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场教父 >

第126章

官场教父-第126章

小说: 官场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浙地区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即:“新、对、优”。

1、观念新。一是勇于创新。江浙人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他们敢走天下路,敢为天下先,敢冒天下人不敢冒的险,敢吃天下人不愿吃的苦,敢赚天下人不敢赚的钱。他们把困难当机遇,在抢抓机遇中发展自己,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发展冲击波。二是自强不息。江浙地区自然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但他们不等不靠,自强不息,锐意改革。在创业过程中,他们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靠着含辛茹苦的资本积累和对市场经济的敏锐把握,从昔日默默无闻的营销队伍和能工巧匠中,成长起了一批企业家,成为发展经济的领头羊。1986年,宁波农民郑坚江负债20万元,在一个牛棚中开始创业,以“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一个产业王国”的信念,15年跨越了1000倍的增长,打造出了奥克斯的产业王国。三是坚韧不拔。江浙人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有一股干则必成的韧劲。对认准的事,绝不半途而废。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化,加快发展的劲头一直不减。在创业过程中,一个地方没有发展余地,就换个地方接着干;一种办法行不通,就另找路子,开辟新的发展天地。1969年,铁匠鲁冠球在几间茅草屋里以制造简单的农具起步,他以“奋斗10年添个零”为目标,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使万向集团跻身中国民营企业前5强。四是讲求实效。坚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和决定取舍的标准,对于符合本地实际、能带来实效的发展路子,无论外界有什么舆论和压力,都毫不动摇地坚持,“在外部争论中出名,在内部不争论中发展”。

2、路子对。江浙地区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富有创新和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特色鲜明的江浙经济。

(1)江浙经济是工业经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2003年,江浙地区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7:53:40,工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主导力量。用江浙人的话讲,“种什么都不如种工厂”。我们考察的8个县市区,工业所占比重已接近60%,所到之处基本看不到农田。面积不到1000平方公里,人口115万的江阴市,2003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355亿元,工业利税总额110亿元,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有5%左右,有阳光、华西等6家大企业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有法尔胜、华西村、江苏阳光等17家上市公司,有20多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第一。

(2)江浙经济是民营经济一是民营经济总量大。2003年,江浙民营经济占两省GDP的70%。我们考察的8个县市区,民营经济已占经济总量和增量的95%以上。常熟市共有个体工商户6万多户,非公有制企业1。2万家,注册资本230亿元,企业数量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7%,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6%,上交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0%,创造的外贸出口额占全市总数的95%。萧山区2003年产销超亿元的民营企业有164家,超10亿元的16家,超50亿元的2家,超200亿元的1家。二是知名企业、大个企业多。随着结构调整和要素重组,我们所考察的南京菲亚特、阳光集团、华西集团、波司登、雅戈尔、奥克斯、万向集团等一大批企业迅速扩张为“航空母舰”或行业排头兵,正朝着规模化企业集群、专业化行业巨人方向发展。三是拓展领域宽。民营经济不仅涵盖了一、二、三产业,而且延伸到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等各个领域,真正成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3)江浙经济是块状经济块状经济是江浙县域经济最大的特色。通过走“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产品、大产业,小资本、大集聚”的发展路子,形成了集中连片的经济板块。2003年,江苏苏南地区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区块超过100个,10亿元以上的30多个。浙江省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区块有519个,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区块有300多个。绍兴市目前有35处较具规模的特色经济板块,成为全国纺织行业装备最先进、无梭织机密度最高、产量最大的化纤面料生产基地。年织物总量占全国13;年产领带3。1亿条,占全国的80%,世界的30%。块状经济具有3个特点:一是以专业市场为依托,通过区域内专业市场的繁荣促进企业集聚。形成了“办一个市场、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托一个城镇”良好局面。常熟市有各类专业市场154个,其中的服装城聚集各类服装企业4000多家,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城。二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各类企业集聚发展。江宁区投资50多亿元建成的江宁开发区,已引进企业1500多家,新上1000万元以上项目160个,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4亿元,财政收入18。5亿元。三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产业链的双向延伸形成配套企业群体。昆山市的一位副市长曾把一台笔记本电脑拆开,将800多个零部件一一对照昆山产业目录,找出所缺,然后有针对性地招商,其目的是使昆山IT产业链环环相扣,彼此依存。完备的产业链对招商引资产生了强劲的拉动效应,同时也带动了产业升级。其中仅仁定电脑一家,就有243家中小企业为其配套,这些厂有40%在其周边建厂。

3、环境优。江浙地区把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构建“经济磁场”。昆山市的硬环境已不仅仅是开发区、工业园内的“七通一平”,而是注重提高城市的品位,树立城市的形象。在建设好硬环境的同时,昆山人更注重投资软环境建设,响亮提出要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四个环境:好的政策环境——经营投资者怎么顺心怎么办;好的法治环境——经营投资者怎么安心怎么办;好的服务环境——经营投资者怎么开心怎么办;好的人文环境——经营投资者怎么舒心怎么办,并从细微之处入手,想尽一切办法,赢得投资者的信赖。在开发区、各乡镇都有一个“马上办”。“马上办”是昆山的新创造,它既是一个办事机构,实行全天候服务,又是一个为外商服务的系统工程,外商要求办的事,大至项目审批,小到生活服务,政府各部门都必须同心合力地马上去办。同时,实行A角B角办理制,在办理与招商引资有关的一切事务中,A角有事或外出,立即由B角顶替,避免因办事人员外出,延迟工作时效。

纵观江浙地区走过的路子,可以得出三点启示:1、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一任接着一任干出来的不管风云如何变幻,江浙地区始终咬定发展这一主题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江阴市原是一个农业县,自1978年以来,他们把发展工业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集全市之力发展工业。他们确定88家骨干企业,在人才、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倾斜,20多年来始终不变。用他们书记的话讲,“好的企业活得潇洒,差的企业死得痛快”。不少骨干企业已经成长为巨人型企业集团。2003年,88家骨干企业的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全市1万多家企业的55%和63%,确保了江阴的工业在全国县级的龙头地位。绍兴县本身就是一个纺织大县,上世纪80年代,不少人议论纺织产业是“夕阳产业”,也有人担忧,把全县的经济命脉系在一根细细的丝线上,太危险。通过深入调研,绍兴县委、县政府认为,纺织产业是绍兴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其市场还在,潜力还在,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市场,发掘潜力。他们认为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近20年来,围绕纺织产业,已投入数十亿的技改资金,使2000多家纺织企业焕发了生机。1998年,又投巨资建成了中国轻纺城,2003年市场交易额已达246亿元,名列全国百强市场第二位。如今,纺织占全县经济总量的近80%。有人形象地称:一根丝,织出全国经济十强县;一条街,生出亚洲第一轻纺城。如果绍兴县不是始终如一、集中力量主攻纺织产业,也绝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2、县域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的优势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提到昆山等地的招商引资,很多人会自然地想到那里的地理位置,不少人总认为不可比。的确,昆山紧邻上海,交通便利,有较强的区位优势,这固然是能够大量吸引外资的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是昆山的各级领导很早就看到了利用外资发展自己的重大作用。市委、市政府历任书记、市长,十几年来坚持不变,硬是闯出一条“昆山之路”。昆山工业原本是一穷二白,1985年,他们抢抓机遇,自费建设经济开发区。当时的书记思想解放,冒着政治和经济的风险,贷款40万元,用20万元在香港大公报上登一则消息:“昆山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自封的)欢迎您,愿做你们的殖民地,剥削的越多越好。”,又用20万元在上海虹桥机场登一大广告:“昆山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自封的)欢迎您投资办厂”。同时派人到国家有关部门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批文,先后进京83次,终于到1992年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招商局一位副局长为争取一位台湾老板来投资,硬是学会了广东话,他十几次登门拜访,开始上门人家不理睬,一次在人家下榻的宾馆住房门口,蹲那里等大半夜睡着了,引起当地保安人员的盘问,终于感动了这位台湾老板,他不但自己来昆山投资办厂,还动员他的十几个子公司一起过来投资。昆山没有台胞,但通过长年招商,台资企业已达1800家,投资额近100亿美元,每平方公里就有1。5家台企,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三大密集区之一。如果没有历届昆山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远见卓识、锐意改革的决心和排除万难的魄力,没有全市上下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就不会有昆山今天的巨大成功。

3、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是单纯比“优惠政策”,更多的是比服务,比投资环境江浙地区的“优惠政策”有,但不比别处多,税收减免幅度也比不上其他地方大,土地使用价格还比较高。但江浙人深信,吸引外商没有必要依靠“贱卖”,只要能够为他们诚信服务,切实帮助解决问题,满足他们需要,创造赚钱的环境,外商们也不会计较那一点土地费,也乐意按章纳税。南京市江宁区以软环境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打造“诚信江宁”、“效率江宁”、“平安江宁”和“绿色江宁”,提高了服务效率,提升了服务功能,增强了区域竞争力。曾经有一位外商来江宁投资,看到别处土地价格便宜要走,江宁人没有挽留。结果,那个外商虽然廉价买了地建了厂,但那里的环境和服务不能满足要求,还是撤资回到了江宁。如今,江宁区已引进外资企业1673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诚信优质的服务为江宁的发展赢得了先机。其他7县市区的领导也都讲,招商引资不是比“优惠”,而是比“优势”,真抓实干的干部作风和办事高效的投资环境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赢得竞争主动权的“法宝”。

对于这篇文章,小黄当然认为是精品。一天夜里他还从睡梦里笑醒了。他认为,这份材料的水平,东阳县委办,除了他小黄,还真没有人能写出来。

第四卷 风云突变 第262章 狼来了

正当吴天然书记准备甩开膀子、强力引导东阳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时,前一段一直在外地沸沸扬扬的非典,这次竟真的*到了身边。山阳市中心医院已经接收了一位从广东返乡的输入性病人。这是整个山阳市的第一位非典患者,很快,大家都记住了他的名字——吕小龙。

抗御非典一时间成了山阳市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广播、电台、电视、报纸、领导讲话都围绕着非典展开了。

一开始。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吴天然的特别重视。他总觉得非典离东阳很远很远,他们这里是中原地区的一个山区小县,流动人口很少,非典应该不会光顾吧。可吕小龙的出现,让吴天然认识到,狼到底还是来了。

在和卫生局的高龙江局长、防疫站的周大杰站长交谈后,吴天然感到非典这个可怕的怪物正在一步一步地副近。东阳县虽然只有40多万人,但外出打工的人员已接近8万人。而这些外出务工者又大多集中在我国当时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两个地区,那就是广东和北京。目前,这些人一开始陆续返乡,东阳县正面临着输入性非典疫情的沉重压力。

吴天然说:“同志们,看来咱们东阳县的非典防治工作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