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场教父 >

第8章

官场教父-第8章

小说: 官场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卷 风云际会 第15章 喝花酒(下)

吴天然看到这里,热血一下子就涌上了脑门,感到有些天旋地转。他心想,这东阳县原来如此开放,看来自己今天是要喝醉酒了。

李小爽说:“规矩大家都知道了,来,你们俩先从咱们这两位贵客开始!”

阿雪就来到贾东东的面前,而那阿丽也*到了吴天然的跟前。

眼前的这些对贾东东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他驾轻就熟地就将阿雪拥在了怀里。不仅双手伸进了阿雪的毛衣中,而且嘴巴也和阿雪的嘴巴互相啃了起来。众人就纷纷鼓掌说,精彩,太精彩了!贾东东又将阿雪的毛衣推到了脖颈处,张开大嘴便津津有味地吮吸起来。众人就说:“这样精彩的节目实在是太好了,贾老板这酒就可以免了。”听到这些话,贾东东并没有作罢,仍又意犹未尽地啃了好一会才放手。

在阿丽巨大的乳峰前面,吴天然举起双手说:“我投降,我投降,我自罚3杯。”他将桌上的酒杯拿过来准备去喝,谁知那阿丽却抢了过去,攀着天然的脖子硬是灌了他3大杯。这3杯酒下肚,天然就有些找不着北了。

接着,阿雪和阿丽换位。阿丽来到贾东东的面前,而阿雪就来到了吴天然的跟前。

贾东东如法炮制,又很享受地和阿丽交流起来。可怜的吴天然又被灌下去了3大杯。

接下来,陪他们的几位办公室人员也都分别和两位小姐交流了一番。第二轮时,吴天然实在是喝不下去了,他已经醉了。大家就纷纷起哄,说吃奶总比喝酒强。吴老板放开嘛,吃点奶,阴阳调和,能补身子哩。

这时的吴天然显然也把持不住了,在醉意朦胧中,就胡乱地摸了起来。他不仅摸了,也吃了。他先是感到无地自容,但在这乌烟瘴气的环境中,他慢慢也适应了,也放开了。他后来还搂着那李玲玉般的阿雪跳起了舞,他的双手也能自如地游走在阿雪那半裸的身体上,而他的*也总是若即若离地和阿雪顶在一起。他悄悄地附在阿雪的耳朵旁说:“你这么漂亮,为什么不到大地方去发展,而要留在这么一个小县城里,太可惜了。”阿雪就嗲声嗲气地说:“那还要请哥哥你多关照妹妹呀!”两个人搂得更紧了。

大家疯了一阵,阿雪和阿丽就开始和大家喝交杯酒。不大一会儿,就又撂倒了几个酒瓶子。

看大家的酒意和兴致都起来了,李小爽就说:“下面还有更精彩的节目,贾老板,这是新开发的项目,你上次来的时候还没有哩。”他便指着旁边的一个暗门说:“那是一个带卫生间的包厢,那里是真男人的试金石。是不是真男人,得有阿雪和阿丽说了算。今天你们俩就检验一下这两位中国猛男的本事。”

阿丽就拉着贾东东进了包厢,那门也砰的一声关上了。过了一阵子,贾东东才和阿丽笑着走了出来。

阿丽说:“根据我们的三项指标,贾老板圆满地完成了两项。那就是进入的深浅度和软硬度,只是没有达到我们的兴奋度。需要罚酒一杯。”

“哈哈哈,好,罚我一杯。”贾东东笑道。那阿丽便用大杯喂了他一个满口香。

接着,阿雪便牵着吴天然的手走进了包厢。进到里面,阿雪就将门顺手插上了。她左手用力地搂着天然的腰,右手伸进天然的上衣里,就在他的胸前上上下下地摸索着。天然也不知所措地和她亲吻起来,手也伸进阿丽的毛衣里,反复揉搓着她那丰满的乳峰。过了一会儿,阿雪便脱掉了自己的衣服,浑身上下一丝不挂。她那饱满多汁的曼妙身材让天然感到心里发慌。阿雪见他站在沙发前呆若木鸡,一动不动,便上前来脱天然的裤子。吓得天然连忙护着*,说:“妹子,万万使不得。”阿雪就笑着说:“明看你那下面都支起了帐蓬,还装作自己是唐僧。再说了,你就是啥也不干,外面的人也以为你干了。你这又是何苦呢?”天然急中生智,说道:“阿雪,今天我真的是不行,咱们来日方长。如果咱们有缘,我相信还会见面的。”那阿雪就扭着身子说:“难道妹妹我长的丑,让哥哥心烦了?”天然说:“说心里话,阿雪,你是我见过最美的女生。我非常喜欢你,可我不愿在这样的场合,以这样的方式来亲近你。”天然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百元钞票说:“阿雪,哥不是大款。给你这点钱,别嫌少,你好买点夜宵吃。”阿雪收起钱说:“哥哥你真好,改天我帮你*。”天然心想,这阿雪可真是单纯可爱,三名话不离本行。

二人走出房间,大家就争相问:“阿雪,检验成绩如何?”

阿雪含情脉脉地望着吴天然说:“大哥是我见过最伟大的男人。”大家就一阵叫好,说天然了不起。

贾东东和天然回到宾馆,已经是深夜了。

第二天他们在李小爽的陪同下,看了凤凰山上的黑石寨景区,又走访了几家外地来办的企业。下午,在吴天然的一再强求下,他们一行三人才被李小爽放行。临走的时候,除了让他们带上几篇县委办提供的材料外,更主要的是在警车的后备厢里装上了东阳县的特产——丝绵被、鹿血酒、石磨面。当然,每一样都装的是三份。

李小爽一直送到县界,才下车和他们挥手道别。

顺着国道,他们往回走,来到了此行的第二个县,白河县,这里正是吴天然的家乡。来到白河县,大家一看是文字杀手回来了,都非常热情。而这热情又都表现在劝酒上,硬是将酒量不小的天然喝吐了。临走的时候,车上又装了许多白河县的土特产。后备厢里硬是塞不下了,只好放在小车的后座上。没办法,他们只好先回了一趟市里,把这些东西分别送到三个人的家里。这才又折回到了另一个县去调研。黄苗苗为贾东东和吴天然服务虽然很辛苦,但她到每一个地方都受到了分外的垂青,这让她很是得意。虽然,这样的垂青一方面来自她的美丽,另一方面也来自贾东东的影响。但不管怎样,她这一趟收获也是十分丰富的。当然,这决不是后备箱里的那些土特产可以衡量的。

一周以后,几个调研小组都圆满地完成了调研任务。让李华章高兴的是,一秘科这次下去,的确是拿出了几篇还比较像样的调研报告。

第一卷 风云际会 第16章 耕读传家(上)

沙坪村是白河县城关镇唯一的农业村,地处县城的北郊。因为白河县酒厂在3年前已经宣布破产,吴丰坤这个业务副厂长也没了业务,只好赋闲在家。

吴丰坤他们本来是白河县石门镇人,后来他参加了工作,为方便起见,他就把家迁到了沙坪村。因为这个村里面,姓吴的人家不少。他的老婆段爱芳一直就是农业户口,他们这一家也就始终没有在县城里面买房子。因为沙坪村离县城很近,吴丰坤原来上下班都骑自行车,从家里到酒厂也不过是30几分钟的路程。在这个沙坪村,因为吴丰坤是公家人,加上段爱芳性格豁达,为人宽厚,几个孩子又比较成器,因此他们一家人在村里威信还是很高的。沙坪村地处丘陵地带,又有黄鸭河环村绕行,这就造就了两大特产,一是花生,二是莲藕。花生饱满坚实,香脆可口,又多是3仁,人称沙坪老邙牛。莲藕丰腴细白,入口绵柔,又多是9个眼的,人称沙坪小媳妇。吴丰坤现在闲了下来,也能专心地帮助老婆侍弄他家那3亩花生、4亩荷塘了。

吴丰坤家正房的门楣上挂着一块金字蓝底的匾额,上书4个大字——“耕读传家”。相传这是老佛爷慈禧亲手所书,吴丰坤的曾祖父是武举出身,练得一身好功夫,曾做过慈禧的带刀侍卫,这匾额便是老佛爷所赐。文化大革命时,这匾额曾被吴丰坤用桐油布包裹着埋于地下。改革开放后,他又专门请人将匾额用蓝漆刷过,用金粉勾勒。县文化馆曾多次派人找他商量,希望他能捐给国家。可吴丰坤觉得,这是祖上所传的东西,那可是传家宝,应该一代一代往下传的,不能在他的手上失落了,他也就一次次地婉言拒绝了。另外,他也非常喜欢“耕读传家”这四个大字,又种地又读书,那可是一种境界啊!因此,他对自己的5个子女要求都很严。用他的话说,只要你们好好上学,上到哪我供到哪,那怕是砸锅卖铁,挫骨为扣,也要供你们上学。如果不好好学习,跳不出农门,那很好,就回来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水摔八瓣,你就在家种地吧。他还言之凿凿地说,这是祖训——“耕读传家”。不读就耕,没有二话可说。看来,吴丰坤虽然是严重曲解了这四个字的含义,但他的态度却是无庸置疑的。

总的来看,吴家这5个孩子还是很争气的。老大吴天路上的是南京林业大学,老二吴天然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两个人进的都是全国重点大学。那时候农村有了这样的喜事,就要放电影。他为老大放的是《屠夫状元》,为老二放的是《七品芝麻官》,因为农村人都爱看戏。现如今老大在山阳大学教书,老二在山阳市委办公室工作,那都是让人羡慕的好差事啊。老三吴天彪学习不行,可他的身体却最为结实,似乎得了祖上武举人的隔代遗传。老三虽然没有上大学,却去了南海舰队当海军,转业后又给市委书记开小车,这同样让吴丰坤老汉非常骄傲。中间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现在已经在市一家健身俱乐部里当教练,那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最让他头痛的是下面这两个。老四吴天娇整天风风火火,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这妮子没有上高中,从初三直接上了山阳艺校,学的是声乐。今年已经毕业了,却不到市艺术团报到。一个人背起行李去了北京,说是要当演员,成为艺术家。现今还有一个专用名词,说她这叫“北漂”,北京像她这类人多了去了。你想一个大姑娘孤身一身漂泊在外面,吴老汉能不担心。还有小五吴天放,从不把学习放在心上,而是一心想着出去旅游。这小子今年已经是高二了,还根本没有考大学的的紧张劲儿。在他的小屋里,墙上挂着的是中国和世界地图。桌子上摆放的是地球仪,抽屉里也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地图册。墙上的地图被吴天放用红笔、蓝笔圈了很多圈儿,也划了许多箭头,就像是战争年代的作战地图一样。他用于摘抄各地景区、景点的介绍资料已积累了十几个笔记本。而他利用每年寒暑假外出旅游的门票也收集了厚厚一沓子,从上初一开始他便独自一人个出去旅行,他看的景点着实已经不少了。吴丰坤总是对天放说:“你要是把旅游的一半劲头儿用在学习上,恐怕也是全县头名状元。”可说归说,吴天然依然我行我素。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吴天然,因为酒厂红火那些年,吴丰坤是天南海北地跑。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国除了台湾、香港和澳门,每个省他都去过。一到家,他便给孩子们讲外地的山川走势、风土人情、地方小吃。最爱听的就是吴天放,从小学开始,他就能看懂中国地图了。如今,全国2000多个县的名字、位置、主要特点,吴天放闭着眼睛都能说上来。在学校一开始有的同学不相信,就和他打赌。同学们专门找那些偏僻的、名字古怪的县来考的,可他总是逢赌必赢,人送绰号“活地图”。好旅行,也无可厚非,比如徐霞客还游出了名堂。关键是人这一辈子总不能靠旅行生活吧?那毕竟是只出不进的消费项目啊!可吴天放也有他的理由,说他外出的经费都是自己挣的,又没花家里一分钱。这倒是实话,为了攒足外出的钱,每到双休日,他就将家里的“老邙牛”和“小媳妇”牵出去叫卖。凭着卖花生和莲藕他所应该提成的钱,他也是不愁外出的川资的。吴天放的理想是,在他30岁以前游遍中国,在60岁以前,游遍世界。

除了侍弄那几亩田地,吴丰坤更大的爱好是喝酒和看新闻。喝酒是在酒厂养成的习惯,而了解新闻则是他区别于同村老百姓的最大特征。酒已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一日三餐都必须多少喝一点,否则就难受。心里发慌,双手打颤。孩子们就劝他戒酒,说他这是初期酒精依赖症。时间长了,健康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可喝几十年了,这能是说戒就戒的事。院里还埋着几口大瓮,里面装的就是县酒厂前些年生产的白河特酿。他这把年纪,还图个什么。有这几大瓮白酒作伴,他的余生无忧矣!

第一卷 风云际会 第17章耕读传家(中)

关于了解新闻,中央电视台每晚7点钟的《新闻联播》,他是必看的。他还自费订阅了《山阳日报》,这在报刊发行难的时代,显得极为难得。他说,现在是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学习就要被时代无情地抛弃。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电视和报纸上说的就是他要说的,那立场就代表他的立场。谁如果说的和那上面不一样,他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1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