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170章

鉴宝人生-第170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从白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新旧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都有非常丰富的收藏。
  这么丰富的藏品,看的大家连呼不枉此行,特别是镇馆之宝“马踏飞燕”,让大家看的真是叹为观止。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1969年于出土于陇西。它是东汉艺术家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在中国雕塑史上代表了东汉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
  整个作品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张开大口。好像正在嘶鸣一般。
  而且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么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
  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了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这样一来,以燕衬马,让飞燕与奔马的速度有目共睹。活灵活现的表现出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如此大胆而奇妙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精湛的工艺,让楚琛他们欣赏过后,忍不住拍案叫绝。
  楚琛他们观赏完“马踏飞燕”没一会,工作人员就通知他们,秦教授已经到了。
  楚琛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一个房间,房间里面摆放着许多文物。这些文物许多应该都是刚刚出土没多久的。只见好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的清理着文物,他们的神情特别的专注,连楚琛他们进来,头都没有抬一下。
  楚琛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秦教授身边,只见他正在欣赏着一件青玉勒子。
  勒子,又称“蜡子”。有圆勒子和方勒子两种,是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饰。可单独挂,也可与其他玉饰组合挂。
  楚琛看到。秦教授手中的那件青玉勒子,表面有土沁,通体雕多组变形夔龙纹;两端对钻一细长孔用以穿戴;保存状态完好。
  观饰纹的样貌和雕刻手法,楚琛认为这应该是一件战国初期青玉勒子,联想到这次的任务,再看到这件青玉勒子的坑口特征和皮壳特征,他觉得这很可能和之前那只白玉鼎是一个坑口出土的。
  没一会,秦教授放下了手中的青玉勒子,指了指他面前桌子上的一些青铜器还有玉器,说道:
  “小楚,我这里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根据线索收缴上来的,这些我们认为应该就是和那件白玉鼎同时出土的,你不是看过那件白玉鼎吗,那你能不能给我们鉴定一下啊!”
  楚琛见秦教授让他鉴定到也没有反感,毕竟你一个毛头小伙子,居然被称为专家,特别还是古玩这个特别需要时间来积累经验的行业的专家,别说是秦教授,就算是楚琛没有异能那会,对此也同样不太会相信。
  “秦教授,我先说个事儿,我鉴定是没问题,不过我也只能根据东西的年代还有坑口和皮壳的特征,把它们分类,至于到底是不是同一个坑口出土的,那我还真不敢保证就一定是。”
  楚琛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就以古玉来说,不同坑口,不同玉器,不同时代,所呈现的同一种颜色,彼此之间的深浅,明暗,新老,都不尽相同。这就是古玉真品的独特性,不可同一性。
  即使同一个坑口出土的一对玉器,仔细辨别,也有明显的差异。只有同一炉、同一锅、同一槽出品的当代仿品,才会出现皮色大批相同的征状。
  也正是因为玉器的这种特征,虽然同一个坑口出土的玉器的特征有些相像,但为了谨慎起见,楚琛还真不会说东西就一定是同一个坑口出土的。
  听楚琛这么说,秦教授到也对楚琛的印象有些改观,不管楚琛的文物的鉴定水平怎么样,至少他对文物的态度是严谨的,这种态度在研究文物的时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呵呵,这没关系,人无完人,我们又不是机器,稍微有一点出入,只要不是太严重也是可以的。”
  “好的。”
  楚琛微笑着点点头,而后就开始打量起桌子上的这些文物来。文物的种类还是挺多的,有玉璜、剑格、玉佩、青铜盉、青铜镜还有琴钮等等。
  楚琛一件一件仔细的看了过去,这些东西之中,不乏精品,不过既然是秦教授的考验,当然不会简单,这些东西里面,除了有几件根据种种特征,不是一个坑口的东西之外,其中居然还有几件是赝品。
  更让楚琛有些啼笑皆非的是,这中间居然还有一件铜啄。这件铜啄到也是真的,不过让他失笑的是,铜啄主要流行于先秦时期的西南地区的滇国。
  滇国是我国西南边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国,其存在时间相当于战国秦汉时期。战国时期,滇国的冶金业成为了该国的支柱产业,依仗丰富的矿产资源,生产了大量的青铜器。不仅包括日常所用的食用器、贮贝器也有各式各样的兵器和礼仪兵器。
  要说这件铜啄到也不错,它整体呈“t”字形,刺细长,后端呈菱形,前锋弧形,锐利便于啄刺。圆形銎横向装置,銎两端立体圆雕两头肥硕的犍牛。牛四足稳立,双角高扬,颔首直视,肩胛高耸,肥臀高翘,俨然一副威武昂扬之态。
  牛是财富和威武的象征,对于古云南滇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此类牛形装饰多见于滇国的青铜器,最为熟知的是现陈列于滇南博物馆的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该器以华丽传神的牛为装饰,表明其不再用于战场啄杀,而成为一种礼仪兵器。
  不过,你说一件滇南的东西,中间还夹着一个巴蜀,怎么可能会跑到陇西来?就算跑到陇西来了,但这东西明显就是南方坑口的腐蚀痕迹,这也和陇西的气候条件不一样啊。
  楚琛拿着铜啄,笑问道:“秦教授,这件铜啄不知道您是从哪里弄来的啊?”
  秦教授看到这件铜啄也是一愣,这不是前段时间,自己在古玩市场上买到的那件铜啄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不过他马上想了起来,这里面一些东西,是昨天晚上,叫自己的学生帮他拿的,估计他也没注意看,就一股脑的拿了过来。
  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秦教授不由暗骂一声那个学生,真是白跟着他学了这么久,连南方坑口和北方坑口都没搞明白,搞的现在,让他丢了这么大的脸。
  “这个,哈哈,这应该是我的学生拿错了。”秦教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楚琛闻言微微一笑,到也没有再说什么,之后,他快速的把之前鉴定的结果分了分类,说道:“秦教授,好了,我的鉴定的结果就是如此。”
  秦教授看到楚琛的鉴定结果,非常惊讶,没想到居然会是全对。
  要知道,这里面有两件东西是他打眼过的高仿,而且他也是研究了很久,才发现这两件东西是高仿的,没想到年纪轻轻的楚琛居然这么快就看出来了,这实在让他有些难以置信。
  秦教授拿起一面青铜镜,问道:“小楚,你怎么就能肯定这件青铜镜不对呢?”
  楚琛呵呵一笑,说道:“其实很简单,春秋战国青铜器上出现整篇刻上去的铭文,但原刻的文字是当青铜器脱范不久科的,因古时无钢刀,就用小轮子在铜器上琢磨出来的,所以字体比较光洁,只有琢磨痕,而无刀痕。”
  “宋代以后很多在没有铭文的青铜器上作伪铭纹,作伪铭纹是用刀刻的,一笔要刻上好几刀,往往会留下刀刃的痕迹。这件青铜镜确实仿的很逼真,但铭文上的刀痕,就揭示了它的本来面目。”
  秦教授听完楚琛的解释,笑道:“哈哈,不愧是京城来的专家啊,哎,要是当初我也有你这样的水平,就不会打眼喽!”(未完待续。。)


第两百四十八章 德化观音像

  楚琛闻言呵呵一笑道:“我也是托了我师傅的福,不然我也不能这么快就完成鉴定。”
  楚琛这么说到也不全是谦虚,说来也真是巧,昨天刘老说的那几个故事之中,就有说到青铜器铭文的制作特征,所以这件青铜镜他才一眼就看出来了。
  旁边的李蓓蓓听楚琛这么说,也马上想起昨天刘老讲的故事,暗中嘀咕道:“楚琛这混蛋也不知道是不是踩了狗屎了,居然有这样的狗屎运!”
  秦教授闻言饶有兴致的问道:“哦?小楚,冒昧的问一句,不知道你的师傅是哪位啊?”
  “我的师傅名叫刘志和,不知道秦教授认不认识?”
  “刘志和?”
  秦教授闻言想了想,紧接着就激动的问道:“小楚你说的是刘老吧?”
  楚琛微笑着点了点头:“是的!想不到您也认识我师傅啊!”
  秦教授欣喜的说道:“怎么不认识,以前我还是学生那会,还听过刘老的讲座呢,我还真没想到你是刘老的弟子啊,难怪你水平如此之高,不愧为名声高徒啊!”
  楚琛闻言连忙摆了摆手,谦虚的说道:“秦教授您过奖了,我的水平和我师傅比那是差远了。”
  “小楚,你太谦虚了,小宋,给客人倒几杯茶!”
  经过之前的考验,再加上楚琛又是刘老的弟子,秦教授对楚琛的态度顿时就转变了过来,非常的热情。
  趁着那位小宋倒茶的时间,秦教授和楚琛又交流了一会战国时期的文物的特点。对这种大部分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楚琛当然是张口就来。而这让秦教授对楚琛更加欣赏。看向楚琛的眼神之中;也满是敬佩之意。
  没一会,大家聊到了古墓。楚琛就问道:“秦教授,不知道现在那座古墓找到了没有?”
  秦教授叹了口气,说道:“难啊!要慢慢排查才能确认。”
  “怎么会?不是已经知道了大致的范围了吗?只要查到盗洞就可以了吧?”楚琛奇怪的问道。
  秦教授无奈的说道:“小楚,你是不了解我们这里的情况,到时你过去看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此时,有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对秦教授说道:“秦教授,征集部那边有一位客人,拿了一座德化观音像过来要转让给咱们。他还拿了一张赵老师出具的鉴定文书。”
  听到这里,秦教授说道:“既然有赵老师出具的鉴定文书,那应该没问题吧?你们收下来不就行了。”
  那位工作人员说道:“关键是孙老师觉得那座观音像有些吃不准,而且馆长前一段时间规定,收购文物一定至少要两个专家签字才行,今天金老师和小孙老师,一起出去征集文物了,孙老师就算想把那件东西收下来,也没有那个权力啊!”
  “那金老师呢?你也知道。我可不擅长鉴定瓷器的。”
  “他估计还要一会才能赶到的,不过那人急着要走,秦教授,麻烦您去顶一顶吧。”
  “这个金老师。都出差回来两天了,也不知道早点回来工作!那行,我去看看吧!”
  秦教授说到这里。看到身边的楚琛,眼神一亮。说道:“小楚,不知道你对鉴定瓷器擅不擅长啊?”
  听到这里。楚琛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呵呵笑道:“我本来主攻的就是瓷器和玉器,不过我是外人,去鉴定有些不方便吧?”
  秦教授听到楚琛所说,心里一阵无语,你主攻瓷器和玉器,居然鉴定青铜器也这么厉害,有个好师傅就是好啊!
  “这没事,我们博物馆有些时候也会外聘专家的,凭小楚你的身份和实力,就算我们馆长知道了,也肯定不会怪罪的,走吧走吧,咱们一起过去。”
  说着秦教授就拉着楚琛,向外走去,楚琛盛情难却之下,也只好答应了下来。……
  “孙老师,我说你们怎么回事,不要耽误我的时间好不好,我不是有你们赵义平赵老师的鉴定文件吗?怎么你们还不认可啊!这可是张寿山的作品,有的是有人要,要不是赵老师劝我把东西卖给博物馆,我才不会过来呢!”
  楚琛他们刚到征集部的门口,就听到屋里传出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语气显的不那么友好。
  “这位先生;抱歉让您久等了,我们博物馆现在有规定,一定要两位专家共同确认之后,才能把东西收购下来。您再稍等片刻,我们的专家应该马上就会过来了,经过他的确认,就可以交易了。”
  楚琛他们走进去的时候,正好看到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在劝说,这人应该就是那位孙老师,他看到秦教授进来,眼神顿时一亮,说道:“我们秦教授过来了,只要他确认过就可以了。”
  中年男子面无表情的说道:“哦,那快点确认吧,一会我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