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国殇 >

第34章

国殇-第34章

小说: 国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转两绕,汤思伯的13军主力直至8月5日才进驻南口,赶筑防御工事。此时,前头到达的13军89师罗芳硅团已与日军战成一团。直至8月8日,汤军全部到位,在准备未固的情况下迎来了日军的全面攻击。
  自相猜疑、可悲的内耗使日军在长城脚下从容集结,从容选择攻击方向。中国军未战已失去主动、失去出击日军的先机。
  当时布防南口正面的,是王仲廉89师。正面第一线南口车站、龙虎台为最早进入战场的罗芳硅第29团;罗团右侧第一线得胜口、苏林口为谭乃大之530团;罗团身后为正面第二线,由第534团进驻凤凰台、青龙桥,该团身兼师预备队使命;另外李守正的第533团暂时滞留八达岭至三堡一带未用。用师长王仲廉的话说,南口突击点多,开始宁愿让第一线团打得苦些,也不愿日后处处堵漏时无兵可调。他的兵力配置得到了军长汤恩伯的赞同。
  汤恩伯、王仲廉都想在第一仗打出中央军的威风、打出13军的威风,摆出了一副与日军长期死拼的架式,这却把罗芳硅第529团推上了油锅。
  罗芳硅在谭乃大的协助下,必须顶住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近万人的强大攻势。
  前4天血战,两军都把目光集中在南口阵地中唯一的高地——龙虎台上。日军依仗装备的优势。每次攻击前,总是先以日机对龙虎台及南口阵地狂轰滥炸。飞机炸完似乎仍不解气,又以炮兵及坦克火炮集火射击。可怜龙虎台巴掌大块小高地,终日烟尘蔽日、炮声不绝。
  529团踞守龙虎台的官兵已不知修复过多少次工事,又不知被夷平过多少次,后来竟无人、也无法再去修复。倒塌的工事里、累累的弹坑中,守军身陷焦土,奋勇还击,死守不退。8月4、5、6三日,日军数千官兵猛攻南口,对龙虎台攻势丝毫不减,但每日除在阵地前弃尸上百外,无法征服这座倔强的龙虎台,无法征服一拨拨增援上去的中国军精锐。
  日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代价。
  8月了日,龙虎台争夺战更是杀得昏天黑地。从天一放亮直至傍晚,日军对龙虎台的攻击一刻未停。守台官兵几乎一天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却击退日军从小队至中队、大队规模不等的数十次攻击,日军死尸堆满阵地前,其中还有1名大佐联队长(团长)。日军见久攻不下,对守台中国军施放毒瓦斯,守军1个加强排碎不及防,全部牺牲,龙虎台终于落入日军之手。
  龙虎台一失,则南口一线阵地尽数暴露于日军火力之下,汤恩伯见状大急,指示师长王仲廉收复龙虎台,恢复防御态势之稳定。王仲廉得令,责成第265旅旅长李铣负责收复,但令王仲廉意外的是,他碰到了一个软货。
  自龙虎台激战一开始,265旅旅长李铣便很少露面,原来他一直蹲伏在掩蔽部里,外面隆隆的炮串和一阵紧过一阵的枪声令他惊恐万状、参谋、副官见状虽然不悦,但没人敢当旅长的面儿说。李铣见众人坦然,自己身为官长却贪生怕死,有失尊严,便半是相劝、半皇解脱他说道:“唉!日本人炮火太强了,又有空军,咱们怎么能硬抗?265旅今天又被放在了第一线,弟兄们苦了,部队怕是也没救了。”
  碰到这样的长官。265旅旅部的军官没有不憋气的。
  但最憋气的,恐怕还是89师师长王仲廉。李铣几次找到王仲廉又哭又闹,不但不愿率所部反攻龙虎台,甚至还想把全旅撤下来,并反复强调自己有病,想退到后方养病。
  王仲廉没功夫跟李铣这种人磨牙,索性自己带了一个营驰赴南口车站,亲自下令罗芳硅团2营营长李谨率2个连反攻龙虎台,自己便后退进驻265旅旅部,让原旅长李铣靠边休息。
  当夜,反攻龙虎台以伤亡50多人的代价毙敌20余名、生擒2名,收复了龙虎台。南口全线阵地随着龙虎台的收复重又归于稳定。
  89师渡过了第一次危机。
  但罗芳硅团压力并未解除,以后的几天里,日军对龙虎台攻势更猛了。天上,日机从起初4架一个波次的配备增加到了8架,从昌平来增援第11旅团的板垣征四郎第5机械化师团,首先加强了对龙虎台的炮兵火力。雨点般的炸弹和满天飞啸的炮弹压得罗团官兵在龙虎台上无法抬头,而师、旅、团炮兵也早为日军压制,步兵只能被动躲藏。部队伤亡在不断扩大。
  被日军飞机、大炮炸红了眼的中国守军这时感到,与其坐以待毙,让日本人的炮弹把自己送上天,不如冲出去,冲到日本人中间去拼死划得来。一时间,战士找班长,班长找排长一纷纷要冲出阵地,能痛痛快快地杀,痛痛快快地死。再往后,每当日军冲击,阵地上便会爆发出冲天的喊杀声:“宁愿杀死,不愿炸死!”“一命换一命!”“冲啊!”“杀啊!”
  南口前线8天8夜的血战,日军伤亡奇惨,每日骡马大车拉回去的尸体难以计数,日军前线最高指挥官板垣征四郎中将见状对外界感叹道:“13军毕竟是支那军精锐,皇军在南口遭到了坚强的抵抗。”
  板垣是有感而发。“九?一八”事变他是主谋,也是整个事变的实际指挥者。占领偌大个东北,日军死伤也不过数百。而今日南口寸土未得,日军伤亡却已超过”九?一八”事变总的伤亡人数。也许这一刻他方真正领略到,在中国,等待日军的并不都是征服和占领的甜果,日后可能还有更多的苦涩和艰辛。

()免费TXT小说下载
  13军作为中央军算是为蒋介石争足了面子。汤恩伯请来的名记者范长江从平地原和南口前线发回的报道,在京、沪及全国各地被争相转载,全国都知道了南口血战,知道了汤恩伯将军率部在长城脚下勇挫敌锋。实际上,攻于心计正是汤恩伯的专长,虽然其外表魁伟,一副军人气魄。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此公肚子里那点儿少得可怜的韬略才气。此番大战,他几乎一直躲在怀来的军部里,通过蒋介石四处搬救兵。刘峙、卫立煌的中央军他要,阎锡山、傅作义的晋军他也想要,北方的部队只要可能他都想要。
  作为一名高级将领,战端一开就四处求援,这本身就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汤恩伯今日如此,日后在中原坐大,成了与陈诚、胡宗南并列于蒋介石手下的军事三巨头后,他的这种习惯一直没改,因而一直也没打过个像样的漂亮仗。但令诸多能征惯战的国民党将领奇怪的是,这位非黄埔的后起之秀何以能官运冲天,青云直上,令杜聿明、关麟征等一大批国民党军中豪杰黯然失色。
  国民党官场的封建、腐败,外带汤恩伯的投机钻营和幸运女神的垂顾,造就汤恩伯这个无能庸将的步步高升。南口之役是他的成名作,也几乎是他一生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8月12日,板垣利用5千名未受打击的援兵和战炮50门,组成强大的炮火再攻得胜口,同时在虎峪村、南口、苏林口实施助攻,得胜口日军难以得胜,到是助攻部队一部冲入南口镇。但还稳等板垣重新调整部署,中国军即乘夜反攻,将突入之敌轰出镇外。12日一天,日军伤亡达500来人,中国军付出了几乎相等的代价,但6辆日军坦克被击毁在阵地前。
  板垣集结好部队,却见突入部队又被中国守军赶了出来,联想到数日来屡次三番的强攻竟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南口,不由得心头火起。13日,他调集手中全部可以机动的力量,向南口发动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击。
  战斗达到了白热化,仅南口两侧高地上落下的炮弹就不下5千发,如此凶猛的炮火连13军这支中央军也没见过。到处都是火海,天、地变成了一片红色。数十辆坦克不待炮火停息便掩护着数千名日军向上猛冲。此刻仗已完全成了乱仗。南口阵地内外堑壕竟被尸体填满,坦克碾过,泥土带着血浆四处飞溅,坦克履带都成了红色。
  但枪林弹雨中,中国守军并没有溃散。当30余辆坦克突入南口镇时,守城士兵顶着绵密的弹雨,匍匐着爬行在血肉模糊的死尸上,一步步向坦克接近。简陋的反坦克爆炸装置使他们付出了太大的牺牲,有时于掉一辆坦克竟要牺牲二三十人甚至更多。落后的装备必然要以沉重的血的代价来弥补,中国守军简直就是在拿生命、拿躯体来填弹坑。
  突入之敌再次被击退。14日,两军再次血战一整天,日军仍无法迈过南口防线。
  但中国守军的弱点随着人员的大量消耗逐渐暴露出来。最早开入南口布防的89师罗芳硅团是伤亡最惨重的一个。早在8日,南京、上海等地报纸就通栏刊出“罗芳硅团全部殉国”的消息,这虽然是师长王仲廉未仔细核查的讹传而产生的错报,但战到14日,以2400人投入战斗的罗团,能参加战斗的人员(甚至包括一些伤员)竟不足400人,还不足参战时的一个零头。一拼到底的战术使罗团被彻底打残了。
  问题虽已暴露,但关键时刻汤恩伯却连一个救兵也没搬来。老奸巨滑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早就电呈军委会:“甚感(南口)防线太长,兵力太单薄,拟请派兵3师,进驻晋东地区……则晋绥军即可进击平绥路线,以资策应。”
  阎锡山看出问题却不肯发兵,直至蒋介石答应派兵增援后,他也只是从晋北抽出一个正在修工事的旅慢腾腾地北上支援,结果该旅只赶上了战尾,却一枪未开又被阎锡山一道命令调回了山西。也许是蒋介石估计到从阎锡山身上拔毛不易,为弥补南口防御的缺陷,他决定以机动力量从两翼打击日军,牵制其对南口的攻势。地咬着牙下令卫立煌率第14集团军从石家庄先易县,再由北平西部山地向南口迂回,直接支援汤恩伯,并限令卫立煌10日内必须到达。        援兵派完,蒋介石又是一纸电令,命孙连仲率第1军团袭击北平南面良乡、坨里的日军,使日军无法抽身支援南口战役。
  14日后,南口形势日紧,国民党军委会眼见卫立煌远水难解近渴,便电令晋绥骑兵全部集中于集宁、陶林,向商都、化德、多林挺进,支援南口。4年前长城抗战的英雄董其武旅长督其所部,奋勇猛冲,率先克服商都。察北中国军攻势异常活跃。
  8月16日。晋绥骑兵再克南堑壕、化德。
  17日又攻占尚义。至此,中国军对张北左侧之敌构成严重威胁。
  板垣感到了来自察北的压力。但狡猾而顽强的板垣不但不打算放弃对南口一张家口之攻势,反而因中国军主动出击察北而加紧了攻势。眼见南口中国守军拼死不退,便留下部分兵力牵制,而以主力绕攻张家口。以摆脱僵局。
  恰在此时,张家口方向出了问题。
  刘汝明的68军虽不愿增援南口,但对察省日军的攻击却相当积极。在收复了崇礼和张北后,刘汝明仍不罢手,又轻装直追白庙滩,结果轻敌冒进的先头追击部队与关东军3个增援旅团撞了个满怀,当下被敌包围。刘汝明见势不妙,急忙在崇礼及长城内外设防。
  板垣的迂回部队此时感到,欲打破南口僵局,只需拿下张家口,而拿下张家口,只须吃掉68军即可。
  当下,日军开始两面夹击刘汝明的68军。刘汝明慌乱中未能及时收缩兵力,战线太长,结果各据点相继被攻破,全线陷入被动。
  张家口仅几天功夫就变成了一座孤城。
  8月21,塞外降下了倾盆大雨,放眼四周一片雨雾蒙蒙。
  日军为加速战局发展,不给刘汝明以喘息时间,冒着大雨开始攻城。
  泥水、血水搅和在一起,雨声、喊杀声划破天空,又是一场血、雨、火的大厮杀。刘汝明守窝到是真卖命,一座孤城、四面强敌,他居然死守了1周。
  27日午后,日军已像潮水般涌入城区,刘汝明无力回天,下令弃城,向宣化、琢鹿一带撤退。塞外重镇张家口当日落入日军之手。
  张家口既失,南口腹背受敌。汤恩伯见部队伤亡惨重,蒋介石明令的固守十天半月的计划早已完成,心说还在这儿等什么?当下命令放弃南口,回撤转移。
  8月下旬,张家口—南口重地失陷,察哈尔省已无险可守,至月底,察省失陷,日本关东军与华北日军在长城内外大会师,一支更为凶猛的战略力量形成了。
  与平绥路作战的同时,平汉线上,庸将刘峙甚至与日军没交什么战,数个师等日寇一到竟望风而逃,一天竟能回退数十公里,从此赢得了“长腿将军”的绰号。
  津浦线上,中国军同样不堪一击,连战连败,后期索性不再与日军交手。溃兵三五成群,沿途拉夫抢驴,扰民不止,纪律败坏。旧军阀时期的那些遗风陋习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