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功高权重 >

第518章

功高权重-第518章

小说: 功高权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一世,中国军队在越南的情报力量还是很不错的。这不,他们回到招待所不久,就有消息传来:那个学校戒备森严!任何人不许靠近。

除了这个郭拙诚他们需要的信息,让郭拙诚他们欣喜的是情报人员还通过逼问曾经在学校工作的人,问清了里面只是简单修建了一栋三层楼高水泥房子,前段时间被军队征用。情报人员还提供了这栋房子的相关坐标。

情报之所以来的这么快这么详细,一方面是因为情报工作出色,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郭拙诚给他们的任务简单,不需要潜入进去了解具体情况,只需要在外围观察就行。

想想前世连越军偷袭发起进攻的时间都能搞定,这种简单的情报自然更不在话下。

得到了这个信息,巡航导弹的打击目标终于全部确定下来,那就是越军驻扎在学校的指挥所、玉龙涧的弹药库、一个通信站、一个炮兵阵地。

经过专家和军官的讨论,十六枚巡航导弹的分配如下:越军指挥所三枚、通信站三枚、玉龙涧的弹药库四枚、炮兵阵地四枚。剩下两枚做机动,视发射进程再决定。比如出现明显射偏或中途不得不自毁的导弹时,在进行补射。

一个越军指挥所分配三枚巡航导弹显然有点多,毕竟那里只有一栋楼,但大家都认为应该,因为这个目标是最重要的,一旦真的打掉了对方的高级军官指挥部人员,对越军的军心有很大的震动作用,能大大削弱越军的战斗力。

等到情报收到,而打击目标又确认了,有人就提议马上发射,免得夜长梦多,万一越军的指挥所移走了那就可惜了。

但这个建议被钱学森和郭拙诚两人同时拒绝:钱老拒绝是因为他认为晚上发射影响士兵的安全,也不利导弹在国内飞行时的航迹观察。

郭拙诚则是因为如果晚上发射的话,也许从发射到爆炸结束越军都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拦截,甚至根本都没有发现,根本无法检测巡航导弹在飞行和落地过程中越军是如何阻拦的。如果没有人阻拦,就算不上真正的实战。

有了他们两人的意见,其他也就不再有异议,都同意将发射时间定在第二天上午十点半。

第二天上午,专家和军官们吃了早饭后精神抖擞地乘车前往发射阵地。

当他们到达的时候,洛熙早已经指挥好部下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只等专家们过来灌注导弹巡航路径的参数。

专家们也早已经根据地形地势确定了相关参数,随着钱学森总指挥的一声令下,相关专家立即奔赴自己的战位,开始输入相关参数。

此时,发电机早已经启动,电源输送到各设备上,一盏盏彩色的灯光在闪烁。

每个导弹架旁都有两个显示屏,上面显示着相关数据和状态。当专家在屏幕前坐下后,在他们身边都站着两名技术人员进行参数校对,以防止输入错误。

第791章 送死的高官

“报告首长,巡航导弹发射工作全部准备完毕,请指示!”导弹发射大队大队长洛熙大步走了进来,神情严肃地吼道,但目光了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钱学森说道:“等待下一步命令!”

“是!”洛熙转身向旁边走了两步,然后如松树一般站在那里。

郭拙诚眼里闪过一丝赞许,然后转身钻入一顶巨大的帐篷里。在这里,有另外一批专家正在将刚从导弹发射架的计算机里拷贝出来的数据进行最后复核,以便在发射前发现哪怕是微小的错误。

之所以不拿之前专家输入的数据而是拿计算机拷贝出来的数据,就是为了验证,为了在最后一道关卡前发现可能存在的纰漏。一旦发现错误,这些专家有权中止相应导弹的启动,直到更正错误后才继续进行。

庆幸的是,所有准备工作都进行得很严格,这批专家没有发现任何纰漏。

看到验算专家组组长签字认可的报告后,钱学森对身边秘书下令道:“向中央首长汇报,请求发射!”

很快,一道极密电波通过一台特殊的电台发射出去。

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某神秘地方在这一瞬间接收到了这道电波,在第一时间里翻译成文字递到了最高首长手里。

最高首长举重若轻地说道:“可以发射!祝他们成功!”

电波承载着中央首长的厚望飞到了钱学森他们这里,钱学森看完了秘书递过来的命令,将它递给了郭拙诚。

等郭拙诚将这纸命令交还给秘书后,钱老对一直站在帐篷外等候的洛熙道:“发射!”

洛熙严肃地立正敬礼,然后转身,抓起无线电对讲机,大声吼道:“第一轮导弹发射!”

四个导弹发射架的尾部突然喷出几尺长的火焰,接着大地一阵颤动,火箭助推器点火后前端的端盖打开,一个圆顶圆柱形的弹体如蛟龙出水一般从发射筒慢慢伸出,速度越来越快,当它的尾端从箱体里完全飞出的时候导弹尾部弹翼随之展开,矫健的躯体直指苍穹,留下一丛丛滚滚烟雾。

蓝光导弹借助着助推器的动力,迅速向上爬升,爬升到一千五百米后,助推器的燃料燃烧完毕然后与弹体分离,导弹的小型涡扇发动机开始启动。

蓝光导弹继续爬升到约二千五百米,导弹发动机进入稳定工作状态,里面的惯性导航设备开始工作。同时导弹内部多安装的定位信号仪也开始接受远处信号台发射来的定位信息,同时将惯性导航得出的数据和定位信号仪得出的数据通过无线电发送到指挥部。

显然这个信号接收机构和无线电发射机构都是多余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比较两种导航系统的优劣而已。这些数据接收后,将来会送到导弹研究所进行研判。

指挥部的人一个个拿着望远镜,目不转睛地看着蓝光导弹由最高点开始下降,看着它们降至巡航高度,转入巡航状态后离开了视野,融入到群山万岭中。

“A观测点报告!目标飞行正常!”一个低沉冷静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

“B观测点报告!目标飞行正常!”很快又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

“C观测点报告!目标正常转向,顺利避开山峰!最低高度差约八十米!”一个声音颤抖着喊道,里面充满了惊喜。

……

“G观测点报告,四个目标均严格按预定路径飞出国境进入目标区域!”一个声音大喊道。

……

听到四枚导弹顺利飞出过境,大家不但没有松一口气,反而更紧张了。因为从现在开始,导弹完全是自主飞行,连它们的飞行状态都没有人看到了。只有机器还在接收它们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钱学森看了远处天空一眼,又转头看着郭拙诚。

见郭拙诚微笑,就大声对洛熙道:“第二轮导弹开始发射!”

随着洛熙一声令下,第二批蓝光导弹几乎同时从发射筒中快速射出。虽然导弹的数量少,发射时的声音也没有群炮发射那么惊天动地,但情景同样壮观,特别是导弹蹿升和下降的场面很是惊心动魄,看得那些负责警戒的官兵和观战的人热血沸腾。

只有那些负责操纵的专家和学习操作的军人无暇欣赏,他们都在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观摩着、记忆着,身边的喧嚣和导弹发生带来的巨大轰鸣声视若无物。

这些技术先进、价格昂贵的导弹带着中国科学家和中国军人的期盼各自迅速地飞向它们的目标。

……

当中国的巡航导弹正在发射的时候,那个被临时改成师部的学校里正在举行小范围的欢迎仪式,欢迎从河内来的军方高层和苏联顾问。

因为保密,越军师长带着他的部下只是毕恭毕敬地站在那栋刚修建好的三层楼房前,并没有到大门口迎接。

高层领导一共来了三辆小车,其警卫车辆和前导车辆在达到校园门口后停下,只有三辆小车笔直开到了大楼前。

看到小车过来,越军师长连忙小跑上前,为这位来自国防部的首长打开车门,等对方下车站稳后,立即立正敬礼。与中国的不同,越南国防部既是越南中央军委的办事机构,又是越军的最高军事行政机关,里面的官员权力极大。

而副师长则急忙为坐第二辆车的苏联顾问打开车门,也是严肃认真地敬礼。

这是越军师长提升为师长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级的领导,心里很是拘谨,满脸堆笑地摇着领导的手,然后和苏联顾问拥抱。

不过,他显然对这个拥抱动作很生疏,脚步也有点迟疑。苏联顾问倒是大方得很,微笑着张开双臂。

这时,一个通信参谋快速而惊慌地跑过来,大声道:“报告师长!我前方士兵看到中国有几颗炮弹打了过来……”

师长一愣,随即瞪了这个家伙一眼,本想破口大骂,但见首长在这里,只好强行忍住,只是说道:“慌什么?不就是几颗炮弹吗?知道了!”

高层领导和他身后的随从都皱了一下眉头,觉得这个小参谋真有点大惊小怪:现在中越两国还处于敌对状态,边境上的枪声和炮声几乎就没有停止过。仅仅几发炮弹汇报到边防部队连级干部、营级干部就可以了,用得着汇报到师长这里来吗?而且明知道有上级领导特别是苏联顾问正在视察,这不是给我们越南军队抹黑?这家伙真是愚蠢到家了。

国防部的领导心里甚至在想:“这不说明这个师长的管理能力不行吗?连身边的参谋都难管好,他能胜任师长这么重要的官位吗?”

苏联顾问听了旁边翻译官的翻译,也很不爽地看着这个小参谋,然后将讥讽的目光投射在师长身上。

看到苏联顾问眼里的讥讽,看到国防部高官眼里的不满,师长内心惶恐极了,心里更是将这个惹祸的参谋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

可是,这个参谋似乎并没有得罪了顶头上司的觉悟,又说道:“师长,那些炮弹好像……”

话音未落,师长怒道:“够了!滚!”说完,连忙张开双臂,将苏联顾问拥抱在怀里,满脸笑容地说道,“欢迎苏联同志!”

小参谋被骂后,额头全是冷汗,本来还待要说,但他被副师长扯到了一边。

副师长虎着脸说道:“你干什么?难道你不知道现在是特殊时期吗?你也是老兵了,怎么几颗炮弹就把你吓成这样?你看你,脸上都出汗了……”

参谋连忙说道:“副师长,我知道情况特殊啊。可是中国的这几颗炮弹很奇怪,就像飞机一样能升能降,还能平飞能低空掠地飞行,像导弹又不像导弹,正朝我们这个城市的方向飞来。”

这个时候越南军人还没有见识过巡航导弹,只见过苏联援助的防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前者离开发射架后只往上冲,虽然也能根据飞机位置改变而改变方向,但机动性并不好,更不能贴地低空飞行。

而这个时候越南引进的反坦克导弹是线控的,由操作人员改变导弹的方向,同样机动性不行。

虽然越军认不出中国的巡航导弹是什么,但他们知道不是防空导弹也不是反坦克导弹。

副师长一愣,问道:“难道是中国的无人机?以前美国人就用过无人机侦察我们,难道他们发现了我们近期要进攻他们吗?”

想到这里,副师长也急了,不但原谅了这个看似冒失的参谋,而且紧急思考如何在不惊动首长的情况通知师长。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蓝光巡航导弹离这里很近了。

导弹的小型涡扇发动机喷出淡淡的蓝色火焰,它产生的巨大推力将导弹速度提到亚音速。虽然导弹发射阵地离这里有近一百公里的距离,但只要短短的六七分钟就能达到这里。而且,当越军看到它们的时候,它们已经在中国境内飞行了一半的距离,在越南境内不到五十公里的距离其飞行的时间不到三分钟。

第792章 撕碎目标

当边境线上的越军发现这些奇怪的炮弹——蓝光导弹——后立即打电话向上级报告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分钟。如果这个346A师师长不阻拦而认真听取这个参谋的汇报,并采取正确的措施——立马离开这里,能跑多远就多远——也许惨剧就能避免,可是要死不死的是因为国防部的领导和苏联顾问前来视察,师长根本无暇听取参谋的报告。

耽误师长听取报告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愚蠢的参谋在开口说话的时候,首先说的是“中国有几颗炮弹打了过来……”,这话让心里本来一惊的师长气不打一处来。

几颗炮弹算鸟事?一个堂堂的师长怎么可能处理这种小事?

其实,就是师长真的专心处理这事,他听都没听说过什么巡航导弹,一时间也绝对想不出马上逃离的办法,其结果跟现在差不多,只不过是让他多死几个脑细胞而已。他想出的办法肯定与极大多数人想出的办法差不多:“集中防空武器全力对付来侵的敌机!”

如果防空武器能轻易打下它们,它们就不叫巡航导弹了。

巡航导弹之所以在前世会大放异彩,郭拙诚之所以对它推崇备至,是由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