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尤哲学 >

第32章

尤哲学-第32章

小说: 尤哲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是“意”

    (指外感官与“我”之间的媒介)。在胜论派看来,感觉产生的一般过程是:首先,人的外部感官(根)接触外界(境)

    ,因而在这些感官上产生印象,印象又很快地被认识中的另一个要素“意”所接受。

    “意”根据胜论的解释是一种内部认识器官,它在接到感官接触外界产生的印象后,如果传给“我”

    ,人就会产生感觉。这是通常情况下感觉产生的过程。然而,《胜宗十句义论》又认为,并不是任何感觉的产生都依赖于这四个要素的结合,有些感觉的产生仅需要“我”

    、“根”

    、“意”三个要素结合即可,还有一些感觉的产生仅需“我”

    、“意”两要素结合即可。

    关于比量的种类,《胜论经》与《胜宗十句义论》的划分不同。

    《胜论经》把它分为五种,即:从果推因(如见某处有烟,推知那里有火)

    ,从因推果(如一个聋子见人击鼓,推知有声音产生)

    、从有结合关系的事物中根据已知推定未知(如见某种动物,根据一般动物都有触感官的“结合关系”推知

    ①参见迦那陀:《胜论经》9,1—15。

…… 216

    印度哲学902

    该动物必有触感官)

    、从有矛盾关系的事物中根据已知推定未知(如见树丛之外的蛇骚动不安,推知树丛之内藏有某种吃蛇的动物)

    、从有内在联系的事物中根据已知推定未知(如见开水,推知水被火加热)

    ①。

    《胜宗十句义论》把比量分为两种,一种是“见同比量”

    ,指从有一致关系(同)的事物中根据已知推定未知;另一种是“不见同比量”

    ,指从有矛盾关系的事物中根据已知推定未知②。

    胜论派的量论显然具有合理因素,它承认在一般情况下,感觉的产生要依赖感官和外物的接触。

    但这种观点又不彻底,如《胜论经》中提到瑜伽行者的直觉,《胜宗十句义论》中认为感觉有三个要素和两个要素结合而生的情况。胜论派对比量的分析是细致的,它表明了此派在逻辑思维方面所达到的深度。

    三 数论派、瑜伽派及耆那教

    在这三个派别中,数论派和瑜伽派属于正统婆罗门教系统,历来被相提并论,耆那教则属于所谓“非正统派”

    ,其哲学体系与数论及瑜伽派的学说相差甚远。

    然而在量论问题上,三派却有某些相似之处。

    数论派认为获得正确认识的来源或方式有三种,即现量、比量和圣教量(本书前面已有较详细介绍,具体内容可参见

    ①参见A。

    E。

    高夫(Gough)

    :《迦那陀的胜论经》(The

    Vais′eshika

    Aphorisms

    of

    Kanāda,新德里,1985年)一书中对《胜论经》9,2,1的注释部分(第280—283。

    页)。

    ②参见木村泰贤:《印度六派哲学》,丙午出版社1919年版,第375—376页。定的。

…… 217

    012印度哲学

    《金七十论》卷上)。瑜伽派与数论派在哲理上有很密切的关系,它亦提出三种量(现量、比量和圣教量)

    ,但这三种量在此派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与数论派的三种量在其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不同。瑜伽派的三种量包括在所谓五种心作用的第一种“正知”之中。这三种量尽管是正知,但却毕竟属于“心作用”

    ,要与其它四种心作用(不正知、分别知、睡眠、记忆)

    一起被灭除。因而,这三种量在此派理论体系中被视为是进入“三昧”

    ,达到解脱的障碍。而数论派总的来说对三种量都是肯耆那教对于量虽未作明确的划分,但从其关于五种智(感官智、圣典智、极限智、他心智、完全智)的理论中可知它实际亦提及了三种量,即现量、比量和圣教量。这三种量基本被包括在此派五种智的头两种中①。耆那教在量论问题上的态度与瑜伽派有些相近,它虽然也承认这三种量是认识的方式或手段,但却又贬低它们的地位,认为这些认识有可能产生错误②。耆那教与瑜伽派所推崇的同样是通过直觉获得的知识。

    四 正 理 派

    正理派在哲学上虽与胜论派十分接近,在后期甚至与胜论派融为一体,但在量论问题上,二者的主张并不一致,正理派主张四种量:现量、比量、譬喻量和圣教量。这四种量以上已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此处不再解释具体内容。要补

    ①因为感官智是一种借助于人的外部感官和内部的认识要素(意)获得的认识,它包括记忆、识别和演绎推理等。圣典智是借助于符号和言语获得的知识。

    ②因为耆那教认为在五种智中只有后两种不会产生错误,而前三种则可能产生错误。

…… 218

    印度哲学112

    充或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在印度各派哲学中,量论一般在各派理论体系中所占比重有限,或是各派体系中的非核心部分,而正理派的量论则是此派哲学体系中的最重要的或核心的部分。

    换言之,正理派的量论体现了它对印度哲学的主要贡献。

    五 弥曼差派与吠檀多派

    弥曼差派中各主要哲学家对量的看法不完全一致。提到的量的种类最多的是六种,即现量、比量、譬喻量、圣教量、义准量、无体量。根据弥曼差派的典籍,此派中最早提及(一起提及)这六量的是弗栗底迦拉(Vrtikāra)

    ,在他之前出现的《弥曼差经》中未全部提及上述六量。在他之后,弥曼差派的两个主要哲学家(枯马立拉和普拉帕格拉)也未完全承认这六量①。

    弥曼差派一般所讨论的六量的具体内容,前面也已作了叙述。此处需进一步说明的是圣教量。由于弥曼差派把吠陀看成是正确认识的根本来源,认为人的认识只有符合吠陀的“圣教”才是正确的。这样,弥曼差派说的圣教量似应与其它正统婆罗门教哲学流派说的圣教量有所不同。弥曼差派的圣教量应仅指从一般的可信赖之人和权威者那里获得认识,不应包括吠陀这个认识来源,因为吠陀所表示的是一种特别的知识,即先天本有的绝对正确的概念,而弥曼差派六量中的圣教量则是以现量为基础的,所以二者不同。总之,在弥曼差派中,吠陀圣教被放在最高位置上②,而其所主张的六种或

    ①枯马立拉对这六量完全承认,普拉帕格拉则仅承认前五量,不承认无体量。

    ②参见木村泰贤:《印度六派哲学》,丙午出版社1919年版,第46—48页。

…… 219

    212印度哲学

    五种量的作用毕竟是次一等的,它们还不能说是最普遍有效的认识形式。

    吠檀多派的一些哲学家在量论上的观点与弥曼差派的观点多少有些类似。商羯罗本人提及三种量——现量、比量和圣教量。

    此派的后人又加入了譬喻量、义准量和无体量①。商羯罗和《梵经》的作者跋达罗衍那一样,认为认识梵的真实本质的唯一方式(量)是借助吠陀圣典(奥义书)

    ,其它别的方式是不能起这个作用的,因为其它的认识方式的基础是感觉,它们是应用于可感觉物体(即现象界)的。而梵是超感觉的。因此现量、比量等量在梵那里是没有效用的。这些量至多是起一些辅助作用(如在论证吠陀圣教的正确性时应用比量)。

    但从根本上说,认识梵本质的最可靠方式是依靠吠陀(奥义书)圣教②。其它量的主要应用范围被限于现象界,即对下梵的认识领域。

    吠檀多派中的罗摩努阇在注释《梵经》时亦讨论了量论问题。他也承认了三种量:现量、比量和圣教量③,而且也同意认识最高实体梵的主要认识方式是圣教量,因为梵是超验的④。

    在这方面,他的观点与商羯罗有相似处,但亦有不同处。

    在高羯罗看来,只有梵(上梵)才是真实的,而现象界(下梵)则是不实的,对下梵的认识是无明。现量、比量只能用于下梵。下梵既不实,只能用于这不实之物中的认识方式自

    ①参见S。

    拉达克里希南(Radhakrishnan)

    :《印度哲学》(Indian

    Philosophy)

    ,第2卷,伦敦,1931年,第488页。

    ②参见商羯罗;《梵经注》1,1,2—3。

    ③参见S。拉达克里希南:《印度哲学》第2卷,第672页。

    ④参见上引书,第674页。

…… 220

    印度哲学312

    然没有多少价值。然而在罗摩努阇那里,无论是作为最高实体的梵和作为其形式或属性的现象界都是真实的。罗摩努阇所承认的三种量是对实在之物的有效认识方式。

    第三节 各派量论间的重要差别

    如果单纯从形式上(或表面上)来概括各派的量论,大致可以这样说:顺世论主张一种量:现量(根据另一类史料,它在一定范围内也承认比量)

    ;胜论派主张两种量:现量和比量;数论派、瑜伽派和耆那教主张三种量:现量、比量和圣教量;正理派主张四种量:现量、比量、圣教量和譬喻量;弥曼差派中的普拉帕格拉派主张五种量:现量、比量、圣教量、譬喻量和义准量;吠檀多派中的商羯罗和罗摩努阇提出三种量:现量、比量和圣教量。此派后代的大多数量想家和弥曼差派中的枯马立拉派主张六种量:现量、比量、圣教量、譬喻量、义准量和无体量。

    如果从各派量论的实质性内容来看,却要作另外的分析和概括。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各派量论间有着重要的区别:

    一 感觉、推理等认识环节是否有真实性或实在价值?

    印度哲学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哲学一样,认识论一般都

…… 221

    412印度哲学

    与本体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吠檀多派中商羯罗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一些宗教哲学流派,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看成是虚幻不实的,因而在认识论上一般都贬低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商羯罗把梵(上梵)看作是最高实体,是唯一真实的东西,把现象界(下梵)看作是虚幻的假相,因而就否认感觉、推理等这些现实生活中应用的认识方式的普遍有效性。

    与上述观点对立的是顺世论、胜论、正理和数论等派。

    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承认了物质世界的实在性,因而在量论问题上也就相应地肯定了感觉、推理等认识形式的实在意义。

    二 获得正确认识是借助感官接触外物产生的感觉,还是依赖不经感官接触外物而产生的直觉?

    如上所述,在印度哲学的发展中,宗教的成分一直占有相当比重,除顺世论外,各流派都多多少少地纳入了宗教修行的内容。但各派这方面的内容有着程度的不同:有些是在实质上引入了这些成分,使这些成分有机地与其理论体系结合在一起,有些却主要是在形式上的引入,这些成分在其总的理论体系中不起主导作用。这种情况也直接反映在各派的量论中。

    瑜伽派、耆那教等宗教性较强的派别,在量论上极力抬高“直觉”

    方法,极力贬低感官与外物接触所产生的感觉。

    在他们看来,人越能摆脱外界事物,就越能接近真理,只有通过修行,摆脱感官等的影响来“直接”把握认识对象,才能认识真理。对于这种直觉方法,我们在前面已作了分析,即它在产生时反映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的本质的积极追求等,有

…… 222

    印度哲学512

    一定积极意义。但它本身主要是一种许多流派实现宗教目的的工具。用它来替代感觉、推理等把握客观世界的真理当然是不可能的。

    胜论、正理派等虽然在量论上肯定感觉推理等认识环节的效用,但也引入了瑜伽修行的直觉理论。不少思想家提出了世间现量和非世间现量的划分。然而他们在提出这两种划分时,并没有用瑜伽直觉来否定感官与外物接触所产生的感觉。他们所提出的非世间现量理论在其体系中并不占主导地位。这些派别在量论上的基本观点与瑜伽派和耆那教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上述印度各派关于量论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印度人很早就开始对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对认识过程中的许多具体环节作了细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