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389章

鉴宝人生-第389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这一幕,更是让他们震惊。
  那庞老虎的姐夫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高官了。在楚琛面前也只能唯唯诺诺,非常害怕自己老板生气,这么看来。自已这位年轻英俊又多金的老板,很可能就是一位手眼通天的人物啊!
  这让所有店员咋舌的同时。一些女店员心里也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到了贵宾室,周文平连忙给楚琛泡了茶。随后说道:“老板,今天这事虽然少了兴,不过也算给咱们店打了个名气,至少以后没什么人敢来咱们店里捣乱了。”
  “我也是这和觉得!”楚琛微微一笑道:“好了,不想这扫兴的事情了,还是看看这只黑陶吧!”
  “黑陶?”周文平和老五都被楚琛的话语给吸引住了。
  随后,楚琛把报纸包着的那件器物拿了出来,原来是一件黑陶高柄杯。
  这件高柄杯高有二十二三厘米,口径将近十厘米,通体为泥质黑陶,器表乌黑光亮。
  此杯宽斜口沿,深腹杯身,细管形高柄,圈足底座。杯腹中部装饰六道凹弦纹,细柄中部鼓出部位中空并装饰细密的镂孔,貌似笼状。
  其内放置一粒陶丸,将杯子拿在手中晃动时,陶丸碰撞笼壁会发出轻脆的响声。杯子站立时,陶丸落定能够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设计的十分巧妙。
  这件高柄杯的造型体态轻盈,挺拔秀丽,制作技艺美妙绝伦,周文平看到它时,惊呼道:“老板,这不会就是大名鼎鼎的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吧?”
  龙山文化,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鲁省半岛,其他地方也有少量遗址发现。这个文化以许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壳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
  蛋壳陶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的高柄杯,为龙山文化的一种代表性器物,是一种专为礼仪用的器皿,多见于较大型的墓葬中。
  蛋壳陶取材于远古时期河湖中沉积的细泥。其细腻程度甚至超过现代工艺生产的陶土,而且这些陶土中绝不含粗砂或其他杂质。
  陶艺匠人采用快轮拉坯成型或分段手工成型,经利坯、打磨、砑光、剔地儿、划花、锥孔、镂空、捏塑、贴塑、粘接、高温烧制、渗碳等多道工艺烧造而成,吸水率较低。出土器物历经数千年基本不受水土侵蚀,器物表面光洁如新。
  薄陶胎是其制作工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最薄部位在盘口部分,薄者0。3毫米,个别有薄至0。2毫米的,一般在0。5毫米左右。
  柄部和底座因要承托上部重量,陶胎略有增厚,但常见也不超过1…2毫米。器身高度不超过25厘米,重量多数为50…70克。蛋壳陶有“薄如纸,硬如瓷,明如镜,黑如漆”之美誉。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称其为蛋壳陶。
  不过,据现在的制陶技术显示,要顺利拉出厚度在0。2—0。5毫米左右的薄胎陶坯几乎是不可能的。景德镇明清官窑的薄胎瓷底部厚度也有1—2毫米左右,拉坯至口沿处才不足1毫米。除非用模制注浆成型工艺,否则照原样仿制蛋壳陶,技术难度令今人无法想象。这也是困扰现代许多专家和学者的一个难题。
  楚琛把手中的高柄杯仔细打量了一番,发现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和真正的龙山蛋壳黑陶一般无二,随后才点头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确实应该是一件龙山蛋壳黑陶。”(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六章 黑陶(续)

  周文平和老五对楚琛比较信服,再说真的东西假不了,眼前这只高柄杯非常符合蛋壳陶的特征,可谓是“薄如纸,硬如瓷,明如镜,黑如漆”,那体态轻盈,挺拔秀丽的造型,美妙绝伦的制作技艺,极致的感官,看得两人是赞叹不已。
  “这蛋壳陶实在太漂亮了,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看的到这么精美的蛋壳陶。”老五仔细观赏过后,情不自禁的赞叹道。
  楚琛闻言笑道:“我说老五,你又不是没在博物馆看过蛋壳陶,有必要说的这么夸张嘛!”
  “那不一样!”老五连连摆手道:“博物馆的都隔着层玻璃呢,这近距离观察的感觉,可比去博物馆爽多了!”
  楚琛和周文平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毕竟看得着不如摸得着嘛。
  “这蛋壳陶也真够神奇的,居然四五千年下来,还有这么夺目的光泽,也不知道当时的人是采用什么技术制作而成的。”周文平有些惊奇的说道。
  “这我到是看过相关的资料。”
  楚琛为两人讲解道:“据研究,蛋壳陶的表面之所以有这么黝黑发亮、具有金属光泽的视觉效果,是因为当时的工匠采用了砑光和渗碳着色工艺。”
  “而独特的渗碳工艺将碳分子在高温状态下,渗透到器物胎体的微孔里面,使得经过砑光处理的胎体表面形成了更加致密光洁、细腻光润的黑色保护层,令蛋壳陶历经数千年而不受水土侵蚀,才有了咱们现在看到的效果。”
  两人听了楚琛的解释。有些了然的点了点头,不过他们对于在四五千年的工匠居然就掌握了砑光和渗碳着色工艺。都感到非常的惊讶,在看到口沿处那精人的薄胎。心里更是感到深深的佩服。
  过了半响,老五开口说道:“我觉得就只杯子和博物馆看到的相比,口沿处的胎好像更薄一点,要不我去拿下游标卡尺量一下吧!”
  听老五这么一说,楚琛和周文平都感到了兴趣,正好楚琛的办公室里有一把游标卡尺,于是楚琛就去拿了过来量了一下口沿处的厚度,不过这一量,却让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震惊之色。
  “我不会看错了吧!居然只有0。16毫米!”周文平一脸不可思议的说道。
  可不要小看这0。04毫米的数据。这点数据在技术上可以说是一条很大的鸿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够跨越,而这个时间也许是几百或者数千年。
  正是因为如此,三人才会如此的震惊,他们实在想不通,四五千年前的工匠是如何办得到的,难不成,真得会是什么外星人传授的?
  其实,说起这龙山文化的蛋壳陶。除了拉胚的工艺让人觉得疑惑之外,陶土的筛选,也是一个困扰了学者们的一个难题。
  要知道,一般的蛋壳陶都是使用当地的粘土原料。而其细腻无比的陶土颗粒直径是没有超过1毫米的,那么在还没有丝网的四五千年前的祖先,使用什么工具过滤陶土的?这个问题。至今都没有确切的答案。
  当然,正是因为蛋壳陶有着如此神秘的色彩。而且由于出土的蛋壳陶制品相当的稀有,完整器物比历代官窑瓷器和元青花还要少。再加上其赏心悦目的外观。因此,蛋壳陶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其中精品的价值更是不菲。
  而楚琛得到的这件蛋壳陶最薄处,更是只有0。16毫米,这个数据是楚琛以往都没有看到过的,其价值更是因此而水涨船高。
  随后,楚琛怕数据不准确,又让老五去借了两把游标卡尺,得出的结果也是一样,到了这时,他们除了惊叹之外,已经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他们心里的感觉了。
  正在这时,楚琛的手机响了起来,一看是舅舅的号码,于是走到一边接了起来。
  “阿琛,那光头彪交待了,指使他的人就是柳裕。”电话那头传来了赵齐瑞有些愤怒的声音。
  别说赵齐瑞觉得愤怒,楚琛也觉得非常的火大,前段时间,柳裕刚刚被关了禁闭,居然还没过几天,又搞出了这事。而且正是因为对这事的判断失误,让楚琛的心里放松了警惕,造成了后来的严重后果。
  当然,这事楚琛自己多少有些责任,但他认为柳裕也是罪魁祸首之一,更何况这柳裕好像是条不记打的疯狗,接二连三的来搞事,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阿琛,这事你想怎么处理?”赵齐瑞问道。
  楚琛沉吟了一会,随后说道:“舅舅,就让他怎么痛怎么来吧!”
  “行,我知道了!”赵齐瑞说道:“对了,你还是快点让胡勇回来吧,你身边没人,我还真不放心,如果担心窑厂那边,我再给你派个人过去。”
  “好的!”
  这段时间,胡勇经过认真观察,他觉得窑厂那边的厂长和员工,应该都挺值得信赖。既然如此,再加上先前派过去的保安,胡勇到也可以回来了。
  不过毕竟那边的情况有些重要和特殊,再派个人过去,楚琛也能够安心一点,于是他想了想,就应了下来。
  挂了电话,没一会,楚琛又接到了老村长的电话,他说一月十二号,那条山路就要通车了,让他有时间的话,就回去参加通车仪式。
  听到这个好消息,楚琛非常高兴,当即就答应了老村长,到时他一定会回去的。
  有了这条路,将来吕家村的交通就方便了,而且他让妹妹咨询的那个连翘种植计划,也可以开始调研。
  如果吕家村周围真得适合种植连翘,那要不了多久,吕家村就可以脱贫致富,到时还可以带动周边的村庄一起致富,想想他都觉得有些兴奋。
  …………
  接下来几天,楚琛的日子过得平淡又充实,除了给家里人都雕刻了一件翡翠饰品外,之前的那面金银错虺龙纹铜镜也清洗完成了,当他看到那面铜镜的本来面目时,嘴里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惊叹之声,
  这面铜镜的工艺极为精密,嵌入的金银丝细如毛发,可谓巧夺天工。而且更让楚琛觉得高兴的是,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岁月,上面的金银丝,大部分还保存的相当完好,可以说颇为不易。
  难得看到了一件如此重器,再加上楚雨兰的伤口一天比一天好,而且余广杰和柳裕又都被处理了,再加上每天和吴可煲一会电话粥,楚琛的心情又彻底的好转了起来。
  很快,时间就到了十一号,因为吕家村的路明天通车,所以楚琛今天务必要出发,而且这次除了楚琛之处,楚永宁夫妇和楚雨兰也会一同前往。
  本来楚雨兰的枪伤还没好,一家人都不想让她去,不过她死磨硬泡,而且整天一脸的惨淡模样,最后大家没办法,只得同意了下来。
  一路无事,载着楚琛一家还有胡勇和一位警卫的两辆车,在下午五点的时候,总算到达了楚琛的母校。
  不过这路上见闻和这山区贫穷,也让楚永宁夫妇心中觉得很不是滋味,儿子从小到大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算养父照顾的好,肯定也受了很多的苦,这使得他们的心里对楚琛更是觉得愧疚。
  此时老校长以及住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已经站在校门口迎接他们的到来。
  另外,楚琛还注意到,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已经飘起了彩旗,这应该是为明天的通车仪式做的准备。
  下了车,稍稍寒暄了一下,楚琛就连忙给双方做了下介绍。
  楚永宁和老校长握了握手,问候道:“田校长,您辛苦了!”
  之前他已经从楚琛那听说了老校长的事迹,这样一心为学生的校长,确实值得敬佩。
  “哪里哪里!”
  老校长已经从楚琛那得知了楚永宁的身份,虽说他见过的大小官员不少,但楚永宁这个级别的他还真没接触过,心里多少觉得有些紧张,听了楚永宁所言,他连忙说道:“楚书记,我这不算什么,您日理万机那才叫辛苦呢!”
  楚永宁微笑着说道:“田校长,您这就谦虚了,您的工作是为了培养祖国的未来,这个工作对国家来说可是必不可少的,咱们之间并没什么高下之分嘛!”
  “不敢当!不敢当!”老校长心里还是非常的紧张,接下来就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为免老校长尴尬,楚琛连忙说道:“田叔,要不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回去吧,我带着我爸在学校里看一下。”
  “好好好!”
  老校长连连点头,随后他就让老师和学生先回去,自己则陪同楚琛一家一起参观学校。
  回去寝室的路上,因为老校长对楚永宁的称呼和他的反应,那几位老师就纷纷猜测,楚永宁到底是什么大人物,有人说是处级干部,有人说是厅级干部。
  “我觉得应该最起码是部级干部!”一位女老师说道。
  “部级干部?”其他人有些不信。
  “怎么,你们不信?”女老师解释说道:“很简单嘛,咱们校长又不是没见过厅级干部,怎么可能那么紧张?而且你们没看到嘛,旁边可是还有两个保镖的,如果不是部级干部那样的大官,怎么可能会有保镖呢?”(未完待续。。)
  ps:  抱歉,今天只有一章,剩下的明天补上


第五百五十七章 通车

  “你这话说的,那个年轻人可是大老板呢,不兴别人花钱请的保镖吗?”有老师觉得不是这么回事。
  刚才的那位女老师反驳道:“你们没感觉刚才那两个保镖,眼神特别的锐利,而且动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