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687章

鉴宝人生-第687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琛笑道:“卢老,我也没觉得您市侩啊,如果要说您打了眼的事情,我觉得很正常,咱们古玩界基本上所有人都打个眼吧,打眼的原因是什么?‘私’心应该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至于您后面说的,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咱都是有‘私’心的小市民嘛,无论如何也到不了圣人的地步,平时做事也只要合乎自己的良心,合乎大部分人认同的道德就可以了。”
  卢传佑哈哈一笑道:“小楚,你这话说的好,我非常赞同!”
  这时,潘彬抱着一只盒子走了出来,见此情形,就笑问道:“老卢,说什么高兴的事呢?”
  卢传佑笑道:“没什么,就是觉得小楚说的深得我心,情不自禁的就笑了。”
  潘彬嗤笑道:“切!信你才怪!”
  卢传佑说道:“喏,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说假话就相信,说真话反而不信了。”
  潘彬别开始盒子边笑道:“行了,行了,我信总行了吧……”


第一千章 鉴别的技巧

  潘彬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放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是一对兔毫盏,其尺寸较大,碗口直径在15厘米左右,敞口圆腹,釉光黑亮,兔毫明显,算是一对精品兔毫盏。
  卢传佑看到这一对兔毫盏,立马赞叹道:“居然是一对建窑的兔毫盏,好东西啊!”
  潘彬笑眯眯的说道:“你再仔细看看,这是建窑的兔毫盏吗?”
  卢传佑闻言一怔,随即他连忙拿起其中一只兔毫盏,仔细观察起来。而在这过程中,楚琛也拿起另外一只仔细鉴赏了一番。
  看到最后,卢传佑皱了皱眉头道:“看釉色已经和建窑的兔毫盏差不多了,不过胎和建窑的不太一样,这到底是什么窑口烧制的?”
  潘彬笑了笑说道:“老卢,你想要从书画方面转到瓷器方面,可还得下一番苦功才行,连烧瓷历史达千年之久的北方名窑都不认得,说出去可会被人笑话的。”
  卢传佑嘿嘿一笑道:“我现在主要研究明清官窑瓷器,一些区域性的窑口确实不太了解,老潘,你就给我介绍一下呗。”
  看到潘彬没有回答,反而看向了自己,楚琛就说道:“这应该是一对介。休窑的仿建窑兔毫盏吧。”
  卢传佑闻言,有些不太相信:“介。休窑?不太可能吧,这个窑口不是白瓷很出名吗?难道黑瓷也有这么高超的水准?”
  介。休窑是晋省乃至北方地区较为有名的一处窑址;虽然在烧造规模、历史影响等方面逊于定窑;但其白瓷烧造水平在晋省地区宋金时期具有最高水平。
  此窑口瓷器品类齐全;宋金时期的产品质量高,产量大;在器物样式和烧造技法方面;对周围的一些窑厂影响较大。
  此窑口烧制的白瓷可分粗、细二种。粗白瓷全部用化妆土;以增强瓷器的白度。细白瓷则不用化妆土;以细腻、白净的胎骨展现自身。据研究,一些精细白瓷。白度经仪器测试为78。3度,胎质细腻、透亮。敲击清脆如罄,几乎可与现代白瓷媲美。可见其水平之高。
  潘彬笑着说道:“介。休窑确实以烧制白瓷为主。而且白瓷的水平很高,但黑釉器物可并不逊色,具体表现为,器物虽历经数百年釉色依然黝黝乌亮,釉面上开满不规则的丝纹,犹如蜘蛛的网片,这种开片的方式在别的瓷器上很少见。”
  “另外,碗的外部在黑釉中饰有的油滴状的白色斑点,油滴作不规则析出。所有的纹饰似筋脉一样突出釉面。像这对兔毫盏虽然整体看起来已经跟建窑的兔毫盏类似,但介。休窑的一些特点,还是很明显的。”
  卢传佑又拿起兔毫盏打量了一番,感叹道:“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窑口,居然水平有这么高,你说当时宋朝那会,干嘛不把它也列入到官窑当中去呢?”
  “这事我就不太了解了。”潘彬摇了摇头:“有专家猜测,可能是因为地理方面的原因,但到底怎么回事。估计现在也没人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
  卢传佑说道:“算了,不说这事了。对了,这对兔毫盏的年代应该放在哪个时期?”
  潘彬回道:“我认为应该是宋金时候的吧。”
  楚琛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卢传佑见此。就皱着眉头说道:“小楚,我记得你之前遇到的那两件瓷器,也都是金代的吧?”
  潘彬接过话道:“而且这对兔毫盏上的包浆。我也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所以才想到之前老卢你跟我说的事情。小楚。这里你最有经验,不知道这对茶盏的包浆到底是不是做的旧?”
  楚琛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这对兔毫盏确实是用包浆液做的旧。”
  “啊!小楚。能否说一下,你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
  卢传佑闻言大吃一惊,东西他可是仔细看过的,如果上面的包浆确实是用那个什么包浆液制作的,那对他而言,这样的东西有一件就得打一次眼,这让他想想都觉得可怕。
  楚琛说道:“其实,这包浆液虽然是高科技的手段,只要把瓷器用它泡一泡,或者麻烦一点,定时瓷器的表面涂抹一点,基本可以做出以假乱真的效果。但假的就是假的,和真正的包浆是有差别的。”
  “真正的包浆细腻、滑润,幽光沉静,用手电照上去,看着也比较自然,但用包浆液做旧,虽然看出来和真品差不多,但在光线的表现上却和真品有些细微的差别。这一点,只要拿一件真品对比一下就行了。”
  听到这里,潘彬连忙去旁边的博古柜上拿了一只明晚期民窑青花瓷,东西不贵,但上面的包浆比较厚重,随后他用手电分别一照,两相一对比,果然他和卢传佑都发现了其中的一点细微的差别。
  见此情形,楚琛又接着说道:“除了这一点之外,其实还有一个说起来简单的鉴别方法。咱们知道,釉面的包浆越好,手感就越丝滑柔润,细爽暖软似有弹性。但用包浆液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效果,所以对有经验的人来说,如果瓷器是用包浆液做的旧,很可能不用看,就能判断出东西的真伪。”
  听了楚琛的解释,潘彬感叹道“看来,还是我的经验不足啊!还是小楚你厉害!”
  楚琛连忙摆了摆手:“潘老,我这也不过是照本宣科,把我师傅那里的资料读一遍而已,如果让我通过包浆的手感来辨别包浆的真伪,我肯定是办不到的。”
  事实上,楚琛还真能够通过手感判断出包浆的真伪,但这是由于他现在已经快要突破人体极限的身体,以及过目不忘的本领,在上手过无数古玩之后,才能够办到的。
  如果楚琛说自己能够凭手感判断包浆的真伪,潘彬他们很可能不是觉得他在吹牛,就是认为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了。毕竟他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而已,哪怕他的天赋再好,也很难办得到。
  与其这样,楚琛还不如藏下拙,除了不想费口舌,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就像楚琛想的那样,潘彬和卢传佑都觉得这才正常,不过,这也让他们对楚琛能够拜刘老为师感到非常羡慕。这古玩想要学的好,有没有名师的教导太重要了,如果他们当时踏入这一行的时候,也能够拜一位名师,很可能成就比现在高多了。
  当然,就算有了名师,能够在楚琛这点年纪,就拥有这么好的眼力,也不是光有天赋就行的,因此,他们心里对楚琛多少也有些佩服。
  这时,卢传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连忙问道:“老潘,这一对兔毫盏你是从哪得来的?是市场上,还是淘宅子?”
  潘彬笑道:“你也知道我一般来市场比较晚,如果市场上有这样的好东西,哪还轮的到我啊!不过,这也不是淘宅子得来的,而是有位长相憨厚老实的中年人上门卖给我的。”
  楚琛连忙问道:“潘老,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潘彬回忆道:“上个星期天中午的时候,我刚吃了饭,他就风尘仆仆的到店里来了,说什么家里有困难,急需用钱,想把东西卖了换钱。当时我看东西不错,而且当时我也不知道包浆液的事情,看着比较自然,一点没注意就买下来了。”
  楚琛问道:“潘老,那您还记得中年人的样子吗?”
  潘彬点头道:“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挺深的,那人的模样我现在都还记得,不过我现在回起起来,他的胡子看起来好像是假的,可能和真人会有误差。”
  “这事就让专业人事来操心就行了。”
  楚琛呵呵一笑,就给刘老打了个电话,把事情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刘老告诉他,会马上派人过来画一幅中年人的画像,并让他对潘彬表示感谢。
  潘彬闻言,笑着表示这是他应该做的。
  这时,卢传佑问道:“老潘,这对兔毫盏你到底花了多少钱啊?”
  “一万整。”潘彬竖起了食指比划了一下。
  卢传佑很惊讶:“不是吧,这么贵?你不会又是同情心泛滥了吧?”
  潘彬以前确实有过因为同情别人的遭遇,就花了比较高的价钱,把东西买下来的经历,而且还不止一次,为此,他没赚到钱不说,还稍稍亏了一点。因此,卢传佑就觉得,这次潘彬估计又犯了次傻。
  潘彬哭笑不得的说道:“我是那种不动脑子的人吗?对,我以前确实高价买过几件东西,但那是因为我看好那些东西的收藏价值,那些东西到现在可已经给了我不少的收益了。至于这对兔毫盏,那是你知道介。休窑的价值。”
  “如今的介。休窑存世真品极少,精品更是不多见,这些精品毫不逊色于定窑、钧窑的精品,对懂行的人来说,每件都价值不菲,是收藏家趋之若鹜的珍稀物品。”
  卢传佑听了这番话,说道:“那你的意思是说,这对兔毫盏价值超过一万喽?”
  “当然,至少得一万五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章 踩雷的年轻人

  对经常捡大漏的楚琛来说,一件东西转手赚五千,实在算不得什么。但对普通人来说,哪怕是开了古玩店的潘彬,能够转手就赚了一千块钱的东西,也是比较少的,因此,能够以一万的价钱买下这对兔毫盏,已经算很不错了。
  卢传佑狡黠一笑道:“老潘,那这对兔毫盏你准备怎么处理啊?”
  潘彬闻言嗤笑了一声,说道:“老卢,你不就是想打我脸吗?我告诉你,这对兔毫盏如果最后证实确实是用不法手段得来的,那我二话不说,立马捐掉!”
  听潘彬这么说,卢传佑反而有些尴尬了,如果真是因为他的一句话,让潘彬把东西给捐了,那他得多不好意思!
  “呐呐呐!”于是,卢传佑虚点了潘彬几下,说道:“你这家伙就是这么无趣,不就是跟你开个玩笑嘛,至于这么极端吗?你这样,我下次都不敢来见你了。”
  潘彬脸上带着揶揄的笑容,说道:“你能跟我开玩笑,我难道就不能给你开玩笑了?实话告诉你,其实我在发现这对兔毫盏有问题的时候,已经就这么决定了,你难道还以为是你的原因啊!”
  卢传佑听他这么说,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笑道:“真是看不出来啊,就你这死板的性格,现在居然也会开起玩笑啦!”
  潘彬笑道:“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你这家伙接触多了,就算不会也变会了……”
  玩笑过后。潘彬就跟楚琛打了声招呼,进里屋拿了几件他先前说的精品瓷器出来。让楚琛挑选。
  几件瓷器确实都比较精美,楚琛都比较中意。不过这些都算是潘彬压箱底的物件,他也不好意思都买下来,于是就在其中挑选了两件。当然,潘彬也给了楚琛很大的优惠。
  正当楚琛和潘彬完成了交易,刘老电话里说的办案人员也赶到了……
  …………
  转眼间,楚琛回到京城已经三天了,期间,他除了处理了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其他时间。不是在别墅,就是在古玩店呆着,到也挺轻松自在。
  不过,有两件事情,还是让楚琛有些苦恼,一件是关系着烛台下落的那位,也不知道是躲起来了,还是遇到了什么危险,反正是杳无音信。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那间四合院了,楚琛回京的那天,那位老太太到是打过电话给他,说她的妹妹还是坚持要把四合院转赠给别人。随后说了一些抱歉的话,就挂了电话,让楚琛连问受赠方是谁的机会都没有。
  这两件事情都挺让楚琛苦恼的。但暂时除了等待这两件事情也没什么好办法可想,总不能让他去医院逼那位四合院的主人。把房子卖给他吧?
  好在,楚琛性格还算豁达。既然事情暂时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那就先放在一边再说,把两件糟心事一直放在心里,从而败坏自己的心情那肯定是不行的。
  另外,在字都发现的那个团伙,也不知道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