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人是谁 >

第5章

人是谁-第5章

小说: 人是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从性(conformity)和轻信性(gulibility)。

    他永远不会被完成,永远不是不可改变的。 人性不是人在自我的深处碰到的。 他总是在寻找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使一个人成为人的决定性因素是他所选择的形象。因此,关于人的理论的真理,要么是有创造性的,要么是不相干的,但决不会是纯粹描述性的。 有关星球的理论决不会成为星球存在的一部分;而关于人的理论却进入到人的意识之中,决定着他的自我理解,改变着他的实际存在。 人的形象影响着人的本性。 任何从人的本性中得到人的形象的企图,只能把本来由外部注入其中的形象抽取出来。

    做人的含义

    各种各样探讨人的问题的科学所完成的工作是无可替代的。 然而我们也迫切需要一种方法,以便确认人性的独特性质,这个任务远远超出了上面提到的科学的范围。行为科学通过观察和描述,大大丰富了我们关于行为的事实和模式的心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知识。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和动物相比,人是不仅行动,而且还思考他是如何行动的一种存在。 人对自身行为的感受能力,对自身行为表示疑问的能力,把自身行为看作是一个难题而不是单纯由最小的、不变的和最终的事实组成的结构的能力,这是做人(beinghuman)的根本性质。 对人的头脑来说,他的行为是

…… 33

    01人 是 谁

    个难题而不是毋庸置疑的、丝毫不变的事实,这本身就像外在行为的事实一样,是内心活动的重要事实。经验主义渴求准确性,专注于可以测量的“确定的”事实,这种过激态度使它自己的目的难以达到。 它使我们看不到事实背后的事实,即:使人具有人性的不仅仅是机械的、生物的和心理的机能,而且是不断作出决定的能力。 体现在生活中的事实,如果不与事前的决定和意志联系起来,不与同时产生的态度联系起来,不与事后的反应与思考联系起来,这些事实是不能准确地加以描述的。仅仅因为行为模式服从于精确研究方法,便把它看作是纯粹而简单的事实问题,从理智上来说,这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僭妄。 把行为模式看成似乎是一座空城,一片没有活的灵魂在其中居住的建筑群,难道不是错误的吗?人的行为模式不是已经死去的生命的纪念碑,而是充满生命的戏剧。 它既是一个系统,也是探索,是犹豫不决,是奋斗;它既是稳定性,也是迸发、离经叛道和非连续性;它不是最后的秩序,而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决定、控制、责难、挑战和指导的过程。研究行为事实的方法越精细和越容易,就越缺乏理智的胆识去探索人的存在中难以测度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对人的存在的各种事实加以阐述,而忽视了人的存在中关键的东西,我们对人的认识就远不是彻底的。事实,即人的实际行为,是公开的;而关键的东西却是含蓄的。 因为,人的行为模式容易观察,容易以一定程度的统计学的精确性加以描述,所以我们很容易把人的一切都归结为

…… 34

    人 是 谁11

    明显的、外在的和可观察的事实。但是,把人的本质与人的外部表现等量齐观,是错误的。人的存在的力量和奥秘既存在于人为自己创造的各种表达形式中,也存在于未说出和未宣布的事物中,存在于沉默不语和不可言喻之中,存在于无法表达的意识活动之中。物理事物可以根据客观性质来定义;人却只能根据他的全部处境,根据要求他回答的命令来认识。 人的主要问题不是他的本性,而是他如何对待他的本性。因此,人的存在不应当被归结为人类本性。 人的存在既是一桩事实,也是一个迫切的需要,既是注定的命运,也是机会。 只有关联于一种挑战,人的存在才能被理解。 它既包括过程,也包括由其存在的事实组成的结构,以及发生在他的实存中的奇迹和事件。

    作为难题的自我

    因此,我们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对人的行为的全部范围和模式作纯粹描述性探索,而是确定目的与方向,并揭示包含在描述中的问题与争议。 我们的研究工作是探索构成做人的特征的存在方式。 人的实存是由什么构成的?什么处境和感受必然地属于做人的结构?

    人对他自己的自我不是中立的或漠然置之的。爱和知识、价值判断和事实描述,在确定自我认识时不可分割。 自我认识既包括接受也包括拒斥。 如果没有掌握某种价值标准和价

…… 35

    21人 是 谁

    值倾向,人同其自我的关系便不可思议。认为描述性与规范性、分析与评价、观察与解释是截然对立的,这一看法在人力求确立人的存在的过程中变得毫无意义。个人实存的事实不是单纯给定的。 这些事实是通过自我理解得到的,而自我理解就是一种解释,因为每一种自我理解活动都要运用价值判断、规范和决定。 它是有选择的注意的结果,反映了某种具体的观点。 因此,就连我的实存的事实,也是通过解释而自我揭示的,解释的术语决定着我的生存方式和自我认识的方式。自我认识完全不能严格限制在对事实进行描述的范围内,因为自我本身是事实和规范组成的复合体,是由现状(whatis)和意识到“应当怎样”

    (whatoughtobe)组成的复合体。 做人的实质在于价值,价值包含在人的存在中。如上所说,人的难题是由于我们碰到存在与期望之间的冲突或矛盾才产生的。 因而,自我认识的根源就在于意识到自我是一个难题;它作为一种批判的反思而起作用。 消除骄傲自负,对自我及其行为和特点提出怀疑,是自我认识的主要动因。自我认识完全依赖于自我判断,它不应等同于观察和自我观察。 单纯的描述,简单地教条式地承认自我,等于取消人的难题,这实际上是放弃自我认识。 简言之,如果做人依旧是一个难题,我们就必须认识到,把描述方法当作唯一的方法加以运用,它最多只能使我们达到自我观察,却不能解决难题。

…… 36

    人 是 谁31

    关心人

    惊讶是人的存在的一种方式。 但是,惊讶也可能是纯粹的漫游,无目的地运动、闲逛和徘徊。 以问题的形式表达我们的惊讶,就是把一种模式和程序加之于头脑。可以提出的问题不止一个。 对问题的选择决定着探究的方向。 换言之,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预想的模式,并且模式也不止一种。 模式对杂乱无章的惊讶加以整理,并事先决定思考这一题目的过程。一个问题是一个化了妆的答案,明乎此,是起码的智慧。这是以问题的形式临到所有人和每个人的思想:我为何在此?

    我的实存中关键的东西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是从前提推导出来的。 它是连同实存一起出现的。 人对自己是一个难题,他不把自己的实存看作理应如此。我们必须不断从头开始。 最重要的难题不能由别人替你解决。 没有哪种解决方案是一经确定便一成不变的。 我们大家都必须同样思考同一个问题,对同一个谜同样感到惊讶。正如我不得不经历童年、青春期和成年一样,我也必须经历危机、窘迫、心灵的痛苦以及对这个基本问题的苦苦思索。在提出关于人的问题时,我想到的不仅是关于本质的问题,而且是我们身处其中的具体处境,这处境给人的难题带来了新的启示。 争论是古老的,但观点却是急迫的。 我们空前地认识到人的处境的无比严重性,这在我们的时代是新出

…… 37

    41人 是 谁

    现的。我们今天严肃地提出的问题在20年前可能完全是荒谬的。 例如,我们是最后一代人吗?这就是西方文明的最后一小时吗?

    奥斯威辛事件①和广岛事件②之后,哲学再不能依然故我。某些关于人性的断言被证明是虚有其表,被打得粉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常识的,到头来是乌托邦主义。哲学要想切合时宜,就必须给我们提供生存的智慧——不仅在我们孤寂的书房里切合时宜,而且在我们面临令人发指的酷行和大灾难的威胁时也切合时宜。 不仅应该在学术报告厅里,而且应该在看到死亡集中营的囚徒时,在看到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时,考虑到人的问题。人的生活中正发生着什么?我们如何理解它?我们如此询问为的是了解如何生存。我们的探究与其它探究的性质截然相反。 我们探究其它问题是出于好奇;我们探究人的问题是由于这关涉到自己。在其它争论中,探究者与问题是分开的:我知道落基山脉,但我不是落基山脉。 然而谈到对我自己的认识,我想知道的正是我自己;存在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是合一的。 我们已经看到,我们对人的人性进行反思时不可能保持完全超脱的关系,因为对人的所有认识都源于自我认识,人永远不能远离他自己的启我。

    ①波兰西南部一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校注②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一事。——校 注

…… 38

    人 是 谁51

    对人的处境的最有价值的洞察,不是通过耐心的内省和全面的审视得到的,而是通过遇到巨大挫折时的诧异和震惊得到的。 确实,彻底的反思之所以出现,通常是在意识到挫折、面临着危机和自我觉醒时,而很少是出于人在取得光荣业绩时的欣喜。在我们这个时代,离开了羞耻、焦虑和厌倦,便不可能对人类的处境进行思考。 在我们这个时代,离开了忧伤和无止境的心灵痛苦,便不可能体会到喜悦;离开了窘态的痛苦,便看不到个人的成功。为什么我们提出关于人的问题?因为被我们视为不证自明的关于人的知识,到头来不过是一堆气泡,温度稍高一点便会破灭。 我们有些人就是生活在人对自身的揭示所带来的忧伤之中。我们时代的病态在于缺乏良心,而不是神经失常。 我们的良心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由于自身的崩溃而受到贬低,由于它对复杂的挑战感到无能为力,便服从于自动行为。 对不久的过去感到骄傲是麻木不仁,正如对不远的将来充满乐观是愚蠢透顶一样。 在启蒙运动时期,哲学主要关心把人从往昔对人的控制之下解放出来。 今天,我们似乎更关心使自己免于掉入未来的深渊。如果对人的悲惨命运无动于衷,我们就无法研究人的状况。 虽然从生物学来讲人是完整无损的,但在实质上他却被走投无路、失意、自卑和恐惧感所困扰。 表面上,人类可以装作满意和坚强;但在内心,他却是贫困的、匮乏的、软弱的,经常处在苦难的边缘,动辄遭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挠

…… 39

    61人 是 谁

    一下他的皮肤,你会感觉到他的悲哀、忧伤、恍惚、恐惧和痛苦。 他的外表与实际之间的悬殊甚大,这正是社会一体化的前提。 为了被社会接纳,他就要接受压迫,这是他付出的沉重代价。 人类的顺应往往包括依从莫名其妙的占卜,包括良心的退让和必要的伪善。 的确,它常常是“一种沉寂的绝望的生活”。

    做人的逻辑

    我们的目的是探究做人(beinghuman)的逻辑。 做人意味着什么?根据什么来证明人有权做人?人的人性是否是毋庸置疑的洞察,是否是人的基本设定,正如计数能力和用两条腿走路的能力内在于人的存在一样?或者,它是异想天开的美梦,是一种变化的、偶然的、巧合的心理状态,并可以从心理学上解释为是派生的吗?换言之,做人是同存在的必要条件一样隶属于人的“本性”

    ,还是一种如同很容易擦掉的、外加的表面镶饰一样的附带现象?

    我们对人性的体验所揭示的内容使我们感到惊异。 做人是一个现实。 人之为人在于他的基本情感,在于他对所意识到的现实的反应方式(即他对自身的存在、对周围的存在物和对超越自己的存在的反应方式)

    ,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在于他如何同他自己的实存相联系,如何同其他人的实存相联系,如何同他的直接环境中所呈现的相联系,如何同存在着的但又不是直接呈现的相联系。

…… 40

    人 是 谁71

    就人的真实状态而言,人关于做人的观念既模糊又混乱;这些观念经常表现在心绪中而不是表现在决定中。 那么,是不是说这些观念缺乏本体伦的正确性呢?人们在认识到需要营养以前早就在不停地摄取食物。 然而,如果把进食看作纯粹心理需要,则是误解。停止做人,必然会终止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和做人之间具有本体论的联系。 比如对生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