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功高权重 >

第82章

功高权重-第82章

小说: 功高权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这件事,两人都沉默下来。郭拙诚不断打量着与前世现代化京城迥异的城市面貌。而田鸿蒙却慢慢地散步,默默地想着心事。

想得最多的还是中东的局势,他通过公开报纸、电台知道伊朗最近不平静,之前没往心里去,现在得好好想想了:

如果中东局势真如外孙所言,伊朗发生革命,将目前的国王推翻,并走上与美国对抗的道路,那世界原油市场很可能就如外孙刚才所说。

如果伊朗国王将目前的动乱镇压下去了,不久恢复了伊朗的稳定,那么世界将只是虚惊一场,原油价格会不升反降。还有,如果伊朗的革命成功了,国王被推翻了,但胜利者转变为美国的小弟,比现在的国王还亲美,世界原油价格也不会上涨。

“伊朗国王统治了这么久,很容易推翻吗?革命者会走上与美国对抗的道路吗?”田鸿蒙心里纠结着。

如果郭拙诚知道外公心里想什么,他肯定会告诉他:伊朗的革命不要一年就将国王推翻,他们很快就会与美国对抗,这种死敌似的对抗一直坚持了几十年,到二十一世纪伊朗还是美国的死敌。

走了大约十分钟,田鸿蒙没有再钻思维的死胡同,首先转换话题道:“你外婆本来有去美国进行半导体技术交流的机会,是我阻止她去的。你说去好还是不去好?”

郭拙诚立即说道:“当然去好!只要你不担心今后有政治运动,你就会明白去外国进行技术交流的好处。不管怎么样,至少可以见识一下外国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情况。”

第156章 布局很大

外婆一直在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从事技术研究。

中国研究半导体技术和日本研究半导体技术的起步时间基本相同,开始几年所取得的进步差不多。但是后来因为中国经济转型,有限的资金朝民生企业转移,国家承诺的研究费用一天天减少,导致日本的技术水平一下就超过了中国。

特别是在单晶硅材料、微电子技术等方面越来越落后。作为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材料高端单晶硅,中国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不得不接受外国主要是日本的高价勒索。

后来就是台湾地区和韩国在半导体技术上也走到了中国的前面。中国大陆自己生产的单晶硅基本只能用在民用产品上,虽然前世中国在实验室也生产出了八英寸的硅晶圆,但无法进行批量的工业制备,成本居高不下。

现在美国和中国开始步入蜜月期,双方为了示好,各自敞开了一些技术领域的禁锢。其中美国容许在某些领域的专家和中国进行技术交流,帮中国培训计算机技术人员。但核心的高技术是不可能开放的。

郭拙诚估计外公现在之所以对自己说出这件已经决定了的事,肯定想到外婆出国能成为他与詹妮的信使,能够最快速最稳妥地建立起联系,当然,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不让外婆产生误会。

郭拙诚接着说道:“虽然现在中美还没有建交,但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蜜月期,为了中国在前头抵住苏联的扩张,美国会在某些技术方面放松对我们的限制。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把我们需要的技术学回来,等到中美大门关闭的时候,想学就学不到了。”

田鸿蒙很认同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国家与国家之间比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还复杂,昨天还是亲如兄弟,今天一下子就变成了杀父仇人。昨天还是杀父仇人今天就是刎颈之交。真是变幻莫测啊,中美关系还不知道将来怎么样,今天能利用的就利用吧。”

郭拙诚想不到外公一点也不要自己做思想工作就明白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中苏关系、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就是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外公能这么快理解前世大家所熟知的“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朋友”的准则,也不算什么吃惊的事。

郭拙诚似乎很无意地说道:“将来是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将大大影响人民的生活,更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谁掌握了半导体的高新技术,谁就把握了未来国家的竞争力。”

田鸿蒙又一次对外孙刮目相看,说道:“是啊,你外婆也这么说。她说现在形势很不妙,如果我们国家不急起直追的话,与美国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很多高端武器,我们的笨大粗,精度不高不说还是很脆弱,只能靠极大地压缩人工工资来维持成本优势。石油作为现代社会的支柱能源,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现在的田鸿蒙在思考如何撰写这篇中东局势分析的文章了。

散步之后回到家里,外婆已经收拾好了厨房和客厅。

舅妈则将洗干净的水果摆在桌上。看见郭拙诚进来,连忙笑着说道:“拙诚,来,吃点水果。”

她的态度一下变得如此热情,不但郭拙诚有点惊讶,就是田鸿蒙也有点不解,他的目光不由看向自己的老伴。外婆不知是没有看到还是不屑回答,反正她忙于擦手,看都没看老伴,更不用说回答他了。

袁莉拿着半个苹果递到郭拙诚手里,说道:“这苹果好吃呢,你尝尝。”

看到袁莉,郭拙诚明白是袁莉跟她姐姐说了什么,所以舅妈对他的好感大增。

他接过水果,说了一声谢谢,咬了一口吃了起来。

袁莉却将他拖到沙发上,不相信地问道:“郭拙诚,你到底多大了?”未等郭拙诚回答,她又急切地问道,“你真的参加今年的高考了?你考了多少分?”

郭拙诚自信地说道:“具体多少分不知道,但考上大学没有问题。你也参加今年的高考了?”

“吹牛!我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呢。对了,你们省的题目难不难?”袁莉一双大眼睛上下打量着他,依然无法相信他和自己同时参加高考。

郭拙诚说道:“既然我自信能考上,那题目对我而言肯定不难。你考的怎么样?”

袁莉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说道:“我觉得好难。好几道题都不会做呢。肯定是你们省的题目太容易,要不你一个小屁孩怎么知道做?”

郭拙诚微笑着摇头道:“我们川昌省的高考题目是不是比京城的题目容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京城考大学远比其他地方考大学容易。”

国家不仅在教育投资上向京城大幅度倾斜,一个燕京大学的投资比外地十个大学的投资总和还多。在招生上更是向京城户口的学生倾斜,同样的考分在外地上普通大学都有困难,但如果是京城户口,则可能上燕京大学、庆华大学。

袁莉不相信地问道:“真的吗?按道理我们是京城的人,国家应该更严格要求我们吧?”

郭拙诚看着这个纯朴的孩子,笑了笑,没说话。

袁莉脸一红,说道:“喂,你别老气横秋好不好?一个小屁孩还玩什么深沉?”

这时,外婆郝小秀插言问道:“拙诚,你报考的哪个学校?是嘉江市还是这里?”

郭拙诚回答道:“我报考的滇南大学。”

外公田鸿蒙、外婆郝小秀同时皱了眉头。舅舅田维清更是吃惊地问道:“滇南大学?你报那所大学干什么?到京城来上大学多好啊。就算你考不上庆华、燕京,也可以报考其他学校。这里可是首都,是全国人民的心脏。”

袁莉也说道:“你傻啊,从川昌省跑到那里去,不是越走越偏僻了吗?我看你脑子有问题。”

郭拙诚笑道:“因为我有我的计划。也许过不了几年我就会回庆华、燕京读研究生。一样可以和你们在一起。”他不想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

袁莉显然心里没有什么研究生的概念,有点茫然地看着田鸿蒙、郝小秀。

田鸿蒙却认真说道:“有主见的孩子好。到外面闯闯有好处,反正你还年轻,就应该多磨练。”

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把郭拙诚看成孩子了,虽然心里不认同外孙报考那所学校,但还是强迫自己认同。

郭拙诚笑道:“那里四季如春,可不存在什么艰苦的磨练。”见外婆郝小秀依然有点担忧,他又说道,“外婆,你就放心吧。”

外婆郝小秀说道:“我放心,这次来京城不是你一个人来的吗?你是我们家的小男子汉了,我很高兴呢。你的事是你自己选择的,肯定有你的原因。你外公说的对,你这么做,总比那些随大流,只知道人云亦云,目光只盯着著名大学的人好。”显然,她嘴里说放心,但心里还是不放心,最后又问了一句,将她内心的担忧一下展露无遗,“你相信大学毕业后能考上庆华、燕京大学的研究生?”

郭拙诚自信地笑道:“如果我愿意,我肯定能考过来。”

田鸿蒙摇头对鬼精鬼精的外孙道:“小子,什么时候也不要把话说的太死,到时候达不到目标可就失信了。其实,哪里不培养人才?现在国家领导人也没有几个读过大学的,你自己过得好就好,自己只要不虚度光阴,一直朝你的目标努力,其他就不要管。”

郭拙诚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我知道了。”

似乎觉得气氛有点沉重,一直没说话的袁莉突然得意地笑了,说道:“郭拙诚,这次高考我赚便宜了。你知道不,姐夫帮我买了一套高考复习资料,里面好几道题都是复习资料里面有的,等于我白捡了二十多分,嘻嘻。我很多同学都没买到复习资料,后悔得很。你买了那套书没有,真的不错哦。想不到你们川昌省还能出这么好的书。在我的印象中,你们那些很落后、很贫困、很……嘻嘻,不说了,说了怕你生气。”

没有说出来两个字就是很“野蛮”。

郭拙诚哭笑不得,说道:“你想说的都说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你还有人要高考复习资料不?我可以卖给你们。想要多少就给你多少?”

袁莉眼睛大亮,双手抓住郭拙诚的手,大声问道:“真的?你没骗我?我要!我要很多!很多!……一百本!至少五十本,有没有?我把它们转卖给同学。”

郭拙诚开始以为她要的真的很多呢,听到只要五十本,心里还有点失落,不过想到现在的环境,他不但不感到她的动作可笑,反而有点佩服她:竟然想做生意。

舅妈听了妹妹的话,连忙说道:“莉莉,你要这么多干什么?你不知道要花很多钱吗?万一你的同学不要呢?他们都考完了,还要这些干什么?”

第157章 给你一个大生意

袁莉不好意思地看了郭拙诚一眼,然后对姐姐说道:“姐,你不知道。我的同学好多都找我打听呢。这五十本一到,立马就可以转卖出去。一本赚一元,他们肯定还抢着要。我不就可以赚五十元了吗?我不就可以给妈妈买药了?”

舅妈吃惊地看着他们两人,不相信地问道:“五十元?这么多?万一……”

袁莉马上说道:“不可能没人买,绝对不会。肯定有人买的,你不知道,今年有好几道高考题目就是在里面,这么好的书谁会不买?只要五个多月又要高考了,今年没有考上的肯定又会参加夏天的这次高考,他们都需要买呢。就是考上了大学,也有人想买一套到大学里面自学。就说我吧,如果我考上了大学,我也非买一套不可,因为我以前的底子太差了,不把基础学好,肯定跟不上班。”

77年的高考是临时恢复的,高考时间定在冬天,这也是唯一的一次在冬天开考的高考,而78年的高考是在夏天,也就是说第二次高考离现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正如袁莉所言,这些准备报考的考生现在对复习资料很迫切,盼星星盼月亮。

想到家里的经济情况,想到高考资料需求的人多,舅妈沉默了,只是把眼睛落在郭拙诚身上,显然她希望他能帮她们一把。

郭拙诚没想到袁莉家里如此困难,仔细看她身上的衣服,发现罩衣虽然洗的很干净,但确实是旧的,有的地方都洗得发白了。

郭拙诚心里一动,说道:“要卖就卖多一点,五十本太少。邮寄费都划不来。”

袁莉满腔热情被淋了一盘冷水,艾艾地说道:“我没那么多钱啊……”接着,她如发现了秘密似地,责问道,“郭拙诚,是不是你根本不认识印刷厂的人,故意在我这里吹牛。现在见我真的要买了,你就找理由推脱?哼,你要买不到就算了,算我做了一个梦,恶梦!”

郭拙诚看着她气得脸色通红,笑了,说道:“我给你一千套,先不要钱。卖出去多少算多少,卖不完地退给我。你敢卖吗?”

“一千套?”除了外公田鸿蒙,其他人都瞪大眼睛惊讶地看着郭拙诚:一千套可不是一千本,现在的一套是数理化个一本呢。买进来的成本都要三千多元。怎么可能先不要钱?

郭拙诚又放出一个炸弹:“我让人过年之前免费送到这里。将来按百分之八十的批发价和你结算。”

一个优厚的条件砸下来,众人更是大惊和不信。

外婆看不惯了,用教训的口气说道:“拙诚,你别说大话。按辈分袁莉是你阿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