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家 >

第935章

官家-第935章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待会谈到教改和医改工作的时候,自己要机灵点,知道该怎么做才行。刘伟鸿伸出了橄榄枝,无疑是希望自己能够和他站在一起,共同说服魏凤友。在这样的工作上,常务副区长的话语权也不小,甚至比杜智慧和龙雄这两位区委副书记说的话还更管用。

各管一行嘛。

如果自己不识相,理解不了刘伟鸿的意思,或许就算理解了,也不愿和刘伟鸿站在一起,那就是等同于公然和刘伟鸿对着干了。

若是这样刘书记都还不出手敲打他,蒋永民自己都不相信。

魏凤友却笑着说道:“书记,你这个指示我完全赞同……哎呀,其实,就算我想给老街动大手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资金紧张啊。”

刘伟鸿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魏凤友还在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时时刻刻提醒他刘书记,资金你怎么解决?

刘伟鸿倒也并不如何的生气,工作上有分歧是常有的事,尤其这么重大的工作,要是没有一点分歧,反而不正常了。党委书记的职责,就是团结,引导班子里的同志,齐心协力把工作搞好。

简单来说,党委书记管人,政府一把管事,分工合作。

现在刘书记一定要让魏凤友认同自己的意见,总也需要一个过程。

几个人说说笑笑,来到了绝味鸭的店面之前。

这个老字号店子,是目前整个东三街最豪华气派的建筑物,很明显不久前还搞过装修,三层楼房,白色的瓷砖贴面,装扮得有点花俏。若是放在新城区的商业街,这种外装修那是相当老土,但在东三街一大堆老式的门面楼房之中,却显得鹤立鸡群。

三个人吃饭,随行的倒是有六人之多。

每位领导一名司机一名秘书。

绝味鸭的生意很不错,一楼的大厅里,基本上座无虚席,吵吵嚷嚷,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一见到这种场面,刘伟鸿心里头便涌上来一股亲切感,上辈子二十多年,刘副研究员几乎都是在这种类似的环境之中度过,记忆深入骨髓,再也难以磨灭。

尽管生意很好,刘伟鸿一行刚刚走进店里,还是得到了老板娘的特别重视,立即亲自迎上前来。

老板娘算得是颇有经验,一眼就看出这几位客人气度不凡,似乎是做大事的。一个个衣冠楚楚,举手投足之间,颇有点“旁若无人”,和店里的大多数食客,不在一个档次上。而且一来就是九个人,且不管他们身份如何,单是这个人数,就当得老板娘特别重视。

老板娘四十来岁的样子,浑身上下到处都圆圆的,但她这丰满,却并不怎么惹人厌憎,原因无他,圆得都恰到好处,不给人张牙舞爪的观感,脸上的笑容虽然是职业化的,也还比较讨喜。

自然是秘书们出面交涉。

魏凤友的秘书是本地人,便由他出来和老板娘说话。见了这般架势,老板娘更加确定走在前面的三位是大人物,不敢怠慢,亲自领着大伙上了二楼,进了最大的包厢。自然和宁阳宾馆的包厢没得比,却也还干净整洁,领导比较满意。

魏凤友笑着问道:“书记,你以前到这里来吃过?”

一般来说,老街这地儿,只有本地人才会过来,外地人很难找得到。

刘伟鸿笑道:“我有个习惯,闲来无事的时候,喜欢到处转转,见识一下风土民情。而且有经验的老食客都知道,想要吃好吃的,必须得找老街,那味儿才最正宗最地道。”

魏凤友笑道:“这个习惯好。看来我以后要多向书记学习,也许能找到好吃的。”

一番话说得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

蒋永民便亲自拉开了两张椅子,说道:“书记,区长,请!”

听到“区长”这个称呼,老板娘吓了一跳,望向几人的眼神,很是惊疑不定。

书记有大有小,区长却是特定的称呼。

难道今儿店里真来了贵客?

第1343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一桌九人,司机,秘书等,都算是各位领导亲信心腹,只要不是沟通最机密的大事,倒也无需避讳。

不一会,便满满上了一桌菜,刘伟鸿吩咐上了点啤酒。这是午餐,下午还要上班,高度白酒就不喝了。区里的两位主要领导,喝得醉醺醺的去办公室,形象不好。

几名秘书便抢着给领导斟酒。

司机则带着微笑,坐在那里不动。

这也是有规矩的。

秘书和司机,都是领导最信任的人,但也略有等级之分,一般来说,秘书算得半个领导,前程也远比司机远大。只要领导不出问题,秘书自己不出问题,跟个几年,一放出去,怎么的也是个领导干部了。严格来说,在座的三位区领导,全都有秘书经历。刘伟鸿做过林庆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本质上也是朱建国的秘书,魏凤友是郝之旭的秘书,蒋永民也曾经给某位领导做过秘书。如今都是正儿八经的大领导了。

所以抢着给领导端茶倒酒,是秘书的份内工作,司机却不能随便僭越,不然就得罪人了。

一些司机和领导秘书关系处得特别好的,甚至于等秘书成为领导之后,又再为昔日的秘书开车。但这种情形,终归是少数。掂量不清楚自身分量的司机,也大有人在。

刘伟鸿端起酒杯,对魏凤友和蒋永民说道:“区长,永民同志,我敬两位一杯,这几个月,大家对我的工作都很支持,感谢!”

魏凤友和蒋永民连忙举起杯子,谦逊了几句,大家轻轻一碰,满饮杯干。

“来来,大家吃菜,京华的盐水鸭,真是一绝。”

刘伟鸿没有急着谈工作,举起筷子,笑着招呼道。

魏凤友笑道:“是啊,这个店子是老字号,做的本地风味菜最正宗,我以前刚到宁阳工作的时候,就经常过来解解馋。”

说着,夹起一块鸭肉放进嘴里,仔细辨味,又连连点头,料必是夸奖这店里大厨的手艺,依旧那么正宗地道。

刘伟鸿平日和大家相处,没有什么架子,午餐的气氛较为轻松,秘书和司机们也比较放得开。整个午餐期间,刘伟鸿都不曾谈到工作,只是聊一些宁阳的风土人情和天南地北的见闻。一把手不提,魏凤友和蒋永民自也不会主动提起。这个谈话的主动权,是应该交到书记手里的,不要冲到前边去。

一餐饭吃得大家都心情愉悦。

吃完饭,不待店家前来收拾,秘书们便抢着给领导泡了茶水,刘伟鸿魏凤友和蒋永民坐到了一旁的木制沙发之上。

这是小店最豪华的一个包厢,倒也像模像样,还为客人留了休息处。

接下来,秘书们都清楚,领导肯定要谈正经事了。今天上午的书记办公会议,高尚和魏凤友的秘书都参加了的,只有蒋永民的秘书没有参加,却也能想得到。当下秘书和司机出了包厢,将房门轻轻合上,在外边的大厅里坐着聊天说话,耳朵却竖了起来,随时准备听候领导的召唤。

给领导做贴身工作人员,也挺不容易的。

包厢内的气氛,依旧比较轻松,刘伟鸿不想搞得太紧张,希望能够心平气和地说服魏凤友,和他一起来搞好这两个试点工作。党委和政府能够齐心协力,那是最好的,可以将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区长,永民同志,咱们谈谈教改和医改的工作吧。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大家开诚布公来谈。”

刘伟鸿端着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微笑说道。

魏凤友点了点头,说道:“书记,我的意见,其实刚才在会议上也谈到了一些。教改和医改工作,确实是大事,涉及到全体群众的切身利益。真能够按照教委和立松同志的方案,全部落实下去,那当然是大好事,宁阳的群众,都会欢迎的。”

蒋永民便连连点头,表示赞同魏凤友的话语。

“我主要是考虑资金方面的问题。呵呵,书记,这个钱袋子不好管啊……按照小董的方案,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全部由财政承担,他们刚才也算了个账,单这一项,财政每年就要增加七百多万的预算。还有学校改造,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也都要花钱,往少里算,至少还要增加五百万以上,这就一千多万了。立松同志那个医改方案,全民医保,群众交一点医保金,大头还得政府出。按照现在的物价,每年也得增加一千二三百万的预算,两项相加,就是两千六百万以上。书记,我们宁阳的底子,你也是知道的,全年财政收入,也就五六千万的样子,这么多干部和教师要养活,能够做到收支平衡,就很不错了。每到年底,我都愁得不得了,到处都伸手要钱,别人是欢欢喜喜过大年,我是愁眉苦脸忙躲债……这一下子,每年增加两千多万的预算,实话说,我真是很担心,弄不到钱啊……”

说到这里,魏凤友轻轻叹了口气,双眉微微蹙了起来。

蒋永民又连连点头,深有同感。

这个情况,刘伟鸿知道是事实,他也曾主政过地方,地方政府财政紧张,手头拮据的情形,他亲自经历过的。去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很多县区级基层政府财政收入锐减,就更是雪上加霜。

经过这半年时间的接触了解,刘伟鸿对魏凤友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魏凤友不是那种清廉如水的官员,基本可以归为老官油子之类。逢年过节,下面干部送的礼金礼品什么的,他不会拒绝。其实这些所谓礼金礼品,也是有明目的。下面的直属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就是以前的乡镇,年底分配奖金的时候,各个主要单位,是肯定要为主要领导造册一份的。各个街道办事处都有许多福利好的单位,每个单位都为领导发一份奖金,加上区里直属部门的那份奖金,汇总起来,那就不少了。

不独宁阳如此,几乎全国各地都这样。

但除此之外,魏凤友不索贿,尤其是不向商人要钱。

这一点,应该是魏凤友的底线。年底的奖金,很多干部心理上都能接受,算是灰色收入吧。但直接向商人向企业要钱,通过手里把持的权力,来换取好处,却是黑色收入,见光死的。风险很大。

撇开这个方面不谈,魏凤友算得比较有能力的,工作上也还勤政,他主政宁阳多年,宁阳虽然没有出现飞跃发展,起码也跟上了全市的平均速度,没有拖后腿。

这也是刘伟鸿一直都在努力团结魏凤友的主要原因。

刘伟鸿很清楚,要求身边的官员都清如水明如镜,那只是一种美丽的梦想而已,一点都不现实。真要是那样要求,到最后必定要弄得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被所有同僚齐心排斥。

不管是哪种制度,人性的贪婪总是难以根除。

有能力,相对守规矩的干部,俱皆是刘伟鸿要团结和争取的对象。

听了魏凤友的抱怨,刘伟鸿笑着说道:“所以要严格控制编制,努力发展经济。”

魏凤友和蒋永民对视了一眼,嘴角都泛起一丝苦笑。

刘书记这话,后面一半很有道理,前面那句,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合着你不是本地干部,没有亲戚朋友三姑六婆需要关照,而且你是世家子弟,老刘家位高权重,声威赫赫,你们的亲戚子弟都无需在宁阳“混饭吃”,故此你就说这样的话。

严格控制编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艰难?

普通底层的家族,能出一个类似魏凤友或者蒋永民这样的官员,那是何等的荣耀?简直是祖宗有灵,坟头冒青烟。不知多少亲朋戚友往跟前凑,等着被关照。还有那些下属的亲信干部,也有一大堆亲朋戚友等着关照,求到面前,难道真能板下脸来,半分面子都不给?

如果这样的话,谁还跟着你“混”?

所谓“朋党”,所谓“关系网”,不就是如此而来的吗?

刘伟鸿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也明白这是国内官场的痼疾和通病。但有些步能让,有些步不能让,当下微笑说道:“区长,永民,编制一定要从严控制。大道理咱们不说,但现实就是这样。我们宁阳现在还不富裕,养不起太多的闲人。每到年底,你魏区长为了干部教师的工资奖金,焦头烂额,有些人,真值得你为他们那么付出吗?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事?跟我们又有多大的关系?一天到晚混日子,却要我们为他们劳神费力,没这个道理。干部队伍越臃肿,效率越低下,人浮于事,推诿塞责,整日无所事事,蝇营狗苟,机构庞大,指挥不灵。最终却需要我们去承担所有的责任和后果,这不合理。对于机构编制,我的态度一贯都是很明确的,不该有的机构,就不建立,不该有的编制,坚决不批。堵住了这个口子,就堵住了贪污腐化的源头。”

刘伟鸿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自他出任宁阳区委书记六个月,迄今为止,只批准增加了一个农副产品供销公司,而人员,仅仅增加了向耘这个总经理,农副产品供销公司的其他工作人员,都在各单位调,不增加编制。

第1344章 妙手骗财(非原创)

包间的气氛,因刘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