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超H短篇电子书 > 被阉割的文明闲话中国古代缠足与宫刑 >

第9章

被阉割的文明闲话中国古代缠足与宫刑-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年时是荣禄,近年则是李莲英(入宫后赐名为李连英,后被误写为莲英——编注)。李莲英本是太监总管,应该是不能人道的,而他竟然还能做此淫行,后来才知道他就是阉割未净之身。李莲英权倾中外,信奉道教,尚有进海狗肾等药物向之献媚者,所以他在宫外还有妻妾,且有子女,不过他的子女表面上都说是领养来的。
  这段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这可以说是第一手的资料。这三段资料,足以说明玉茎是有重生可能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重生之说有书为证
“玉茎重生”,当然许多人是不敢深信的,但是有少数人在进宫阉割之后,真的会达到重生的目的。明代魏忠贤就是玉茎重生的一个,而且与当时熹宗皇帝的奶妈客氏私通,享受颠鸾倒凤之乐,也有书为证。
  明代谈孺木《枣林杂俎》云:
  魏忠贤少饮博无赖,触忿自阉,犹为人行汲。客某奇其貌,资直东宫,后柄国,客避去,其姓名无传焉。万历时,官禄不恒给,皇孙苦之,诸阉戏曰:“陛下万岁,殿下亦万岁,吾辈待小官家登极,鸿恩有河清耳。”而忠贤独恭敬,时进饮啖。及上即位,宠任倒柄,势焰熏灼,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概。传闽人某,善测字,忠贤召之,书“有”字。对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问其故,曰:“有字上半天也,下为日月,乃君臣之象,今月食日,幸肩半天,否则无天矣。”又书“囚”字。某知其谬,诡曰:“国内幸赖斯人,如无斯人,国将空矣。”忠贤色喜,某旋遁。
  《栖霞阁野乘》亦载:
  忠贤初名尽忠,河间肃宁人。少时善骑射,好博,尝与悍少年赌,输资无力偿还,为悍少年所迫,忿极自宫。后夤缘同宗宦官魏朝,得进宫为熹宗生母王选侍宫内典膳,以“尽”字不吉,改名进忠。及选侍去世,时熹宗尚在东宫,以进忠巧慧,召入宫中办膳。进忠善伺意旨,连日与熹宗||乳母客氏,诱导熹宗嬉戏为乐,得熹宗欢,倚两人为心腹。迨熹宗继位,对两人益加宠任,恒嬉戏如故,为给事中杨涟参劾进忠导上为非。幸宫中阉人有李进忠者,与之同名,强辩恐有讹传,熹宗且虑廷臣再有谬误,赐改名为忠贤。相传忠贤乃自宫者,机能尚未根绝,进宫后秘密治疗,幸得回原阳,仍可人道。缘客氏乃定兴县侯某妻,十八岁进宫,越两年而侯死,本性淫妖,困居深宫,日夕与太监宫娥同处,暗自怀春,无从解闷,遂与魏朝结为“对食”,慰情聊胜于无。(按:阉人虽不通人道,第跛不忘履,仍喜近妇人,故宠阉每亦成家立室,虚鸾假凤,共作挂名夫妻,名曰“对食”,亦称“菜户”,此风由来已久矣。)迨遇忠贤,颠鸾倒凤,与虚鸾假凤,两字之差,固有云泥之判。后至两魏争风,熹宗犹以二魏同是废人,亦解拈酸,只谓可堪一笑而无所疑也,旋熹宗竟信之。客氏谗言,逐魏朝出宫。忠贤又矫命将魏朝远戍凤阳,到戍时,更主使当地有司置诸死地。忠贤与客氏由是横行宫禁,日益擅专。稗野所言,虽或有穿凿以彰其恶迹,然彼辈之妄悖,究实亦已罪不容诛也。
  为了节省篇幅,而且好多秽乱的事迹还是文言文比较隐蔽,所以这段记载,我也不改写为白话文了。
  
太监娶妻古已有之
再追溯到唐代,《贵妃醉酒》一剧中以与杨玉环调情而闻名于世的太监高力士,不但确有其人,而且此人的权势相当显赫,唐玄宗时,官至骠骑大将军渤海郡公。唐室权臣如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等,虽有才宠,然皆厚结力士,故能位至将相。大臣称之为“翁”,皇帝亦呼之为“将军”而不名,可见他的气势,是如何的浩大!
  河间有刀笔吏吕言晤,供职京师,有女国姝。力士见其美而慧,遂娶以为妻。后来力士利用权势,擢言晤官至少卿,子弟仕宦皆王传。言晤妻死,中外赙赠送葬,自第至墓,车骑不绝于途。这是太监娶妻的第一件著名的故事。
  唐代宗时代的太监李辅国,当时也是炙手可热,权势熏人。皇帝因为宠幸他,便替他娶了一房夫人,这位夫人,是元擢的女儿,元擢因此得为梁州刺史。户部侍郎元载为元擢同宗,因与辅国有这么一段瓜葛之亲,两人便结为至交。元载遂因辅国的拔擢,扶摇直上,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直升至天下元帅行军司马。
  五代前蜀主王建之子王衍,继承大位之后,曾经私通了一位太监夫人。这位风流太监名叫王承休,以黠慧得幸。其妻严氏,有绝色,王衍见之,惊为天人。承休窥知帝意,遂纵使严氏与帝通。后来王衍以承休功高,派为天雄军节度使。承休携妻赴秦州就任,王衍日夜思念不置,乃于宋太祖乾德七年(969)十月幸秦州,想与严氏一诉离情。不料是年后唐庄宗派郭崇韬领兵伐蜀,王衍的车驾行至绵谷,而唐师入其境,未几国亡。
  以上各节事实皆出正史,或见于诸家笔记的。明人叶盛《水东日记》云:明宣德中,赐太监陈芜两夫人。天顺初,赐故太监吴诚妻两京第宅庄田。朱熹《朱子类语》谓太监梁师成妻死,苏叔党、范温皆亲临吊丧。由此看来,太监娶妻可以说并非奇事了。明人黄瑜《双槐岁抄》谓:“此曹男性犹在,必须近女。”这也是片面的理由。平心而论,除了本能问题之外,在古代宗法社会,成家立业、传宗接代,也是宦官本人及其宗族一致的要求,自然便有娶妻、收养子的事发生。由于历代社会对女子的身价看得不重,同时女家为了财势与富贵,也乐得攀一门权贵的亲戚;因此,即使是太监,也有愿意把女儿送上门的。就翁婿二家来讲,各有其不得已的衷肠,但是便苦了作为太监夫人的女孩儿们了!
  这还不算奇怪。清人孙承泽《春明梦余录》中又有一段可笑的记载。书中大意说:汉时宫中多将宫中太监、宫女配合为夫妇。武帝时陈皇后无子,命宫女穿了皇帝的衣冠,与后同寝。武帝戏之,责以为女而男淫。于是后世宫女,率与太监配为夫妻,其亲昵的情形,甚于真正的夫妇。由此看来,这种事情,实在太多了,足见专制政体下帝王与宦官之荒唐淫乱及官吏之趋炎附势。
  至于清代末年的李莲英,名为太监,传说亦能人道,而且还有妻妾四名,儿孙绕膝,以后我有专文详述,都是经过相当考证的。
  
太监失势居然有妻
《宸垣识略》云,阉人所去者为###。《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篇有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营,故须不生。”宗筋当然是指###而言,但究竟是尽去至根,或仅去其端,此则未曾有人目睹。若剩有残迹,必具感觉;况思想在人,安得不怀燕好之私?或曰阉鸡,仅去睾丸,势即不举,此说更谬。因为宗筋既存,神经节之感觉全具,睾丸只是Jing液之转输机关,至多不能生育,虽去亦无关系,即使不举,意义与形式仍在,宫中岂能容这样的人?闻北京宦者之浴室,另有专池,无人能窥其内幕,故知之者极少。然阉人有妻,则人多知之,不知要这个名义上的“妻”何用?
  按此记载,阉人之有妻室,历唐、宋、明三朝已然。唯娶之何为,殊属难知。或谓阉人亦须整理家常以及缝补浆洗诸事,此则雇用女佣已足,何必定须正名而娶妻室?且有出诸皇帝所赐,更有一妻不足,增至二三妻者,抑亦怪矣。
  本来宫中的皇帝是一个人拥有许多女子以居,但需有人服侍,最妥当的办法,是由具有男子一样的服役能力,而没有一般男子的野心和欲望的人来充任。为适应这种需要,聪敏的人便想出把男子“去势”这一办法来,一去了势,对于女子,固然无法染指,便是对于权位,因为没有后嗣,也足以冷却其心,真是去一难而两美俱的好办法。于是去势的男子便成为统治者左右最适宜的人物,因此太监的制度便大大地发达了。其实宫闱之中秽乱无度,太监作恶最多,所以结果与最初使用太监的想法适得其反。
  

()好看的txt电子书
太监食品最嗜兽鞭
《宸垣识略》又云:阉人多喜食牛鞭、驴鞭等“不典之物”,其意似欲以形补形而弥补其缺憾,殆如今日之胚胎或荷尔蒙制剂之义。事见《酌中志》,为明代阉人刘若愚所撰,据云:
  内臣又好食牛驴不典之物,曰“挽口”者,则牝具也;曰“挽手”者,牡具也。又羊白腰者,则外肾卵也。至于白马之卵,尤为珍奇,曰“龙卵”焉。
  仅云好食,未言其食后效果,要亦如近代之补药,所谓以形补形,以意为之而已。
  罗马贵妇蓄养阉奴
  对外国阉人的记载,我找到的材料不多。今据罗马人记载,阉割之状共分四种:
  其一为全部###与睾丸割去,其二为仅将睾丸割去,其三为将睾丸压碎而不除去,其四为割去输精管。
  但亦有人研究以为专将睾丸割去或压碎,或割去输精管,如施于尚未发育之童子,或可完全断绝性欲;若施于业已发育之男子,其性欲依然存在,则至少可维持十年,始行衰退。且因经此手术后,性耐久力特长,又无受孕危险,反增加淫乱之能力。据说罗马时代之贵妇人,极爱此种男子,故多蓄养之。
  曩昔埃及僧徒,以阉割奴隶出售为营业之一,其阉割之法,惨绝人寰。被阉割者,大都为六岁至十岁之小儿,由僧徒以低价买得。阉割之时,先将###及肾囊用力外拉,然后以快刀突然割之。止血之法,系在木棍上缚一方海绵,蘸以沸油,而将创口掩住。血止后,始用涂有油膏之布包裹之;并于地下掘一坑,将被割者反缚两手,埋于坑中,仅露其首,经若干时日,始将其取出。但平均四人中,大概只得一人不死,故出售时,价格亦甚昂贵也。
  书包 网  想看书来
太监话旧春色无边
我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写过敌伪时期,我专程到北平(那时称北京)购买医书,余闲时候到处探访。一天我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饮茶,发觉那边的茶客最喜欢在附近拉一个能说能讲的老太监,叫他们讲讲宫中旧事。好在这些老太监穷极无聊,等待茶客的施舍,所以唤之即来,来到就好像白头宫女话天宝一般娓娓而谈。
  来今雨轩虽是饮茶的地方,其实所谓茶叙,不单是饮茶,也可以随便点菜,丰俭皆有。一次,我和一位做医生的老友在这茶座倾谈,他指着远远的几个老态龙钟的人说,那些就是清代遗下来的太监。我就问他,可不可以拉一个太监来闲谈?那医友说:“这种太监,身上臭不可闻,形态丑恶,是不上台面的。”但是他曾经几次和他们谈过,还记得一些,下面所记的,全是这位医友转述太监们的话。
  敬事房里担任职务的太监,是专管皇帝房事问题的。每天在皇帝晚餐前后就托着一个盘,跪着呈到皇帝面前,盘中尽是象牙做成的签牌,每一根签头上,有些是黄|色,有些是红色,有些是蓝色,这些颜色是表示后、妃、贵人的等级,上面还有黑字,写明许许多多名字,皇帝就拣出一根签,太监就唯唯而退。皇帝当晚要宠幸的一个女性,就是这根签上写明的一个。
  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个数字还是一般传说,事实上不足此数,因为皇帝每年都要选美女进宫,数目并不规定,尤其晚清的几个皇帝,后宫妃嫔都没有达到足够的数字。
  这些宫中的美女,皇帝根本弄不清楚,全凭太监安排好牙制的签牌给皇帝拣,皇后的签当然是每天放在盘面第一排,但是皇帝有时要选熟悉的名字,或是特地拣一个不熟悉名字试试新。
  一年过得很快,有好多妃嫔,轮不到的也多得很,所以敬事房的太监是常年受到这般女性的孝敬。凡得到太监帮忙的,那么她的签牌就有机会放在盘中。就因为这个关系,敬事房太监可以对这些女性“上下其手”,这四个字,有些是讲物质的,有些是讲行动的。唯有处子,不能乱来,一经皇帝宠幸之后,智慧大开,可能兴趣渐浓。
  太监本是无物可以应付的,但是有人说:“跛者不忘其行,哑者不忘其言,聋者偏欲听声,盲者偏欲窥光。”所以太监对宫中女性还是欲念旺盛,碰到宫中女性饥不择食时,也只好听凭太监随意处置。所谓随意,读者也可以心领神会,不需我把它形诸笔墨。
  何况除了皇后,其他女性在宠幸之前,都要剥光衣衫,一丝不挂地裹在被窝中,由太监送上龙床,揭开被的下端,再让被宠幸的妃嫔爬入被中。行房之时,外边另有一个太监守着,到了相当时间这个太监就跪着喊四个字“是时候了”,这是规矩。有些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