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320章

鉴宝人生-第320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连忙把《孝经》拿了起来,却让他意外的发现,下面的书籍居然是《锦江集》。
  《锦江集》一共有五卷,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薛涛,她**岁能诗,十六岁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创“薛涛笺”。
  据称《锦江集》总共有诗五百余首,可惜这套书籍并没有流传下来。而后世所传的明本《薛涛诗》一卷,是从《万首唐人绝句》等选本中拼凑起来的。
  根据丰坊的秉性,楚琛顿时就判断这套《锦江集》肯定就是丰坊伪造出来的,于是也不去管它,直接就打开这本《孝经》看了起来。
  这本《孝经》同样也是手抄本,也同样用的上好麻纸,笔迹也相差不大,不过内容方面却让楚琛有些惊喜。
  《孝经》传说是孔子自作,这本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这本书在我国古代的影响很大,历代王朝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
  这本书分为古今文二本,今文本为郑玄注,古文本为孔安国注。自唐玄宗注本颁行天下,孔、郑两注就作废了。而楚琛手里的孝经,正是孔安国注的版本。
  或许有朋友会说,既然丰坊这么喜欢造假,那这本孔安国注的《孝经》,会不会就是丰坊伪造的?
  这一点楚琛其实已经用异能证实了,如果真的伪造的,那它的价值肯定不可能会有异能给出的那么高,而且就算不说异能,从书籍的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意思也可以看得出来,这肯定是孔安国注疏的。
  如果真的是丰坊伪造的,那凭借他在这本书上表现出来的文学修养,他都可以成为一代大儒了,又怎么会穷困潦倒的结束他的一生?
  “嘿嘿,意外之喜,真是意外之喜!”
  这么珍贵的书籍,楚琛猜想这摊主肯定是没有仔细翻阅这本书,而且他肯定也没有想到这些书是丰坊抄写的,不然摊主也不会大大咧咧的把书这么顺便的放在这里了。
  虽然楚琛很想把这本《孝经》看完再说,不过未免引起摊主的怀疑,他也不敢多看,于是他装作随意的翻了一翻,就把书放在了刚才那本《子贡易传》一起。
  接下来,楚琛就把注意力转到了剩下的这五册《锦江集》身上,既然也是丰坊伪造的,那肯定也要收起来才行,于是他很随意的把书册拿起来翻看了一番,这一看顿时把他惊得够呛。
  这一切都是因为那里面的诗,楚琛都没在现在的资料中看过,没见过那可能是丰坊伪造的,但里面那些诗完全是用女性的角度来诠释的,而且用词相当的精妙,还有诗的风格也和薛涛的如出一辙,这根本就不可能是丰坊模仿的出来的。
  就像前文说的那样,如果丰坊真的有这样的文学修养,那他除了刚才说的书法家、篆刻家,藏书家之外,肯定还要再加一个明代著名诗人的光环。
  那也就是说,这五册《锦江集》和那册《孝经》应该一样,都是真品!
  想到这里,楚琛连忙装作随意的把剩下的四册书籍给翻了一下,而结果也证明了他的判断,那好几百首诗,看起来全都从中表现出了非常深厚的文学修养,而且风格也和薛涛的诗如出一辙。
  最后,楚琛又有些不敢置信的使用了异能,而其也同样给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结果。(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二章 早市(续三)

  虽然楚琛很想把这套《锦江集》细细翻阅一遍,不过摊主还在对面虎视眈眈,万一被他发现了什么,那这些手抄本的能否归属他就不一定了,于是他只能很随意的把那几本手抄本都拿出来放到了一起,随后就开口问道:
  “老板,这些书一共多少钱?”
  摊主一看生意来了,瞄了一眼楚琛选的那几本书,就笑容满面的说道:“这几本古籍可都是宋代的精抄本啊,都是平常难得一见的精品……”
  “老板,这几本书的纸张虽然看上去像是宋抄本,不过宋代到现在多少年了,您说可能像这几本书这样新吗?而且宋朝的墨迹怎么可能会是这个样子?”
  还没等摊主把话说完,楚琛就打断道:“而且你看看这些都是什么书,《子贡易传》、《孝经》、《锦江集》,都是失传了多少年的古籍了,想来如果是真得,您也不至于还摆在这里吧?”
  “再说了,这几本书不知道您看过没,写得都乱七八糟的,要不是我看它上面的书法不错,可以买回去当书法范文,不然谁会买啊?老板,痛快点给个实在价!如果价钱合适,我这七本书都买了!”
  听到楚琛这么说,摊主就知道遇上行家了,于是笑道:“老板,您还是个行家啊!不过嘛,这几本书虽然都是赝品,但也都是老仿,价钱方面嘛,肯定是要高一些的。一本书最少这个数!”说着,他张开了左手掌,摇了摇。
  “五分?”楚琛装傻道。
  “哪能五分啊。最少五元!”摊主没好气的说道:“你听过哪有五分就买下一本古书的?”
  楚琛连连摇头道:“一般的古书确实买不到,但您这书说好听点是老仿。说难听点就是假书,而且还是写得乱七八糟的假书。除了练字之外,还能做什么?这样的书,我最多出五角,要不是它看上去像是清代的,我五角都不会出!”
  摊主听到楚琛还价,不怒反喜,只要能还价,说明楚琛还是有购买意象的,其实要说这五十块钱一本书。利润也不错了,不过嘛,做生意肯定能赚一点是一点,于是他愁苦着脸说道:
  “您这价也实在太低了,我也得养家糊口啊,您这价都不够我辛苦费的,我也不多说,三元钱一本,您看怎么样?”
  “太贵。太贵了……”
  楚琛连连摇头,随后就和摊主你来我往的谈起价来,最后谈到八十块钱一本,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数了五百六十块钱递了过去。楚琛把书都随意的放在老板给他的袋子里,就转身慢慢悠悠的走了。
  走出了市场,楚琛连忙打的回到了自己所住宾馆的房间。关上了房门,就把那五册《锦江集》拿出来。仔细翻阅了一遍。
  要说薛涛虽然是位才女,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不过其一生比较坎坷。
  她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后来没过多久,父亲就去世了,随母二人相依为命,生活极其窘困,到她十六岁时,诗名已遐迩皆闻,因其有姿色,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迫于生计,最后只得入了乐籍。
  正因此薛涛的出生不好,所以她的诗中难免会出现对身世慨叹和孤寂的心路历程的表现,不过如果只有这样,那她也就称不上是唐代的四大女诗人了。
  薛涛的诗歌除了保持了女性特有的清丽、婉约的风格,同时,她又超越了一般女性的境界,形成了沉郁豪迈、敦厚雅正的男性化诗风,除此之外,她还善于运用典故,使得诗歌更富文化内涵和深意。
  如此种种,使得薛涛成为了一名风格多样化的女诗人。
  楚琛细细的阅读着这些诗句,脸上不时露出了赞叹之意,薛涛这些诗中既能看到她生活的辛酸无奈,也能看到她那孤芳清拔的品德,另外还有她那细腻、哀怨的情感等等等等,这些都表现出了薛涛的性情、才华和美。
  “唐代四大女诗人,还真是名不虚传啊!”
  楚琛一边把《锦江集》的最后一册慢慢合上,一边情不自禁的感叹了一句。
  把《锦江集》放好,楚琛本来打算把那本《孝经》也仔细看一遍,不过一看时间都快九点半了,想到一会还要去杜厚家拜访,正好到时可以把那只宫碗的瓷片交给他处理,于是他连忙拿出装有瓷片的袋子,把那些瓷片捡了出来。
  也是巧了,楚琛刚刚把瓷片挑拣出来,就响起了敲门声,走过去把门打开,不出他的意料,正是吴叔。
  两人打了声招呼后,吴叔就笑着问道:“怎么样,有什么收获没有?”
  “收获还可以!”楚琛呵呵一笑,随后把吴叔迎进了房间。
  吴叔闻言眼睛一亮,正好看到桌子上的古籍,就拿起一本,看了起来,不过他正拿到的是那本《子贡易传》,翻看了几页后,就万分无语的说道:“小琛,这书好像是伪造的吧?”
  楚琛微笑着说道:“这确实是伪造的,不过您猜猜看,伪造的人是谁?”
  “伪造的是谁?”
  吴叔显得有些疑惑,随后先是检查了一番墨迹和纸张,接着就皱着眉头冥思苦想起来,过了良久,他才有些不确定的问道:“难道这是丰坊伪造的?”
  楚琛笑着竖起大拇指道:“就是他,您可以看看其它几本书,最后面都有他的铃印。”
  听到这里,吴叔就把手中的《子贡易传》放回去,拿起其它几本书看了起来,不过越看越是惊讶,最后更是表情震惊的问道:“难道这几本书是真的?”
  楚琛虽然已经确认这些应该就是真品,不过他拿不出更多的证据来,于是开口说道:“我也不知道到底真不真,不过这几本书凭丰坊的能力应该是写不出来的,我觉得应该都是真品。”
  吴叔点了点头,对此表示同意,他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这事还是要经过研究才能确认,而且像这样的古籍,文化研究方面的价值更高一些,我建议等到时确定了真实性,你还是把内容发布出去为好。”
  楚琛说道:“嗯,我会的,等回去后,我就让师傅帮我处理一下。”
  “好的。”吴叔高兴的说道,不过转眼他又觉得有些疑惑:“这么明显的真品,那摊主怎么会没看出来,难道他不识字啊?”
  对此,楚琛也有些不明所以,摊了摊手道:“这到是不清楚,也许那摊主没看吧!”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几本书本来就是以几块钱的价格收来的,而且那小贩也像吴叔那样,先看的是那本《子贡易传》,结果一看有些词不达意,就觉得这是伪造的东西。
  看到另外几本书也是同样的手抄本,而且看上去也都很新,就下意识的觉得和这本《子贡易传》一样,也都是伪造的,所以最后才便宜了楚琛。
  吴叔摇了摇头,实在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转过头时,他正好看到了桌子上的那些瓷片,就有些奇怪的问道。“对了,你这些瓷片是?”
  楚琛神秘一笑道:“您看看就知道了。”
  看到楚琛的笑容,吴叔就知道,这些瓷片肯定有什么讲究,于是上手仔细观察起来,和刚才一样,他也是越看越是惊讶,而且惊讶之情比刚才更盛,原因很简单,瓷器本来就是吴叔的最爱,如看到一件成化年间的宫碗精品,哪怕就是瓷片,也可以让他兴奋莫名了,而且让他更觉得诧异和惊喜的是……
  “小琛,你不要告诉我,这些瓷片,正好是一只完整的成化青花宫碗?”
  楚琛摇头道:“没有拼出来,我也不知道完整不完整,不过想来九成完整度应该是有的吧!”
  听到楚琛的答复,吴叔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跳脚道:“败家子啊!败家子!这么珍贵的东西,也不知道好好保存,居然被摔成了这个模样,如果让我知道是谁,我一定要他好看!”
  楚琛也是摇头一叹,从这些瓷片的断口比较新的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只瓷碗被摔碎的时间应该不长,就像之前那件被打碎的毛瓷一样,楚琛的心情和吴叔一样的沉重,不过事以致此,也只能尽量补救了。
  看着吴叔有些火冒三丈的模样,他就开口劝道:“吴叔,别生气了,我想原主人应该并不知道这只宫碗的价值,如果他以后有机会知道这只宫碗的价值,我想他估计都得气的吐血!”
  吴叔闻言长长一叹道:“咱们国家的许多的珍宝,其实就是毁在那些什么都不懂的人手里的,想当年……哎!不说了,咱们现在还是去买些大蒜和鸡蛋吧!”
  听到吴叔这么说,楚琛就知道,他是准备用蒜汁和蛋清的调和液来把瓷器粘起来。
  调和液制作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把蒜切碎,倒成蒜泥,用纱布把蒜汁挤出来,然后加入蛋清,比例1比1的混合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大面积需要粘和,量都不用多。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使用的时候,尽量保持破碎地方的断面干净,如果不干净也不要用水清洗,因为那样会使得粘稠度降低。(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三章 做客(上)

  等到调和液调制好之后,涂抹的话只要用蒜瓣就可以,抹完之后拿绳子绑住,固定好,两三天后就非常牢固了!不过用这种方法粘起来的瓷器,缺点也非常的明显,就是不能沾水,也正是因为如此,楚琛才不打算使用。
  楚琛笑呵呵的说道:“吴叔,咱们一会还要去杜老那,一时半会的这事也来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