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家 >

第252章

官家-第252章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61章 大老板气魄!

“大嫂,我先上去做饭了,待会你们上来一起吃饭啊……”

自然,刘书记也不敢当街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很快就放开了唐秋叶。尽管这个亲热的动作时间很短,但刘二哥已经感受到了很多带着“极度敌意”的眼神。

这小子,真他妈艳福不浅啊!

估计任何一个看到这一幕的成年男子,都在心里在刘二哥当成了“死敌”。

唐秋叶冲着店里喊了一声,便迫不及待地和刘伟鸿手拉手上了综合市场四楼的家里。一进门,刘伟鸿便将她推到了墙上,和身压了上去。嘴巴和双手,就没有老实的时候。

唐秋叶也是心神激荡,紧紧搂住刘伟鸿的脑袋,尽力挺起身子来迎合他。不过当刘伟鸿一把将她抱起来的时候,唐秋叶就开始“挣扎”。

“伟鸿……现在不要,做饭呢……”

“没事,先吃你!”

“大哥大嫂等会就上来了……”

“你没打电话,他们不会上来的。”

“那……”

唐秋叶没词了,还没等她想好下一句,刘伟鸿已经抱着她踢开了卧室的门,两个人随即倒在大床上。

“门……门没关……”

很快,卧室里又传出唐秋叶的惊呼。

“不管,没人来的!”

刘二哥已经有点气喘吁吁的意思了。

“不……不要,你还是去关一下吧,大嫂有钥匙的……”

唐秋叶惊慌失措地低声哀求道。

“砰”!

卧室的门重重关上了。

事实上,唐秋叶的担心是多余的,刘书记所料完全正确,直到卧室里风平浪静,唐秋叶穿戴整齐出去做饭菜,她大哥大嫂也不曾上来。

刘伟鸿似乎还是不知餍足,唐秋叶做饭菜的时候,刘书记不时会跑进厨房,动手动脚。唐秋叶咯咯地笑着,嘴里叫着“别闹”,却时不时将自己身体朝他凑过去。唐秋叶虽然不善言辞,却也知道,刘伟鸿这么做,那就是心里头爱煞了她。

这种感觉,真像是喝了蜜一样的甜。

夜幕低垂,唐秋叶总算是做好了饭菜,这才打电话下去,叫大哥大嫂一起上来吃饭。不一会,唐秋叶的大哥先上来了,大嫂却还在下面。

刘伟鸿自然已经在餐桌前端端正正地坐着了。当着大哥的面,可不好再胡闹。

唐秋叶的大哥叫唐秋华,三十岁左右,个子高瘦,脸也比较尖,和唐秋叶的二哥唐秋实长得不大像,唐秋实比较高大魁梧。和刘伟鸿之间,自然也早就熟悉了的。见到刘伟鸿笑呵呵的,很是客气。

“伟鸿,来了!”

“哎,大哥好!”

刘伟鸿连忙起身,和唐秋华打招呼,紧着递了一包烟给他。每次刘伟鸿过来,都会给些小礼品给唐秋华两口子。在这一点上,唐秋叶很是公私分明。大哥大嫂过来给她帮忙,该发多少工资就是多少工资,从不乱给钱。当然了,住宿伙食之类的,唐秋叶没有格外向大哥大嫂收费,这就是亲情了。和一般的“帮工”还是有所区别的。

刘伟鸿也曾经问过原因,唐秋叶说,这店子不是她的,是刘伟鸿的。她不能随便做主,拿去送人情!

听了这话,刘伟鸿既无奈又感动。唐秋叶就是这么“死脑筋”,刘伟鸿也不好强行让她去改变。或许唐秋叶并不是真的如此之“笨”,只是觉得要这样做,她才算是刘伟鸿的女人。不然味道总是差了些。

但刘伟鸿又不得不承认,唐秋叶如此“固执”,也颇有些好处。他每次给唐秋华两口子带点小礼物,比如烟酒之类的东西,唐秋华都很高兴,对他也格外亲近。倘若唐秋叶不“坚持原则”,将这个服装店与哥嫂分享,这些小礼品恐怕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说不定唐秋华他们,还会认为他占了唐秋叶的便宜,“霸占”了唐秋叶的身子不算,还要从唐秋叶这里拿钱花,那就是标准小白脸了。

唐秋叶坚持说刘伟鸿是真正的老板,就是要堵住家里人的嘴,省得向她提过分的条件。

“大哥,大嫂呢?”

唐秋叶等了一下,不见大嫂上来,便问道。

“现在客人多,她忙着呢,我们先吃,吃完了我去换她上来。”

唐秋华便解释道。

唐秋叶不在,总得有个收钱的人守着柜台。店里的其他帮工,不负责收钱。家族式经营,都是这种模式,一时半会要改也难。

“那,我先给她夹点菜吧。”

唐秋叶就拿了一个碗,各样菜都夹了一点。

刘伟鸿每次过来,只要预先电话通知了,菜肴就会特别丰盛,最少也得是四菜一汤。谁叫他是书记呢,当然要享受标准干部餐了。

刘伟鸿知道唐秋华爱喝个小酒,便笑着说道:“大哥,喝点?”

“好啊,喝点!”

唐秋华就很高兴。他知道刘伟鸿喝酒有个规矩,不是好酒不喝,一般都是五粮液,有时候也喝茅台或者别的好酒,档次都很高。唐秋叶的小柜子里头,总是会搁着几瓶好酒。每次刘伟鸿一过来,唐秋华就能沾光,也整个好酒喝着。

当下唐秋叶跑去拿了一瓶五粮液,打开了,给他哥俩满上。

一两杯小酒下肚,唐秋华的话就多了起来,笑着问道:“伟鸿啊,听秋叶说,你前段时间遇到点麻烦,不要紧吧?”

前段时间和米克良陈文东“斗争”,刘伟鸿没什么时间来浩阳,就在电话里向唐秋叶略略透露了风声。这也是怕唐秋叶胡思乱想,以为他又变了心思。

刘伟鸿笑道:“不要紧,都处理好了。今天是东北有客人要去我那里,明早七点的火车到浩阳,我提前过来接他们。”

“呵呵,工作挺忙的。这个做了区委书记,就是这样。”

刘伟鸿笑着说道:“刚开始是有点忙,等以后上了正轨,大家各施其职了,就比较清闲了。做一把手,关键是下面有人会做事。”

“对对,我早就说了,你是个角色。现在果然是这样!”

唐秋华便赞叹道。

这话言出由衷,倒不是奉承。刘伟鸿年纪轻轻,和妹妹搞起了这么大的店子,每个月几千几千的赚,自己还当了区委书记,这不叫本事,还有什么叫本事?

刘伟鸿便笑着摇头,朝唐秋华举起杯子:“来,大哥,喝酒!”

唐秋叶的两个哥哥,心思都比较单纯,不是那种奸猾之人,大嫂也比二嫂李小菊要厚道,刘伟鸿很喜欢他们两口子。

“伟鸿啊,你来得正好,我前些日子,跟秋叶商量,是不是开个店子到青峰去。青峰比浩阳要大,人也多,生意肯定好。秋叶有点拿不准主意,你看呢?”

唐秋华喝着酒,笑呵呵地说道。

这个事,他一直都在想着。他和老婆在浩阳给唐秋叶“打工”,唐秋叶给他们的待遇当然是不错,一开始是一百五一个月,现在加到了两百,赶上国家干部的收入了。但小孩子留在青峰读书,总是挂牵。再说了,浩阳再好,也还是赶不上自己家乡好。如果能在青峰开个分店,唐秋叶肯定是留在浩阳的,刘伟鸿在这边嘛。青峰的分店,就该是他和老婆去负责。不管采取那种管理方式,收入一定会比在浩阳“打工”要多,还能就近照看老人孩子,一举数得。

刘伟鸿立即说道:“这事好事啊,我赞成!”

只要是对唐秋叶家里有好处的,刘伟鸿都不反对。不能给唐秋叶名分,已经让他心里比较歉疚了。尽可能在其他方面做些补偿也是好的。

唐秋华嘿嘿地笑,望向唐秋叶,瞧这个情形,莫非是唐秋叶不同意?

果然,唐秋叶说道:“大哥,你和大嫂都回了青峰,谁在这里帮我?我还计划要搞几个店面卖电器呢。”

刘伟鸿笑了起来,饶有兴趣地问道:“秋叶,怎么有了这个想法?”

唐秋叶有点腼腆地说道:“手里还有点余钱,总是存在银行,那点利息也不划算。听说现在电器好卖……”

“好,很好。秋叶,我支持你!”

刘伟鸿是实在没有想到,唐秋叶会有这样的打算,这个“商业意识”可是了不起。至于是赚是亏,刘伟鸿自不会去理会。就算是亏了,也不要紧。做生意,谁能保证稳赚不赔?反正伤不了元气,刘二哥阔气着呢!

唐秋叶的脸颊便红彤彤的,神采飞扬。似乎刘伟鸿一句夸奖,比赚了很多钱还要让她开心。

“这样吧,秋叶,我们可以同时进行。大哥和大嫂回青峰去搞个服装连锁店,反正香港那边是先发货后结算的,资金压力不大。你这边,尽快培养一个靠得住的人帮你管理服装店,你自己就去忙活电器城的事情。当然了,青峰的服装连锁店,可以略微押后一点,请大哥大嫂在这里帮你把电器城先搞起来,步入正轨了,再去青峰搞服装店。你看怎么样?”

唐秋叶嫣然一笑,说道:“都听你的,你是老板啊……”

眼见刘伟鸿一言而决,唐秋华高兴坏了,一拍大腿说道:“嗨!还是大老板有气魄!”

第362章 条件很艰苦

两天后,陈博宇站在夹山区的一座山峰之上,四下打量,不住嘬牙花子。

“刘书记,条件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艰苦!”

陈博宇的外貌,很是普通,没有多大特色,身高大约一米七多点,不胖不瘦,总之将他这种人放在首都的大街上,不出一秒钟,就会泯灭在人群之中,宛如一滴水融入了大海,再也难以找到。陈博宇以前在首都做机关干部,这种“泯然众人”的外貌气质,倒是绝大多数机关干部的共性。在机关,尤其是大机关,出风头,标新立异,均是大忌。久而久之,连外表都变得这么普通了。

但陈博宇也不是一点特色都没有,陈博宇的特色,在于他的眼睛,非常的清澈,精光湛然。仿佛无论什么事务,一眼就能看穿本质。

这种眼神,倒是和陈博宇现在的身份吻合。二十几岁不到三十岁,就能出任正县团级的司州煤矿矿长,在机关干部里脱颖而出,绝对是有原因的,不能完全归结于他的家族和运气。

刘伟鸿在首都和陈博宇打过一次交道,对他的印象非常好,知道这是个十分务实的人,以他的年龄、背景和经历,能够如此务实,确乎是不多见的。

这一回,火车晚点,刘伟鸿一直等到上午十一点才接到陈博宇一行四人,就在浩阳用了中餐,下午赶回林庆。陈博宇的意思,是暂时不要惊动林庆县的领导,先去夹山区实地考察一下情况,等心里大致有了个底,商量之后再决定是否和林庆县的领导们见面会谈。如果夹山区不合适“共同开发”,陈博宇就打算直接回去了,没必要搞得风风雨雨的。

这个动作,本来就没有先例,是他和刘伟鸿私下鼓捣的。

刘伟鸿对这个意见,完全赞同。刘二哥上辈子在楚南农科院做副研究员,固然多数时候是无所事事,但怎么说也是个搞研究的人,科学工作者,务实的性格,倒是在他骨子里头生了根。这也是他觉得和陈博宇很谈得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博宇在夹山区歇息一晚,次日一早,就带着随行人员,在刘伟鸿的陪同下,钻进了夹山区的山沟沟。眼下他们所在的山峰,正是已经探明的,夹山区煤矿资源储量最丰富的一条矿脉。

对于地勘队勘察的结果,陈博宇不怀疑,刘伟鸿不可能在这样的事情上撒谎。他现场勘察,主要是估量一下在此处投资搞一个新煤矿所需的资金以及开矿的难易度。

一登上山,四下观望,陈博宇便连连摇头。

刘伟鸿微笑问道:“陈矿长,所谓条件艰苦,是指的哪个方面?”

陈博宇说道:“道路交通状况。”

他们进山,小车只能停在好几公里之外的村庄,然后就是步行,登高四望,全是蜿蜒的田间小径,一条土马路都看不到,单单这个修路的开支,就不是笔小数目。

司州煤矿是想要解决职工子弟的就业问题,但矿上的财务状况更加糟糕透顶,只怕很难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异地投资”。假如夹山的交通状况略好一点,勉强有路可通,资金的压力,就不会这么大。

刘伟鸿就笑了:“陈矿长,不瞒你说,我之所以想要请外边的国营大矿到夹山来开采,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煤炭资源是全民所有,我不希望这个资源开采的巨大利润,全部落入私人的腰包。第二,就是想要借助国营大矿雄厚的实力,为我们夹山把一部分道路修通。如果我们的道路已经通了,呵呵,恐怕就不会寻求合作了。我自己开采。”

陈博宇和刘伟鸿打过一回交道,知道他也是十分务实的性格,对刘伟鸿说得如此直白,倒也并不奇怪,笑了笑,答道:“刘书记好像对煤炭市场很有信心啊。”

眼下全国煤矿和煤炭市场的情形,却着实不容乐观,基本是大面积亏损,极少有盈利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很多地方都在尝试,要引进民间资本进入煤炭行业,以摆脱困境。在刘伟鸿嘴里说来,似乎这个煤矿,还真是个金饽饽,一准赚钱的。

陈博宇记得很清楚,自己在首都和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