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776章

鉴宝人生-第776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嗳!你别……呃……这……我没看错吧?”
  司马院长根本没想到楚琛会把宝剑放到水里去,当他正准备上前制止楚琛的时候,就看到盆里面的水,居然不可思议的沿着剑身的纹饰向上流动,而且开始慢慢的变成了红色。
  此情此景,让大家大惊失色,全都想不明白,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产生这么有违常理的一幕。
  过了好一会,大家才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俞仁朋问道:“师弟,这到底是什么原理?”
  “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楚琛摇了摇头,说道:“之前,我用高倍放大镜看了,也不知道当初的制作者是用的什么办法,在这些纹饰的线条里,制作出一个个的小坑,而这些水就吸附在这些小坑上,只会顺着纹饰流动,连平放着也不会掉下来。”
  说着,楚琛把剑平放起来,大家看到果然和他说的一样,线条中的水被牢牢的吸附在线身上,一点掉下来的意思都没有,好像仙家法术一样。
  “难道,这把剑真和传说中的那样,是一位老神仙制作的?”都义乐喃喃的说道。
  传说,刘邦之所以得到了这把赤霄剑,是因为要去突然间熊熊大火的白驹山斩杀龙王。
  当时,刘邦拜别众人后,独自拿着一根青藤绳子和一根铁棍,凭着手中的这两件“武器”,壮着胆子就直奔白驹山去了。但由于大火烧得白驹山炙热难耐,越往上爬越困难,刘邦爬到山腰,青藤绳子啦啦地已烧起来。而爬到山顶时,刘邦的手里就只剩一根铁棍。
  好不容易上了山,刘邦定神一看,山上哪有什么龙王,只见远处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专心致志地烧着一口大锅。
  刘邦觉得很奇怪,上前问道:“老人家,请问龙王在哪里?”
  老者说道:“什么龙王啊,我在烧火准备铸剑。”
  刘邦又问:“你在为谁铸剑啊?”
  老者道:“此剑为天子所铸!”
  刘邦皱着眉头说道:“当今天子施行暴政,百姓遭殃,你把剑送给他不是助纣为虐吗?”
  老者大笑道:“此剑乃送给未来天子。”
  刘邦觉得老人脑子有问题,就随口答道:“那就请您送给我吧!”
  话音未落,刘邦手中的那根铁棍忽然飞入大锅之中,铁棍入锅即熔,正在刘邦为之诧异之时,锅中慢慢升起一剑,剑身通透,红光四射。
  刘邦一手抓起宝剑,只见剑身镌刻着“赤霄”两个篆字,转眼再看老者,已不知去向。而此时,白驹山大火骤灭,接着又甘霖普降。
  此剑自此便伴随刘邦日后斩蛇起义,推翻秦朝暴政,建立汉朝基业。后人有诗为证:“仙翁铸剑白驹山,锄暴安良杀贪官。刘邦得剑登龙位,三尺赤霄保江山。”……(未完待续。。)
  ps:  感谢“gm831126033”“宁小繁”“格陵兰c紫”“*帅帅*” 投的月票!


第一千零一百一十章 鸾胶的线索

  司马院长对此嗤之以鼻:“老都,你就别胡思乱想了,咱们先不说那事只是传说,其中还有不少破绽,就说这世上哪有什么神仙啊!”
  都义乐反驳道:“既然没有神仙,就凭秦朝那会的技术,怎么可能会制作出这么神奇的宝剑来?”
  司马院长说道:“这有什么,那个时候本来就离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没多长时间,一些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消失,制作出这样的利器再正常不过了。至于说咱们现在觉得不可思议,那是因为现在的科技还没发展到那种水平,等过了几年科技发达了,这样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都义乐笑着摇了摇头:“反正我觉得吧,现在的科技居然还达不到两千多年前的水平,还真是挺不可思议的。”
  俞仁朋也站在了司马院长一边,说疲道:“话不能那么说,如果当时科技真那么发达,咱们现在的一些机器设备,他们怎么做不来?说到底,只是少数特例而已。”
  楚琛呵呵一笑道:“这事也没什么好争的,都几千年前的事情了,咱们又没有回到过去的能力,谁知道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还认为是外星人来咱们星球造访,带来的科技呢。”
  听楚琛这么说,大家也都笑了起来,就像楚琛说的这样,以前的事情研究可以,一些历史谜团追根究底实在是浪费精力,当然。你要是喜欢研究,那就不说了。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这吸上来的水怎么处理?”都义乐问道。
  俞仁朋和司马院长听了这个问题,一开始也有些想不明白。
  楚琛笑道:“我觉得应该是从剑柄上流出来的,不过,这把剑的剑柄被外面这层铁皮包起来了,需要用设备检查一下,再妥善的把它取出来。”
  大家对此都表示同意,司马院长连忙说道:“楚馆长。我那边的设备都非常先进,要不要把赤霄拿到我那去检测?”
  “切!”都义乐嗤笑一声:“你那设备先进,我这的设备难道不先进了?而且我这里还有几台仪器是最新进口的。你那边应该没有吧?”
  “呃……”司马院长被这话噎了一下,此时他才想起来,楚琛可是有背景,又有钱的大老板。现在这个实验室的设备。也都按照世界顶级水准建造的,自己那边的设备和这一比,完全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啊!
  看到司马院长吃瘪的模样,大家都会心一笑,心里也感到一阵畅快。要说,司马院长这人还是挺不错的,但他一直想法设法的把东西搞到故宫去,就实在有些令大家受不了了。当然,他这么做完全是一心为公。大家到也谈不上多反感。
  接下来,大家又聊了几句,见眼前这把神兵利器到不了自己的手了,司马院长也只能依依不舍的把话题转到的传国玉玺上。
  大家商量了一下细节,就起草并签订了正式的协议,准备等到博物馆闭馆的时候,再把国宝转移过去。
  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司马院长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笑容满面的对楚琛说道:“楚馆长,听说你要去滇南旅游?”
  楚琛点头道:“是的,后天就准备出发,您不会是想让我带点什么吧?”
  司马院长哈哈一笑:“哈哈,那边的伞把菇味道挺不错的,我还真想让你帮忙带点回来。”
  楚琛说道:“您说的是鸡纵菇是吧,没问题,到时肯定给您带上几斤回来,还有什么事吗?”
  “你怎么知道我还有事情?”司马院长笑问了一句。
  “嘿嘿,这不明摆着嘛,您总不会就让我带一点鸡纵菇吧?”楚琛笑道。
  “为什么不呢?”
  司马院长正儿八经的说道,看到楚琛有些傻眼,他才揶揄一笑,说道:“还是说正事吧,那个鸾胶我有了一点线索。”
  “什么?还真有鸾胶这种东西?”听说是这事,不但是楚琛,其他人也都惊讶不已。
  司马院长摆了摆手:“这事我只是得到一些线索,我一位朋友说,他有一次和他的一位朋友闲聊的时候,说起过这种传说中的东西,据对方说是他祖上得到过这种胶,但到底怎么回事,我朋友只当是他吹牛,也没多问。”
  楚琛马上问道:“您那位朋友在滇南?”
  司马院长回道:“对,他就住在春城。”
  “那好,等我到了滇南一定去拜访他。”不管怎么说,既然有了线索,又正好顺路,楚琛怎么着也得去看一看才行。
  “这是他的地址,去之前你先给他打个电话,就说我介绍去的,他就知道了。不过,你也别急,他最近一段时间到英伦旅游去了,估计还要一个星期才能回来,你们可以先去旅游,等回到春城的时候,再去找他。”
  说着,司马院长把一张纸条交给了楚琛。
  “行,我知道了,谢谢您……”
  …………
  第二天,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暑气也随之消散而去。
  由于楚琛答应过那位老人,要帮他鉴定东西,吃过了早饭,他就和家人告别,独自一人前往古玩店。
  去之前,楚琛给博物馆那边打了个电话,询问今天游客的数量。事实和他昨天想的差不多,游客大幅度减少,但就算如此,现场排队的人还比较多,不过已经没有那么拥挤,也不需要限制客流了。
  如果客流突然一落千丈,楚琛肯定会有些着急,现在这个结果,他就比较满意了。……
  停好了车子,楚琛就往古玩店走去。到了门口的时候,正好遇到前天那位老人也走了过来。
  老人名叫杜忠林,他和楚琛打过招呼后。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楚老师,让您这么早过来,实在是太抱歉了。”
  楚琛笑着说道:“没事,您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也已经在路上了。走吧,咱们进去再说。”
  “好的……”
  楚琛一边和周文平他们以及店里的客人打着招呼,一边带着杜忠林往会客室走去。正在这个时候。有客人突然出声,让楚琛等一等。
  客人笑容可掬的说道:“楚老师,能不能请您给个意见啊?”
  说话的这个客人姓齐。是楚琛古玩店的常客,买过的东西加起来也有十几二十万了,虽说楚琛店里的东西不太便宜,但他就是要个安心。用他的话来说。只要是真品,过个一二年肯定赚钱。
  楚琛笑着说道:“袁先生,不知道您想让我给您什么意见啊?”
  袁先生指着旁边的两件古玩说道:“是这么回事,我呢,看上了这两件东西,不过这两件东西加起来,已经超过我的预算了,从中选一件的话。我又拿不定主意,所以想请您给个意见。”
  楚琛看向他指的两件东西。一件是芙蓉石雕观音菩萨坐像,另一件是紫檀雕的佛龛。
  说起来,关于芙蓉玉或者芙蓉石的实质,说法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水晶,有的说是蓝田玉。
  而在市场上,芙蓉已经成为一个商品符号,代表着芙蓉色(通常为粉色系列)的一堆玉石产品,包括粉水晶、粉玛瑙、粉色蓝田玉、甚至粉色独山玉等等。似乎只要是粉色的玉石都可以冠名芙蓉的称呼。
  这些概念经常被一些不良的商家模糊处理的,所以买家购买之前一定要确定才行,要知道,不同的品种,价格可是相差悬殊的。打个比方,芙蓉种的翡翠,就比芙蓉石贵多了。
  至于怎么分辨,则一定要以规范的鉴定证书上的名称为准。
  而楚琛这里的芙蓉石就是粉晶,是一种呈玫瑰红或蔷薇红、十分艳羡的致密状石英,又称“玫瑰石英”,“蔷薇石英”、“芙蓉玉”、“祥南玉”,石英石的一种。
  一般来说,粉晶很难看到极品,市场上的价格也不怎么贵。但眼前这尊雕像所用的粉晶,光泽强,透明度好,具有星光效应,块度大,足有31厘米高,堪称粉晶中的极品,可以说可遇而不可求。
  材质好,雕工也非常不错,观音像看上去面容慈祥,栩栩如生,不比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的工匠来的差。当然,具体看来,这尊佛像制作的时间还晚了一些,楚琛认为应该在清晚期。
  而另外那座佛龛就是正宗的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的力作了,不但通体均选用上等紫檀精制而成,纹理细腻美观,雕工更是讲求布局和透视,雕镂玲珑剔透,立体感强,刀法灵利,应出自榕州的能工巧匠之手。
  整座佛龛可谓法度森严,宏伟庄重,边角描金更添富贵气象,实为乾隆宫廷造办处之精品,清代帝王形容礼佛敬佛之重器。
  一件是宫廷造办处的精品,另一件材质极品,又出自能功巧匠之手,价值都不相上下,都是非常难得的器物。对于全都喜欢的人来说,想要从中挑选一件,确实容易挑花了眼。
  楚琛看了看这两件东西,就笑着问道:“袁先生,不知道您比较喜欢哪一件?”
  袁先生呵呵一笑:“这两件我都非常喜欢,全都想抱回家。”
  楚琛笑道:“那您干脆就把它们都买回去不就行了?”
  袁先生说道:“这不是刚买了房嘛,两件都买的话,资金就有些紧张了,所以想请您帮忙挑选一下。”
  “要我说,这两件东西都非常不错,想要从中挑选一件实在有些困难啊!”楚琛显得有些为难,两件之中选一件,必然要指出其中一件的缺点,这种事情又有哪个卖家会做?
  袁先生见此,连忙说道:“楚老师,我也知道这个事情有些冒昧,您放心,剩下的一件,等我这一两个月筹集点钱,肯定也会买下来的。”
  楚琛考虑到袁先生是老客户。也就点头同意了,沉吟了片刻,说道:“这么说吧。如果我是您的话,估计会选择这座佛龛。”
  “为什么?”袁先生问道。
  楚琛解释道:“您看啊,这座佛龛,龛门对开,正面浮雕鹤鹿同春纹,其以鹤为仙禽,鹿为瑞兽。此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