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631章

鉴宝人生-第631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二十四章 疑心病太重

  第二天一早,吴叔等人就坐飞机回京了,而楚琛和吴可他们则在星城又痛痛快快的游玩了四天,相当的尽兴。
  正当楚琛准备星期五就回京时,星期四晚上,那位叫做小马的贩子就打了个电话过来,楚琛这才想起来,上个星期六他还答应过,要去小马那看他的藏品。反正最近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他就很痛快的应了下来,准备明天还在清水塘古玩市场碰面。
  第二天一早,吃过了早饭,楚琛和吴可以及左山三人,一起坐车来到清水塘古玩市场。
  也是巧,今天是清水塘古玩市场同样也有集市,楚琛他们刚到市场的时候,市场上的顾客也相当的多,不过毕竟是周五,人比上次还是要少一些的。
  反正时间也宽裕,楚琛就带头一路边逛边走向小马的摊位,但也不知道是今天运气不好,还是好东西已经被卖光了,一路走下来,楚琛不过收获了两样小玩意而已。
  当然,世界上的好东西就只有那么多,楚琛也不指望把所有好东西都收入囊中。
  小马的摊位差不多在古玩市场靠最后的地方,而且位置还有些偏僻,楚琛他们说说笑笑的走到那的时候,买家并不多,只有两位而已,而且照着楚琛近五年小贩生涯的经验,其中一位还没有购买的想法。
  果然如楚琛想的那样,等他刚和小马打了一声招呼,这人站起身来拍了拍手就径直离开了。
  另一位买家,楚琛则觉得他应该是位新手。这一点从他生疏的鉴赏手法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一般来说,这种人贩子们都很喜欢。因为特别容易忽悠。特别是看了几本文物书就自认“高手”的民间收藏爱好者,贩子们那就更喜欢了。
  虽然这人看起来是位新人,不过楚琛也不得不说他运气好,他刚跟小马打了声招呼,这位买家就把小马摊位上最好的一件东西,拿到了手上,仔细观察起来。
  不过,让楚琛觉得奇怪的是,一开始。买家脸上还有些欣喜的味道,但片刻后,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表情开始显得犹豫和纠结起来。
  买家手中的,是一只直筒形笔筒,外壁浅刻桐阴竹石,花冠雄鸡,并镌刻诗文一首。
  此物可谓图文并茂,雅致脱俗。刀工简洁,效果传神,文字亦秀丽端庄,包浆沉稳。文静可爱。
  楚琛就算没有细看,也知道这是一件开门到代的名家作品,他实在想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纠结和犹豫的,难道是买家没带足钱。还是觉得这笔筒看起来保存的太好,太光鲜了?
  看到买家犹犹豫豫的过了十多分钟都没决定好买还是不买。小马就有些受不了了,笑着说道:“大哥,我这只笔筒是从一位老大娘家里收来的,她家祖上可出过大官,您就放心好了!”
  买家闻言顿时皱了皱眉头,又发现旁边的楚琛盯着自己手上的东西在那欣赏,好像挺中意的样子,就直接把笔筒放回了原位,说道:“算了!我东西不要了!”
  说完,他就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不过还没走出几步,他又回过身来,对着楚琛说道:“年轻人,看你一表人才的,什么不好做,要做‘托’啊!劝你一句,趁早改行吧,还来的及!”
  说完,也不等楚琛开口,他就快步离开了,这让楚琛他们一脸的莫名其妙。
  过了片刻,吴可哈哈笑道:“没想到我们的楚大专家居然被人当成是托了,真是笑死我了!”
  楚琛一脸的苦笑,对此他还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盯着别人手里的东西欣赏也会被当成是托,这么多年他真头一次遇到。
  小马笑着说道:“可能是我的话被他误会了,不过这只笔筒真是我从一位老大娘手里得来的,就算不是好东西,至少年代不差,我看他是下套的事情听多了,有些反应过度了吧!”
  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古玩、字画等藏品越来越感兴趣,市场也开始越来越火爆。与此同时,随着一些新人的进入,古玩行业的乱象也愈演愈烈,各种骗术也层出不穷。
  一般而言,古玩行业里的老江湖们,都喜欢那种自认“高手”,但鉴定水平明显是个半吊子,却自信满满想来“捡漏”的藏家,这样的藏家在老江湖们的眼中,就是实实在在的棒槌。
  古玩市场宰客方式很简单,无非就两招:一招是“借刀宰人”,另一招是“故弄玄虚”。
  “借刀宰人”就是用“托”来套买家。最初的“托”来自于周围的那些摊贩或者小伙计,但是后来行不通了,因为一回生二回熟,总是露熟脸也不行,容易穿帮。
  有了这样的顾虑之后,一个行业便应运而生了,那就是职业的“托”。这些人也多来自农村,他们的任务就是每天在市场转悠。当某个摊主需要他们来“钓鱼”的时候,他们就凑上来,用诸如“逛遍了市场,总算看见好东西了”之类的话语来引诱买家,交易完成过后再来摊主这分成。
  另一招“故弄玄虚”就得看表演功力了。比如像“我这货是从某某那好不容易才弄来的,要不是看你是行家,我都不拿出来。”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同时做出左顾右盼,怕别人听见的动作。
  一般这两招出来,棒槌们十有八。九就买了,就算价钱大,这些人心里也肯定觉得很满意。
  不过,这两种招数用多了,总有人总结出来,有些好意的,就会提醒刚入行的朋友千万要注意。不过,新人嘛,不上过几次当,他们也不会记得教训,因此提醒归提醒,这种骗局该踩的还是会踩。
  当然,也有人把这种提醒记在心里,为自己避免了许多损失,但万一疑心病太重,那无疑也会错过不少机会,就像楚琛他们遇到的这位买家这样。
  笑过之后,小马就说道:“楚老师,要不咱们这就到我那里去吧?”
  “等会!”楚琛摆了摆手,随后拿起那个笔筒,说道:“让我先看看这笔筒。”
  小马微微一愣,他还真没想到,楚琛也看上了这只笔筒,连忙笑着说道:“行,您尽管看……”
  楚琛把笔筒里外打量了一遍,发现诗文下方留有“筠谷”的款识。
  筠谷为清代著名篆刻家杨谦的字,杨谦家学渊源,继承父业,精岐黄,工篆刻,得李阳冰法,尤工牙竹,又善琢研,为一时名家。
  杨谦的篆刻当时极负盛名,“扬州八怪”之中,金农白文“金吉金”印、朱文“金氏寿门书画”印都是杨谦刻的,罗聘所用的“罗聘私印”也出自杨谦之手。杨谦与罗聘过从甚密,和金农亦互有诗词唱和。杨谦的篆刻对后世影响颇深,著名的“西泠八家”中的赵之琛都有仿他的印作。
  经过鉴宝,楚琛最后可以肯定,这是杨谦的真迹,距今为止,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还能保存的这么完好,非常不易。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刚才的买家产生了怀疑,再加上他疑心病太重,最后才有了刚才那样的误会。
  楚琛对手中的笔筒还是很满意的,就开口道:“小马,起个价吧。”
  刚才那会儿,小马已经把价格想好了,不过,他又担心楚琛对他给的价格不满意,就有些迟疑的说道:“楚老师,我看您两万五吧,您看如何?”
  “行!就这么着吧,钱是现在给你还是一会再说?”要知道,笔筒现在的市场价格估计有七八万左右,楚琛怎么可能不答应。
  “一会一起给就行了……”见楚琛这么爽快,小马也非常高兴,连忙收拾一下东西,就带着楚琛等人到市场外打了的,准备前往他现在住的地方。
  不过,楚琛他们并没有看到,他们打的的过程,正好被刚才那位买家看到了。
  见此情形,买家有些义愤填膺的对他的朋友说道:“老梁,没想到古玩市场还真像你说的那样骗子横行,刚才要不是我长个心眼,估计早就被骗了!”
  说来也是巧,买家口中的老梁,正好也是那天的见证者之一,此时,他正看着楚琛他们离开的方向,对小马能够又一次近距离接触楚琛感到非常羡慕。
  买家的话,让老梁回过了神来,他有些好奇的问道:“怎么回事?”
  买家有些忿忿的把刚才的事情复述了一遍,说道:“原本我对那个年轻人是托还不能百分之百确定,没想到刚才他们还明目张胆的一起坐车租车走了!”
  “这也太……嗯?”
  老梁刚想附和一句,突然就想到了一个可能,连忙问道:“你说的年轻人是不是长这个样子……”说着,他把楚琛的容貌描述了一遍。
  “对,这是这个人!”买家连连点头:“老梁,你也认识他啊,看来这小子还是个惯犯啊!”
  “惯个什么犯啊!”老梁一拍大腿,有些痛心疾首的说道:“那个是楚老师,老陈啊,你肯定是错过什么宝贝了哇!”
  “哪个楚老师?”买家一怔,有些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情况。(未完待续。。)
  ps:  感谢“看闲书人”、“neun_ix”投的月票!
  “蘋果啲憂傷”投的评价票!


第九百二十五章 珍贵的梅瓶

  那位买家实在想不通,老梁怎么会称呼那个年轻人是楚老师,难道年轻人还是专家?但他怎么想,也觉得不可能会有那么年轻的专家,但万一对方就是专家呢?那自己不是……
  老梁摇了摇头,可惜的说道:“我说老陈啊,你难道春节期间没看京城电视台的《收藏天下》吗?”
  “我也看过一期……”话刚说到这,买家就想到了楚琛到底是谁,这当即就让他傻了眼,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接着,他又想到刚才那只笔筒既然能被楚琛看上,那价值肯定低不了。想到这里,他心疼的好像有一把刀子扎在了心里。
  见此情形,老梁就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老陈,既然已经错过了,你就别难过了。再说了,买古玩错过了机会总比打眼来的好,不然运气不好,打次眼都有可能倾家荡产。”
  买家哭丧着脸点了点头,现在他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老梁接着又说道:“还有,你平时也要多了解一下专家的信息,免得下次还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情。”
  买家长叹了一口气,这次他就是吃了不熟悉专家的亏,如果知道楚琛是上过电视台的专家,他怎么着也不可能放弃那只笔筒。
  “看来我今后要多看点鉴宝方面的节目,多认识一些专家才行!”买家这么说道。
  “对,不过现在有些专家也是滥竽充数的,这方面你要注意才行!”
  老梁又提醒了一句。不过他没想到,自己这位朋友此时心思都放在他刚才错过的笔筒上。根本没有听进这句话。
  老梁的这位朋友性格本来就有些偏激,至此以后。就特别在意专家的判断,也没想过专家的水平到底怎么样,结果没过多久之后,就又吃了次大亏,差点搞的倾家荡产。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小马现在住的地方离古玩市场并不太远,打的也不过十五分钟而已。
  一行人下了车,小马就连忙把楚琛等人请进了屋。随后又殷勤的给大家泡了杯茶。
  见小马又要去拿水果,楚琛连忙说道:“小马,你就别忙活了,快点把东西拿出来吧,我一会还有事情要走。”
  楚琛这么说并不是故意骗小马,之前他在出租车上接了个瓷都方面打过来的电话,说是窑厂那边有了重大的突破,研究即将取得成功,让楚琛有时间的话。尽快去一趟。
  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楚琛欣喜万分的同时,当即就答应尽快过去。考虑到从星城去瓷都,只有汽车直达。而且要上午坐车,晚上才能到,楚琛就准备坐火车过去。虽说火车还需要转车,不过至少没有汽车好么累。
  “好的。我现在就去拿……”
  小马连忙跑去里屋,把东西一件件拿了出来。
  小马先拿来的东西一共有四件。分别为战国时期的铜质车管一对,还有明代的铜质罗汉像,以及清代乌木镶钧瓷笔舔
  这些东西和之前那只石叟的铜瓶一样,也都使用的错银工艺,由这一点来看,这些东西应该确实收自同一个地方,很可能原主人比较喜欢收藏错银的物件,因此,才让这些不同年代和风格的东西聚到了一起。
  这四件东西中,最为贵重的则要所那对铜质车管,一长一短,可组合,可分解,管身大面积鎏银,保存的很完好,根据较多的弧形边沿可以知道其铸造后槽底边沿已经进行了剔刻加工。
  在鸟纹的雕饰方面,纹饰繁缛,变化复杂,鸟纹样式也较多,有的冠羽华丽,昂首引颈,有的羽部扭转,整体趋长,显示出铸造者纯熟的艺术造诣。
  车与车饰是两周时期地位与权力的象征,是金文也就是钟鼎文所见册命制度中的重要赏赐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