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 >

第27章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第27章

小说: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示例平台】

1。时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快慢、连续、频率等的副词叫时间副词。表示正在发生某种动作行为的时间副词,常见的有“方”、“正”、“适”、“今”等;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的时间副词有“已”、“既”、“也”、“尝”、“曾”、“昔”、“曩”等;表示动作发生在将来的时间副词有“欲”、“将”、“且”、“寻”、“卒”等;表示动作过程很快的时间副词有“遽”、“疾”、“急”、“亟”等;表示动作过程缓慢的时间副词,有“渐”、“寝”、“徐”等;表示动作行为的连续、频率的时间副词有“乃”、“即”、“遂”、“旋”、“辄”、“迭”、“复”等;这类副词,位置在句中的,有“初”、“先”、“昔”等;位置在动词后面的,有“须臾”等;一般是位于动词谓语的前面。例如:

(129)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尝:时间副词,曾经,修饰动词“佣耕”,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

(130)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曾:时间副词,曾经,修饰动词“住”,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曾经发生。

(131)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向:时间副词,以前,修饰动词“察”,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

(132)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

——常:时间副词,常常,修饰动词“疑”,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一贯性。

(133)会征促织。(蒲松龄:《促织》)

——会:时间副词,恰逢,修饰动词“征”,作状语,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134)既而得其尸于井。(蒲松龄:《促织》)

——既而:时间副词,一会儿,修饰动词“得”,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短暂。

(135)遽扑之,入石穴中。(蒲松龄《促织》)

——遽:时间副词,急忙,修饰动词“扑”,作状语,表示时间紧迫急剧。

(13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记》)

——且:时间副词,将会,将要,修饰动词“虏”,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将来。

(137)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终:时间副词,终于,修饰动词“予”,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最终结果。

(138)项伯即入见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即:时间副词,就,修饰动词“入见”,作状语,表示动作连续进行。

2。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性质、状态或行为动作所达的程度的副词。多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常见的有:“最”、“极”、“甚”、“大”、“绝”、“益”、“尤”、“愈”、“稍”、“弥”、“良”、“殊”、“几”、“颇”等等。例如:

(139)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解。(张溥《五人墓碑记》)

——少:程度副词,略微,稍微。修饰动词“解”,表示动作达到的程度轻微。

(140)夫妻心稍慰。(蒲松龄:《促织》)

——稍:程度副词,略微,稍微,修饰动作“慰”,作状语,表示动作达到的程度轻微。

(14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弥、愈:两个都是程度副词,更加,修饰形容词作动词用的“繁”、“急”。

(14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益:程度副词,更加,修饰形容词“圣”“愚”。

(143)然是说也,余尤疑之。(苏轼《石钟山记》)

——尤:程度副词,尤其,修饰动词“疑”,作状语,表示动作程度加深。

(14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更:程度副词,更加,修饰动词“冷落”,表示动作行为程度加深。

(145)良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史记·项羽本纪》)

——大:程度副词,修饰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惊”。

(146)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梦溪笔谈·活板》)

——极:程度副词,修饰动词“为” 。

(147)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触龙说赵太后》)

——最: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少”。

(148)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极: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狭”。

3。范围副词

表示实施动作行为的范围或数量的副词叫范围副词,又称为表数副词,修饰动词,作状语。常见的表总括的副词有:悉、皆、尽、咸、俱、举、毕、凡、备、率等;表仅限的副词有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等;表共同的副词有共、同、并、相等。例如:

(149)足下事皆成,有功。(《史记·陈涉世家》)

——皆:范围副词,都,修饰动词“成”。

(150)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具:通“俱”,范围副词,全部,修饰动词“报”。

(151)珍宝尽有之。(《史记·鸿门宴》)

——尽:范围副词,全。修饰动词“有”。

(152)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胜:范围副词,都,全部,修饰动词“道”。

(153)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凡:范围副词,总共,修饰动词“往”。

(15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蒲松龄《狼》)

——止:范围副词,只,仅,修饰动词“有”。

(155)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记王忠肃公翱事》)

——特:范围副词,只,仅,修饰动词“示”。

(156)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直:范围副词,只是,修饰动词“好”。

(157)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并:范围副词,一起,共同,修饰动词“起”。

(158)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第:范围副词,只管,尽管,修饰动词“射”。

(159)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惟:范围副词,惟独,位置在主语前,修饰全句。

4。情态副词

表示发生动作行为时的情态、状况的副词叫情态副词。在文言副词中,情态副词的数量最多,应用最广。它的位置一般在动词的前面,用来修饰动词。除了它本身属于这一类的副词之外,这类副词,有的是从形容词转来的,有些是叠字构成的,有些是带着“然”、“焉”、“尔”、“若”、“乎”等字作词尾而构成的。例如:

(160)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史记·鸿门宴》)

——固:情态副词,实在,表示肯定语气,修饰动词“如”。

(161)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必:情态副词,一定,表肯定语气,修饰使动词“急”。

(16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诚:副词,假如、果真。表确认语气,修饰动词“称”。

(163)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两个“亦”:都是副词,“也”的意思,修饰动词“予”。

(164)北山愚公长息曰……(《列子·愚公移山》)

——长:形容词作副词用,作状语,修饰动词“息”。

(165)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魏风·伐檀》)

——坎坎:叠字构成的副词,伐木的声音。修饰动作“伐”。

(16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柳宗元:《捕蛇者说》)

——熙熙、旦旦:叠字构成的副词,“熙熙”修饰动词“乐”,“旦旦”修饰动词“有”。它们分别表示“乐”和“有”的状态。

(167)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

——恂恂:叠字构成的副词,修饰动词“起”。弛然:用“然”作词尾的副词,修饰动词“卧”。它们分别表示“起”和“卧”的情态。

(168)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柳宗元:《捕蛇者说》)

——汪然:用“然”作词尾的副词“汪”,修饰动词“出”,表示出泪的状态。

(169)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率尔:用“尔”作词尾的副词“率”,修饰动词“对”,表示回答时的情态。

5。否定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给予否定的副词叫否定副词。文言中常见的否定副词有:“不”、“弗”、“未”、“毋”、“勿”、“莫”、“非”、“靡”、“亡”、“否”等。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没有”。例如:

(170)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两个“不”:否定副词,分别修饰动词“登”和“知”。

(17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的否定语气。

(17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毋:表示禁止的否定语气,当“不要”讲,作状语。

(173)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勿:表示祈使的否定语气,当“不要”讲,作状语。

(174)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莫:表示禁止的否定语气,当“不要”讲,修饰动词“用”,作状语。

(175)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史记·项羽本纪》)

——非:副词,在名词“臣”前,否定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当“不是”讲。

(17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非:副词,在形容词“异”前,否认“异”这一事实,当“不是”讲。

(177)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示对“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这一事实的疑问的否定副词。

(178)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无:动词,作谓语,“阙处”是它的宾语。

(179)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

——莫:无指代词,没有人,作主语,“对”作谓语。

6。表敬副词

表示对别人尊敬或者表示自己的谦虚的副词叫表敬副词。它经常用在对话中,放在动词的前面,无实在意义。文言中常见的对人表示尊敬的副词有: “请”、“谨”、“敬”、“幸”、“敢”、“辱”、“惠”等,表示自己谦虚敬让的副词有:“窃”、“忝”、“仸”、“猥”等。例如:

(180)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有“请让我”的意思。

(181)张良曰:“谨诺。”(《史记·项羽本纪》)

——谨:带有下级对上级表示遵命的意思。

(182)徒属皆曰:“敬受命。”(《史记·项羽本纪》)

——敬:有恭谨接受的意思。

(18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幸:带有表示感激的意思。

(184)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三国志·诸葛亮传》)

——敢:表示做人臣的一定采取的态度。

(185)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窃:带有“私下认为”、“内心认为”的谦意。(18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国志·诸葛亮传》)

——猥:对别人屈身俯就拜访自己表示敬意。

(18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敢:表示做人臣的一定采取的态度。

【相关链接】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上面介绍了六种副词,其中“情态副词”,有的归为“语气副词”,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

除上述各类副词外,还有表示频率的副词,如“屡、数、辄、每、频、累”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常常、往往、一再、再三、多次”等。

值得注意的是,副词不仅修饰动词、形容词,有时它还修饰整个谓语部分或句子,这样用法的副词常常是位于一个句子的前面。

(二)介 词

【要点点击】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