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男人这东西 >

第10章

男人这东西-第10章

小说: 男人这东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场合,让男人敬而远之的是动不动就提出要结婚、竭力要把对方拉入家庭的女
子。当男人还想保持单身尽情玩乐时,她们却已早早地开始设想构筑爱巢,盼望早日成
婚。
    男人对女性的这种倾向十分警觉,一旦觉得她已认真考虑结婚事宜,男人的第一个
反应就是“糟糕”,随即开始做出撤退准备。
    于是,女人会通过“我们今后怎么办”,“某某人已结婚了”,以及“家里人让我
去相亲”之类的话语,委婉地向男方提出结婚要求。
    男人若对此不置可否,女人们立刻会急躁不安,责问男人“你怎样向我负责?”或
“难道你只是逢场作戏!”这类女子最让男人头痛,且最具杀伤力。
    只要发生了肉体关系,就必须结婚,对此男人们感到实在无法接受。如果认同这种
说法便是认同“如果不打算结婚就不能谈恋爱”这一逻辑。假若尚处在要求新娘必须是
处女的、价值观念异常保守的封建时代,这种说法或许会得到人们的认同。但时至提倡
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的今日,还拘泥于“既然以身相许,男人就应该担起责任”这种观念,
那也显得太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还有一些女子会说,“既然彼此相爱,希望组织家庭不是顺理成章的吗?”乍看也
有一定的道理。可是爱情果真是至高无上的,只要爱一个人就必须占据他全部的生活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恐怕男人便会视恋爱为危途从而敬而远之了。
    



    女性还有一句常用的台词,“你让我如此喜欢上了你,而你却……”这句话亦有值
得推敲之处。让对方狂热地爱上自己,男人的确应该负其中的部分责任,却不是全部。
对某人是否喜爱,原本是由自身意识决定的、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对方的责任,因此这种
说法并不恰当。
    想必看过《旅情》这部在电影史上享有盛誉的电影的人不在少数。影片中,奥黛莉
·赫本扮演美国一家公司的女秘书。女主人公利用暑假来到意大利的威尼斯。一个偶然
的机会中,她认识了一名经营古董店的中年男子,两人双双坠入情网。但是好景不长,
假期结束后,女主人公不得不踏上归途。在影片的最后,中年男子捧着白色栀子花在站
台上尾随列车奔跑,女秘书在车中透过车窗含泪回望,两人的特写镜头交错穿插,演绎
了一出动人的离别场面、催人泪下。
    为写一篇关于这部电影的散文,我去意大利作了一次专题访问。我向一名当地船夫
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假设你是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如果女主人公无法忘记你,再次回到你身边要求和
你生活在一起,你会怎么办?”
    船夫耸耸肩回答道:
    “如果这样的话,反正我没有提及要结婚之类的事,自然用不着负什么责任。两人
在一起已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难道这还不够吗?如果没有遇上我,等待她的只能是
一个无聊寂寞的假期;而正因为有了我,彼此才会有如此美好愉快的回忆,这一点我想
她也应该明白的。”
    对这名船夫的话,恐怕有不少男性内心抱有同感。不过,日本的男人虽然对此也有
共鸣,但在内心某一角落,总还有一丝内疚感吧!
    这种日本式的感觉,直至今日,在公司之类的组织内仍遗风甚重。同事间谈恋爱,
倘若男方对结婚一事犹豫不决迟迟不定时,朋友及其他同事们便会催促,“你打算让她
怎么办?”暗中施加压力让男方意识到他有责任承担义务。
    另外还有些女子以这种说法为理由找上司诉苦,“我现在和某某在谈恋爱,可是……”
这种现象之所以时常可见,其原因在于“既然两人已发生了关系,男方就必须负起责任”
这种观念在日本仍非常根深蒂固。
    相形之下,将结婚与恋爱视作两码事的女人很少。女性往往将结婚理解为恋爱发展
的必然结果。说得过份一些,自和对方发生关系那一日起,女性便暗自盼望着同这个男
人结婚了。
    然而男人的爱情则显得似乎没有那么执著。对他们来说恋爱和结婚之间并无必然的
联系,恋爱就是恋爱,而不是别的什么。这种想法的差异或许就是造成男女间磨擦不断
的一个重要因素。
    需要申明的是,我们这里讲的恋爱是指男女双方间认真投入的恋爱,而不是那种在
大城市里演绎的不胜枚举的爱情游戏。这一点若事先不说清楚,以后容易导致误解。
    对于恋爱,男性希望能忠实于自己的感情,忠实于自己所爱的人,同时又如刚才船
夫所说的,不愿陷入过深,最理想的是能将它作为美好的回忆一直保持下去。总之,恋
爱和结婚是两码事,因此结婚时选择其他女性毫不为怪。
    所以当女方要求结婚时,男人们往往会如此辩驳:“我是说过喜欢你,可我没说过
要和你结婚呀!”以此作为脱身之由。
    可女性并不接受这一套。必要时,她们会去向上司求援,或向朋友们哭诉,通过各
种各样的手段来促使愿望得以实现。
    尤其是在女方怀孕的情况下,男人更是插翅难飞,最终会被女方逼迫着乖乖就范。
    这样看来,虽然女性表面上对恋爱表现得不怎么主动,实际上与男人相比,在交往
中女性往往更为积极地使用着各种手法。
    “有人为我撮合相亲的事,是不是去看一下”,“我要是去相亲的话,你会不会吃
醋?”等等,都是女性旁敲侧击对方的一种手段。男人若回答说:“那你就去看看吧。”
女方必然会勃然大怒,“好你个没心肝的”,“原来你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于是常
常会因此产生一场口角。
    为避免这类棘手的问题,男人们往往会从友人那儿听取意见。对方会这样忠告,
“你最好对那个女人谨慎些”,或“你要是没有和她结婚的想法,最好还是适可而止”。
    于是,尚无结婚打算的男人为远离这样的麻烦事,就尽量同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子
交往。因为年轻的女子也同样渴望享受单身的自由,自然不会急于结婚。
    总而言之,越是认真的女性,越是容易将恋爱和结婚连在一起,尤其是当她委身对
方后。这样一来,男女双方很自然地会产生争执。
    进一步考虑为何男人不把恋爱等同结婚的原因,我们会发现这主要源于男女在性本
质上的差异以及相互间对恋爱认识的分歧。
    简而言之,在男人心目中,恋爱和运动、赌博的情形差不多。这听来有些冷酷,事
实上恋爱确实不占绝对的优势。
    男人们除了想和女友约会以外,还想去旅行、滑雪、喝酒,这些愿望同样强烈。
    另一方面,女性一旦谈恋爱,恋爱便成为她的一切。恋爱即是她的全部生命。同运
动等娱乐相比,恋爱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它的事物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于是抱有这种想法的女性谈恋爱后会希望对方同自己一样地投入,这样一来便往往
会产生矛盾。
    这几年喜欢玩麻将的男人大为减少了。曾经有一段时期,几乎每个男人都十分热衷
于麻将,为此他们常常同恋人发生争执。男人们一旦玩起麻将便彻夜不归。于是恋人必
定怒气冲冲地责问道,“我和麻将,究竟哪个重要?”
    虽然男子略感内疚,却不愿因此放弃麻将。对男人来说,本来运动、赌博和恋人同
等重要。不过,如果照直说,难免会更加激怒女方,被迫无奈之余,只能用一句“当然
是你喽”来搪塞。
    假若女友还紧逼一句,“既然这样,从今以后就再也不要玩麻将”,那么男人对女
友如此不近人情的态度会感到失望。几次下来,男人们自然会厌倦起处处拘束自己的女
友,准备伺机逃离她的束缚了。
    无论怎样喜爱自己的女友,男人终归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譬如驾驶帆船去航海一个
月,或和同性朋友们去打几天高尔夫球。他们渴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被任何人打扰。
    过了一段与女友不见面的日子后,男人又会急切地想见女友。从这个意义上,说男
人是种任意性很大的生物确实切中“要害”。男人的任意性便是在考虑事情时容易只从
自身角度出发,女性若同男友生活过一段日子后,便会对此有较深了解。
    这种性情的男人结婚后,其表现一般不会有所改变。他并不是故意忽视家庭或忘记
了它的存在,只是对他来说,目前还有同家庭一样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用一句话
来概括他们的真实想法,便是“我迟早会回来的,所以现在你不要罗里罗嗦的”。
    可以想象,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能理解并接受这种属于男性的社会规则。正如男人只
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女性也总是立足于女性的立场来思考事物。
    例如有的女性表示她们欣赏具有浪漫气息和冒险精神的男人,可一旦自己的恋人或
丈夫提出要去驾驶帆船航海三个月,恐怕她的脸上会立刻布满阴云。于是男人不得不回
答来自女性的“帆船和我,哪个重要?”之类的质问。既然如此,女性当初最好不要口
口声声说欣赏具有浪漫情调的男子。
    还有的女性会恳求道,“那就带上我一起去吧。”对此绝大多数的男子一律会斩钉
截铁地加以拒绝:“No!”
    这不是因为讨厌女友同往,而是由于不管工作也好,赌博也好,帆船也好,凡是男
人热衷的活动,皆是在以男人为主的社会里进行的。如果带上女友或妻子,不仅有可能
打乱男性世界的秩序,更有可能影响到他与同性朋友之间的友情。
    男人异常珍惜这种友情,在他们心目中友情占据的地位远远超过同样的东西在女性
心目中的地位。
    理由很简单,男人如果失去友情便意味着脱离男性社会,最终成为一匹独行狼。作
为男人这是谁也不愿意遇上的下场。男人早在少年时期就有这种价值观,所以在男性社
会中确保自己的位置对他们而言,同珍爱自己的妻子或女友一样重要,无法忽视。
    在日本的男性社会里,此种倾向十分明显。如果对男人的这种感觉不能理解,也就
无法理解男女之间的事情。
    当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子开始步入男性社会时,他的首要任务便是如何确定自身在男
性社会中的位置。对这一时期的男人来说,自由远松的恋爱关系最为理想。
    最反,“适龄期”这个词在都市里已鲜为人知了。这个词原本是适用于那些超过一
定年龄的女性的。其中含有暗中催促她们早日结婚的意思,是一个听起来让人颇为不舒
服的字眼。这对年轻人来说,其实是多余的关心。说起来男人也有“适龄期”。在日本
社会里,如果男人尚未成婚,在很多情况下不会受到信赖。企业一般也不会重用未婚男
子。
    下面这件事是很久以前听说的,据说有一段时期,出租汽车公司在招聘司机时,是
以对方是否已婚来作为录用标准的。他们认为有家室的人肩负着作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凡事谨慎小心不容易出交通事故。而且养家糊口的人有家庭的拖累一般不会突然辞职不
干,于是企业的人事会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另一方面,男子年近三十还不成家,家里人便会催促他;倘若他年近四十岁仍是独
身,周围的人很可能作出如下猜测,“这个男人是不是讨厌女人?”“没准是同性恋者,”
甚至有人认为他“大概性方面有什么缺陷吧?”
    于是能够顽强抵挡来自各方压力,坚持独身生活的男子过了三十岁以后,大部分便
自然而然地产生“是不是该成家了”的想法。
    男人们开始强烈地意识到结婚一事大多是在三十岁前后,对男人来说这个年龄的确
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三十岁左右的这个年龄段,也是男人精神上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
    在此年龄段之前的男人,包括二十多岁的大学生们,涉世不深,凡事过于自信。经
常对长辈及前辈的言行横挑鼻子竖挑眼、满怀激情地纵谈国家大事,在毕业后踏入社会
的最初一段时期内,他们内心充满了对新世界的好奇,十分自负。
    然而几年过去,当他认识到了社会的结构和自己的地位后,方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实
际上只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卒。更让他们灰心丧气的是:随着工作上失误和被前辈
训斥次数的增多,早先的那点自信正被不断地磨灭。于是他开始认识到社会并不像自己
当初想象得那么简单美好了。
    女性踏入社会后,由于工作上的失误而变得情绪低沉的例子也不少,但总的来说,
整个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更为严格,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