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美学 >

第204章

美学-第204章

小说: 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推动作用,有时起阻碍 作用,所以他或是由于偶然因素对他有利而顺利地达到目的, 或是他如果不肯向阻碍屈服,就要凭自己个性的力量去克服 它。如果把意志世界理解为内外两方面的不可分割的统一,双 方都同样有存在的理由,那末,最内在的内容意蕴就会立即

……………………………………………………………………………………………………………………………
2 4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获得实现,使行动获得·事·迹的形式。在事迹中原来内在的意 志连同它的计谋,主体动机和情欲,原则和目的都不再是主 要因素了。在·动·作里,一切都要回溯到内在的性格,责任感, 见解和意图之类;在·事·迹里却不然,外在因素也享有不可侵 犯的权利,因为正是客观现实一方面赋予整个事迹过程以形 式,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内容本身的主要因素。就是由于考虑 到这一点,我在上文曾说过史诗的任务在于描述一个动作情 节的·发·生经过,所以它不仅要把握住实现目的所涉及的外在 因素,而且要分配给外在环境,自然情况以及其它偶然事故 在动作情节中和内在因素中享有同样发挥作用的权利。 ①
  (1b) 如果要进一步探讨史诗以事迹的形式去叙述其实 现过程的那种·特·殊目的的性质,那末,根据上文所说的,这 种目的不能只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应该有完全具体的定性。它 既然要在具有实体性的民族生活整体里实现,就不能只是主 观任意的。例如政权机构,祖国,或是某一政权机构或国家 的历史都是本身带有普遍性的,由于这种普遍性,它就不能 表现为某某主体的个别存在,也就是说,不能和个别的活人 处于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所以一个国家的历史,政治生活 和规章制度的发展以及它的命运尽管都可以通过事迹去叙 述,但是凡所发生的事如果不是作为某些具体的英雄人物的 具体行动,内在目的,情欲,苦难和成就的结果,不是由他

    ① 这一节说明史诗事迹的特征之一在于它须有一个特殊目的,这个目的实 现一方面要靠人物性格中的主体因素,一方面也要靠环境中的客观因素。实现以 后,主体的目的和计谋所导致的行动便变成了客观的事迹。黑格尔把动作和事迹 区分开来,还是要强调史诗的客观性。

……………………………………………………………………………………………………………………………
第三章 诗
3 4 1

们的个性向所叙述全部现实情况提供了形式和内容,事迹也 就会以自己向前流转下去的呆板形式表现为一个民族或国家 的历史了。从这个观点来看,精神的最高动作就会是世界史 本身,人们就可以把普遍精神的战场上所发生的普遍行动写 成绝对的 (包罗万象的)史诗,其中主角就会是全人类的精 神,就会是全人类从意识的浑沌状态把自己提升到世界史里 去。不过正由于这种抽象的人类普遍性,这种材料就不能达 到艺术所要求的个别具体化。因为这种史诗根本就缺乏一种 确定的背景和世界情况,既没有外在的活动场所,又没有道 德习俗之类情况。唯一可设想的基础就是普遍的世界精神本 身,它不可能作为一种特殊具体情况而呈现于观照,而且要 以整个大地为它的活动场所。纵使这种史诗所实现的目的也 就是世界精神的目的,而这种世界精神却只能由思想去掌握, 由思想按照它的真正意义加以确定和阐明。尽管如此,如果 还硬要用诗的形式来表现这种世界精神,为着使整体具有恰 当的意义和融贯一致,那就只能假设这种世界精神由自己独 立地发出动作。对于诗来说,这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有可能, 一种是假定创造历史的内在的 (精神的)匠人,即须由全人 类来实现的那种永恒的绝对理念,显现为活跃的既指挥而又 执行的某一个体;另一种是这种绝对理念显现为一直在暗中 起作用的必然。但是就前一种情况来说,这种内容的无限性 会永远冲破由个别诗人来用艺术表现的窄狭的框框,或是为 着避免这种局限性,这种无限的内容也就势必降到用一种枯 燥的寓言来表现对人类的使命和教养,目的和道德完善,或 其它固定的世界史目的的一般感想。就后一种情况来说,不

……………………………………………………………………………………………………………………………
4 4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同的民族精神须由相应的不同的英雄人物来表现,这些不同 的英雄人物的斗争生活就各自为政地造成历史及其进展。但 是各民族精神如果要以诗的形式显现于现实,那就只有使实 在的世界史里以行动或事迹的形式陆续展现于我们眼前。那 末,我们就会看到一系列的个别具体人物以纯然外在的次序, 涌现出来接着又消失去,这样他们这些个别人物之间就缺乏 统一和联系,因为引着世界走的世界精神,作为一种内在的 自在之物和命运主宰,就不应作为一个本身也在行动的人物 而处在首位。如果我们也要按照它的普遍性来掌握民族精神, 让它凭这种实体性 (普遍性)去行动,那也会产生像上文所 说的那样一系列的个别人物,他们就会像印度的借尸还魂,只 有一种客观存在的假象。这种虚构尽管披着诗的外衣,比起 在 真实历史中实现的那种世界精神的真相,就暗淡无光 了。 ①
1c)由此可以得出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规则:特殊的史诗事

    ① 这一节说明史诗事迹所实现的目的不能是抽象的,只能是具体的。所谓 “具体”是指目的须根据一个民族的实际生活情况。黑格尔认为只能有民族史诗, 不能有世界史诗或全人类史诗。因为假如有世界史诗,它就应表现世界精神,而 世界精神是绝对普遍的,无限的,既没有个别具体的活动场所 (它的活动场所是 整个大地),又没有具体的真人真事为道德习俗之类实际情况,不符合艺术所要求 的个别特殊化。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精神性的理念,是第一性的,理念否 定自己才转化为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只是精神世界的“另一体”或“异化”。世界 精神就属于理念范畴,它既是无限的,就不能由有限的知解力或有限的艺术去掌 握,只能由包罗万象的哲学思考去掌握。所以在人类精神发展中哲学处于最高阶 段。“精神的最高动作就是世界史本身” 这句名言就是说 “哲学与历史的统一”。 “精神的最高动作”就是哲学思考。

……………………………………………………………………………………………………………………………
第三章 诗
5 4 1

迹只有在它能和·一·个人物最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时,才可以达 到诗的生动性。正如诗的整体是由·一·个诗人构思和创作出来 的,诗中也要有·一·个人物处在首位,使事迹都结合到他身上 去,并且从他这·一·个形像上发生出来和达到结局。不过这里 还有其它重要的条件。我们在上文关于世界史所说的那番话 现在似乎可以反过来说,用诗的形式来写的一个具体人物的 传记似乎可以成为最完美的正式史诗的材料了。其实并不然。 在传记里尽管个别人物始终都是同一个人,牵涉到他的各种 各样的事件却可以各自独立,互不相干,而主体和这些事件 只是完全外在地偶然地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史诗如果本身须 是一个整体,它用作内容来描述的事迹也就应本身具有整一 性。主体和客观事迹这两方面的整一性必须互相协调结合起 来;但是像西班牙民族英雄熙德的生平事迹那种传记的兴趣 中心固然在于以西班牙为背景的·一·个始终忠实于自己性格的 伟大人物,他的发展,英雄气概和结局;他的事迹在他眼前 掠过,就像在一个雕刻的神眼前掠过一样漠然无动于衷,而 且这个人物本身终于对于我们成为过去的了,对开他自己也 成为过去的了;描述熙德的那些诗篇却也只是一些押韵的编 年纪事而不是真正的史诗。至于后来叙述熙德事迹的那些传 奇故事,按照这种体裁的要求,只是把这位民族英雄的生平 分裂成为若干零星片段,根本无须结合成·一·个具有整一性的 事迹。上述条件在荷马的两部史诗里却实现得最好,其中阿 喀琉斯和俄狄修斯是中心人物。印度史诗《腊玛雅那》也是 如此。从这个观点来看,但丁的《神曲》处在一种值得注意 的特殊地位。在这部史诗里,诗人自己就是上文所要求的·一

……………………………………………………………………………………………………………………………
6 4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个人物,诗中一切都结合到他在地狱,净界和乐园中的游历, 所以他可以把自己凭想像所创造出来的那些画面当作他自己 的经历来描述,因而有权做一般史诗所不宜做的事,把自己 的情感和观感穿插到一部客观的作品里去。 ①
   2.史诗的任务一般在于叙事,所以客观事物同时向它提 供了内容和形式,但是另一方面事迹就是在我们眼前掠过去 的·动·作,所以·个·别人物及其行动和遭遇就成了真正突出的东 西。只有个别人物,无论是人还是神,才能真正发出行动,他 们愈是活跃地和眼前发生的事交织在一起,也就愈有理由引 起较大的兴趣。从这一点来看,史诗与抒情诗和戏剧体诗的 基础是相同的,所以现在要做的重要的事就是确定在描绘个 别人物方面有什么·特·别·属·于·史·诗·的方式。
   2a)如果要使史诗人物特别是主角显出客观性,他们就要 本身是许多特征的·整·体,是完整的人,从他们身上可以见出 一般心灵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全民族的已发展出来的思想和 行动的方式。关于这一点,我们已在第一卷(293—295页)里 提到荷马的英雄人物们,特别是阿喀琉斯,在他一个人身上 集中地而且生动地表现出多方面的人性和民族性,《奥德赛》

    ① 这一节说明史诗不但要有人物的整一性,还要有动作情节的整一性。熙 德的传记只有人物的整一性,却没有动作情节的整一性,所以不能算是史诗。史 诗需要一个英雄人物做主角,却不等于一部英雄人物的传记,因为传记中许多个 别事物可以是各不相关的。文艺复兴以后的文艺批评家根据亚里士多德的 《诗 学》,要求戏剧要有动作,时间和地点的“三一律”(称作“三整一”较好,因为 强调的不只是“·一·个”而且更重要的是“·整·体”)。黑格尔要求史诗有动作和人物 的两种整一性。

……………………………………………………………………………………………………………………………
第三章 诗
7 4 1

的主角俄狄修斯对于阿喀琉斯也是一个丰富多采的陪衬人 物。西班牙民族英雄熙德也表现出类似的多方面的人物性格 和情境:我们可以看出他怎样当儿子,当英雄,当情人,当 丈夫,当父亲,当家主以及他对国王,朋友和敌人的关系。中 世纪一些其它史诗在描绘人物性格方面就比较抽象,特别是 其中英雄们只为骑士阶层利益而奋斗,脱离真正带有实体性 民族内容的生活理想。
   由此可见,史诗人物性格描绘的主要任务是使上述整体 在各种场合和情境中展现出来。戏剧的情况就不同,悲剧人 物和喜剧人物固然也可以有内在的丰富性,但是在他们身上 发生的尖锐冲突只限于一定范围和目的之内的某一种片面的 情致和对立方的某一种有同样局限性的情欲之间的冲突,就 是这种冲突形成戏剧的主题。所以这里人物性格的多方面性 时而是一种偶来的假如不是多余的富裕,时而是被其中某·一 ·种情欲及其根由为伦理观点之类所压倒,在描绘中被挤到后 面去了。在史诗的整体里,一切方面却都有各自独立地广阔 发展的权利。这一方面是根据史诗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是 由于史诗人物根据当时整个世界情况有权按照他本来是什样 人就做那样人,作为那样人而存在和发生作用,因为他之所 以是那样人,所以他那一种个性,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决定的。 例如阿喀琉斯的狂怒,人们固然可以从道德观点来看它所造 成的灾祸和损失,从而得出结论,否认他的优异和伟大,责 备他不是一个完全的英雄和完全的人,因为他不只一次狂怒, 没有足够的温和气和自制力。但是这种责备对阿喀琉斯是不 对的,我们并不是因为他有些伟大的品质而就宽恕他的狂怒,

……………………………………………………………………………………………………………………………
8 4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而是因为他本来是那样人,就·做那样人,从史诗的观点来看, 这就够了。对他的贪功好名,我们也可以这样看,因为这类 伟大人物的特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