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是大导演 >

第135章

我是大导演-第135章

小说: 我是大导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乐在旁边看了半天了,已经明白了,哪位严总就是中影集团的副董事长严介,也是原北影厂的副厂长,旁边的严复生是他的独子,这两人就是谢洋之下中影最重量级的人物。
    严介看到韩三品远远地过来,于是摆了摆手,让众人一起跟着自己,先上了楼梯,一时间所有那些制片主任都不说话了,静悄悄地跟在严介这群人的身后。只见会议厅正中上方的那块名牌,上面印得不是“会议室”,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几个苍劲浑圆的楷书大字。匾额的左侧下方还刻着“邓晓平”三个小字。
    会议厅的几个员工纷纷替严介一行人拿外套递茶,动作不仅快捷,而且十分的轻敏,似乎都怕弄出了声响。
    “走,我们也进去。”韩三品走过来,跟李小乐与姜闻微笑地打了声招呼,也跟着进去了,他身边跟着哪个神情肃穆的中年男人是办事处主任韩晓理,也就是人们口中说的那位“小韩总”。
    他们一行人也进入会议厅,在严介对面的桌子坐下,李小乐发现主持会议的竟然不是韩三品,而是严介。
    两边人都只是点了点头算是问好,就见严介颤颤巍巍拿出自己破旧的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轻轻对里面说了几句什么,然后把手机的连上外放的音箱,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两声浓厚的咳嗽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那个音箱上,神色紧张。
    严介听到声音也安心了,立刻做了一个大家都安静的手势道:“可以开会了。”
    旁边那些紧张的员工,赶紧把准备好的文件放在那些制片主任的面前的桌上。
    严介干咳一声,低垂地老眼道:“还是老规矩,各个制片厂把各自的项目报上来,哪些该批,哪些不该批,今天会议都会有个决定,有个说法,这个季度有哪几宗大项目,大家都要一起商量一下。”
    “依照谢老的英明的领带,前两年最艰难的日子总算过去了。”严介不仅不慢地开始给会议定基调:
    “今年集团批了3400的专项资金,比上影西影他们加起来都要多,我们中影拍的片质量也有所以提高,齐导演的电影也入选了金鸡奖的提名,我们集团上面那些大领导都在紧衣缩食,给我们挤出了这么多资金,大家累点,辛苦些,撑过来了,这要感谢上层领导给我们提供大好环境。”
    明知道严介说的是拍马戏的话,认可不认可,大家都还是要一脸肃穆,中影的真实情况上,每年制作10多部“盈利性”影片,可投资负载率却高达百分之76,所有下属单位亏损的比例也有百分71,光是这两年,集团的亏损总额就达到了4500万元。
    简单地说就是投资越多,负债越多。
    不过中影集团上面有电影局,有广电总局,他们只是下属机构,有上面这两大机构资金拨款,这才是他们能生存下来的原因。
    “好了,大家这段时间都辛苦了,集团在改制也是为难大家了,有什么项目大家现在可以提,还有2000万的预算,希望大家好好珍惜。”严介望向了“小赵”那一帮人几个头白花白的老制片主任:“你们说说,然后让谢老听听,看行不行。”
    “这是我商量好的项目,觉得这个几个项目可以投。”不等其他人说话,严复生就递上了一份文件,朗声道:
    “有刘导乡村题材的《旧井》,宁导工人题材的《钢厂》,还有两部主旋律电影《建国之初》《云河谷》,分别是陈导,和马导的,这些我们都与韩厂长商量过了,加起来是1800万的项目。”
    严复生这话一说,韩三品身后的几个人,包括姜闻脸色都变了,竟然只给他们第二制片厂留了区区200万……
    “是这样吗?三品?”严介慈眉善目地望着韩三品。
    “严总,是这样的,不过我觉得这事情还可以再商榷一下的余地,我觉得这4部电影有些可以拍,有些不应该拍。”韩三品温和地笑道。
    “什么?”严复生立刻从桌子上弹了起来,瞪圆眼睛满脸煞气地道:“我跟你谈的时候,你不是没反对吗,韩厂长?”
    “坐下!”严介一直眯着的眼睛突然睁开,如猛兽般精光四射:“严厂长,你要让别人说话。”
    严复生一愣,立刻咬着牙低下了头。
    “是这样的,严厂长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当初没反对,是因为我没掌握具体的情况。”韩三品温和地笑着解释道:
    “《旧井》,《建国之初》投资200万和400万是可以的,《钢厂》《云河谷》都申请了600万投资,我觉得稍微有些多了。”
    “我们第一制片的项目,你们第二制片厂知道什么!?”听到这里,严复生忍不住瞪大眼睛道。
    “你这是什么话严厂长!?”一直没出声的韩晓理冷哼了声:“第二制片是集团的第二制片,不是‘我们’的第二制片,第一制片也是集团的厂,不是‘你们的厂’,如果什么都你们说了算,我们今天还开什么会?”
    除了李小乐之外,在场所有人目光都越发紧张起来,连一向置身事外的姜闻都显得有些彷徨,望向了严复生,又望了望韩晓理。
    严复生哪里想到今天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向对他们父子言听计从的韩三品竟然会突然硬气起来,开始他也被韩晓理的话说得一愣,但是很快反应过来,更加愤怒道:
    “你们一个中影总经理,一个中影办事处主任,你们‘第二制片’有错吗?第一制片厂当然不是我严复生的私人财产,但是项目是我主持的,你们不想干或者干不了可以说,但以不批项目要挟集团,耽误了组织的发展,你们知道什么后果!”
    “大不了,就是不干了!”韩晓理也是个暴脾气,竟然毫不相让道:“前几天,看你们提交的项目,我跟韩总就有这个想法了,集团这担子,我们担当不起,严厂长你觉得谁合适,就由谁来干就得了!”
    “你!”严复生被他这话激怒,抬手就想拍桌子。
    “严介。”没等他发作,严介就出声道:“这是集团会议。”转头望向韩晓理,慈眉善目地道:“韩主任,有什么就说,我们好好商量。”
    “好~那我就好好说一说,你们第一制片,前三个季度一共拍了三部片子,一部历史题材,一部革命题材,还有一部都市题材,一开始都都说是200万的小投资,可以拍到一半却说投资不够,我跟韩总也批了这钱,三部片加起来用来1200万,但是你们的票房呢?票房最后只有50万?现在你们还要1800万的投资,你们让我们怎么批?”
    “上次会议你们大小两个韩总在不在场?”严复生有些气急败坏道:“你们也批了,电影票房不好,是我们责任吗?中国电影票房十年都不景气了,难道你也要怪道我严复生的头上来?你为什么不说说你们第一制片,你们一个‘寻枪’给了姜闻多少钱?你韩三品还想出名上去也演了一把,结果找了个好控制新人导演路川,600万的投资,一个那么小的电影还那么大的投资吗?多的钱去哪里了,路川拍完这个片子就被你们挤走了,发生了什么你们心里自己清楚!”
    “我们有700万票房,比你们几年都多,钱用在哪里,你不会自己去查吗?”韩晓理冷哼道。
    姜闻看着两拨人针锋相对,却是哑然失笑了,轻轻拍了拍李小乐的肩膀小声问:“小李主任,你觉得这帮人有没有意思。”
    “我怎么觉得有点意思呢。”李小乐微微笑了笑道,上辈子他就是跟这帮孙子玩不起,才一直没混出来,可现在他怎么感觉很想上去玩玩呢,如果有天,自己坐上严介的位置掌舵内地电影,那会是个什么感觉呢?



第190章 第190场 新人新作风
    李小乐也大概清楚中影这帮人内斗的事情,因为在几年之后,有个了解中影内情的编剧刘何平,把中影这些年内斗的过程写成了一部叫做《大明王朝1566》,这位严介严复生父子就是剧中严嵩,严世番的原型,由于这部电视剧实在编写的太过经典,所以李小乐看了不下十多遍了,这时候看到角色原型,还真是越看越有意思。
    “我也觉得有点意思?”姜闻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着他们:
    “这帮个个都心怀鬼胎,说话绕着弯,真他娘的太有戏了啊。”拍了拍李小乐:“你说我们以后把他们拍成电影怎么样,我要演这个韩三品,他怎么就能绕得这么有学问呢,不过韩晓理这角色不好,太严肃,还是要找个幽默一点的,要像葛尤就有趣了。”
    李小乐听他这么一说,就想起来让子弹飞里那段经典三大影帝饭桌对戏了,不由张大了嘴巴,难不成他就是受到这样会议的启发?心里真是服了,姜闻果然不是一般的牛,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把生活中的剧情融会成戏剧,这就功底他只能叹服了。
    就在两帮人唇枪舌剑的时候,突然,那个一直沉默的手机音箱里传来了一声轻咳,现场立刻安静下来了。
    严介这才站起来问韩三品:“三品,谢老累了,你看你们也别争了,你有什么项目提出来,我们放在一起讨论。”
    “我们项目是姜闻的《太阳照常升起》,投资资金额度是1000万。”韩晓理听到这里马上道。
    “1000万?”严复生立刻就冷冷地笑了:“我记得姜大导演在外面跟华谊融资花了2000万拍了一部《鬼子来了》,可一分钱投资都没收回来,这项目怎么批?”
    韩晓理也立刻沉默了,这是他们第二制片最大的把柄,姜闻是中影目前唯一有希望拍出盈利电影的人,可他就是因为《鬼子来了》,被电影局杀,这口气一直都缓不过来,否则以他上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5000万的顶级票房,申请个1000万根本毫无问题,可现在……
    姜闻听着倒是不介意,只是很大气地笑了笑,这种嘲讽他听得多了,这帮搞行政哪里懂什么电影,反正他一边在中影呆着,一边也在外面谈投资,只是挂个名,嘴上虽然说没问题,心里也没抱太大希望。
    “那就谈第二个项目。”韩三品温和地笑着,像是早就预料好一样,拍了拍手,身手的工作人员立刻就给大家伙递上一份新文件。
    “第二个项目?”严复生那些人都愣了一下,心里都嘀咕,北影的旧部署都在第一制片,第二制片又走了路川,冯晓刚,哪里还有什么第二项目?难道姜闻做了两个本子?
    严复生带着强烈的疑惑翻开文件,一看上面那个《疯狂的石头》的名字,就彻底愤怒了,沉着脸喝问:“韩厂长,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本子不是在电影局没通过吗?”
    “第一次是没通过。”韩三品很平静地望着严介,温和地道:“三天前,李主任已经做了一次大修改,我又往电影局递了一次申请,这次很顺利,拍摄许可证已经下来了,这还是托了局里的领导冲着严总的面子,才能办的这么顺利。”
    听着这话,严复生那些人都沉默了,韩三品实在是太高明,他一句话表示了两个意思。
    第一他三天才递交的给电影局,却能火速批下来,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韩三品手中的能量大大超乎他们的意外。
    其次,他当着谢洋电话的面,说这是严介的人脉,把严介也拉下了水,如果他严复生再强烈反对,这就不是对公了,明显就是对私的意思了,韩三品这招轻描淡写,却压着他们这帮原本占据绝对优势的人不能动弹。
    “三品啊……我老了,没这个能耐了,还是你年轻有为,干得了大事。”严介慈眉善目地呵呵笑道:“平时你冲着我的面子,让着严厂长,今天你给他上上课也是好事,说,你这个项目要多少投资。”
    这时候韩三品眼睛瞟向了李小乐,李小乐深吸了口气,振作了一下精神,拿着自己做好的光碟放入电脑,示意工作人员关灯,然后打开投影机。
    “各位领导,我先讲讲这个项目的资料,预计投资是500万。”
    看到ppt说明,现场的众人包括姜闻都觉得有些差异,要知道现在可是2002年,在中影这种国企,又是电影这种艺术行当,这些四,五十岁的制片主任还习惯于用嘴巴侃项目的套路,还没有人用图标数据说明的先例。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主要针对男性观众的喜剧,在内地票房类型中,近十年来国产电影喜剧是最受欢迎的类型,票房回报率也是最高的,这是十年来的数据,周星星,冯晓刚的电影票房走势图……”李小乐对着投影图标解释。
    “小李主任,你这数据不对啊,我们国产喜剧其他的票房回报都不行,你怎么光拿冯晓刚与周星星的数据呢?”那位先前猛拍严介马屁的赵主任突然打断问道。
    “很简单,因为其他的国内电影根本够不上喜剧的标准。”李小乐笑了笑,见那位花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