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cia读心术 >

第29章

cia读心术-第29章

小说: cia读心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充沛,带有极强的支配欲,喜欢和别人争斗。前纽约市长拉戈迪亚天生头骨宽大,他就经常和别人发生激烈的论辩,而且在口舌之战当中,他几乎战则必胜,连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常常被他咄咄逼人的气势所击倒。

②窄形头部

这一类人和前面一种人恰恰相反,他们在意见产生时往往站在“鸽派”一方,更多时候,他们是温和睿智的。另外,窄形头的人大多很机警,而且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委婉和气,擅长外交手段,这种特质很适合做间谍工作。

③高形头部

专家认为,从耳朵眼向上开始计算,超过5寸8(约19cm)的就属于高形头部。这一类人群当中容易产生教育家、传道士和政治家。他们大多乐观、公平、诚实坦白。

④低形头部

CIA认为,头部低的人往往是重视物质生活的,这一类人如果单纯用利他主义来劝说,是很难产生效果的;想要和他们产生合作关系,给对方一些非常实质性的好处才是最好的办法。

(2)鼻子形状

和头部相比,鼻子的分类就显得少了许多,但一些时候CIA们也会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鼻子来判断这个人的积极性。按照CIA的经验,那些鼻尖长、颧骨高的人大多精力旺盛、积极性非常好。也就是说,这一类人往往干劲十足。与之相反,那些鼻子相对比较小的人,就往往显得缺乏主动性了。有科学家试图通过“通气量”来解释这一现象,但是得到的结果看上去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只能说如果长期供氧量不足的话,一个人的智力会受到影响。

(3)嘴唇形状

和其他部位相比,人的嘴唇部分区分不是很明显,研究者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界定范围。相对而言,嘴唇窄而薄的人,往往沉稳矜持;嘴唇松弛的人往往缺乏意志力;而嘴角上扬的人乐观积极。如果看一个人鼻子和上唇之间的人中,人中短的人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哪怕是一些虚情假意的恭维在他们看起来也非常受用。与之相对,那些人中比较长的人就显得比较自大了。对于这种人,CIA特工的建议是,一般不要随意去恭维他们——这一类人非常独立,疑心也比较重,遇到别人的赞美,他们甚至会问:“噢?是这样的吗?”

(4)体型

人的体型可以分为很多种,大体分来,可以按照“高矮胖瘦”来归类。在一些形体学专家看来,由于体型外貌的不同,也会给个人带来很多差异。一部分人由于自己矮小或者是过于高大的体型在小伙伴、邻居面前受到区别对待,往往对他们的成长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①体型高大的人

CIA认为,体型高大的人往往都很乐观自信。可以说,这一点是源于他们强大的控制力。因为在他们眼中,很少有可以给自己造成危险的因素存在。另外,由于身材上的高大,这些人往往在人格上是早熟的。

沙克·奥尼尔在13岁的时候就接近两米,这让他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在过节的时候戴上面具,跑去敲开邻居的家门索要糖果;身高206公分的艾德蒙·其普也是在自己13岁的时候被母亲赶到了地下室,理由是他的个子太大了,得像个男子汉一样一个人睡了。可以说,身材出奇高大的人往往是缺乏童年回忆的,因为他们在刚刚步入青春期的时候就已经被赋予了成人化的任务。人格上的早熟让他们有了和同龄人不一样的经历,而这些经历无形之中又强化了他们的个人能力,所以这些人有由内而外的自信、支配欲望也就不足为奇了。

②身材矮小的人

和体型高大的人相比,身材矮小的人受到的轻视是更多的——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铁律,即使是文明的人类社会,这一点依然不能完全避免。很多时候,在玩伴当中,那些矮小的孩子总是会丧失发言权,这无疑促进了他们从智慧上完成改造世界的决心。很多充满智慧的小个子,比如巴尔扎克、亚历山大·蒲柏、伏尔泰、毕加索、拿破仑大帝、斯大林等,都是用头脑思考的典范。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身材矮小的人在艺术界很容易成就一番事业。因为他们的敏感神经在后天环境里得到了加强,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就更集中在思索上了。比起那些高大的政客,矮个子的领导人也很少以脾气火爆著称,但像身高190公分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将近两米的戴高乐,可都是出了名的硬汉。如果说高大的叶利钦更擅长振臂一呼,率领士兵包围克里姆林宫,是勇于行动的,那么矮小的拿破仑就更加专注于心理战、工于心计了。

③偏于肥胖的人

在CIA特工看来,形体上偏于肥胖的人大多都是乐观向上的,对于现实生活当中的那些不积极因素,他们都能够泰然应之。其实,和别人一样,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时,也会受到很多的区别对待——一些人对他们冷嘲热讽,背后里挖苦嘲弄,而且很多女孩子也会对他们投来轻视的目光。通常,在这个充满敌意的环境里,体型偏胖的人往往会采用自嘲来化解尴尬,因为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显得幽默、滑稽,受人尊敬。

CIA就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一些初级特工被派到城市人流拥挤的地点,集中观察行人的姿态。结果大家得出的结论惊人的相似,有一名特工这样写道:“在人群之中,高个子和胖子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高大的人往往喜欢用手直接推开人群,为自己开道。而那些胖子,在人流当中被挤来挤去,但是看起来他们依然很开心。”

④体型纤瘦的人

关于体型偏瘦的人,不光是CIA,很多犯罪心理学家也对他们颇感兴趣。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之后下结论说,相比起那些肥胖者而言,体型偏瘦的人更容易患上精神偏执症。虽然这一论证公布之后,立刻招致了大量的批评,但是很多实际案例确实也证明,这一种说法并不是纯粹的哗众取宠——在一些连环杀手中间,瘦人占据的比例要更大一些。每个人都有改造世界的欲望,但是相对而言,瘦弱的人由于体力上的积弱,往往在实际过程中会遭遇各种不如意,而这会让他们在心底里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带来不同程度的偏执症,甚至会引发一些妄想症状。也就是说,他们更容易沉醉在自己不能得到的那个精神世界当中去。CIA认为,这一类人群是敏感、偏执者与激进派的高发地。当然,这样说似乎也太过偏激——如果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在瘦人当中,非常容易诞生反应迅速、一往无前的革命派。

总体来说,上面这些关于CIA特工“隔布识人”的要求和观点,都不是绝对的。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绝对不能够用这样的眼光去考量、评估对方的内心世界。对神经全面紧绷的CIA特工来说,练成一双火眼金睛是非常重要的——在刚一搭眼的情况下就能够对这个人有必要的了解认识,才能保证每一位CIA特工都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不至无端丧命。

2 性格分析:分析监狱里的每一个犯人的性格特征

为了读解其他人的心理特征,美国的特务机构还专门组建了一批分析专家,比起类似于“万金油”式功能的“饥饿训练法”,这些专家所研究的项目更具有针对性,他们的工作就是分析监狱当中犯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变化,以此为CIA或者FBI的特工们提供帮助。

在CIA局长看来,他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档案库,因为这里面存放着详尽的资料文件,任何时候,如果有必要,他都可以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来。当然,这里面也存放着不少科学调查组上交的分析报告。其实,在西方世界,早就兴起了一种对犯罪分子进行心理侧写的做法,它是基于侧写师本人丰富的个人办案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简单说来,这种做法就是犯罪心理学家对于作案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思考,分析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包括其年龄、性别、肤色、外貌特征、职业等,同时他们还会预测、推理罪犯何时何地将进行下一次作案。

罗伯特·雷斯勒在他长达20年的联邦特工生涯中,创建了行为科学调查组,这对于美国的心理犯罪调查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虽然雷斯勒的确切身份一直是FBI探员,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被CIA特工广泛地运用到现实工作中。

1978年1月底的一个晚上,美国西部城市萨克拉门托发生了一起凶杀案。受害者是一位年仅22岁的准妈妈,现场非常恐怖,而且可以看出,这名叫做瓦伦的年轻女子遭到了凶手残暴的对待——她的身上布满了刀痕,致命的一刀从胸口划到了肚脐,肠子也因此露了出来。接到报案后,雷斯勒和其他同行一起赶到了案发现场。

当警方进行现场搜查的时候,发现这里并没有钱财丢失的状况。也就是说,排除了谋财害命的可能。为了不让凶手提前有所觉察,警方在给媒体的发言当中,刻意隐瞒了一部分他们看起来比较重要的线索。比如受害人身体遭到了凶残的凌虐,有部分器官不见了,嘴里甚至被塞进了动物的排泄物。更让人感到可怕的是,当警察点看屋内家具的时候,有迹象表现,这个可怕的杀手残忍地将受害人的血掺进了乳酪瓶中,一饮而尽。根据丰富的经验,雷斯勒为这个丧心病狂的家伙做了一个心理侧写,他这样假想道:

“凶手是一名介于25~27岁之间的白人男子,体型偏瘦,看上去有点营养不良;这个人的住所非常凌乱,有精神病史,服用过违禁药物;个性比较孤僻,不喜欢和同性或者异性朋友交往;也没有工作,没有服过兵役,高中或者职校辍学,很可能患有偏执狂妄想症。”

在从来没有见过凶手的情况之下,专业特工就可以对对方做出如此确切的预测,实在超出了其他人的想象,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有丰富依据的。

比如,从杂乱无章的犯罪现场来看,凶手没有抹去可能为自己带来牢狱之灾的线索,而且在作案方式上也是毫无逻辑可言,于是警方断定该名罪犯可能患有严重的精神病。从理论上来讲,偏执狂妄想症患者大约要8~10年时间的潜伏期才能出现如此毫无逻辑的残杀,而这种偏执狂妄想症初发时间一般在19岁,再算上10年时间的酝酿,雷斯勒推断凶手的年龄就在20~30岁之间。而且,由于在案卷当中,找不到类似的案例,所以雷斯勒断定这一个凶手的年龄不会超过30岁,更何况,如果凶手的年龄大于30岁的话,他的心理异常就会超过自己的控制范围,他会疯狂作案的。

德国精神学博士厄尼斯·克莱切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威廉·谢尔顿都认为,体型偏瘦的人更容易患上心理偏执,其实这与中国古语“心宽体胖”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医学角度讲,雷斯勒认定凶手是一个瘦子,也是出于大部分精神分裂的人食欲不佳,经常不吃饭考虑的。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一类凶手大多不注意整洁和个人卫生,所以他们朋友非常少,住所里面也是混乱不堪。可想而知,军队是不会要这种生活混乱的人的,所以说凶手没有服过兵役。

警方按照这样的描写锁定嫌疑人,最后很快就抓住了这个杀人饮血的家伙。而结果证明,这个人就是一名年轻的白人男子,而且他的现状几乎和雷斯勒的描述一模一样。此外,这个杀人凶手自称是患上了一种不治之症,只能通过饮血来保证自己的血液不变成粉末!

有了这样的心理侧写作为资料,不管是CIA还是FBI,他们在办理案件的时候都得心应手了许多。更加重要的是,在美国的一部分州,死刑是废止了的,所以有很多变态杀手都被判了终身监禁,这在工作上为CIA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罗伯特·雷斯勒因此采访到了一大批声名“显赫”的罪犯,比如“按照父亲的心灵指示杀人”的赫伯特·穆林、拥有成千上万名忠实粉丝的连环杀手泰德·邦迪、在家中用水泥封存了29具尸体的约翰·加西等。

通常,只要有必要,他们就可以派出一流的心理学专家,对那些罪犯进行采访,但这些材料不是完全可靠的,因为一部分患有妄想偏执症的杀人犯都喜欢在愚弄警察中寻找乐趣,从而编造一些故事来玩弄警方。虽然有些时候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是他们有意的,但有时候,也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真实想法。比如理查德·蔡斯就在访问中这样对雷斯勒说:“你知道吗?有人对我做了手脚,我中了毒,只好用饮血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当雷斯勒更进一步追溯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煞有介事地说道:“每一个人都有肥皂盒,当你把肥皂拿起来后发现盒子底部是干燥的,那就没事;如果下面有粘着物,那么就说明有人给你下毒了。”在蔡斯眼中,这种毒会将他的血液变成粉末,只有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才能使自己不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