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89章

鉴宝人生-第89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筒看了起来。
  这是一件青花笔筒,笔筒上画的是双栖图,虽然远远看上去比较精美,不过一到手,楚琛就看出来,这件笔筒用的都不是矿物料,而是用的化学料,所以这只笔筒不过是一件现代的工艺品而已。
  不过是现代的工艺品,居然宝觉会有反应,有了之前那件竹雕笔筒的经验,楚琛当然明白这其中是因为什么。果然,经过他的仔细观察,这只笔筒确实暗藏着玄机。
  “嘿嘿,我最近和笔筒还真是有缘啊!”
  不过当楚琛准备找工具把这只笔筒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时,却听到刘琴舒在外面喊他了。
  “小楚,看完了没有,我爸叫咱们过去吃饭啦,你如果还没看够,等吃完饭再来吧。”
  楚琛应了一声,拿起笔筒就匆匆向外走去。
  刘琴舒看到楚琛手上的笔筒,有些奇怪的问道:“小楚,你拿了个笔筒干什么?”
  楚琛把笔筒扬了扬,嘿嘿一笑道:“刘姨,待会你就知道了。”
  “哦?给我看看呢,我看是什么好东西。”
  听楚琛这么一说,刘琴舒顿时就兴趣大增,不过接过笔筒之后,左看右看没发现什么异样的地方,于是摇着头说道:“我只看出这是一件现代工艺品,其它的,我还真看不出来。”
  楚琛呵呵一笑道:“刘姨,您比划一下笔筒里面的深度就知道了。”
  刘琴舒闻言之后把手指伸进去,没一会就触到筒底了,然后在笔筒外表比划了一下,却只有到笔筒三分之二的位置。
  看到这个结果,刘琴舒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小楚,你说这只笔筒里面藏着东西?不过我刚才看过,这只笔筒的底部是完好的啊,怎么可能把东西装进去呢?”
  楚琛神秘一笑道:“刘姨,这只笔筒可是内有乾坤,咱们先吃饭,等吃过饭我再把它打开来,到时你就知道了。”
  听楚琛这么一说,刘琴舒还是不死心的把笔筒里里外外的看了一遍,不过却都没什么发现,只能等着楚琛把谜底揭开。
  回去之后,把笔筒的事情和刘老一说,他也特别的感兴趣,不过到底刘老性子沉稳,让两人吃饭的时候不要急燥。既然刘老发话了,两人也只能细嚼慢咽的把饭吃完。
  吃完饭,三人来到刘老的工作间,刘琴舒迫不及待的说道:“小楚,现在能说了吧!”
  楚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呵呵的问道:“刘姨,这里有没有长一点的小刀?”
  “有的。”
  刘琴舒连忙找到一把长长的水果刀,递给了楚琛。
  楚琛接过刀,然后伸到笔筒里面刮了起来,没一会,就刮出了厚厚的一层像是白蜡的物质,然后把笔筒递给刘老他们看。果然,刮掉了蜡,就可以看到底部有一圈细小的裂缝,这才让两人恍然大悟。
  刘老有些奇怪的问道:“小楚,你怎么想到这只笔筒就内有乾坤呢?”
  楚琛找就找好了托词,笑容满面的说道:“刘老,您难道忘记了?我的那只熏盒就是从笔筒里面找到的,今天看到这只笔筒,我就习惯性的探了探,没想到还真的是内有乾坤,看来瞎猫能逮到死耗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听楚琛这么一说,刘老摇头失笑道:“所以伟人才说,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好了,咱们还是快点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吧。”
  楚琛点点头,然后用水果刀小心的挑着笔筒内的底部,挑了几下之后,觉得底部有些松动了,他就把笔筒轻轻的倒扣在桌子上,只听“嗒”的一声轻响,比酒杯略大的底部,就落到了桌子之上。


第一百二十七章 买房也能捡漏

  把笔筒拿起来之后,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叠折的厚厚的宣纸,在宣纸外面则是用塑料袋包裹好了,这么做,楚琛估计应该也是为了防潮。这么一叠厚厚的宣纸,填充在了整个笔筒的底部,所以那块活动的筒底,才会不那么容易松动。
  根据楚琛之前的经验,他就知道,里面的东西应该不凡,而既然是宣纸,那很可能就是名家的字画了。
  小心的把宣纸从塑料袋里面拿了出来,刚放到桌子上,意外就发生了,只见宣纸“噗”的一声弹了开来,不由的吓了大家一跳。
  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之前的主人放进去的时候,为了避免把宣纸折坏了,折叠的地方又仔细的用海棉之类的东西给垫上了,所以才有刚才的意外发生。
  好在桌子刚才已经清理干净了,没有放着茶杯之类的东西,不然刚才那一下,一不小心沾到水,那就麻烦了。
  楚琛把清理好的宣纸,小心的平铺在桌子上,定睛一看,原来这是一幅书法作品,上面的题识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散步花丛中》。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襄阳米芾。
  钤印为米芾之印。另外还有数个铃印和收藏印,每个印章都代表着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这……这居然是一幅米芾的作品!”
  凭着那些个铃印,还有刘老沉浸书画多年的专业水平,顿时就断定这是一幅米芾的书法真迹,不由的大吃了一惊。
  米芾,字符章,早年名黻,四十一岁以后所作书翰改署“芾”,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世称“米南宫”、“米襄阳”。宋徽宗宣和年间诏为书画学博士,历任雍丘县、知涟水军、无为军、淮阳军,后官至礼部员外郎。
  米芾集书法家、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涉猎甚广。
  他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则以行书为最大。虽然画作不传于世,但书法作品却有较多留存,在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其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宋代书法家中可以说是独领风骚。
  他的书体洒脱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所谓沉着即落笔不苟,点画精到,深有意态;所谓“痛快”,即用笔迅疾,淋漓酣畅,笔力劲健,气势磅礴。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二者之右。
  看到居然是米芾的作品,刘老马上拿出放大镜,看的几乎要把脸贴上去了,等到仔仔细细的把这幅作品看了一遍之后,他放下放大镜,长舒了一口气,赞叹道:
  “不愧是米芾的作品,气韵十足,沉着痛快,难怪明代的董其昌会在他的《画禅室随笔》上写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确实是名副其实啊!”
  楚琛仔细看完之后,也不由的感叹道:“难怪当初皇帝询问他的书法,米芾会自称自己是“刷字”,“刷字”两个字,体现了他用笔迅疾而劲健,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
  “就说眼前这幅字,写到最后,可谓是尽兴尽势尽力,确实不愧为“刷字”,这两个字完全是点到米芾他自己书法的精要之处。”
  刘老点着头,说道:“小楚你说的好,这幅作品字虽少,但其中的笔力和功力,可不比他写的手卷来的差,完全可以算作是米芾的一幅精品之作,小楚,你这是走了大运啦!”
  楚琛挠了挠头,憨笑着说道:“运气,都是运气而已。”
  刘琴舒羡慕的说道:“小楚,你这运气真是好的没话说了,我想我以后遇到笔筒,是不是也应该试试,说不定也能像小楚你一样,里面也内有乾坤。”
  刘老摇了摇头,笑道:“小舒,想要拣漏,运气才是关键,运气不好,你就是守一辈子的株,都逮不到一只兔子。就说你吧,跟着我也学了许多年的古玩的了,别说大漏了,小漏都没遇到几个,我看你还是别老惦记的捡漏这个事情了。”
  “哼!我才不呢,我到不相信,我这辈子都捡不到一个大漏!”
  刘老哈哈一笑道:“你看你,又耍小孩子脾气了吧,随便你,反正你钱多,浪费几个也不心疼。小楚,这张米芾的书法作品,你准备怎么处理?你放心,我肯定不会问你要的?”
  楚琛想了想,回道:“刘老,这幅书法,卖我肯定不会卖的,毕竟像米芾这样的精品书法可是不可多得。不过虽然这个笔筒是原主人送给我的,不过他也不知道里面有幅作品藏着,所以我总觉得得到它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有些别扭。”
  刘老点了点头,笑道:“小楚,你能这么想,说明你宅心仁厚,不过你尽可以放心,这东西其实也像是咱们古玩捡漏一样,难道凭眼力买到手,还会还了,或者补点钱吗?要我说,宝物就是有德者居之,他既然没有发现,那也就无福消受了。”
  刘琴舒接口说道:“就是,我爸说的对,小楚,这东西是你应得的。我爸好不容易开次口,他居然还要三千万,实在是太没良心了。小楚,你不知道,当初他们家买下那幢别墅不过才花了三十万而已,你说他黑心不黑心。”
  刘老挥了挥手,说道:“好了,小舒你就别说了,小张也是有苦衷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还要在晋省置业呢,他家兄弟现在就他一个了,也够难为他的。再说,他开的价格不也是市场价吗?”
  刘琴舒还是有些忿忿不平的说道:“爸,你就知道维护他,他一个市长置业难道要花多少钱不成,他又不是清官,你不知道,他之前在交通部有多风光呢,要不是换了一个部长,他哪会到下面去?再说了,你这么维护他,他不还是给了你一个市场价。”
  刘老苦笑着摇了摇头,刘琴舒说的他哪会不知道,不过到底是老友现在唯一的儿子,自己多少总要照顾他一些的,至于楚琛,也只能暂时委屈他了。好在,现在意外得到的这幅米芾的作品,也算是弥补了一些损失,让刘老的心里,稍稍好过了一点。
  不过,如果楚琛知道了刘老心里的想法,肯定会对刘老更加的感激,其实就三千万买下这幢将近一千平米的别墅,楚琛已经觉得捡了个便宜了,毕竟自己只是位平头老百姓,没刘老的帮助也只能心里想一想而已,现在这样他已经很知足了。
  老话说的好,知足者常乐嘛!
  所以楚琛连忙打了个圆场,说道:“刘老,刘姨,三千万能买下来,我已经觉得非常不错了,而且现在还得了这幅米芾的作品,不就相当于打了个九五折吗?如果换了其他人,哪来这样的好事?”
  刘琴舒说道:“换了其他人,笔筒也是送的。”
  楚琛嘿嘿一笑道:“可是别人不会像我这样,会想到把笔筒检查一遍吧,除非不小心把笔筒给摔了,不然都不知道猴年马月,这幅作品才会出世呢!”
  刘琴舒摇了摇头,说道:“你呀,明明吃了亏,好像还占了大便宜一样。”
  楚琛笑嘻嘻的说道:“我这不是知足常乐嘛。”
  刘老拍了拍手,笑道:“好一个知足常乐,小舒,你就应该学学小楚,不要一件事情好是斤斤计较,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该糊涂的时候就应该糊涂,不然你一辈子活的多累啊!好了,这个话题咱们就别说了,小楚,这幅作品就留下来,我帮你裱,怎么样?”
  楚琛连忙点着头,说道:“刘老,我当然愿意了,不过就是太麻烦您了。”
  刘老挥了挥手,说道:“有什么好麻烦的,像这样的作品,我还巴不得你经常给我裱呢,对了,今天你正好过来,之前的两幅作品,你就拿回去吧。”
  “刘老,那幅竹石图不是说好了,给您留一个月的吗?”
  刘老摇了摇头,说道:“你有这个心就足够了,再说了,你将来搬到这边,我还不是想看就能看到,除非你不想给我看。”
  楚琛连忙说道:“这怎么可能,到时你想看,只要招呼我一声就行了。”
  接下来,刘老又给了他一些古玩方面的资料之后,就去睡午觉了。本来楚琛已经准备回家了,不过没想到刘琴舒说的那位设计师却已经到了。
  设计师姓施,看上去大约六十多岁的样子,交谈下来才知道,原来他其实是京城大学建筑专业的教授,和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的两位学生。


第一百二十八章 倒霉事

  “施老师,这次可要麻烦您了。”
  刘琴舒帮着双方相互介绍之后,楚琛就上前恭敬的打了声招呼。之前从刘琴舒那得知,施教授可是在建筑设计领域有着很高的威望,一般是不接私活的。
  这次能把他邀请过来,一来是凭着刘琴舒和他相熟,二来也是想为他身边带着的两位学生,积累些设计经验。因此于情于理,楚琛也不会怠慢了他。
  “小楚是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