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790章

鉴宝人生-第790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说,那是战国时候的一个秋天,西周的隋侯(今荆楚一带的封侯)例行出巡封地。一路游山玩水,有一天,隋侯突然发现山坡上有一条巨蛇,不知怎么,被人拦腰斩了一刀。由于伤势严重,巨蛇已经奄奄一息了,但它两只明亮的眼睛依然神采奕奕。
  隋侯见此蛇巨大非凡且充满灵性,就起了恻隐之心,立即命令随从为其敷药治伤。不一会儿,巨蛇恢复了体力,它晃动着巨大而灵活的身体,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之中,绕隋侯的马车转了三圈,径直向苍茫的山林逶迤游去。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隋侯出巡归来,路遇一黄毛少儿。他拦住隋侯的马车,从囊中取出一枚硕大晶亮的珍珠,要敬献给隋侯。隋侯探问缘由,少儿却不肯说。隋侯以为无功不可受禄,坚持不肯收下这份厚礼。
  第二年秋天,隋侯再次巡行至去年遇到大蛇的那个地方,中午在一山间驿站小憩。睡梦中,隐约走来一个黄毛少儿,隋侯一想,这人去年献珠的那人吗?怎么会出现在自己的梦中?
  正当隋侯惊讶的时候,只见那黄毛小儿跪倒在他面前,称自己便是去年获救的那条巨蛇的化身,为感谢隋侯的救命之恩,特意前来献珠。
  听到这里,隋侯猛然惊醒,果然发现床头多了一枚珍珠,于是感叹道:“一条蛇尚且知道遇恩图报,有些人受惠却不懂报答的道理。更有甚者还恩将仇报,真是呜呼哀哉!”
  只是那条巨蛇献宝的时候,忘记了宝物动人心这个道理,隋侯得到宝珠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各国诸侯的垂涎,经过一番不为人知的较量,再加上隋国只不过是个小国,最后隋珠落入楚武王之手。
  后来。秦国灭掉楚国,隋珠又被秦始皇占有。并被视为秦国的国宝。秦灭亡后,天下大乱。隋珠从此不知所终。
  讲了故事,楚琛接着说道:“只是吧,这隋珠不像和氏璧那样史书上是有着明确的记载,因此是真是假,长时间以来一直都没有一个定论,而且就这么一颗珍珠,就算它比较神奇和特殊,但又怎么能够证明它就是隋珠呢?”
  吴可说道:“也不能说隋珠就没有明确的记载吧,比如《吕氏春秋。贯生篇》就有用‘隋珠弹雀’来比喻大材小用的道理:‘今有人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是何也?’只是吧,我记得珍珠这样的东西,流传一百年都比较困难,两千多年我觉得肯定是不可能的。”
  楚雨兰点了点头:“确实珍珠的保存时间有限,我也觉得这颗珍珠不太可能是当初的隋珠,但话又说回来了,这颗珍珠既然能够自发光,那存在的时间长一点也说的过去,所以吧。我觉得从这一点来看,它也有可能是隋珠。”
  楚永宁点头道:“小兰说的对,但就像阿琛说的那样,想要证明它是两千多年前的隋珠。在缺少相关资料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困难的。”
  其实,以异能给出的结果来判断。这颗珍珠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隋珠,只是这样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说服力。而且楚琛也不可能拿这事去民囔囔。
  他豁达一笑道:“其实,能不能证明它是隋珠。我到不太在意,毕竟这样会自发光的珍珠想必没有人说它不是宝贝吧?另外,我关心的是,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使得它会自发光,所以我决定,明天就把它拿到试验室去研究。有了研究成果,说不定还可以运用在工业上。”
  楚永宁闻言高兴的说道:“这话在理,咱们就应该尽可能研制出高科技的产品,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阿琛,你的实验室现在已经有好几样研究成果了吧,能不能尽快投入到生产上啊?”
  赵芸琳听了这话,就没好气的说道:“阿琛现在都这么忙了,你还要这么使唤他,不怕把他的身体给累坏了啊!”
  楚永宁无语道:“他壮的像头牛一样,能累得坏吗?”
  “那也不行……”
  看到父母俩拌起了嘴,楚琛连忙说道:“爸,研究成果我肯定会投入生产的,不过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还有许多难点要解决,另外找到合适的管理者也不太容易,所以暂时还只能慢慢来。”
  楚永宁连连点头道:“嗯,这是应该的……”
  接着,大家又讨论了一会珍珠,见时间差不多了,就回屋休息去了。
  …………
  转眼间,时间就到了十一月份,这天,楚琛和往常一样,到博物馆转一圈。
  这段时间下来,博物馆的客流比较稳定,游客的人数虽然比不上开业那会以及国庆节那段时间,但盈利还是绰绰有余,因此,楚琛还是比较满意的。
  转了一会,了解了几位游客的需求和意见,楚琛就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有人想找他鉴定古玩,说是当初张律记录下来的围观群众。
  既然当初答应了他们可以有一次免费鉴定的机会,楚琛只要有时间,一般都不会推辞,于是挂了电话的楚琛,就快步走向了自己的办公室,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就看到门口和保安站在一起的两位五六十岁的老人。
  打了招呼后,对方就自我介绍了一下,随即楚琛就热情的把两位老人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又给他们泡了杯茶。
  两位老人一位姓严,一位姓华,其中华姓老人拿出两张纸,递给楚琛道:“楚老师,您实在太客气了,这是当初张律留给我们的凭证,还请您看一下。”
  楚琛拿到手上一看,笑着问道:“不知道您二老想要鉴定什么东西啊?”
  严姓老人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楚老师,我能不能请您帮我看看两件东西啊?”
  反正自己暂时没什么事情,楚琛笑着点头道:“没问题,您把要鉴定的东西拿出来就行了。”
  严老连忙表示了感谢,接着就拿出了一条手串,说道:“其实,这件东西我到不是想请您鉴定,只是想问问,它有没有收藏价值啊?”
  楚琛一入眼,就看出这条手串就是现在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售卖的“菩提子”,这种“菩提子”一般有多种,代表品种有高端的尼泊尔金刚菩提,还有低端的“千眼菩提子”。
  它们常常被制作成念珠、手串以及把件出售,商贩往往将其塑造成具有“法力”的菩提子,并以佛家身份加持,由于价格不贵,东西又比较好看,买的人还不少。
  楚琛把手串拿到手中打量了一下,笑着问道:“严老,冒昧的问一句,您的这条手串是哪里买的?”
  严老回道:“就是昨天我去买菜的时候,从一个小贩那买的,当时他介绍说,菩提子经过砂纸打磨,能变得像这些挂件那样光滑,又有不同的花纹,就像开了千眼似的,而且随着颜色和花纹不同,增值潜力也巨大。当时我就挑选了一个他说的增值潜力比较大的品种,反正也不贵……”(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三章 逼真的元蓝釉小碗

  像严老说的这种情况,楚琛在市场上也经常见到,这些小贩的摊位十分简陋,一张塑料布上摆了几个塑料筐子,其中放着长椭圆形、形似橄榄果、淡褐色的果实,另一个筐子中则放了光滑、有纹理的已经打磨好的椭圆形挂件,当然不能少了正在播放的佛家音乐。
  就像严老说的那样,一般一串菩提子的价格都并不怎么贵,而且这些小贩在忙着打磨的同时,还不断向消费者介绍购买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的“开眼宝珠”(其实就是小粒的珍珠、绿松石、石榴石等)。
  像严老的这条手串一样,除了菩提子,还有几颗绿松石,整体看上去确实挺好看的,但真实的价值嘛……
  楚琛委婉的说道:“像这类的菩提子手串,平时戴戴还是可以的。”
  严老马上就听出了楚琛这句话中的意思,他说道:“您的意思是说,这菩提子其实不值钱喽?”
  楚琛说道:“咱们讨论它值不值钱,首先得要知道这菩提子到底是什么东西。”
  严老问道:“那这是什么?难道不是菩提子?”
  楚琛摇了摇头,回道:“市面上那些通称‘菩提子’的产品可谓鱼目混珠,种类繁多让人花了眼。只是我了解的所谓的‘菩提子’品种就达30种以上,常见的有千眼菩提、凤眼菩提、金刚菩提、龙眼菩提等。”
  “但其实市面上出售的这些所谓的‘菩提子’并非产自菩提树,而是许多一般树种果实的统称。”
  “啊!”华老听了楚琛的解释显得非常惊讶,连忙问道:“既然如此。那这些人为什么叫它是‘菩提子’呢?”
  楚琛笑了笑:“当然是为了吸引目光,叫这个名称迎合了某些收藏者的文化和审美需求。再有个噱头的话,就更方便出售。”
  “那既然是果实的话。这东西应该很便宜吧?”严老比较关心东西的价格。
  楚琛点头道:“确实便宜,就说千眼菩提这个价格最低的品种吧,小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斤。不过,因为做的人多,卖的也比较便宜,使得实际销售的利润并不可观。所以,商家们往往不靠手串本身赚钱,而是通过配珠来盈利。当然,这些宝石真真假假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利润自然很大。”
  “那我的这条手串上的配珠呢?”严老连忙问道,就像楚琛说的那样,整条手串配珠最值钱,万一配珠有问题,那他可就亏了,虽然不多才几百块,但无论是谁碰上心里都不会舒服。
  楚琛笑着说道:“这一点我要恭喜您,您手串上的两颗绿松石不但是真品,而且品质相当出众。您不但没亏还赚了。”
  “啊!”听到这个结果,严老不禁有些傻眼,半响,他连忙问道:“那这两颗绿松石能值多少钱啊?”
  楚琛想了想。说道:“绿松石价格有关的因素包括很多种因素,每个因素都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包括绿松石的颜色、质地和块度。但仅仅一个绿松石的颜色就包括蓝色绿松石、浅蓝色绿松石、蓝绿色绿松石、绿色绿松石、泡料等。”
  “质量最好的是以蓝色或者像您这两颗绿松石这样的深蓝色。另外。绿松石按照质地还分为透明的绿松石,块状的绿松石另外还有铁线绿松石等。其中越是不透明或微透明的质量越好,价格也越高。”
  “还有就是按照光泽度分为有光泽。无光泽的,当然光泽度越高越好了。结合以上几种情况,国际宝石界将绿松石分为一至四级四个品级,其中一级品是最好的。而您的这两颗绿松石就是一级品,虽然个头不小,但加起来也值个几千块钱了。”
  听到这个结果,严老异常惊喜,华老笑着说道:“老严,你运气实在太好了,居然随便买条手串,都能遇上这种好事,下次买东西,我得拉着你一块去了。”
  严老哈哈一笑:“以前叫你买东西的时候带着我,你这老家伙却一直不肯,现在求我我也不去。”
  华老吹胡子瞪眼的说道:“你小子敢!再说了,我这是为你好,你虽然是历史系的教授,但古玩这东西,可不是你历史学的好就能玩的转的。不信的话,你把你买的那块玉璜给楚馆长看看。”
  严老笑道:“看就看,说不定我运气好,结果不像你说的那么不堪呢……”
  说着,他就小心的把一枚玉璜从盒子里拿了出来,放到了楚琛的面前。
  此玉璜周身受沁,局部呈褐黄色泽,边缘雕成起伏状波浪形。左右两端打孔,双面均饰鼓钉纹,均匀整齐排列。整器形制独特,制作精细,纹饰处理规矩。
  楚琛仔细观察后,就说道:“这枚玉璜的雕工到是不错……”
  “怎么样,我说对了吧!”严老得意洋洋的笑了起来。
  华老老神在在的说道:“急什么,楚馆长还没说完呢,你接着听。”
  楚琛微微一笑,问道:“严老,您当初买的时候,是按周代的玉璜来买的吗?”
  “是的,难道不是?”严老又显得有些紧张起来。
  楚琛摇了摇头:“这确实不是周代玉璜的器形,到有些像明清时期的仿作,但它上面的沁色又不对,而且工艺应该是近年才出现的,所以应该是一件现代的仿品。”
  华老用手指点了点严老:“你看看,我说对了吧,让你买东西要小心,就是不听。”
  严老瞪了他一眼:“你这老家伙,我怎么看你有些幸灾乐祸呢!”
  华老一脸无奈的说道:“你看看,又冤枉人了吧,我这是为了你好!”
  “切。信你才怪!”严老满脸不信的说道。
  这时,楚琛微笑着说道:“其实。这枚玉璜的材质还是不错的,而且这上面的沁色也可以去除。严老您回去之后可以把它处理一下,无论把玩还是收藏都是可以的。”
  严老没想到会出现柳暗花明的一幕,显得非常激动和兴奋,连忙问楚琛怎么把沁色去除,楚琛也详细的说了一遍。
  华老摇头失笑,老友的运气还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