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家 >

第672章

官家-第672章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都商业中心,是前两年刚刚建起来的,京华市最大的商业广场。据说是由江口那边的一个置业公司投资搞的,占地极其广阔,配置非常齐全。有点类似后世“MALL”的意思了。广场内,各种商铺,游乐场,饭店,购物街,一应俱全。建成之日,便成了整个京华市最繁华的所在,镇日价人员川流不息,热闹至极。

就算今天是年初三,商业广场内,亦是人山人海,购物逛街的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云雨裳对逛街,其实也还是有爱好,不过云主席逛街的关注点,明显跟林美茹刘华英不同,不住地打量着广场的全貌,微微点头,自言自语地说道:“还不错……”

刘华英便笑嘻嘻地凑过来,说道:“嫂子,我听说这个商业广场,是江口那边的老板搞起来的,这个大老板,不会是你吧?”

这本是句玩笑话,不料云雨裳便直承其事,微笑说道:“有我一份吧。”

刘华英顿时便瞪大了眼睛,圆溜溜的,像是不认识似的上下打量起云雨裳来,稍顷,压低了声音惊叫道:“哇,嫂子,你可真是大老板……”

嫂子有钱,刘华英知道。但对于她而言,有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她刚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没多久,工资谈不上多高。云雨裳平日里给她零用钱,也是一千两千的,对刘华英就是大数目了。在她心目中,几百万或者一千万的家产,就是非常非常有钱。

九十年代初期的百万富翁,是个什么概念。

但现在,云雨裳却告诉她,这个巨大的商业广场,云雨裳有一份。

这又是个什么概念?

刘华英完全不能想象。

云雨裳揉了揉她的脑袋,笑着说道:“华英,没有那么玄乎。就是几个人一起搞了个置业公司,在国内开发这些项目。我是股东之一,当然就有一份了。具体的业务,我不插手的。”

刘华英便有点失望,说道:“这样啊,我还琢磨着,我要是报出你的名字,他们都会给我打折呢……”

这就是个孩子话。

云雨裳笑道:“我们就是管把这个卖场建起来,里面经营的这些商户,我们可管不着。要不这样吧,我给你办张贵宾卡。我刚才看到了,这个卖场里,有好几家名牌店,应该是可以用贵宾卡的。你去买衣服,他们肯定给你打折。”

“好啊好啊……”

刘华英马上又变得兴高采烈了。

林美茹便嗔道:“华英,老大不小了,别跟个小孩子一样。雨裳啊,你也不能太惯着她了。”

说是嗔怪,语气之中,可着实透出溺爱。

云雨裳微笑说道:“妈,没关系的,我就这一个妹妹呢。”

刘伟鸿便在一旁笑着说道:“这么说,倒还是咱妈不对了,早知道这样,就该多给咱们生几个妹妹,好好让你疼一疼。”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林美茹便瞪了儿子一眼,佯怒道:“这孩子,没大没小的,这都政法委书记了,怎么说话还是那么不注意?”

云雨裳便抿嘴一笑,说道:“妈,这个事,您还真的得好好教育教育他。这人,有时候就是跟个小孩子一样,喜欢乱说话,长不大。”

刘书记不由大为尴尬。

不管他多么的努力表现得成熟稳健,却原来在云姐姐眼里,他永远都是当年那个跟在云姐姐屁股后面要糖吃的小屁孩,永远长不大。

林美茹却借题发挥,说道:“雨裳啊,你也要多管着他一点。我看要等他做了爸爸,才能真的长大了。”

昨晚上,林美茹偷偷问过儿媳,得知云雨裳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林美茹便很是失望。得便时候,肯定要旧话重提。

云雨裳冷不防挨了一“闷棍”,也闹了个红脸,东张西望了一下,便上前挽住林美茹的胳膊,笑着说道:“妈,咱们去前面的店子里瞧瞧,买件衣服。”

总是被婆婆催着要抱孙子,云雨裳也有点招架不住,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想要用新衣服来堵住林美茹的嘴。

林美茹便兴高采烈的,在儿媳和女儿的簇拥下,向服装店走了进去。

刘成家双手背在身后,不紧不慢地跟着。到了公众场合,刘司令自然又恢复了沉默寡言的习惯。对于刘成家而言,今天陪着妻子逛街,就是尽义务而已。刘伟鸿和董伟当然是陪着老爸了,这叫分工合作。

三个女人在服装店里流连忘返,东挑西拣,买了好几套衣服,这才心满意足地出了店子,继续“扫荡”商业广场。

“呀,这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一家子慢慢转悠着,来到了商业广场的另一边,情形又为之一变。这里摆了很多地摊,小玩具,小手工艺品,小零食之类的,不一而足。刘华英顿时大为惊喜,马上就被吸引住了。

云雨裳轻轻摇头,说道:“怎么还会有摆地摊的?”

刚刚一路走过来,整个卖场俱皆秩序井然,显得非常的高档。转到这边,却忽然钻出了很多地摊,显得非常的突兀。古都商业中心的投资方,那个置业公司,是云雨裳和国内几个大公司一起合股开办的,当初就定下了开发高档商业社区的宗旨,走高端路线。眼下,国内改革开放的势头越来越猛,先富起来的人群也逐渐扩大,走高端路线,正符合“暴发户”的潮流。

刘伟鸿微笑说道:“估计是因为今儿初三,大家过来赶个集吧。也没什么。”

云雨裳点了点头。

她只是略微感慨一下,自然不是对这些摆地摊的有什么意见。随着改革开放是深入,先富起来的确实不少,但贫富分化也逐渐开始显现。很多最底层的民众,生活还是非常艰难。若不是为生计所迫,谁愿意大年初三就出门摆地摊?

刘华英蹲下身子,拿着几个小小的手工艺品反复打量,很是欢喜的样子。

“媳妇,你看,那边还有卖泥人的,咱们过去瞧瞧?”

这种泥人,刘伟鸿小时候在天桥那块,经常看到,挺好玩的,在这里碰到,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不由勾起了刘书记对童年的怀念。

云雨裳微笑点头。

两个人正要过去,那边却起了争执,几名衣着时髦的年轻男女,大步走了过来,似乎想要驱赶这些摆地摊的,其中一位年轻女子不知为什么,忽然一个趔趄,差点摔个马趴,弄得很是狼狈,顿时便大声叫骂起来。

第967章 他乡遇故人

那名年轻女子,衣着时髦,长相不俗,骂人也是用的京华方言,自古称为“吴侬软语”,照理是很好听的。只是无论多么好听的语言,用来骂人的话,自然也就不美了。

刘伟鸿等人面面相觑,却是听不明白。

刘华英在京华工作了一段时间,年轻人学习能力强,京华方言也能听懂一些,但那女子骂人的时候,情绪激动,语调尖锐,想要全部挺清楚,自然难能,刘华英也只能听个大概。

“那些人是这里店铺的老板,嫌摆地摊的碍事,影响了他们的生意……”

刘华英便自动充当翻译,简单解释了几句。

云雨裳皱眉道:“大过年的,人家摆个摊卖点东西帮补一下,也不要紧吧?”

严格来说,那些店铺老板也并未做错,他们在这里经营,是出了租金的,还需要缴纳其他许多的费用,成本很高,被摆地摊的影响了生意,心里生气很正常。只是少了几分同情之心。年初三就出门做生意,说起来也不容易。

先前那个差点摔一跤的女子,态度最为激烈,一边大骂,一边伸出穿着小红皮鞋的脚,去踢那个泥人摊子,泥人摊的摊主,却并不起身阻止。尽管是背对着这边,仔细看去,就能发现,地下摆着一支拐杖,原来那个摊主,腿脚有残疾,很难站起来。现在这种情况,就算他勉力站起来了,只怕也站不稳,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推搡着摔倒在地。对于腿脚有残疾的人来说,摔倒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

倒是其他地摊的摊主看不过眼,纷纷围拢过去,指责那几个店铺老板,七嘴八舌的。其中也有一些,不是本地人,说的是普通话。

“我们又不是天天来,就是这两天过来凑个热闹,赚点零花钱,干嘛那么凶啊?”

“是啊是啊,大家都是做生意的,没必要这个样子吧?”

现场吵吵闹闹的。

地摊的摊主人数较多,将那几个店铺老板围在中间,局势很是混乱。而那个腿脚有残疾的泥人摊摊主,则一直不怎么说话,只是趴在地上,慢慢地收拾着被时髦女子踢得一片狼藉的泥人。那些泥人哪里还有半点样子?

军区保卫部门的两个年轻小伙子,迅速靠拢过来,卫护在刘成家的身边。虽然看上去,现场的乱局不是针对刘司令来的,但保卫部门职责所在,不能不慎重对待。

一名三十来岁的精干小伙子低声对刘成家说道:“首长,这里比较乱,请首长离开这里。”

刘成家摆了摆手,反倒大步向前走去。

两名保卫干事对视一眼,很是无奈,却马上跟了上去。

这个时候,前面又起了变化。

“你们敢打我?”

随着一声尖叫,时髦女子从人群中冲了出来,指着一干地摊摊主大声怒骂。地摊摊主们面面相觑,都有点莫名其妙,显然不知道谁打她了。

情形这么混乱,无意之中有人推搡她一把,也是有可能的。

时髦女子叫了几句,便怒气冲冲地跑进了一间店铺,打电话去了,也不知道是打给谁。

刘成家自然对此毫不理会,直接走到了那个卖泥人的地摊前,慢慢蹲下身子,仔细打量那个泥人摊的摊主。那个泥人摊的摊主还在慢慢收拾那些被踩得七零八落的泥人,似乎并未注意到有人在打量他。由上往下看,只能看到一个佝偻的脊背和苍白的头发。

“张昭勇?七排长?”

刘成家缓缓开口了。

卖泥人的小贩猛地抬起头来,眼里露出迷茫的神色,下一刻,双眼却熠熠生辉了,嘴唇也剧烈抖动起来,似乎非常的激动。

“营长?”

卖泥人的小贩嘴唇哆嗦了好一阵,才抖抖地叫了一声,泪水在眼里不住地打转。

“真是你啊,七排长!”

看得出来,刘成家也非常的惊喜。

七排长连连点头,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挣扎着想要站起身来。只是他腿脚有残疾,激动之时又没有拄拐杖,却怎么也站不起来。

刘伟鸿和董伟不约而同地上前两步,一左一右,将他搀扶了起来。

刘成家走上前去,双手握住张昭勇的双肩,神情很是感慨。刘伟鸿这还是第一次在老爸眼里看到那种百感交集的眼神。可见这位七排长,在刘成家心目中分量很重。

“七排长,你怎么会在这里摆摊?”

凝视张昭勇稍顷,刘成家才有些诧异地问道。

“嗯,这个,营长,我……”

听刘成家问起这个,七排长便满脸通红,期期艾艾的,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

那边厢,依旧乱哄哄的,几名店铺老板与地摊摊主“脱离了接触”,站开几步,带着嘲讽的眼神望着这些摆地摊的,那神色似乎是在等着看热闹。

“你们等着吧,等蕾姐的干哥哥来了,有你们好受的……”

其中一名年轻男子,幸灾乐祸地说道。

一些地摊摊主似乎知道厉害,脸色大变,也顾不得年轻男子的嘲讽,便匆匆忙忙收拾东西去了。

“七排长,到底怎么回事?”

刘成家的脸色,便严峻起来。

“营长,嗯,工厂倒闭了,下岗了……”

张昭勇终于用极其简单的几个字,说明了目前的情况。

刘成家双眉紧蹙,马上问道:“下岗了?你是一等功啊,残废军人,怎么会下岗的?”

说着,刘成家望了刘伟鸿一眼。刘伟鸿目前是在地方工作,对这些政策,应该会更加了解。

刘伟鸿便说道:“爸,根据政策,一等功臣和残废军人,是有优待的,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下岗。就算企业破产倒闭,也必须重新安排工作。不过……”

“不过什么?”

刘伟鸿苦笑一下,说道:“有时候,地方政府并没有严格地执行这些政策。”

张昭勇连忙说道:“营长,政府给了我钱的,买断费。我腿脚虽然不方便,但我还有手,我会捏泥人,能养活自己。”

刘成家点点头。

正是因为张昭勇捏的泥人和那条残废的右腿,才让刘成家猛地想起了他来。十几年过去,当年年轻英武的七排长,却已经满头斑白,一脸皱纹了,看上去,他的年纪比刘成家还要大。

刘伟鸿说道:“张叔叔,按照政策规定,你这种情况,是不允许买断的。”

张昭勇是刘成家的战友,又为国立功,自然当得起刘伟鸿尊称他为“张叔叔”。

张昭勇便嘿嘿地笑,不好回答刘伟鸿这个话。看得出来,他是那种非常憨厚,同时又非常要面子的那种人,觉得为了个人的事老是向这政府提要求,很不对头。

刘成家说道:“七排长,你老家不是海门的吗?”

海门是北方的直辖市,与京华市可以说是“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