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美学 >

第202章

美学-第202章

小说: 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徒与伊斯兰教徒的战争。

……………………………………………………………………………………………………………………………
第三章 诗
9 2 1

多采的描绘,他并不在近代小说所喜欢描写的自然风景上浪 费工夫,但是对一根手杖,一根王笏,一张床,武器,衣服, 门柱之类却描绘得极细致,甚至把户枢也描绘出来。这些东 西对于我们近代人好像琐屑不足道,我们受了近代教养的影 响,对许多外在事物和表达方式都抱着傲然不屑一看的态度, 而把衣服器皿和陈设之类事物的等级却划分得很细密。此外, 近代满足需要的手段都是分成许多零件,由许多不同的工艺 行业分途制造,这样拼凑起来的成品中每一特殊部分都降到 附属品的地位,我们就觉得它们不值得注意和列举。古代英 雄生活中的器具及其制造都很原始简朴,他们之所以肯花工 夫去描绘它们,是因为人们还不曾把这一切事物分出高低等 级,它们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人们也还不曾使整个生活脱离 有实用的具体事物而转到纯粹理智的领域,所以他们还能从 这些原始简朴的器具及其制造中看到自己的熟练手艺,财富 和正当的兴趣而感到光荣。屠宰,烹调,斟酒之类工作还要 由英雄们自己去干,他们把这类工作当作目的和享受来进行。 至于我们近代人哪怕吃一餐午饭,要使它显得不是一件日常 琐事,就不仅要有佳肴,还要搞一点有风趣的谈话。荷马对 日常事物的详细描绘并不应看作对枯燥事物所附加上的一种 诗的装饰,而是符合所写人物和情况本身的精神。这正如我 们现代农民不厌其详地谈琐碎事,我们的骑兵们谈到马厩, 马,马靴,踢马刺,马裤之类也就津津有味地谈个不休一样。 比起较高贵的知识分子的生活,这类日常事物当然就显得枯 燥无味。
史诗世界还不应局限于只在一个既定场所发生的·特·殊事

……………………………………………………………………………………………………………………………
0 3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迹的·有·限的一般情况,而是要推广到包括全民族见识的·整·体。 最好的例证是《奥德赛》,这部史诗不仅使我们认识到希腊将 领们的家庭生活以及他们的奴仆和僚属,而且还详细描述了 外国人的生活,海上的危险遭遇,隐士的住所等等。在《伊 利亚特》里也是如此,按照题材的性质,这部史诗中事迹发 生的场所比较窄狭,在战场上不会出现和平生活的场面,荷 马却仍然在阿喀琉斯的盾牌 ① 上对整个大地和人类生活,例 如婚礼,法庭审判,耕种,牛羊群,城市中的内战之类,用 高明的艺术手腕作出令人惊赞的描绘,这种描绘就不应看作 题外的穿插。与此相反,在据说是奥森创作的那些诗篇里,所 写的世界就太窄狭,太不明朗,像是抒情诗了。但丁的天使 和魔鬼们所居住的世界也不是一个与我们人类相干的独立的 世界,而只是对人类进行奖惩的一种手段。在 《尼泊龙根 歌》里更看不出一个明确的实在的形象鲜明的背景场所,故 事的叙述带有街头卖唱人的调子,叙述尽管够详细,但是很 像一个卖艺的学徒把路上听到的东西复述一遍,自己又在里 面添油加醋。我们感觉不到所描述的事迹如在目前,只感觉 到诗人的无能和使劲卖力。这种冗长软弱的情况在德国流行 的一些英雄传记里当然还更糟,直到最后落到地道的艺徒们

① 《伊利亚特》中很有名的一个穿插。这面盾牌是火神替阿喀琉斯铸造和雕 刻的,雕刻题材涉及各方面的生活,颇近似中国画中的 《清明上河图》。

……………………………………………………………………………………………………………………………
第三章 诗
1 3 1

即工匠歌者 ① 的手里,就每况愈下了。 ②
   2.史诗作为艺术,既然要表现出一个在各个特殊方面都 界定得很明确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必然有它所特有的个性,史 诗所反映出来的就是某一·确·定的民族的世界。
   2a)从这个观点来看,一切真正原始的史诗对表现在伦理 的家庭生活,战争与和平时期社会生活情况,乃至需要,技 艺,习俗和兴趣等方面的民族精神,也就是一个民族在整个 历史阶段的意识方式,都要描绘出一幅图画。要对史诗进行 评价,钻研和分析,就等于用心灵的眼睛去检阅各民族的各 具个性的精神。如果把各民族史诗都结集在一起,那就成了 一部世界史,而且是一部把生命力,成就和勋绩都表现得最 优美,自由和明确的世界史。例如我们如果想学会认识希腊 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或是至少他们在起源时所凭借的基础以 及他们用些什么办法去进行使他们自己的历史继续下去的斗 争,那么,荷马史诗就是最生动最单纯的资料来源了。 ③

     “工匠歌者”(Meister sa A nger)德国十四至十六世纪城市工匠们所发展 成的一个诗派,受到前期宫廷情诗歌手的影响,在格律形式上报拘谨,题材也很 陈腐。 这一节主要举荷马为例,说明史诗对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情 况都提供生动鲜明的图画,要点在于英雄时代人物虽有民族感和集体感,服从民 族的道德习俗,但还不受死板的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还能自由地抉择自己的行 动。黑格尔在这里提到近代分工制以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脱离对个人和社会 的影响。读者可参较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论分工和“异化”部分所作 的更明确更正确的发挥。
③ 这一节说明史诗表现一个民族的独特精神,各民族的史诗汇集起来,就 成为一部生动的世界史。




……………………………………………………………………………………………………………………………
2 3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2b)民族的实在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某一民族处在某 一确定的时代和某一确定的地理气候,山川林野之类自然环 境之中形成特殊习俗的那种完全·实·实·在·在·的世界,第二种是 宗教,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精神意识中的民族·实·体 (理想)。 如果原始史诗应该像我们前已提出的要求那样,要成为有永 久价值的全民族的经典,过去时代的第一种实在情况只有在 和民族生活的真正实体 (第二种实在情况)有内在联系而成 为确实的性格特征时,才可以用在史诗里,才能引起持久的 生动的兴趣,否则它就成为完全偶然,可有可无的。例如本 乡本土的地理固然是属于民族的,但是使一个民族具有特殊 性格的并不是地理因素。异方的另样的自然环境只要不违反 本民族的特性,就不至有什么妨害,甚至对想像还有某种吸 引力。直接看到本乡本土的山河当然可以引起青年时代的回 忆,但是它们如果和观照方式与思想方式的整体没有较深刻 的联系,光是引起回忆这一点联系也就是题外的不大相干的 东西。此外,像在《伊利亚特》所写的远征,就不可能写希 腊本土的地方色彩,异域的自然环境在这部史诗里还是有很 大的吸引力。
   如果一个民族在许多世纪的过程中精神意识和生活情况 的改变很大,以至较近的时代和远古出发点之间已完割断联 系,一部在这种情况之下写出的史诗就会更没有持久的生命 力。例如克洛普斯托克在诗的另一个领域里企图建立一种民 族宗教诗,而在后来又把赫尔曼和吐丝涅达搬上舞台,就是

……………………………………………………………………………………………………………………………
第三章 诗
3 3 1

如此。 ① 《尼布龙根歌》 ② 的情况也类似,其中所写的布根第人, 克里姆希尔达的报仇,西格弗里特的事迹,全部生活情况,全 族覆灭的命运,北欧的人情风俗,厄泽尔王等等,都和我们 现在家庭、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生活以及规章制度没有任何 活的联系。比起《尼泊龙根歌》中事迹来,基督的传记,耶 露撒冷,伯利恒,罗马法乃至特洛伊战争,对我们都还有较 多的现实联系。在德意志民族意识中,尼泊龙根之类传说事 迹都已一去不复返了。如果今天还有人想根据这种传说事迹 去创作一部有民族意义的作品或经典,那就简直是一种最荒 谬的幻想了。在幼年热情仿佛重新燃起的日子里,就可以看 出一个时代的老年期的征兆,就像临死前的返老还童一样,这 种征兆就在于企图靠死亡衰朽的东西来恢复元气,从其中获 得情感和现实感,而且还期望旁人也这样办。 ③

      克洛普斯托克(1724—1803),德国浪漫派诗人,曾花了三十年仿效密尔 顿的《失乐园》,写了一部史诗《救世主》。赫尔曼和吐丝涅达是他后来写的德国 民族历史剧中的人物。 《尼布龙根歌》这部日尔曼民族史诗起源于北欧民间传说,以西格佛里特 为主角,他夺得了由仙鬼守卫的一批黄金珍宝,和布根第公主克里姆希尔达结了 婚,后来被她的家奴杀死。她改嫁了厄泽尔王 (即侵入西欧的匈奴酋长阿惕拉)。 她的弟兄们劫去了西格佛里特赠给他妻子的黄金珍宝,把它投到莱茵河里。她为 着报杀夫之仇和夺回黄金珍宝,把她的弟兄们和家奴骗到厄泽尔的朝廷,把他们 杀死。她自己也被一位骑士希尔德布朗特杀死。后来德国音乐家瓦格涅根据这个 传说创作出他的几部有名的歌剧:如 《西格弗里特》,《莱茵河的黄金》等等。
    ③ 这一节说明史诗时代既已过去就不能再写史诗。过去史诗事迹要和今天 现实有活的联系,否则就不能再引起兴趣。黑格尔痛斥当时德国诗人克洛普斯托 克用与德国现实无关的过去传说写史诗,说这种 “靠死亡衰朽的东西来恢复元 气”是 “临死前的返老还童”。这种看法还是反对复古倒退。




……………………………………………………………………………………………………………………………
4 3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2c)如果一部民族史诗要使·其·他民族和其它时代也长久 地感到兴趣,它所描绘的世界就不能专属某一·特·殊民族,而 是要使这一特殊民族和它的英雄的品质和事迹能深刻地反映 出·一·般·人·类·的东西。例如荷马史诗在直接的宗教伦理的题材, 优美的人物性格和一般生活,以诗人把最崇高和最猥琐的事 物都写得活灵活现的艺术手腕这种几方面都显得是一部永远 有现实意义的不朽著作。不过在这方面各民族之间有很大的 差别。例如《腊玛雅那》当然生动地表现了印度民族精神,特 别是宗教方面的,但是全部印度生活却极特殊,使人不能凭 真正是人所特有的东西去冲破这种特殊性的框框来理解它。 以史诗方式描述出来的整个基督教的世界却完全不同。例如 《旧约》,特别是描述宗法社会的部分,所显示的世界一开始 就是土生土长的,而且是通过事迹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所 以永远不断地重新受到欣赏。歌德在回忆童年时期时就说过, “尽管他的生活和学习都很分散零乱,可是他的精神和情感都 集中在·这·一·点 (《旧约》)上,从而获得心情的宁静”,直到 晚年他还谈到这一点,“在东方漫游的全部途程之中,我们总 是不断地回到这些著作,就像回到最凉爽的清泉一样,尽管 这里的水也有时是浑浊的,也有时转到地下潜流,但是马上 又喷出来,纯洁而清鲜。” ①
3.·第·三,一个特殊民族不能凭民族个性中的静止的一般

    ① 这一节说明某一民族史诗要使其他民族和其它时代发生兴趣,就要在民 族性中表现出普遍的人性。作者认为荷马史诗和基督教的《旧约》都能做到这一 点。印度史诗《腊玛雅那》的生活内容就太特殊,不易理解。黑格尔在这里还是 从普遍人性论出发,去解释过去古典作品何以还有持久的吸引力。

……………………………………………………………………………………………………………………………
第三章 诗
5 3 1

情况提供真正史诗的题材并且把它独立地描绘出来。这种一 般情况只能是一种·基·础,要有一件自发展的事迹在这基础上 发生着,联系到民族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它们都自然而 然地牵涉进来。这种事迹不能只是一种外在的偶然事件,它 必须有一个根据实体精神而通过意志去实现的目的。民族的 一般情况和个别的动作情节既然不应互相脱节,一个具体事 迹就必须在一般情况这个基础里找到它的动因,而且在这个 基础上进行着。这就等于说,上文说的史诗世界必须就个别 具体情境去掌握,史诗所要叙述其实现过程的那个具体目的 必然是由这个情境产生的。我们在第一卷里(253—267页论 “冲突”的部分)泛论理想的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