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再入仕途 >

第142章

再入仕途-第142章

小说: 再入仕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政策正看趣,小不点总是在叽叽喳喳地手舞足蹈,说这边那边有条好大的鱼……

这个时候,捉野鱼的人们却起了内。队上的一个

娘的妇女不知道怎么从泥巴里掏出了只大约半斤来,很是兴奋。要知道甲鱼又叫团鱼,拿到集市上去卖,可以卖到十几块钱一斤呢。

在这个年代,一斤猪肉才一块来钱,一斤团鱼就可以买上十几斤猪肉了,半斤重的甲鱼也算是了个小财。

王大娘还没有来把甲鱼放进鱼篓里,旁边就有个赵政策不认识的小伙子有些眼红,啪的一巴掌,就把王大娘手中的甲鱼扇到淤泥里去了。

这下,水塘里就热闹了。马上就有几双手同时往甲鱼掉落的淤泥里摸去,相反,王大娘却被挤到了后边,差点还摔了跤。

王大娘是又急又气,嘴里直嚷嚷:“强盗,是我抓到的甲鱼。”

可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思管王大娘啊,只想着把甲鱼捉到自己的手里。甲鱼在石头乡那是属于正宗的野鱼,谁捉到了就归谁所有。

水塘里为了这只半斤重的甲鱼,捉野鱼的人是一团混战,淤泥横飞,很快就有不少人身上都被淤泥弄脏了。

最后,还是最初把王大娘手中的甲鱼打落的那个小伙子眼疾手快,把甲鱼放进了鱼篓,两只手死死地捂住鱼篓上面的口子,一步一步走上岸来,很是警惕与神气的表情,让赵政策觉得很是有趣。

“政策哥哥,你看方针哥哥都成了大花猫啦。”小不点皱着眉头说,“那个黑泥巴有什么抢得啊,给我都不要。”

赵政策仔细一看,可不是吗?赵方针也穿了双长统套鞋在水塘里捉野鱼呢,这也让赵政策觉得又好气又笑。

“回家让奶奶给方哥哥吃泥鳅穿面,把衣服都弄脏了。”小不点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很是兴奋地说着,“看他还欺负不欺负。”

赵政策就乐了:“明珠,你有没有吃过泥鳅穿面啊。”

“政策哥哥,我可乖了,奶奶才舍不得打我呢。”小不点就很是得意地说,“还有阿姨也会帮我求情,要打也是打小龙哥哥。”

赵政策彻底无语,看来小不点在赵家都成了小公主,被惯坏了。赵完成对子的管教很是严格,小过做检讨,大过就要用竹片抽**。可因为小不点和史小龙都不是自己亲生的,倒是管教得没有那么严格,这倒让赵政策有了些隐忧。

赵政策也很理解自己老爸赵完成的心情,因为史小龙是男孩子,又比较懂事了,要是管松,容易流了。再说,果对史小龙松,对赵方针紧的话,反而会让史小龙没有家的感觉。小不点就不同了,因为是女孩子,又很乖巧,难免带有些娇气。

赵政策是最敬佩自己老爸赵完成对子的教育方法,不过,对小不点却有了丝隐忧。一来小不点实在是太会讨大人喜欢,二来小不点还很有些心计,与她的实际年有些不相符合。

赵政策就琢磨着要是小不点和自己住在一起,可不能太惯坏她,该严格的地方还是要严格,要不然的话,长大后可能就要出问。

同时,赵政策也现小不点很是敏感,像什么事情都操心,一副小管家模样。

大年三十晚上,赵家的人都围在火堆旁,倒是非常热闹。按照石头乡的风俗: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也就是说三十晚上就是围着火堆守夜,一直到十二点。正月十五才热闹,到处看花。

赵完成却是拿出了就准备好的新票子,给孩子们压岁钱。赵完成这个压岁钱的可是有个名堂,凡没有奖状的一律是五块钱压岁钱,另外一张奖状加五块钱压岁钱。

赵方针得了两张奖状,拿了十五块压岁钱。赵玉三张奖状,拿了二十块钱压岁钱。小不点挺厉害的,才一个学期的功夫,就弄了张奖状回来。

可赵政策哭笑不得的是,小不点的语文和数学由于底子差,都只是刚刚及格,哪里弄得回奖状啊。小不点弄到的是歌唱比赛第一名,倒不是说音乐不值得重视,而是在这个年代里,家长基本上是只看语文和数学成绩的。

可矩是赵完成定下来的,赵家一直就是这个传统,见奖状翻倍压岁钱,却也没有想到过赵家居然出现了小不点这样另类优秀人才。这该给的五块钱还是少不了,赵完成笑呵呵地又给了小不点一张崭的五块钱钞票。

人脉的积累 第二百一十八章 捞人

第二百一十八章 捞人

小龙确实语文和数学都没有及格不留级就算好了,奖状啊。见别的人的压岁钱都比自己多,史小龙有些眼红,可也知道难为情,只是满脸的不高兴。

“小龙,要是有绘画比赛,你也能拿到奖状的。”赵政策就笑着说,“明珠刚好碰上歌唱比赛,运气比你好。”

“嗯。

”史小龙用力点了点头,稍微高兴了一些。

“小龙哥哥的画可画得好了。”小不点的小脑袋也凑了过来,“老师都表扬了他。”

“小龙还是很用的,只是底子差了些。”赵完成呵呵笑着,“别灰心,继续努力,明年就可以领到奖状了。”

赵政策却有些不以为然,为赵政策认为小学的时候,除非有专人辅导,基本上都是看天赋的,和勤奋的关联性其实很小。小孩子哪里知道什么是勤奋啊,都贪玩,不同的是有些小孩比较外向,有些小孩比较内向,因此外在表现有些不同罢了。

正月初一早,赵家人吃了昨天晚上的剩饭,一起去拜赵家的祖坟。在石头乡,正月初一早上都是吃大年三十的剩饭,意思上是年年吃剩饭,就年年有余!

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又是个大晴天,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很是热闹。

“策哥哥,我走不动了。”小不点不一会儿就开始拉着赵政策的手撒了。

政策没有办法。抱起小不点往前面走。

“羞人了么大了还要抱。”史小龙嚷嚷着是不满意。小不点却是对着小龙得意地吐着小舌头。扮着鬼脸。乐得赵政策哈哈大笑。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下雨了。山上显得有些干燥。到了祖坟前。随着鞭炮地响起。周围地茅草居然燃烧起来。还有蔓延到四周地趋势。赵家地人赶紧折了树枝把火打灭有些狼狈。

赵政策就有些隐忧了。这正月里。家家户户都要到祖坟钱烧冥钱。放鞭炮天干物燥。是非常容易出现火灾地。

赵家地人每个人折了一把樟树回家了这也是石头乡地风俗。说是带财回家。和柴同音。

到了下午。刘光斗和常输光就真地过来拜年了。手中还提着烟酒之类地礼物。

正月初一里,赵政策也使笑呵呵地和刘光斗常曙光闲聊,不再摆副县长的架子。对面的房子里却传来了吵闹声音政策听着有些像刘大力的声音,就觉得有些奇怪大年初一的,还吵架?

嫂子周冬梅却是很快就进来汇报了:“牛二到刘大力家来拜年刘大力的弟弟了一支烟给牛二。牛二拜年后快出门的时候,刘大力刚好拜祖坟回来,就又支烟给牛二。牛二就说:你不要了。牛二也使无心说漏嘴的,因为大力的弟弟已经了香烟,可刘大力一听让自己不要‘’,马上就闹了起来。”

赵政策就乐了,这个刘大力还真是迷信啊,烟的和财的‘’虽然是同一个字,但也没有必要硬往一个地方扯吧。

“光斗,你们俩个去大力家多说几个财吧,免得刘大力还在那里生气。”赵政策就笑着说,大过年的,都是一个队上的,因为这个事情闹出意见来可不好。“

果然,刘光斗和常叔光进刘大力家没有多久,赵政策就听到了刘大力的哈哈笑声,看来疙瘩已经解开了。有常叔光在,这样东家长西家短的小矛盾,还真不是话下。这就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刚把刘光斗和常叔光送走,赵家就来了一大群客人,却是桐木乡的干部们,还有一些老百姓。

“拜年!”

“拜年!”……

这拜年的声音却是络绎不绝,赵家的人都忙上了,把房间里的小桌子都抬了出来,摆上酒茶招待客人们。

桐木乡带队的自然是乡党委书记纪小帆,党委会成员全部到齐,还来了好些在编干部和一些赵政策熟悉的老百姓。

“应该我去给大伙拜年才对,你们这样,我实在有些不敢当啊。”赵政策呵呵笑着,嘴上谦虚着。

“这可不是党委会的决定,而是大伙商量好的,要给老书记拜年。”纪小帆嘿嘿一笑,“不信你问他们。”

赵政策还真有些哭笑不得,这话怎么听起来有些别扭呢,自己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就成了桐木乡的老书记!

“是啊,大伙早就商量好了,清早去拜祖坟,然后一起到你这里来‘出行’,也想沾沾赵书记您的好运气。”乔雪丽嫣然一笑,很是灿烂,没有了昔日的那种妩媚。这也是因为有赵政策的父母在,乔雪丽很是正经,生怕留下坏印象的缘故。

赵政策很是感动,因为西衡县的风俗里,

一去的第一人家就是出行,选择的不是至亲就是好友重,因为这关系到一年的运气。

“好,好,好。”赵政策就呵呵笑着,“先都坐一坐,挂个红,保证今年大家都行好运,大财。”

所谓的挂红,也就是零食盘中间有点糖果或者是红枣什么的,算是红色,大伙都想日子红火一些嘛。

“这条路啊,还是通不了汽车。”纪小帆笑着说,“大伙都是骑自行车来的,出了一身汗。”

“这事情我让石头乡的党委会班子找你们商量一下,各自负责自己区域内的公路,也就那么几里路,开通应该不会很难吧。”赵政策稍微一沉吟,就笑着说。

事实上,桐木乡人来拜年也就是表达一个心意,小不点和史小龙可就乐坏了,因为收到了很多红包。

特别是史小龙,因为本身是桐木乡的人,所以来的人基本上都给了他红包,口袋里都装满了。

这份心意,赵策还真不好拒绝,毕竟是家乡人的一片心意。可赵政策又有些为难,因为桐木乡的人到了领导家里拜年,给的红包至少都是十块钱,加在一起就比较多了。

赵政策琢磨了一阵,才了一打的红包,把乔雪丽拉到了一边,让乔雪丽回去后给每个来拜年的人一个红包,也算是礼尚往来。

雪丽只是稍微愣了一下,却也并没有说什么,把红包收下了。

点和史小龙对红包也没有占有多久,就被周冬梅给统一代管了。毕竟,小孩子身上放太多钱不太好。

桐乡的人也没有呆多久,坐了一会儿就都告辞了。赵政策一直把他们送过了乡政府,才停住了。

刚走到乡政府,赵政策就看见大姐赵兰香坐在一块石头上呆,这也让赵政策很是吃了一惊。

“大姐,怎么啦。”赵政策赶紧走了过去,“天气凉,怎么能坐石头上呢?”

赵兰香站了起来,强行笑了笑,说:“二弟,我准备明天回娘家拜年呢。”

“到底出什么事情了嘛,和我说啊。”赵政策就急了,对于大姐,赵政策是自内心地尊敬,怎么能不担心呢。

“我公公被派出所抓去了,说是要罚两百块钱。”赵兰香的眼圈就红了,“你姐夫不肯出这钱。”

“什么事情被抓的?”赵政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就是刚才不久被抓的,我公公到小峰山上去拜祖坟,烧冥钱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一块山给烧完了,小峰村的人报了派出所,然后派出所就把我公公抓走了。说是没有两百块的罚款,就不放人。”赵兰香就回答说。

“姐,你别急,我先去派出所看看。”赵政策知道大姐赵兰香是不愿意打自己的牌子的,怕给自己添麻烦,就毫不犹豫地说,“你先回去吧。”

赵兰香应了一声,就往回走了。赵兰香刚才也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找娘家人帮忙,这才为难了,坐在石头上呆。赵兰香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有多厉害,别说是派出所关了人,就是公安局关了人,肯定都能弄出来。

赵政策目送着大姐赵兰香远去,稍微沉吟了一下,就不紧不慢地往派出所走去。

一进派出所的大门,赵政策就看见大姐赵兰香的公公苗同生戴着一付手铐坐在一条板凳上,低着头,一声也不敢吭。

派出所的民警自然都认识赵政策,马上站了起来很是恭敬地给赵政策拜年。

“别这么客气嘛,我是为亲戚的事情来的。”赵政策笑呵呵地说,“你们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好了,我就想把情况问清楚一些。”

“小事情,小事情。”一个叫丁磊的民警赶紧给赵政策装烟,笑着说,“苗老伯去拜祖坟不小心烧了几亩荒山,小峰村的人报警了,我们就把苗老伯给请来了。”

说话间,早就有另外的民警跑过去把苗同生的手铐给打开了,苗同生倒是很老实,抬头看了赵政策一眼,并没有作声。

“怎么回事?”一个尖刻的声音从里面办公室里传了出来,声到人到,“这人还没交罚款,怎么能放?”

丁磊赶紧跑了过去,低声说:“是赵副县长的亲戚,赵副县长亲自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