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家 >

第494章

官家-第494章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陶笑萍和柳如烟也跟了进来,忙不迭地给几位公子哥泡茶水。

泡好茶水,刘伟鸿微笑道:“笑萍,你和如烟出去和朋友们聊天吧。”

陶笑萍就知道他们哥几个有些体己话要说,便微笑着应了,与柳如烟一起退了出去,在外边关上了门。

“二哥,牛!”

胡彦博第三次朝刘伟鸿伸出了大拇指。

刘伟鸿笑而不语。

程辉笑道:“二哥这手段确实挺高明的。避实就虚,攻其不备。”

刘伟鸿两个月前在浩阳遇到的那场矿难,胡彦博等人自然也听说了,很是关注。胡彦博程辉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和刘伟鸿通个电话,了解一下事态的进展。当时他们听说刘伟鸿一直没有阻止调查组的调查,还自请处分,也有点着急。不过胡彦博和程辉都是少年老成的人,久在京师之地,对政治斗争各种手腕的领悟,非比寻常。很快就理解了二哥的难处。这样的事故,争是输,不争也是输,确实比较棘手。后来二哥奇兵突出,成功化解危急,而且“兵不血刃”便强力掌控了浩阳市政府。几个小兄弟在京师反复“探讨”,无不对二哥的手段佩服有加。

二哥就是二哥!

无论是谁,当面锣对面鼓和二哥硬碰硬,二哥接招,无论胜负,都能坦然面对。但要是给二哥玩阴招,背后使绊子,那可就对不起了,二哥铁定收拾得你找不着北。

刘伟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其实这个事情吧,也是被逼无奈。本来没打算在党代会之前动手的,也要注意个影响。但被他们逼得没法子,也只能提前动手了。”

胡彦博笑道:“二哥,谁也不是神仙,能够料到矿难什么时候发生。”

程辉笑着说道:“是啊。逼不得已,不出手也不行了。不过范围控制得比较得当,现在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小辉,你还打算继续呆在中办吗?”

程辉略略一惊,反问道:“怎么,二哥是要我离开中办?”

刘伟鸿淡然说道:“如果机会合适的话,出去工作几年也行。如今换了当家人了。”

所谓换了当家人,自然是指的新任中办主任敬秋仁。对于这位著名的智囊型人物,刘伟鸿总觉得难以看透。程辉如果能出去历练几年,未尝不是好事。

程辉仔细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嗯,我再好好想想。”

刘伟鸿微笑颔首,程辉总是这么稳重,从不轻易表态。

胡彦博问道:“二哥,刘伯伯什么时候出京?去向定了吧?”

刘成胜出任中组部长已成定局,刘成家这个首都卫戍区司令员在位的日子,便屈指可数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军委就会下达调令。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东南吧。”

胡彦博笑道:“东南好。也算是在前线,又远离是非漩涡,估计隋主席也应该是这样安排的。”

几个人便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只有程山有点懵懵懂懂的。

第710章 刘系

有关刘成家的任职去向,老刘家也是几经商议。

早先两三年,那场巨大政治风暴发生之后,军权的掌控变得极其敏感。刘伟鸿趁机向老爷子提出,请刘成家出任某主力集团军军长,驻守京畿近郊,得到了最高首长的支持。无论如何,卫戍京畿的这几个主力集团军,绝对不能掌控在某一方势力手里。

刘伟鸿一篇文章,一句建言,就为自家老头子争得了锦绣前程,从此在军界扶摇直上,由默默无闻的军区作战部长,摇身一变,成为备受各方关注的重将。

如今封老退下来,军方的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过此事之后,首长完全退居幕后。这与刘伟鸿前世的记忆也基本一致。无论是谁,政治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再生。保证了新老两代领导人顺利接班,建立起领导干部退休的制度,俱皆是对国家政治体制的重大贡献。只此一件,首长便已功德无量,堪称伟人。

在这种情形下,就算刘成胜不进京,刘伟鸿估计老爷子也不会让刘成家长时间呆在首都卫戍区司令员的职务上,太犯忌讳了,不好。老爷子如今健在,老刘家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或许问题不大。一旦老爷子的身体出现不测,就是大问题,会变成众矢之的。

也曾有一种提议,说是干脆让刘成家直接出任首都军区司令员,完全掌控京畿重兵集团。而且这个提议,据说就是出自金秋园。

当然只是据说,谁也没有当真。

刘伟鸿分析,这个据说倒是真有几分可能的。这个比较符合金秋园的利益。现阶段,金秋园也不能说就是已经完全站稳脚跟了,最多也就是刚刚稳住了阵脚,想要施展,空间很有限。尤其对军队的掌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两位新任军委副主席,资历都很老,远在金秋园之上。如果真将刘成家放到首都军区司令员的位置上,刘成胜再出任中组部长,老刘家和金秋园的关系,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不是老爷子支持金秋园,而是变成了风雨同舟,共进共退。金秋园有望借助老爷子巨大的威望在短时间内完成军队内部的人事布局,彻底巩固权威。尤其重要的是,很多外界的质疑和不满,就会主要针对老刘家而来。老爷子这棵参天大树还在,这些私下的质疑和不满,在老爷子而言,犹如清风拂体,毫不在意。金秋园的压力就要减轻到最低。

只可惜这样的事情,老爷子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刘伟鸿也不会同意。

八十高龄,风烛残年,何苦再直接陷身到政治漩涡的中心去?

一旦老爷子发生不测,老刘家乃至以此为核心的整个政治大集团,便会立即面临巨大的风险。要么就是被群起而攻,黯然退场,要么就是改弦易辙,举整个大集团投靠金秋园,成为“附属物”。

这都是老刘家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有鉴于此,刘成家离开首都卫戍区司令员的岗位,已成定局。不过有关刘成家的去向,也还是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其中一个提议,是转往总参谋部,出任副总长。就像封老曾经提议的那样,掌管总参军情系统。军情系统相对独立,又不直接掌管重兵,就不会与刘成胜的任职造成太大的冲突。

不过刘成家自己,不大乐意去军情系统工作。他一直都在野战部队,对军情工作不是那么熟悉。军情系统内部,更是山头林立,十分敏感,等闲还是不要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为好。自来军情系统的首领,也很难走到更高的职务上去。

军事情报机构,毕竟只是真个军队的一个组成部分。走到更高职务上去的领导人,主要还得在野战军军政首长之中产生。

最终刘伟鸿向老子建议,争取去东南。

东南军区远离京畿重地,敏感度不是那么高。而随着宝岛地区局势的严峻,东南军区受重视程度会直线上升,各种新型技术装备,今后数年会优先装备东南军区,东南军区司令员在军内的地位亦是非同小可。如果对宝岛地区局势应对得当,刘成家又将获得很重要的加分。在这个方面,刘伟鸿的先知先觉是能够帮得上忙的。

而且东南军区司令部所在地的京华市,本就是江南省的省会,临近明珠市。可以说东南数省市,都将逐渐成为明珠系强力掌控的地方。刘成家坐镇东南,麾下雄师十数万,与金秋园乃至明珠系的联系,依旧会比较密切。

刘伟鸿估计这个“方案”,被金秋园接受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至于元老们那里,因为老爷子的关系,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异议。

只是这中间的种种内情,纵算是铁杆兄弟,也不好说得太明白了。政治这个东西,是很需要悟性的。好在胡彦博,程辉和高升这几个哥们,政治上的悟性着实不低,很多话也无须说得太透彻。

“二哥,大丰收啊,呵呵……”

高升笑着说了一句。

高升还是老样子,斯文腼腆,动不动就会脸红。不过现在嘛,大伙都不会被他斯文腼腆的外表所迷惑了。这几个兄弟,和程山来往最密切的,就是高升。据说程山那边好几个当红明星,都和高升关系非同一般。看来这动不动就会脸红的男孩子,其实也并不是那么靠得住的。

胡彦博笑道:“小高,你小子也别皮里阳秋了。知道你家老头子这回真要变成你了……”

哥几个都哈哈大笑起来。

小高大名“高升”,胡彦博这话,就是明着说他老子高文伟要高升了。高文伟本就是《人民日报》的总编辑。一般来说,如果社长调走的话,都是由总编辑接任社长之职。

人民日报社的社长,通常都是中央委员。

云汉民在此番全国党代会上顺利当选为中央委员,也不算太意外。但是总编高文伟当选为中纪委委员,就有那么点说道了。

在报社内部,近段时间一直都流传着一种传言,说是云汉民有可能外放地方,高文伟将出任人民日报社社长。自来人民日报社的社长,多数都是从总编辑的位置上升任的,云汉民横插一杠子,算是个例外。如今又要“拨乱反正”了。

高升也不避讳,直截了当地问道:“二哥,听说云伯伯要去琼海了是不是?”

报社的传言有鼻子有眼,不但说云汉民要外放,而且连具体外放的省份都已经指出来了,新成立不久的琼海省。

说起来,琼海这个华夏国第二大岛,这十来年还真是风波不断。八十年代中期,琼海尚未建省,隶属于岭南省管辖,有点特别行政区的意思。就发生了令全国震惊不已的最大汽车走私案,导致某风头正劲的副省部级官员黯然去职。随后琼海建省,明定为共和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整个琼海省全都对外开放。不到一年,首任省长被撤职。接下来,就是震惊全国的地产泡沫,在整个琼海省形成了巨大的烂尾工程。

在这种情形下,高层对琼海这个最大经济特区的设立和未来发展,有了不同的声音。个别尖锐的意见甚至指出琼海建省是错误的,琼海不具备成为省级行政区的基本条件。就算是一些赞成的意见,也对琼海刚刚建省就造成如此巨大的烂尾工程,深表担忧。

这个烂摊子,是真不好收拾啊!

无论是谁,去琼海主政,均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此高升问这话的时候,也很犹豫,不是太拿得准。

老云家前些年站错队,加上老爷子常年卧床不省人事,差点就被边缘化了。如今和老刘家联姻,借助老刘家迅猛的势头和老爷子巨大的威望,云汉民顺利渡过难关。眼下已经成为刘系最中坚的骨干之一,再不是当年落魄之时。真要是外放,也有其他的好地方去,不一定非要发配“苦寒之地”。

不过,不管去哪里,只要云汉民动了,这个社长的宝座,十有八九要落在高文伟的头上。高文伟现在和老刘家的关系也比较近,但细论起来,高文伟还不能算是刘系的人马。他更加得到金秋园的看重。让云汉民外放,提拔高文伟到社长的位置上去,未始不是金秋园的属意。

宣传部门,党报喉舌,上位者一贯都是非常看重的。高文伟年富力强,执掌最大党报之后,未来的上升空间也是很大的。关键就看云汉民什么时候走了,早走一日,高文伟就能早一日正位。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小高,这个情况我也不是那么清楚。”

这也是实话,毕竟现在一切都还没有定论,总要等第一次中央全会开过之后,大佬们座次排定,才能顾忌到省市级干部的调动。当然这个调动也就是一纸调令罢了,哪个坑里塞进去哪个萝卜,是早就商量好了的。

胡彦博微笑道:“琼海虽然基础差点,风景倒是蛮好的。过段时间,咱们去那边玩玩?”

程山立马就叫嚷起来:“好好,我赞成,一起去一起去!”

第711章 京师大姐头

“你们谁跟交通部有些来往?”

刘伟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浓茶,忽然问道。

程辉问道:“二哥,又要打交通部的主意啊?”

刘伟鸿就笑,说道:“是这样,我们浩阳地区打算要修条公路,九十公里,四车道高速路。资金缺口比较大,不能不跑部向钱。”

胡彦博笑道:“二哥,交通部现在也穷得要上吊,估计没什么余钱剩米给你修路吧?”

程辉说道:“是啊,洪老总现在抓银行抓得特别紧。中央政府本级财政收入,总是入不敷出,洪老总要搞大手笔建设,又要搞宏观调控,实在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交通部,二哥你就算找到了郑部长头上,只怕他也拿不出多少钱来支持你!”

刘伟鸿一挥手,说道:“这个你别管,蚊子肉也是肉,哪怕他只给我拨五百万,也行啊。关键是他们要表示一下这个态度,我们在下面才好开展工作。如今下面的干部,还是有很多习惯性地看着国家部委表态。国家都支持了,他们就不敢反对。不然的话,光是做这个说服工作,都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和时间,够我头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