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后望书 >

第19章

后望书-第19章

小说: 后望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米长的人造海滩作海滨浴场。他们在上游倒沙铺沙,我们就在下游的港口挖沙。海滩是自然形成的,是水文、湾流和海岸地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那是你能用人工堆出来的?沙倒下去,就冲走了,我们这里是半日潮,一日两次,还有雨季洪水下来,岸边的沙全没了。现在这个“人造沙滩”就扔在那里了,因为流急,游泳还死了40多个人。此外,由于填海造成湾内面积缩小,过去不淤的港口,现在淤积明显加快。

我问,还有“搞笑”的吗?

他说,几任主要领导一上任,都跟被称为王府井的大街“过不去”、对着干。道旁种花换成种草,种草又换成种树,种树又换成种花。还有,街灯也换了好几次。

在中部的一个贫困县,当地同志告诉我,老百姓有一个说法,叫做“城里像欧洲,城外像非洲”。新上任的县委书记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令上级刮目相看的政绩,便在全县搞“大灯光工程”,不但县城主要街道,还要求乡镇政府所在地也“一律亮起来”。山区乡镇政府所在地,一到晚上行人不多。每晚的电费要上千元电费点,一些地方感到负担不起。那天,当地领导带我去看他的一个政绩,即在县城的河边修了一个西式的文化广场。广场很大,几何型的草坪整整齐齐。走着走着,天忽然下起雨来,雨点大而密,大家无处躲藏,都狂奔起来。

笔者一次到西南某市,看到城市中开发了一半的东方广场长满杂草,荒草间到处是车轮的辙印,成了一些人的“免费练车场”。问工程为何停了下来?当地的一个同志先怪异地一笑,然后吞吞吐吐披露,说这工程是原市委书记定下来的。当时省委书记来考察时,市领导陪他参观,作了汇报,得到了省委书记的肯定。省委书记当场答应建好后再来我们市。可只过去了一年,省委书记就调动了。今年市委书记也调离了,这项工程还留下不少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像土地征用,工程款等等。这个烂摊子,现任的也不想收拾。

建设部的官员2004年9月25日透露,中国662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城镇建设存在“形象工程”——其实这个估计还是相当保守的。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一个5万人口的城市,却要修建能容纳6万人口大广场的笑话。新华社报道过安徽某县级市建了个占地几百亩的文化广场,附近农民把“文化广场”当成了晒谷场。

2006年初,我又一次来到了苏州。

那天夜里,桨声灯影,在航船上看古城的夜景。苏州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被破坏过一次,但在后来的工业化和城建中,旧城被保留下来了,没有再遭破坏,近年不断对古城风貌进行了修复,每年吸引几千万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为了确保其闻名天下的园林和余下小街小巷不被毁掉,新区规划在古城之外。新与旧相交辉映,使苏州成为中国吸引外资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在城市建设中追求高、大、洋——造价达30亿元的国家大剧院在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冠军。有人算了笔帐,如果均摊到每一座位,要近70万元,每天空调电费要10万元。国家大剧院工程的一个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剧院是“国家标志性工程”,“它的水平和法国的巴士底歌剧院、日本的新国立剧院并驾齐驱,在某些方面比它们更先进些”。“如果说歌剧院是世界最先进的之一,戏剧场就是世界最先进的了”,要体现人民性,“为人民服务”。记者问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这位负责人说,一是政府补贴,体现公益性,必须有政府补贴;二是大制作演出一定要有赞助;三是建立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由企业、政府、个人捐助;四是演出模式两条腿走路。

——这就是说,国家投巨资建了它,还得不断花钱养着它,才能存活。≮我们备用网址:≯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许多艺术院团经历着改革的阵痛,处境艰难。城市中原有的电影院、剧院,传统观众减少后,有的关门有的开展多种经营,数量锐减。一些地方剧团改制后,成为草台班,为了生活,不断地赶场,演员们一年要演300多场戏,基本的演出条件都难以保证。

脱离实际地片面强调“跨越式发展”,争当一流,内在的冲动难以遏止!

一位德国历史学家曾对中国城市设计者说,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短期行为,急于求成,造成了的不少失误,有些可能要几十年后才能看清全貌。

后望书——5

西北:缺水背后的真实

内陆河的断流萎缩,水量的锐减。

下游绿洲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也许没有人告诉过你,西北是人均水资源量丰富的地区。

河西走廊人均水量是海河流域的4倍。

从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一个个耗资巨大的引水工程建成。

西北缺水与生态危机的背后是什么?

是谁把唐玉门关没入了水底?

一、河西走廊的河

西出兰州,过黄河,越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另一派风光。

亘古如斯。壮阔悲凉、夺人心魄的风景,就是雪峰、河流、村镇和戈壁滩的组合。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地处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这里古代是连接中原和西域、中亚的重要通道。“走廊”因而得名。

河西走廊有自己的河,属内陆河。

河流一律发源于祁连山,发源于冰峰雪线,由南向北或西北。最后汇成并止于沙漠中的湖泊。

我曾深入祁连山的水源涵养林区。潺潺的小溪蜿蜒于高山草甸,注入明镜似的湖泊。在山中,水流很快积蓄起了足够的能量,水一旦叫了河,就会显示出一种生命的意义。冲出峡谷时的欣喜与狂欢,流过草滩绿洲时的优雅与雍容,冲向沙海时的无畏与勇敢,都是你无法忘记的。

河流渐行渐远,步履慢慢变得沉重,一条条内陆河最终都消失在戈壁大漠深处——往往,在尾闾还凝聚成湖泊或湿地。无论长度可与辽河、海河、黑河、疏勒河、钱塘江相比,还是不知名的小小的季节河,西北每一条河流都似乎走得匆忙、走得太急促!

世代更替,江山位移,流水无意,绿洲常新!

如果认为河西走廊是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那就大错特错了。

20多年来,我一次又一次地走过西北,走进祁连山与天山上的林区。从涧水急湍滚涌的峡谷,直至沙海中干涸的河道——我们毕竟成熟了,人云亦云不是我的性格。

国情是什么?区情是什么?

专家们可以随意评说,地方政府和部门筛选的各种数据都是有选择的,着眼于某种具体的目的。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宣传资源丰富是一种算法,强调部门工作重要性时又用另一组数据。

不幸,急功近利被裹上了各种色彩的包装,还冠以“科学”之名。这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资源观——抛开各种概念不谈,中国人为什么“退化”到连“地大物博”都不敢说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大么?中国辽阔的土地上,矿产、森林、水资源难道不丰富么?

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说:“中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但分布很不均衡。中国的南方人均可利用的水资源较多,而北方较少。”——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都在喊缺水。中国的水到哪里去了?

世界银行未论及中国西北的水资源。

要讲清楚其实只需抽一支烟的功夫。

国土面积、耕地面积、水资源量与人口是几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任何两个组合,都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比如说西北地区多年平均水量为1635亿立方米。如采取国土面积与水资源量组合方式,西北广袤的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6%左右,水资源自然是非常紧缺的了。

“人均”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中各个指数的特征。如果离开了人,遑论土地面积与水资源,就像讨论荒芜的月球与火星表面一样,将没有多少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是“深度忧患”的基数,我们还是按照专家们常用的“人均”这个算法罢。

数字虽然比较枯燥,却是不可缺少的。

没有人告诉你这个事实——我国内陆河区平均每公顷水量2。2万立方米,是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的3倍;人均水量629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量的2。4倍。(全国政协淡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分专题:《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地区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及对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北水资源实在是比较丰富的。一说水资源,人们往往会想到河流纵横,雨量丰沛的南方。可你没有想到,西北内陆河地区按单位耕地面积水量和人均水量,是广东省人均的近3倍。

现在连水资源最丰富的广东省,也在宣传人均水资源量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些都成为推动水价不断上涨的理由。

——若中国南方人口稠密的诸省,真的达到西北的人均水量,将是一幅灾难性的图景:洪水不断、水患肆虐,珠江三角洲等将成为一片汪洋泽国!

河西走廊水资源与其他内陆河地区相比相对少一些,平均每公顷水量1235立方米,但仍是我国北方的1。6倍,是海河滦河流域的3倍。人均水量1713立方米,虽比全国人均低,但仍是我国北方人均水量的1。8倍,海河流域人均水量的4倍,以色列人均水量的5倍!

二、雪山——湿岛

与极端干燥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不同,与澳大利亚平坦古老的大陆有异。降雨稀少的中国西北为什么有比较丰富的水资源?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沿海平原的降水气候来推测祁连山、天山等山地的大气降水特征。中国西部尽管地处亚洲腹地,这些干旱地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周围有高大山脉环绕。直插云天的峰峦拦截了高空中的水汽,在山区形成一块块“湿岛”,凝云致雨,四季飘雪。在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降水和冰川哺育了内陆河,在这些河流经过的地方,出现了片片生机盎然的绿洲。

冲出祁连山各个谷口的河流多达60条。

从东到西,放眼望去,雪浪翻滚、激流汹涌的大河依次是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和党河。河西走廊水资源总量70多亿立方米,内陆河出山口流量66亿立方米,占河西走廊实有水量的90%。

这是一种神奇的血脉。世界上的外流河,越到下游,汇集的支流越多,水量就越大,河面越来越宽阔。而西北内流河则不同,中游可能还有一些支流汇集,但到下游,再无补充的水源,流向盆地或沙漠的深处,时断时续,成为季节河,直至完全消失。

——如同四季更替,如同生命轮回。从这个意义上说,内陆河完全没有弃水和余水问题,它的每一滴水都滋润了土地、养育了绿洲。

河西走廊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

河流出山后往往要经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次转换。

不少河流穿峡出谷,在流经冲积扇砾石滩时,潜入地下,又在盆地或地势低洼处涌出,形成泉群。

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高达42亿立方米,其中有一些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重复。此外,在河西走廊地表300米以下的地层中,大约还有7000亿立方米以上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深层静储水,其性质类似于矿产资源,开采后难以补充,不能无限制利用。超采深层地下水将导致水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恶化。

我们惊叹大自然无与伦比的造化。

在地下特殊的构造中,水的这种运动和赋存状态,减少了蒸发与损耗。“河水”隐遁不显地汩汩流动,无论烈日与漠风,如何击溃地表的生命和土壤,西北大地始终保持着不息的命脉。历代无论引泉打井提水,还是筑坝修渠引水灌溉,都要明地理,察水情。新疆吐鲁番火焰山下的坎儿井,则是人类通过暗渠引流天山雪水形成的含水层灌溉农田的杰作。

三、谁废江河万古流?

水利与水害是相对,又是相生相依,甚至互相转化的。

与江河打交道时,我们的睿智的祖先比较“谦逊”,经常用的字眼是“治水”。

治,是指治理,有安定或太平的含义。

治水更有明确的指向:道法自然,疏通水道,筑堤设堰,消除水患。先贤们在治水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大智,精湛、深刻而丰富;他们创造出的惊人业绩,高山仰止,震烁古今。

某些遗佚的、史诗般的伟大往事,成为历史时期人类科学发展的一束光明与渊源。它们往往并未写进先祖遗典,而是散失在江河大地,深刻在人们的思想和记忆里。

公元前250年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引岷江之水灌溉成都平原,使这一地区从此“不知饥谨,时无荒年”。他们创造出的“无坝引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