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场教父 >

第51章

官场教父-第51章

小说: 官场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谴蛄思概獭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的市中心,在这里可以充分领略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

济南有72泉之说,而这趵突泉则位居众泉之首。如今的趵突泉虽说已没有过去“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的气势,但那三股泉水仍在昼夜喷涌,喷出的泉水高出水面可达尺余,相当壮观。

我俩就在乾隆皇帝御封的“天下第一泉”石碑旁合影留念,并花了两毛钱在茶社内用泉水冲泡了两杯清茶,听说这里是有“不饮趵泉水,枉做济南游”的说法的。

在南边的一个湖边,我们看到很多人都在舀水喝,说这泉水能治病,还可以增长智慧。我们俩便也用手捧着,喝了起来。

在附近的李清照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不少李清照及她丈夫赵明诚的著作及他们相关的生平事迹图片和资料。可惜到这里的游客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就如同李清照的词作一样清冷。不过郭沫若所题的那幅对联,却很有气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出趵突泉,沿着新建的环城公园,一路向北走。护城河内外建了许多的水榭、凉亭、茶社和酒家,还有连成一体的绿树和草地,这一处开放式的公园,真是市民休息游玩的好去处。

环城公园的正北方就是著名的大明湖了,这里的景象十分阔大。大明湖的水面和杭州西湖差不多大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正是大明湖的真实写照。

进门便是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浓墨刻画的白妞、黑妞说书的“明湖居”。这里有一座铁公祠,很有一些故事。听导游讲,铁公祠是为纪念铁铉而建的祠堂。铁铉(公元1366~1402年)为官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赐字为“鼎石”,任都督府断事。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登基,任铁弦为山东参政。燕王朱棣为与侄子争夺帝王,以讨伐主张削藩的大臣齐泰等人为借口,从北京发兵南下“靖难”。

兵至济南时,铁铉在大明湖南岸水面亭誓师,抵抗燕军南下,几次挫败燕军,并焚毁他们的攻城器械。当燕军炮火攻城时,铁铉令人在城上竖起朱元璋的牌位,使燕军不能开炮,还设计诈降,在城门上预设铁板,待朱棣领军进城,铁板骤落,差点把朱棣砸死。朱棣久攻不下,只好撤兵,建文帝朱允炆闻报,擢升铁铉为兵部尚书。

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朱棣再次兴兵,绕过济南,攻下南京,自立为明成祖。然后发兵复取济南。铁铉兵败被俘,朱棣亲审铁铉,铁铉坐在地上,大骂朱棣叛逆。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头、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锅,死时年仅37岁。铁铉的父母儿子全部被杀,妻子杨氏和两个女儿被发配教坊司。铁铉虽然是相当愚忠,但他的节义之举也令人赞叹。

在稼轩祠,又看到了郭沫若先生为怀念辛弃疾而写的一幅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让人不禁从内心生出一股悲意。据我的了解,郭沫若在很多地方都提过词,看来他到的地方那是很多很多的。

沿着大明湖向北转去,站在古城墙的城垛上,向北望是长长的护城河,向南望就是浩荡的大明湖,真是气象万千,让人又有了仰天长啸的冲动。

7月26日海上青岛天还没有放亮,我俩就从火车站相邻的一个运货的偏门摸进了火车站,不过从这里到站台上还要走很远的路。快接近站台的时候,一个巡路的工人拦着了我们。我俩掏出了学生证,一幅可怜巴巴的样子,说我们想去青岛看看,可身上没有钱,买不起车票,只好逃票了。

这位大叔也是一位开明人,见我俩是学生,颇为同情,就给我们指点着说,很快就有一列去青岛的火车,要在第几站台上车。并对我俩说,如果列车员不让上,就说时间来不及了,上车后再补票。至于在车上能坐多久,那就看我俩的造化了。

在列车上,我们和山东大学的一位周姓姐姐相邻而坐。她是大一的学生,老家在山西太原。她和我俩一样都没有见过大海,因此她这一趟是专门到青岛看海的。

周姐姐已经上了大学,那气质和我们这些高中生就完全不同了。她头戴太阳帽,一幅墨镜罩在帽沿上面,后面的头发用皮筋扎成一束,从太阳帽后面的缺口处垂下来。她穿了一身宽松的运动服,上衣的胸口处戴的是一枚“山东大学”的校牌。周姐姐的一身装束在我的眼里是相当洋气的。

她听说我是高三的学生,考的是美术专业,而李想是高一学生,擅长的是书法。她就戏称我们俩为小艺术家。她还拿出了面包和桔子来招待我们这一对土包子,并给我们谈起了一些大学的事情。她还特意祝愿我,一定会考上自己喜欢的学校。她又把她的通讯方式留给了我,说等候我被大学录取的胜利消息。到时候,一定要写信告诉她这一位大姐姐。

听说我俩没有车票,周姐姐就给我俩出了个主意,说如果查票的来了,我俩先到车箱那头,若被列车员堵着,就说车票放在了挂在衣钩上的衣服内。列车员肯定不信,会跟随我俩来到座位前验证,这时已被验过票的小周连同邻座的另一个好同志的车票早已放进了我俩的衣服内了。我俩一听,深感可行,从此大为放心。

果不其然,在车过潍坊后,查票开始,我们按上述办法,从容以对,顺利过关。车到终点站青岛时,已是下午4点多了,我们又重演了在泰安出站时的那一幕。来到大街上,周姐姐要到宾馆去登记住宿,我俩因为囊中羞涩,只好声称要去见一位同学,就和这位热心的大姐姐告别了。

我们俩则急匆匆地要去看大海,却转了一大圈,不知大海在哪里。在当地人的指点下,谁知从火车站转个身,就来到了大海边。这时,天已擦黑,大海正在退潮,海边露出了许多礁石,当地有很多人一手拿着小锤,一手掂着小筒,把礁石上的牡蛎那坚硬的外壳敲破,然后用金属指套挖出里面的牡蛎肉。

站在大海边,不禁思绪万千。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面对大海,极目远望,苍茫一片,远方的航标灯已经亮起,我用手掬起一捧海水,尝了尝,那苦涩的滋味让人难忘。这时在滨海浴场上,人们在录音机放出的强劲节拍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静观这青岛的姑娘,个头都比较高大,脸色黝黑而富于光泽,美丽大方,热情豪放,和中原的女子很不一样。

李想我们两个在夜市里要了一大堆牡蛎,就着一瓶青岛啤酒,吃了个痛快。随后,我们就在青岛这上上下下高低不平的马路上闲逛。转着转着,肚内的啤酒已被转化,感到内急。大街两边并不见有什么公厕,只得按照仿生学的知识,学着某种动物的模样,对着街旁的一棵大树,痛快淋漓地撒了一泡。

夜已深,人已静,大大小小的宾馆我们都不敢进,只好又返回火车站,在候车室里睡了一夜。

7月27日大海航行一大早,我们俩就来到了海边,这一次,要把大海看个够。这时,大海已经涨潮,昨天傍晚看到的礁石这时早已被海水淹没。

我们首先沿着长长的栈桥,走到了回澜阁,遥看大海,水天一色,波澜起伏,这“飞阁回澜”的气象不愧为青岛十景之首。沿着滨海大道继续向东走,掏了6角钱的门票,登上了著名的小青岛,掩映在绿树之中的白色灯塔分外醒目。站在这里,可以充分体验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

第二卷 风云变幻 第137章 人在囧途(3)

沿着海滨浴场,向前,就来到了怪石嶙峋、曲径通幽的鲁迅公园。公园内鲁迅的塑像并不高大,充满了人情味。鲁迅,是我二哥的崇拜对象,他对鲁迅的文章是做过深入研究的。

买了3块钱的门票,走进了海产博物馆,这里有很多装满海水的大玻璃箱,里面饲养着许多我们不认识的海洋动物,只记得这里如同乌龟模样的大家伙,足有八仙桌那么大,被叫做玳瑁。在一间大屋子里,放着一具鲸鱼的标本,我用双脚量了量,整整有22只脚这么长,真是一个庞然大物。

再向前走,就来到了著名的第一滨海浴场,这个浴场,长达一里多,沙质细白,相当平缓,据说每天能同时容纳5万人游泳。现在正是夏季,在这里游玩的人摩肩接踵,乍一看,人比鱼还要多。沙滩上那风格各异、色彩亮丽的更衣室,也真是一景。

和这滨海浴场相对的就是北面的太平山,山腰里有以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八大名关命名的街道。因青岛曾长期被德、日等列强租占,在这一处形胜之地至今仍保留有几十座风格各异的别墅,显示出青岛这个滨海城市的独特建筑魅力。

中午,我俩在八大关的一间餐馆里花了8块钱,要了两碗蛋炒米,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惜的是我俩并没有吃饱。

大海对于我们来说,仍充满着诱惑,仍没有看够。因此我们就决定再坐一次轮船,享受一番大海航行的盛况。

来到码头,按最近的海上路线,我俩开始寻找去日照的船。为和船老大们搭上腔,我们就买了一盒青岛产的“哈德门”烟。问了许多,找了很久,总算碰上了一艘去日照的货轮。

船上运的都是用冰块装填的带鱼箱子。船老大为人豪爽,对我俩的称呼就是娃子娃子,我们敬上去的香烟,他并不谦让就点上了。他对我们简单地交待了几句,船就起锚了。一开始,我俩都比着兴奋,站在船头的甲板上,迎着海风狂呼乱叫。也点上烟,美滋滋地喷云吐雾。谁知不久,海上大风起兮云飞扬,小山一样的浪子一个接着一个,巨大的轮船这时似乎成了一片小树叶,剧烈地晃动起来。我俩几乎是同时张开大嘴哇哇地吐了起来,肚子里真是翻江倒海,胆汁怕也要吐出来了。

我俩干脆坐在甲板上,怀里死死抱着船上的铁柱子,生怕一不小心,被甩向大海,与鱼鳖为伍。区区120公里的距离,竟走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夜幕降临时,我俩才浑身瘫软地爬上了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面如死灰,饿鬼一般。日照市的夜景是无心欣赏了,找了一个小旅馆,早早就睡下了,这一夜,睡得死猪一般,真香啊。

7月28日曲阜“三孔”

清晨,搭乘了一辆河南新乡来拉海带的大货车,坐在高高的海带堆上,向孔子的老家曲阜驰去。

颠簸了一路,直到下午2点才来到了曲阜。因昨天在大海上航行,伤了元气,参观“三孔”的兴致大为削弱。孔庙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孔子的地方,有九进院落,466间房屋,红墙黄瓦,俨然是一座民间的皇宫。其主体建筑大成殿,比几天前看过的天贶殿更为高大雄伟,就像故宫的金銮殿一般。孔府是孔子后裔子孙居住的地方,和孔庙相邻,也是九重院落,房屋463间,奇怪的是这里还设有官衙,气象森严,又好似一座封建衙门。

孔林在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公用墓地。占地200多公顷,内有古木2万多株,有大小墓穴20多万座,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墓地。在这里,我俩主要看了两座墓地,一个自然是孔子的,庄重而又肃穆。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

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72岁时娶18岁的颜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是私生子,这是《史记》所载。孔子墓的封土高达5米,东西30米,南北28米,四周围墙形成孔林里的园中园。旁边(东)是其子孔鲤坟冢,正南其孙孔伋之墓,取“携子抱孙”格局。孔子的儿子叫伯鱼,享年五十岁,死在孔子之前。但孔鲤却一生无建树而言。倒是孔子的孙子孔伋成就很大,他是孟子的学生,曾著有《中庸》一书。孔鲤虽无建树,但是后世传言其有一言很是出名。

孔鲤曾对孔子说:“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听当地的导游讲,“孔子的父亲和母亲年龄相差很大,最常见的说法是他母亲在十七岁生下孔子时,他父亲已经七十一岁了。中国民间一直有‘老夫少妻出神童’的说法,不知有没有科学根据,但至少孔子是一个例证。”导游的话,引起了很多游人的兴趣。有的人就说咱中国民间本来就有一种说法:私生子都很聪明。

另一座是清代《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的,比起孔子墓来,这一处就显得简约而又清冷了。

在曲阜,我购了一尊用楷木雕成的孔子像,这楷木是这里的特产树种,树体高大,如龙如虬,苍劲有力。木质坚实而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