒙评点说,“用起来却是狗皮膏药的路子,西体中用一例”。
  他还知道“真真国”,那里有个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
  可惜的是哥伦布比贾宝玉早生了几百年,不然新大陆的发现就轮不着他了,一叹。
  叹息完毕,我BIU、BIU两声,又回来了。
  都是浮云
  立场不同,观点也不同,这是通俗哲学的说法。
  在己群与他群的冲突中,情绪会影响你的思维,这是王溢嘉先生的说法。


  火烧圆明园有两大说法:一是说在反映英法两国一向的野蛮侵略,然后以放火灭迹来掩盖他们在园中的劫掠(中国的说法);一是说在停火谈判时,清廷将英法的39名谈判人员悉数羁押于圆明园,并将其中26人折磨致死,英法联军遂火烧圆明园作为报复(英、法两国的说法)。
  贾迎春之死,也有两大说法:一是说在反映孙绍祖一向的野蛮待人,淫欲无度,搞死了弱不禁风的贾迎春(贾家的说法);一是说贾迎春是个醋罐子老婆,因为贪夫,见着老公多纳了几房妻妾,又把带去的丫鬟尽数淫遍,自己郁闷死了(孙家的说法)。
  圆明园,是皇帝的,不是农民的,也不是英格兰法兰西的,所以皇帝衰了,农民和英法都不珍惜,拿了,烧了;贾迎春,是贾赦的女儿,不是王夫人所生,甚至不是邢夫人所生,王夫人也不在乎,有了“命”的说法。
  贾迎春嫁给孙绍祖,也有两大说法:一是说世交子侄,门当户对(贾赦的说法);一是说贾赦欠了孙绍祖五千两银子,拿贾迎春抵债(孙绍祖的说法)。不过贾赦的说法靠不住,想那孙绍祖不过是个游击,也就跟《鹿鼎记》中的风际中相当,比韦小宝还差着很多呢,怎么比得上贾家这种世家呢——这是我的说法,算小说法。
  贾宝玉和贾迎春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尚好,关心则乱,才会和王夫人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昨儿夜里倒想了一个主意:咱们索性回明了老太太,把二姐姐接回来,还叫他紫菱洲住着,仍旧我们姐妹弟兄们一块儿吃,一块儿顽,省得受孙家那混帐行子的气。等他来接,咱们硬不叫他去。由他接一百回,咱们留一百回,只说是老太太的主意。这个岂不好呢!”
  宝玉还是跳不出来啊。
  将军林四
  那天,林四召集兵士们说话。
  林四手下的兵士都是女人,林四自己也是个女人,而且是个美丽的女人。
  林四说:“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王迹殒身国患,我意亦当殒身于下。尔等有愿随者,即同我前往;不愿者,亦早自散去。”
  众女将听说,都齐说“愿意”。
  林四所说的王,就是恒王。
  贾宝玉对恒王的评价是:恒王好武兼好色,遂教美女习骑射。
  林四和林四手下的兵士,就是贾宝玉诗中的“美女”,她们都是恒王选来学习武事的,自然,也都是恒王的姬妾。
  贾宝玉吟道:明年流寇走山东,强屯虎豹势如蜂。王率天兵思剿灭,一战再战不成功。
  不成功之后,恒王死了,据说死前怒目圆睁,骂不绝口。按照南美人马尔克斯的说法,当行刑队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一定想起了几年前第一次见到林四的那个下午。 
第一篇 红楼大讲坛(4)
那个时候天地显得如此之新,天空似乎都被清水洗过,又擦了一遍大宝SOD蜜。
  从那天起,恒王就像变了一个人,不再自高自大,而是与人同乐。
  听到恒王的死讯,林四没哭,体会了一下贴身亵衣残留着的恒王体温,然后穿了铠甲,戴了铁盔,挽了宝刀,跨了战马,召了同伴,连夜出发,直杀到贼营里头。众贼不防,也被斩首若干。后来贼众见不过是些女人,便回戈倒兵……林四带来的女兵士们,尽数殁了。
  士大夫一阵欷,无不羡慕恒王,居然有如此红颜知己,死也值了。
  贾政也让家中的三个读书人写诗纪念。贾宝玉写了长歌古风,贾兰写的是七言绝句,贾环写的是五言律诗,贾政身边的清客读了三个人的诗后,一个劲地夸奖和赞美,都说写得好。
  贾政看上去也心满意足,让叔侄三个走了。
  三个孩子走了之后,清客们说了实话:能让这么多女子为自己卖命,恒王的性能力一定很强。
  谁当真谁有病
  十几岁开始看《红楼梦》,到现在,它依然是我的枕边厕所书。说到红学,相关书籍读了不少,但依然看不出所谓的主流红学家有谁解决了红学的基本问题。
  所谓主流“红学”,死结有三个:曹雪芹是谁的儿子?脂砚斋是什么人?续书的作者是谁?这是刘梦溪提出来的。
  关于曹雪芹,实际上,这个人到底是否存在都不一定,就被当成了《红楼梦》的作者,红学家们确实有点不负责任了。那个跟敦诚、敦敏来往的黑胖子确实叫曹雪芹,但他跟江南曹家到底有没有什么关系,100年了,也没人敢下断语。所以,喜欢《红楼梦》的话,读书就是了,别被红学家忽悠了。
  我第一次看脂砚斋批注《红楼梦》就一脑子糨糊,如此前言不搭后语的批注,居然困扰了红学界将近100年,也算匪夷所思。没见一个人抛开他,直接从《红楼梦》下手研究——很简单,脂砚斋是谁都不知道,红学家们怎么就当真了呢?假如有个无聊的人,拿着《红楼梦》残本,在上面胡写几句就被当真的话,是不是研究红学的人智商太低了点呢?考古学家也有上小孩子当的时候,比如一个生在3000年前的孩子,把一件5000年前的东西放在自己的玩具盒子里,而这个盒子一直保留到现在,考古学家会不会像红学家一样迷惑而感觉时空错乱呢?既然不知道脂砚斋是谁,他的批注就不该被当成真的,谁当成真的谁有病。
  总有人嘀咕《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书作者问题。我生也不幸,拿到的第一套《红楼梦》上,标着的作者是“曹雪芹 高鹗”,让我先入为主,觉得后四十回大大不如前八十回。但随着读《红楼梦》次数增加,才发现,《红楼梦》是没人能续出来的。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幸运:居然拥有两个能写《红楼梦》的大师。实际上,只要用心读书,会发现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浑然天成,后四十回的成就如果不说有所超越的话,也绝不比前八十回低。

()免费电子书下载
  我来给主流红学家上一课:曹雪芹是谁的儿子——没人知道,别扯了;脂砚斋是什么人——没人知道,只能爱谁谁了;续书的作者是谁——该问的是《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续啥续,你续个给我看看?
  下课,都下课吧,红学会最好的出路就两个字,解散。
  曹氏父子诗词秀
  《红楼梦》中,诗词的分量可谓大矣,这些少爷小姐,有事没事都要吟上两句。据我的朋友陈林考证,《红楼梦》小说的作者是曹(我认同此说),而其中的诗词,很多出自曹的儿子曹雪芹之手。
  此父子二人最大的本领并不是只会写好诗,而是能按照人物的本事来写,想好则好,想一般则一般,实在是难乎其难了。那么,如果把《红楼梦》中所有诗词拿出来比个高下的话,哪一首,哪一联可以夺魁呢?文无第一,绝对的标准是没有的,每个人都会说出自己的答案来。有人说,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长篇大论而情真意切,是难得的佳作;更多人喜欢林黛玉的《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蛰病可相思?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诗里有作者的影子,很多人喜欢“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二句,诗是作者心声的体现,这两句哪里是在问菊花,分明是在慨叹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值得喜欢。
第一篇 红楼大讲坛(5)
当然,说到哪一联可以夺魁,无论如何躲不开林黛玉和史湘云共同创造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让妙玉都赞不绝口,的确不同凡响,估计没什么人会说不好,但太过悲凉颓丧(此二字妙玉亦有贡献),只宜欷,类似的句子推敲多了怕是会坏了心性,不宜模仿——当然,能模仿得出来的高手世间料也不多。还有贾宝玉写的“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昏鬼守尸”,这是在写女将军林四娘征战的故事,有人说,这两句放在唐朝也不逊色,赞同。
  大概是曹父子对林黛玉情有独钟吧,很多好诗都寄放在了她的名下:“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当然,薛宝钗写螃蟹的“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也是神来之笔。
  诸多诗中,此时此刻此心境,我最有感触的是薛宝琴的《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世道缤纷,乱象初显,多少英魂将随水而走,随风而逝,欲不伤悲一下可能乎?
  遍地都是老妈妈
  好莱坞电影《史前一万年》中,有一个神奇的老妈妈,能够和逝去的前辈对话,能够救活死去的女孩,能指引部落前进的方向,简直就是子孙的守护神。
  不幸遭遇车祸过早离开人世的锡伯族朋友西蒙对我讲过一个传说:远古时,锡伯部落出动围猎,留下喜利姑娘照顾族人,喜利姑娘战胜各种困难,保护了老年人和18个孩子,并把孩子们抚养成|人,保证了锡伯人的繁衍和兴旺。锡伯后人便将喜利姑娘称为“喜利妈妈”,并认为所有锡伯族人都是喜利妈妈的后代。
  其实,很多民族都有类似的“老妈妈”传说:壮族传说中,有一位老妈妈发明了壮锦,并为她的三个儿子带来了幸福生活;彝族传说中,有一位妈妈,有两个女儿,后来两个女儿死了,妈妈思念女儿,就削了两片竹片,放在嘴里,拨动后就能听到女儿在说话,这两片竹片就是后来的彝族乐器口弦;满族传说中,仙女佛石伦下凡洗澡,因为吃了一枚红果而受孕,生下了布库里雍顺,后来,布库里雍顺成了满族各部落的首领……
  汉族的传说中,“老妈妈”的角色叫女娲,是一个类似上帝的角色,人类就是她创造的,还补过天,古籍中这样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Yin水。”《红楼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