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首席御医 >

第503章

首席御医-第503章

小说: 首席御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亩三分地上,几乎是一言九鼎,任何事都能拍板。副市长胡开文都得让着七分,就是在白阳市里,曾毅照样也有不小的影响力,怎么一下就给调到医院去当个院长助理了呢。医院里上有书记、院长、副院长,下有一大帮老资格的主任医师和教授,小曾主任一无医院工作的履历,二无正式的医师职称,三来年纪轻轻。去了之后怕是很难一展拳脚,哪有在下面当个土皇帝爽快啊。

    明着是上挂,其实是重贬,管委会不少人都是这种想法,很为曾毅抱屈。小曾主任这两年对高新园区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以前只要稍微有点背景有点能力的。都是想尽一切办法要从高新园区调,而现在呢,凡是有点背景有点关系的,都是挤破脑袋想到高新园区来工作,不为别的。单是白阳市工资最高这一条,市里任何地方都比不上。

    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曾毅也已经决定要走了,别人越是觉得这个新安排对自己不公,这反而对高新园区是一件好事,至少在自己挂职的一年期间,是不会有人动高新园区的主意。三天之后,市委组织部长于绍衡再次亲临管委会,宣读了曾毅的工作安排,并建议曾毅原先的工作,继续由常委副主任李伟才来负责,胡开文当场表态支持。

    会议之后,曾毅离开白阳市,由荣城乘飞机直抵京城,等走完流程、办完手续,曾毅正式在京城医院入职,已经是一周之后了。

    京城医院的院长,叫做周耀明,今年五十二岁,因为从事医疗工作的关系,保养得非常好,看起来像是只有四十岁的样子,此刻他正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曾毅的履历表。

    从这份履历上看,曾毅从事卫生系统工作的经历还是非常完整的,从君山医科大学毕业之后,先是进入南江省卫生厅工作,再到南云县卫生局担任常务副局长,期间还有执行保健任务的经历。

    “砰,砰!”

    办公室的大门传来敲击声,周耀明就放下履历,道:“请进!”

    曾毅推门走了进来,道:“周院长你好!”

    “你就是从南江来的曾毅同志吧!”第一次见面,周耀明显得很是亲切,他抬手指了指自己对面的椅子,道:“来,坐吧,正好我有些事情要对你做安排!”

    “谢谢周院长!”曾毅就大大方方在周耀明对面的椅子上坐下,道:“以后就要在周院长的领导之下工作了,还请周院长多提点!”

    周耀明微微颔首,道:“关于你的工作,昨天院党委已经开会讨论过了,因为你以前在保健系统也工作过,今后你就主要负责联系特需医疗部、医务处、后勤保障处这几个部门,对于这样的安排,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曾毅就道:“感谢院党委对我的信任,我一定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是我没有任何医院工作的经验,就怕犯了不该犯的错……”

    “不懂不要紧,只要勤学好问,总会搞懂的嘛。再者你也是医学的底子出身,入行比起外人,可要容易多了,要相信自己。”周耀明笑呵呵地说着。

    曾毅可不敢“相信自己”,这话周耀明可以讲,但自己是绝不能信的。他还是很客气地道:“周院长,以后需要请教你的地方。可能会很多。”

    周耀明又是轻轻一个点头,看来这曾毅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这个助理的职责,就是上传下达。他道:“年轻人嘛,只要多走、多看、多思考,相信很快就能进入工作状态的。”

    “周院长,我会尽快熟悉了解咱们医院的情况,争取为你分担一部分琐碎的工作。”曾毅说到,周耀明刚才的话已经讲得很明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医院多走、多看、多思考,但没有任何拍板权,这样的工作对曾毅来说。可以说是太清闲不过了。

    交代清楚曾毅的工作内容之后,周耀明就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打开了吹吹上面的浮沫。

    曾毅就知道谈话结束,站起身来,道:“周院长,如果没有别的吩咐,那我就先出去了?”

    周耀明微微点头,道:“你的办公室。下面已经准备好了,等会你,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就给办公室打个招呼!”

    看着曾毅离开,周耀明就把茶杯放下,一口茶水也没喝。能够从南江省直接被安排到京城医院来挂职,那绝对都不是什么凡人,所以第一次见面,周耀明对曾毅还是相当客气的。如果曾毅挂职期间留在了京城医院,那就铁定是自己的助理了。上面是要把他当做储备干部来培养;如果挂职期间回到南江去了,也就一年的工夫而已。不管从哪方面讲,周耀明都没有理由为难曾毅。出了周耀明的办公室,就有人领着曾毅到了一间办公室前,道:“曾助理,这是为你安排的办公室,要是有什么不满意的,我让人再整理。”

    曾毅推开门看了一下,里面的装修摆设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他就道:“辛苦了!”

    “那就不打搅曾助理工作了,有什么需要的地方,你直接吩咐我就可以了,我就在外间的大办公室里!”那人说了一声,就退了出去,顺手帮曾毅带上门。

    曾毅坐下之后,环视了一圈,心道自己今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可就要在这间办公室里度过了,从管委会一把手的位置上,一下被调整到京城医院当助理,曾毅多少有些不适应,就像他当时关掉生生堂进入卫生厅工作一样,完全就是从一个世界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当时由医入仕,曾毅就很不适应,直到在南云县扶贫出了成果,曾毅才开始慢慢接受了体制内的生活;如今过了近三年,再次回到医院,曾毅反而又需要重新来适应了。

    正在想着呢,办公室传来了敲门声。

    “请进!”曾毅提高嗓门道了一声。

    办公室的门一开,进来是李辉,他笑着道:“领导上任,我特地过来恭贺!”

    “是李主任啊!”曾毅就站了起来,笑呵呵道:“来,快请坐!我哪是什么领导,是给领导跑腿的!”

    李辉客气了两句,才在曾毅面前的椅子上坐下,样子稍稍有些拘谨,他没有想到,三个月前,曾毅还是党校的学员,为了给张文奇的老领导看病,还需要托关系走门路呢,这眨眼之间,曾毅就已经是院长助理了,成了院领导中的一员。

    对医院体制甚为了解的李辉,可是再清楚不过了,院长助理那是晋升副院长的必经之路。

    “曾主任在党校学习期间,我就始终深信,将来你肯定会大展宏图的!”李辉恭维了一句,道:“现在果然应验,曾主任已经是我的领导了。”

    曾毅摆摆手,笑道:“我刚来,对医院的情况是两眼一抹黑,今后还得你多多帮忙啊!”

    李辉就道:“只要曾主任用得着,我肯定是不遗余力。”

    曾毅也没着急问医院的情况,而是问道:“王市长目前还在医院吧,恢复得情况如何了?”

    “恢复得非常好,如今已经能够下床活动了,相信再过一个月,就可以返回工作岗位了!”李辉答到,随即也问了一句,道:“听说王市长讲,张大哥好像调到西江省政府办公室工作了?”

    曾毅笑着一点头,道:“综合二处的副主任!”

    李辉顿时羡慕不已,虽说在医院工作,但他对地方行政体系并不陌生。一般来讲,一个省有几位省长,就会有几个综合处,按照级别顺序,综合一处是专为省长服务的,综合二处就是为常务副省长服务的,能够担任综合处的主任,那绝对都是心腹人物才行,张文奇担任二处的副主任,很明显是要为接二处主任的班做准备了。

    “能够认识张大哥、曾主任,是我的一种幸运!”李辉笑着说到,“我早就知道,你们都是要干大事的人。”

    曾毅已经从李辉的话中,大概知道李辉的心思了,李辉虽然是专职的医生,但肯定有走行政路线的心思,所以当时在党校期间,他才会如今结交大家。不过这也无可厚非,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在医疗行政化、科研行政化的大环境下,几乎所有的大夫,也都想当院长。

    只是这么一想,曾毅反倒对自己这次担任院长助理的安排,有些摸到门了。

    按照曾毅的心思,如果进卫生部,最好是能去中医药管理局,这样自己也可以为中医事业做一点贡献。但自己却忽略了一个事实,自己之前从事的是行政综合岗位,一旦进入中医药局这样的专业业务部门,今后发展的路子,就大大被限制了,基本职能在卫生系统里打转了。

    而院长助理的职务,虽然也在卫生系统内,但却是不折不扣的行政岗位,而且是综合管理医院的一大摊子事,包括人事、财务、制度建设等等方面,就算自己没有拍板的权力,但也有参与管理的权力,这跟地方上的综合行政岗位,是没有区别的。

    当初方书记为了培养自己,把自己从卫生系统调离,转到白阳市担任管委会主任,好不容易脱离了卫生系统,如果这次再回去卫生系统做对口的专业业务,很可能就背离了方书记的初衷,或许这才是自己担任京城医院院长助理的真正原因吧。

    明白这一点,曾毅心中释然了很多,笑呵呵地看着李辉,道:“晚上忙不忙?”

    李辉心中一个激动,这句话就相当于是邀请自己共进晚餐了,他立刻道:“今天晚上我不值班,正好庆祝曾主任担任院领导工作。”

    四千字送上,今晚只有这一更!(未完待续

第四七七章 接电话

    曾毅这位院长助理,其实并没有多少事情要做,他负责联系的几个部门,都有各自的主管领导,在业务上曾毅完全插不上手;就算是上传下达,周耀明也有秘书来做这项工作,曾毅更是插不上手,除了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文件外,他基本是任何事情做的,挂职锻炼,彻底成了挂职养闲了。

    院长周耀明是个很忙的人,平时待在医院的时间非常少,最近又要去外地参加一个学术活动,这一去可能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

    曾毅就更没有什么事情做了,思来想去,曾毅决定到医院各处去走走,实际了解一下情况。

    虽然是医学专业出身,但曾毅确实没有在医院工作的经历,他对于保健系统的熟悉程度,甚至要远远超过对医院的了解。在医院管理这一方面,曾毅完全是门外汉,他对医院的所有了解,基本都是来自于师兄邵海波平时的闲谈。

    邵海波平时经常会提起“医院体制改革”的事情,曾毅也听了一些,但始终抓不住重点,医院改革的事情上面提了很多年,最后的结果就跟减负一样,越改越臃肿,越改医患关系越紧张,上面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但老百姓看到的,却是医疗资源反而更稀缺了,看病是越来越难了。

    这几乎成了一个死结,不断地进行着恶性循环,曾毅想着自己现在难得有这么一个参与的机会,就算无法参与管理,但也是一次很好的实地调研机会。京城医院作为中央机关的保健基地,其体制病自然也是最为根深蒂固的。自己只要把这里存在症结找到了,今后地方上医院改革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出力献策了。

    从行政楼出来,曾毅绕了一个圈,就进了特需医疗部,这是京城医院最重要的一个部门了。

    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不可缺少门诊部、护理部、住院部这三大部门,至于其它的部门。则属于是服务性质的,比如后勤处、人事处、基建处。

    但每一所医院,又会有着自己的特色和发展路线,比如注重国际医学交流的医院,会设立国际交流部;在科研领域有优势的医院。会设立科研部;侧重于医学教育的医院,会设立教学部;而京城医院最大的业务,就是特需保健了,所以专门设立了特需医疗部,在特需部的下面,甚至还有自己专属的医务处、住院部、医务处、器材室。

    曾毅先到特需部的办公室打了个招呼,办公室就派了个熟悉情况的办事员,领着曾毅四处转着。

    办事员姓周。比曾毅大两岁,今年二十七,是京城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到了京城医院之后转到了行政岗,在特需部办公室干办事员,如今已经过去三年了,依旧还是个办事员。

    “曾主任,咱们先去了解哪个部分?”周办事很客气地问着曾毅。

    “你叫做曾助理就可以了!”曾毅呵呵一笑。也没有什么架子,道:“对于医院的情况,我现在是完全不清楚,你看应该先去哪里?”

    周办事一琢磨,就道:“要不就先去器材管理室吧!我们京城医院的器材配备,在京城的几个大医院里,都是首屈一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