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家 >

第691章

官家-第691章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随洪老总的这段时间,方黎经常会受洪老总的委托,前往各省市调查了解一些情况,因此在这个方面,经验要算是非常丰富的。地方的同志想要作假欺瞒他,难度很大。

刘家二少牛皮哄哄的,方黎也很想瞧瞧,这位是不是真的有本事。

柳齐引领着领导们,向化肥厂的生产车间走去,边走边向李逸风和方黎汇报化肥厂的基本情况。青山化肥厂去年年底重新开工,很快就走入了正轨。柳齐搞工厂,确实已经是一把好手,在最短的时间内,便重组了厂部,随即建立起完整的销售网络。自然,这个销售网络的建设,借助了夹山饲料厂现行的销售网络。柳齐原本就是夹山工业园的管委会主任,这个面子是有的,饲料厂那边的领导,听说是刘书记安排的,谁有半句异言?

刘伟鸿书记,在夹山的干部群众心目中,已经成为神祇一般的存在。

销售网络一建立,效果立竿见影,很多客户看在饲料厂的面子上,也试着给了青山化肥厂一些订单。接下来组织工人恢复生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短短几个月时间,青山化肥厂便恢复了兴旺发达的场景,较之全盛时期也不遑多让。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超越以前,创造一个新的奇迹,指日可待。

走进一个车间,只见机器轰鸣,很多身穿天蓝色工作服,戴着口罩的职工,正在忙忙碌碌地工作。见有大批人走进车间,工人们也只是抬头略一张望,便即各自继续手头的工作。不是他们不好奇,实在工作太忙,停不下来。

见了工人整齐的制服,井然有序的生产秩序,方黎不禁点了点头,说道:“柳厂长,工人们的热情很高啊。”

一旁的郑晓燕笑着插话道:“大家都穿着这么整齐的工作服,看上去和首都的大工厂一样,很美观,秩序井然。”

方黎又颔首称是。

他们确实没有想到,这么小地方的小工厂,竟隐然有正规大工厂的气象。以前方黎去沿海地区调研的时候,一些发展很快的私人工厂,虽然生意很兴旺,但没有这么整齐。

柳齐笑道:“这都是刘书记的要求。刘书记说,工厂也是纪律部队,集体化大规模生产,一定要讲究纪律,讲究协调和服从。这也是企业文化的内涵所在。”

柳齐这话,倒不是刻意奉承。早在夹山工业园刚刚开始建立的时候,刘伟鸿就有这样明确的要求。柳齐也一直都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刘书记的指示。事实证明,刘书记这个指示是很有道理的。整齐的制服,井然的生产秩序,对于工人是一个无形的激励,有助于提高生产热情和效率。

“企业文化?”

方黎略略一怔,有点意外。

“是啊。刘书记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凝聚力。打造了一种好的企业文化,就等同于军队有了信仰,有了灵魂。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焕发出百倍的激情和战斗力。不管企业遇到多大的困难,大家都能齐心协力地坚持下去。打不烂,拖不跨。”

柳齐又在不经意间给刘书记戴上了一顶高帽子。

方黎望了刘伟鸿一眼,微笑说道:“没想到刘书记搞企业管理,也是这么内行。”

刘伟鸿笑着答道:“方主任,其实这不是我的功劳,主要是柳齐他们自己有能耐,我就是随口提了一句,真正的工作,都是他们在做的,我可不敢掠人之美。”

大家便都笑哈哈的。

第994章 公开透明

“刘书记?”

正在此时,一个穿着橘红色工作服的工人走了过来,很惊喜地喊道。

“呵呵,狗剩!”

橘红色制服工人一把将口罩拉了下来,可不正是小名“狗剩”的周爱富么?

周爱富一脸的惊喜,叫道:“刘书记,你能听出我的声音?”

刘伟鸿笑道:“当然了。你那个时候直着嗓子跟我嚷嚷,我能不记得你的声音吗?”

周爱富便呵呵地傻笑着,不住搓手。

李逸风笑着说道:“听起来还有个故事啊。柳厂长,这位同志是……”

柳齐连忙说道:“李省长,这是周爱富,小名狗剩,以前是龙华村的村支书,现在是我们二车间的车间主任。狗剩,这是省里的李逸风省长,这是国务院的方黎主任。”

周爱富大吃一惊,连忙双脚并拢,摆出立正的姿势,又打了个敬礼,高声说道:“省长好,方主任好!”

“呵呵,周爱富同志,你好啊!”

李逸风主动向周爱富伸出了手。

周爱富连忙紧紧握住了省长温暖的大手,神情很是激动。

李逸风笑着问道:“爱富同志,你以前当过兵?军礼很标准嘛。”

周爱富忙即说道:“是的是的,省长,我以前当过兵。”

刘伟鸿笑道:“不但当过兵,还被我抓起来过,关了一个多月。连村支书都当不成了。”

周爱富顿时闹了个大红脸,期期艾艾的,很不好意思。

李逸风诧异地问道:“哦,狗剩同志犯了什么错误被抓起来的?”

刘伟鸿笑道:“聚众闹事。那时候青山化肥厂已经宣布破产倒闭,工人们却拿不到补偿费和安家费,田宝山私自做主,把化肥厂卖给了一个私人老板,叫赖文超的……”

刘伟鸿便简单地将当时的情况向李逸风和方黎做了个汇报。

李逸风的脸色顿时略略一沉,不悦地说道:“这个田宝山简直混蛋。这样的腐败分子,早就该处理了。”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是的,省长,田宝山现在已经移交司法审判,肯定逃脱不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至于周爱富等几个带头闹事的村民,却没怎么吃亏。在公安局关了一个多月,便被释放,没有做其他的处理。当时久安正在掀起全面严打的高潮,刘伟鸿在政法系统一言九鼎,久安大部分领导人人自危,也无人去在意周爱富等人是关是放。

不过有了这么个污点,周爱富的村支书是做不下去了,索性进化肥厂做了工人。但这么快就成了二车间的主任,却也有点出乎刘伟鸿的意料之外。

“狗剩,你这家伙不错嘛,这么快就成了车间主任?”

刘伟鸿笑着对周爱富说道。

柳齐连忙解释道:“刘书记,狗剩是经过竞聘上岗的。别看他年轻,在工友之中很有号召力,工作积极,处事公道,大家都服气他。我打算再过一段时间,就让他负责全厂的生产调度。这家伙确实很有两下子,要把他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刘伟鸿笑道:“嗯,这个不错。其实要管好一个工厂,并不难,关键是给工人们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谁有能力,谁办事公道,谁就提拔上来。工厂管好了,工友们也服气,事情就都理顺了。”

柳齐连连点头。

周爱富大声说道:“刘书记,你说得太对了。柳厂长是个好领导,办事就是公道,我们大家都服气他。”

方黎微笑问道:“爱富同志,那你能不能跟我们说说,柳厂长办事怎么公道的?”

周爱富依旧有点愣头青的性子,高声说道:“方主任,这个一两句话可说不清楚,要不,我带你们去看一样东西吧。那个说得很清楚……”

方黎笑了笑,很客气地说道:“好啊,那就麻烦你了。”

当下周爱富便领着大家向车间外边走去。化肥厂的车间,还是比较老式的那种厂房,红砖外墙,泥瓦为盖,连一层简单是石灰水泥装饰都没有,显得有点沧桑,但有了车间内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一衬托,绝不破败,反而显出一种厚重之意。

二车间进门不远处,有一个铝合金的报刊栏,看上去还是新的,不过里面贴的却不是报纸,而是一个公布栏,标题是大红字,上书:厂务公开一览表。

这个一览表里,就清清楚楚地列出了工厂的所有财务开支,大到原材料的购进,一次近五十万元,小到办公室的用品购置,一支铅笔多少钱,在何处购进,都写得明明白白。

整个报刊栏是四版的,可以放得下四张省报,一排过去,全都是二月份工厂的财务开支明细。

最后,是柳齐的亲笔签名,声明任何工人对这个开支明细有疑问,都可以直接找厂长谈,厂长一定会给一个满意的答复。

郑晓燕随即举起相机,把这个厂务公开一览表拍了下来。她现在的职务,是国资办某司调查统计处的副处长,这些数据正是她所需要的。

周爱富说道:“省长,方主任,这样的一览表,每个月都要公布的。自从柳厂长上任之后,就这样做了,每个月都公布。我们也去调查过,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没有错。这样的厂长,我们服气。大家干起来也有劲头。”

方黎频频点头,说道:“嗯,这个不错,真的很不错。如果我们每个工厂都能搞这样一个厂务公开栏,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随行的工作人员,又紧着将方主任这句话记了下来。这些,都将成为此番调研考察总结报告的素材。大家都知道,洪老总喜欢看怎样的调研报告。

刘伟鸿直面洪总理的时候,就说得非常明白,国企改制,“公开透明”是第一关键。他在久安,就是这么干的。公开透明了,就算工厂真的支撑不下去,非要破产倒闭不可,工人们也能理解,至少没有那么多误解,心里头不会感到太郁闷,也就不会轻易闹事。

在厂务公布栏这边呆了一阵,柳齐引领着领导们继续参观工厂的其他车间。

周爱富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跟上去。

刘伟鸿便朝他招了招手,周爱富连忙大步跟了上来。

刘伟鸿随口问道:“狗剩,今天省里领导过来参观,你们不知道吗?”

“知道。不过柳厂长说了,大家都正常上班,现在订单比较多,不全力开工,忙不过来。嘿嘿,刘书记,我不知道你也会过来,还以为只有省里的领导。”

周爱富搔了搔头,嘿嘿地笑着说道。

刘伟鸿微笑点头。

柳齐果然也是个有性格的家伙。凡是跟着他刘书记混过一阵的,都会变得比较有性格,倒也有趣。

最后参观的,是青山化肥厂的研发部。研发部有一栋独立的办公楼,虽然看上去是临时搭建的,很简陋的砖瓦结构二层小楼,但毕竟是有独立的办公楼了,而且,单单这个研发部的名义,就很能说明问题。

研发部的办公楼尽管简陋,内部装修却不含糊,干净整洁,不但安装了空调,甚至还有好几台电脑。这在当时,要算是很先进的设备了。十几个身穿白大褂的技术人员,在里面忙忙碌碌地工作着。

柳齐便介绍道:“各位领导,我们厂里这个研发部,是独立的。行政级别高配了半格,研发部的主任,享受总工程师待遇。搞这个研发部,我们投入了五十几万。”

方黎饶有兴趣地问道:“柳厂长,你们为什么要设置一个独立的研发部门呢?”

柳齐忙即说道:“方主任,不管是在哪个企业,只要是生产型的企业,技术革新都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看上去,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不过,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产品的技术含量不能提高的话,迟早会滞销,而且价格也上不去。我以前在浩阳地区那边工作,我们夹山工业园,按照刘书记的指示,就专程从俄罗斯聘请了好几位机械专家过来,进行技术革新。效果很不错。”

方黎便有意无意地望了刘伟鸿一眼。

柳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说到重大的举措,总是会不知不觉地将“刘书记的指示”抬出来,也不知道是实情如此,还是柳齐深通做官之道,知道突出领导的重要性。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刘伟鸿笑了笑,自然不会做什么解释。

差不多花了一个小时,才基本上参观完整个工厂。随后在柳齐的引领下,李逸风方黎刘伟鸿等人来到气派的厂部大楼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听取柳齐的全面汇报。柳齐的汇报很详细,从工厂的经营理念,到生产管理,再到营销状况,都有详细的数据。方黎随行的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柳齐这份汇报材料,其实就是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样本。如果他们想要偷一下懒,完全可以将柳齐这个报告拿过来,略加修改润色,就能交差。

李逸风和方黎又询问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对青山化肥厂的情况,都感到比较满意。

第995章 最后的挣扎

青山化肥厂的情况不错,楚江机械厂就完全两码事了。

迄今为止,楚江机械厂尚未恢复生产。

不过当李逸风方黎刘伟鸿等人走进楚江机械厂大门的时候,工厂看上去还是很整洁的,对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走进停工的车间,机器也都用塑料薄膜包裹起来,透过薄膜,可以看到机器上油光闪亮,显见得做了很好的养护。

看守工厂的工人们,也一个个精神饱满,回答省里领导问话的时候,亦不怎么怯场。

李逸风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刘伟鸿说道:“伟鸿同志,虽然机械厂还没有开工,但工厂保护得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