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八九年代 >

第73章

重生八九年代-第73章

小说: 重生八九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好,是不是张金龙同志的家属?”
    “恩,是的,不知道您是?”
    “张金龙同志在家吧,请转告一下,让他听个电话。”
    那声音并没有理会那个问题,而是自个儿说明了来意,女子轻轻放下话筒便朝厅堂中的男人喊道:
    “爸爸,你的电话!”
    “哦?还有人给我打电话来了?这是谁呀!”
    张金龙看着自己的爱女有些不怎么高兴,嘴巴都噘了起来,顿时就乐呵了,这姑娘被自己宠了一辈子都快三十了都没结婚,实在是让他有些头疼不已。
    “不知道,您自个儿问去,你们这些当官的就没一个好人。”
    “你这妮子,怎么说话的,过来帮我把这菜洗洗。”
    正在厨房附近的那个中年妇女刚好听见女子的话,顿时就拉下脸来,朝她喝了一句。
    张金龙装作没听到一般,走到电话机旁边拿起电话。
    “你好,我是张金龙!”
    “张书记,您好,我是戴副总理办公室的齐浩,实在是不好意思,打扰您了,首长让我通知您明天下午两点半之前准时到他办公室,并准备好皖南的材料,首长有两个小时的时间。”
    “明天下午两点半?恩,我知道了,麻烦齐主任了,明天我会准时到的。”
    挂掉电话,张金龙立马就披上外套,二话不说就上楼了,这个不同寻常的电话让他有些困惑,但是隐约好像就预感到些什么。
    ;


第三十五 最后的少年时光
    首先要感谢〃l86583396〃朋友的评价票!
    在九二年五一节即将来临的前几天,当张真一还在教室里怀念还未实行的七天长假时,xian委却接到了一个来自省委的通知,那份报告赫然已经被批准了,刘云清在第一时间拿到这个文件后,二话不说便召开了全xianxian委委员扩大会议,成立了临时的办公室专项负责此事,而作为读力的出资人,张家则负责资金、建设和质量方面的所有事务。
    早在半个月前,张真一便设立了一个专项的账号,上面整整汇入了八千万的修路款子,而大姨夫许木林也在第一时间就召集了xian里的工程队,提前在全xian展开了路面的勘测事宜,外公刘明华也已经在张家岭镇上找到了两百多个人手,只等命令一下,随时都可以开始修路了。
    xian委xian政斧对这个工程极为重视,在接到省里的命令之前就开始了搬迁的工作,这时节搬迁工作并不像后来的拆迁,村子里的人们一听是修路的都自愿把自家的房子拆了往后挪开,政斧只要出钱修屋子二话不说马上就拆,可想而知wannan的居民对这一条路有着多大的期盼。
    当时间进入九二年五月时,整个皖南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修路铺桥建设,作为这次读力出资的张家,在xian里被人们传得沸沸扬扬,谁都想不到竟然会有人愿意拿出上个亿的资金来修路。
    “哎,你们说这路以后修起来到底要不要收钱?”
    “不能把,人家张家不是说了是捐给xian里的,还要什么钱。”
    “那不一定,话是这么说的,说的都比做的好听,到时候要是真收钱了难不成你还不过路了?”
    “对对对,就是这个理儿。”
    像这种质疑的人不在少数,但这也不是张真一能够左右的,他知道后来的公路修建的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资金问题,一条路拖到快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才由政斧牵头集资完成了修建工作,而且质量在几年之后便为人所诟病。
    现在人们的这种心理并不少见,能出这么大力气给家乡修路的先例前所未有,但是也不排除少部分人支持张家的这种做法,总而言之,这几条即将带动整个皖南各个地区飞速发展的公路就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开始了筑基的工作。
    几个建筑队分工,在政斧一声令下后,便由沿途的居民和村委会组织人力按照人口数计算工量,义务出工,后来张真一为了让进程加快,又补贴了午饭,尽管质疑纷纷,但是怀着对新道路的渴望,人们仍然出足了工,时间就这么慢慢地溜了过去。
    在这一段并不算少数的时间里,张真一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只不过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当所有的课业都在抄作业的过程中度过时,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结局,在不经意间却是已经注定了。
    他并不知道在他一年后参加毕业考试时,甚至没有达到预选的分数线,这不得不令整个实验初中的师生都感到惊讶,对于张真一来讲,这确实有些尴尬却是在意料之中,因为为了这几条路,他几乎没有碰过课本。
    九三年的夏天,张真一落榜了,这令张真一有些无奈,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加快,一年前张家出资的那几条公路已经在年后不久就竣工了,但是他却拿到了最后的预选考试不通过的结果。
    “真一,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们饶老师已经打电话问了几次了,你去不去复习?”
    刘明华显然是对外甥的考试成绩极为不满,这一年来,张家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企业集团,随着佳乐福超市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张,国内各个省市地区已经都有分部进驻了,崭新的销售模式和得到保证的商品质量,上乘的服务,让佳乐福在短短两年之内就完全占领的国内新兴的零售市场。
    在国家取消票制不久后,佳乐福更是迎来了一个告诉发展的高峰期,随着商业模式的丰富和货物生产的发展,整个零售市场开始零星地出现了一些较小的竞争者,但是面对佳乐福时,它们其实已经远远地走到了后面。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整个佳乐福集团却完成了一些最基本的积累过程,这个开始初露狰狞的庞然大物在带给少年巨大的利润的同时,也让他付出了最美的少年时光,代价自然也极为严重。
    实验初中的老校长很显然并没有张真一的特殊身份就让他轻易通过预选考试,这个世界中考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在考试之前都会进行一次预选考试,只有通过的学生才可以参加中考,而张真一很不幸的是除了英语考了一个很令人惊叹的分数以外,语文物理等科目都没有达到要求,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看着窗外渐渐变化的新街,张真一不由得砸了砸嘴巴,叹了口气。
    “你妈的,老子竟然考试不及格,真是丢了重生人的脸,这也太让人崩溃了,不会是那老头子坑我吧,怎么可能就两门课及格?”
    用皖南人的土话讲,张真一就是一个王八蛋,十足的王八羔子,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很显然,这句话不是他自己说的,这是他老子在听到儿子竟然连预选考试都没有及格的时候打电话回来大骂的内容,至于效果如何,看看他现在的样子就知道了。
    啪啦着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少年的身体经过两年的发育,十三岁的少年显然已经有了汉子的雏形,快一米七十多的身体壮实得很,脸庞初露棱角,就是一双细长的眼睛显得有些小,但是在这张脸上倒也挺和谐,至少没吓坏过人,这一度让张真一想不通,为什么老爹老娘都是双眼皮大眼睛,到自己这里就变成了单眼皮细长眼。
    “看来还得来一年,尼玛的真够坑爹的,竟然能出现这种情况,早知道就让那死胖子给我传一份答案了。”
    看着手中不知道看了多少次的成绩报告,其实就是简单的一张字条,这还是饶文娟额外开恩才给自己弄到的成绩单,别人就公布了事,漫长的暑假都快过去了一半,张真一再辗转反侧中,不得不再次拿起来电话,拨了出去。
    青葱的少年时光已经渐渐远去,随着时光飞逝,少年总会长成粗壮的汉子,而崭新的生活总在续写,下一季,张真一在嘴角扬起微笑。
    (第二卷由于受到的争议比较多,青蛙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考虑了一段时间,写作很慢,现在码字特别慢,这是第二卷的最后一章,即将进入第三卷,这一卷将会有个时间上的跨度,张真一会直接进入九七年,算是一种成长,也免去一些争议极大的情节,之前的大纲和情节要做出重大调整,可能会更新比较慢,但是不会断更,这个还是有的,兄弟们要多多支持!青蛙拜谢了!)


第一章 十七岁的时光
    第三卷开张,求各种支持!
    隆冬季节里,从北方吹来的寒风让人忍不住紧了紧袖口,县城的街头上一片雪白的颜色,宽阔的八车道上挤满了各种车子,来来往往的行人穿梭在街头上,显而易见,在春节后的小年里,人们再次变得躁动起来。
    在皖南xian复兴路五百号,一家五层楼,通体是玻璃幕墙的大楼前已经被行人挤得水泄不通了,只见大楼的一楼位置,几条老长的横幅正拉开来,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一面颜色鲜红鲜红的五星红旗就飘扬在楼前的一杆透亮的钢制旗杆上。
    “热烈庆祝佳乐福开业六周年!”
    “新年大吉,开业送好礼!”
    “热烈庆祝佳乐福集团第一千家分店开业!”
    “我艹,一哥家真是越来越风搔了,这才几年工夫,竟然都开一千家店了,这一家不说多,要是都跟我们这里这家差不多的话,只怕是一年就要卖不止上千个亿的货了吧。”
    王明浩的块头已经长开了不少,一米八都不止的身高,近百公斤的体重,远看就是一座肉山,当初稚嫩的小少年已经长成了魁梧大汉,不得不说时间他妈的真是一把杀猪刀,把少女熬成妈,少妇熬成婆,这一刀一刀地切下去的,不是肉,赫然就是额头上深浅不一的皱纹。
    “胖子,你说一哥今年有戏不,貌似他现在还比你小一岁吧,十七岁考大学也逆天了,要不是初中留了一年,十七岁都上大学了。”
    -一个身高不低,却显得有些瘦弱的男声把手搭在王明浩身上,这一胖一瘦倒是成了佳乐福门前的一个亮点,来来往往的人看着怕是都有些蛋疼,这哥俩实在是太不搭调了。
    沿着两人的方向看去,佳乐福的门店已经不在是以前那样的大板门了,透亮的玻璃墙在去年就已经代替了所有门店的隔离板门,皖南xian的这间总店已经成为了全县的一个标志,一零二国道以及不远处穿过城西的两条高速公路上来来往往的客货车已经把这里当做了一个停靠点。
    整条复兴路穿过皖南路的西街上已经错落有致地堆满了旅社和饭馆,随着几年前张真一出资把县城大大小小几条道路都重新铺了一次,整个县城的主干道都被拓宽,完全按照后来的新区建设的道路标准,两旁夹带中间的绿化带,使这座显得有些老旧的小城彷佛一夜之间换了新颜。
    以前皖南的环境和治安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现在随着张真一这只小小的蝴蝶的扇动,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缓缓打破了这样的怪圈,整个县城的居民,彷佛是被这股“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感染一般,竟然开始改变起自己的行为来。
    短短五年的光景实在是有些快,但是这五年对于城区的居民来讲,这是一个极为令人吃惊的五年,全县的财政收入在这五年里增长了数倍,在刚刚过去的九六年竟然达到了罕见的五千多万,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要知道在十几年后全县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两三个亿。
    这期间,刘云清强力开展了全县的治安整治工作和环境卫生的整顿,并且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政务综合大厅的试点,随着佳乐福集团的飞速发展,大胆借用佳乐福的便利,大力引进轻工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开始建设了徽州市甚至是整个江南省的第一个工业新区,随着连接下面乡镇的公路的建成,把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吸引到工厂上班,农产品收购加工,通过与佳乐福签订的协议,运用其销售渠道开始销往全国市场。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县城的居民来讲,皖南张家便是他们的骄傲,事实证明了当初张家人修路的确是无偿的,自从那件事后,几乎上没有人能在皖南撼动佳乐福的市场占有地位。
    此时的皖南xian并不想几年前显得灰尘满面,已经缓缓长成的绿树花草渐渐点缀了整个小城,三条主干道边上已经布满了挖掘机和高吊机,全县都在开展建设工作,由于佳乐福集团连续几年都从全县范围内招收员工进行培训,高额的工资待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造就极多的万元户,这时候的人们口袋充实了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
    随着商业化趋势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再有佳乐福的先例在前,整个皖南地qv不少的人在有了资金后便开始了小本经营,工业区内的大部分企业其实就是本县的居民合资或者从佳乐福申请创业基金合办的小厂房,张真一为此却是费了一番精力,为了改变家乡前世的面貌,他从各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