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逍遥房东 >

第330章

逍遥房东-第330章

小说: 逍遥房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天风这才发觉之前殷彦彬所言王源泽慷慨大方果然非虚,自己要是有这么贵的东西,舍得送亲友,但绝不可能送给只见过一次面的人。
    方天风说:“多谢老先生抬爱,不过我对印章不太了解,以后若有机会,一定要请教您老。”
    “好说,那几块石头我给你留着。对了,你还没有别号吧?你是道教、收藏和书法的三方面大师,不如别号三师居士怎么样?正好跟我的三随居士对照。”
    黄良易轻哼一声,说:“俗!万一方大师在别的方面再有所成就,成为别的大师,难道他的别号就这么一个一个加上去?从三师居士往下排,排到十八师居士,往桌上一放,是壮观,问题是你出得起印石吗?”
    众人想象那个场面,忍不住笑起来,连方天风都被逗笑。
    王源泽老脸一红,说:“我就是随口一提,小方的别号自然要他自己定。小方,就这么说定了,我那块田黄冻石宝贝预留给你,你什么时候想好别号要刻印章,就来找我。那块石头是我们祖传三代的宝贝,市面上绝对不可能出现更好的,要是放到乾隆年间,乾隆**会为了这块石头抄我家,或者送我个大官当。”
    “多谢王老。”方天风说。
    鲁桦和一些人听着脸热,之前他们还认定方天风来找王源泽装裱会碰一鼻子灰,现在才明白,方天风要是找王老先生装裱,也就一句话的事。
    许柔眼波流离,看了看方天风,又看了看王源泽,说:“既然书法比赛已经完毕,胜利者属于方大师,但最好的奖品归了师公,是不是要请方大师选彩头了?”
    “好!小方,你跟我来,先从丹青阁开始!”王源泽豪气地带着方天风向丹青阁走去,路上的众人立刻让开一条路,然后又呼啦啦聚在一起跟上来,站在丹青阁的门外。
    丹青阁四壁洁白,墙上挂着一幅幅国画,横轴立轴都有,山水、人物和花鸟等应有尽有。
    方天风用望气术一看,和当时在师爷家里一样,一片朦胧,不过略有区别,师爷的收藏室气息异常紊乱,方天风看到的是彩色迷雾,但这里的气息则比较纯粹,看到的是橙色的才气迷雾。
    方天风不缺钱,王源泽都愿意赠送价值千万的田黄石,他本来不想拿里面的画,只想挑一幅王老先生的字就算了。
    不过,计划跟不上变化,因为方天风从气运气息中,觉察出有一种自己需要的气运。
    寿气!
    方天风疑惑了,这里都是国画,怎么可能会沾染寿气?
    于是方天风走进去,在寿气源头附近使用望气术以此查看国画,最终目光落在一张画着古代城市场面的国画上面。
    在这幅画上面,展现了清代京城的风貌,上面的建筑、人物都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京城。这幅画中的人大都在庆祝什么,非常热闹。
    寿气就是从这幅画中传来。
    王源泽开口道:“小方好眼力。这是宫廷御用画师冷枚为了给康熙贺寿,画的《万寿图》,展现出当年恭贺康熙六十大寿的辉煌场面。史料记载,康熙曾说这幅画甚好,无有更改处。”(未完待续。)


第445章 千寿文
    国画大师胡年说:“现在丹青阁张挂的画卷中,这幅《万寿图》足以位列前三。”
    两位大师都夸方天风会选画,在场的众人对方天风更加信服。
    方天风仔细观察这幅《万寿图》,上面的才气占六,寿气占四,若是要炼制成寿气气宝,就要消除那六成的才气。幸好这件画上的才气和寿气都不算太多,等过一阵炼化完九龙玉杯,就可以着手炼化这幅字画。
    而这幅字画真正的价值,则是为方天风开启一扇寻找寿气的大门。
    方天风问:“王老,您还有类似的祝寿字画吗?最好是在比较隆重或正式的场合创作的,而且要比这幅画珍贵一些。”
    王源泽思索片刻,摇摇头,说:“除了这幅画,我想不到更珍贵的作品。”
    黄良易却说:“老王,你怎么把《康熙千寿文》给忽略了?那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叟宴’上创作的字画,虽然艺术价值不高,但收藏价值却不低。”
    王源泽立刻说:“对对对,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在晚年都好大喜功,特别召开千叟宴,邀请全国各地几千位高龄老人来参加千叟宴,连百岁老人都有,只是为了宣扬他们治下的各地百姓活的都好,都长寿。虽然别人褒扬四场千叟宴是盛事,说是让这些老人尝到前所未有的美味菜肴,但我却不喜。”
    “王老您说说,我隐约记得有康乾两帝召开过千叟宴,但细节不清楚。”方天风也知道叟就是老人的意思。
    王源泽轻叹一声,说:“古时不比现在。现在外地老人去京城,有火车有客车有飞机,比较舒服,就算这样,老人经过一番奔波到了京城,也可能会水土不服生病。你们想想古代的交通条件和医疗条件,那些老人怎么去的京城?不是马车就是船,能跟现在比吗?皇帝一下旨,各地官员难道敢抗旨?当然要拼命巴结,挑本地最年长的老人取悦皇帝,好让皇帝看到他治理的地方有高寿老人,多么安定繁荣。史书记载千寿宴上年纪最大的人是一百四十二岁,你觉得这个可能性有多大?无非就是大浮夸而已。”
    黄良易是个直脾气,忍不住说:“别看都吹什么康乾盛世,实际满清唯一一个好皇帝只有雍正。康乾么,一个让雍正收拾烂摊子,一个是接手雍正留下的山河。康熙为什么传位给雍正?因为他清楚所有的儿子里面,只有雍正有定国安邦之能。可惜,到了现在,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康乾两帝风光,雍正的名声却远不如老子和儿子。”
    在场的人不少人对清朝稍有了解,纷纷点头同意黄老的话。
    方天风一看这些老人要准备上历史课,急忙开口问:“王老,那千叟宴非常盛大?”
    王源泽回答道:“非常盛大,盛大到什么地步?让当时年幼的乾隆记忆深刻,以至于他老了以后,学康熙开办了千寿宴。康熙开办了两次千叟宴,第一次差不多有四千位65岁以上的老人,而第二次千叟宴更为宏大,人数超过八千!乾隆的千叟宴的人就没那么多,不过他的要求高,只要70岁以上的老人。”
    方天风一听,心中隐隐激动,康乾两帝把全国那么多高龄老人聚集到一起,当时皇宫内外恐怕寿气冲天,如果能找到代表千寿宴的东西,那绝对是很非常强大的气宝。
    方天风又问:“您能详细说一下千寿文吗?”
    王源泽对康乾两帝颇有微辞,但说起千寿文则十分兴起:“所谓《千寿文》,就是让每一个参加千叟宴的老人,在同一张纸上写下一个寿字。康熙两帝各开办了两次千叟宴,所以一共有四篇千寿文。不过那时候不像现在,识字率不高,所以很多老人都是胡乱写的,当然,也有一些高寿的名人文人,但总体来说艺术价值不高。但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极高。”
    “这四幅千寿字,现在都在哪里?哪一幅最有价值?”
    王源泽想了想,说:“这你可难住我了。康熙第二幅的《千寿文》是字数最多的,但我认为第一幅《千寿文》更有价值,毕竟四次千叟宴的时候,第一幅《千寿文》次次都在,见证了所有的千叟宴。”
    “我明白了,谢谢王老。不过,您知道哪里有《千寿文》吗?”方天风已然确定目标,四幅千寿文就是目前最好的寿气气宝,而第一幅尤为珍贵。
    王源泽说:“故宫博物院有乾隆年间的第四幅《千寿文》,正文的第一个字,就是乾隆自己写的寿字。至于其他三幅从来没人提过,你们谁听说过?”
    众人都摇头。
    方天风笑着说:“我对《千寿文》感兴趣,谁要是知道《千寿文》的下落,记得联系我,必有重谢!”
    “方大师的重谢可不得了,我一定要想办法找《千寿文》。”郑英超市长笑着说,其他人也各怀心思,连堂堂市长都看重方天风的重谢,自己必须也要争取。
    王源泽立刻吩咐学生把《万寿图》拿下来卷起,然后放入书卷袋中包好。
    方天风接过书卷袋,立刻闻到一股房间原本就有但更浓的味道,有卫生球和麝香的味道,方天风想起来,在庞敬州和师爷的收藏室里,都闻到过这种气味,应该都是为了防虫。
    方天风笑道:“谢谢王老的馈赠。至于第二件彩头,我就不要了。”王老又说送那么珍贵的田黄石,又干脆利落地送这价值上百万的《万寿图》,再要反而显得小家子气。
    王源泽却摇头说:“要是别人得了两个彩头,不要更好,你是书法大师,又是收藏大师,把东西放在你手里我放心。走,去我的‘云章亭’,你挑一幅字。我有米芾临摹书圣王羲之的《平安帖》摹本,虽然没摆出来,不过你也可以选。”
    几乎所有人都无比羡慕地看着方天风,连黄良易和胡年两位老先生都不例外。
    黄良易咬牙切齿说:“你个老混蛋!我跟你要过多少次米芾的《平安帖》摹本,你始终不松口,甚至不借给我,每次我想看都得来你这里,你现在就这么随随便便送人了?你对得起我们四十多年的情谊吗?”
    “还有我!”胡年大师凑趣说。
    许柔也跟着凑热闹,说:“师公,您对得起我吗?”
    众人哄笑起来。
    王源泽却得意洋洋,说:“这种层次的宝贝,自然要送给最合适的人。《平安帖》真迹已经失传,现存的《平安帖》摹本,米芾这本最佳,是最好的行书字帖之一,给小方才是相得益彰。”
    方天风则说:“要不我就选王老您的一副字吧,我手头已经有了《平安帖》,只不过平安帖原本是三帖在一张纸上,我这《平安帖》只有一帖,纸张不仅经过裁剪,还略有残缺,但幸好文字保存完善。”
    “哦?比米芾的《平安帖》还好?谁临摹的?颜真卿还是柳公权?哪怕颜柳的的行书也未必超过米芾,颜柳两位是楷书大家。苏东坡?苏轼的历史地位比米芾高,书法也不逊于的米芾,只不过东坡更似颜柳,而米芾则更近王羲之。”
    方天风不想当众说出书圣真迹就在自己手里,这绝对是轰动书法界和收藏界的盛事,太招摇了。
    方天风笑着说:“还没请名家鉴赏,不过我特别喜欢那幅《平安帖》。”
    “连米芾的摹本都不换?”
    “不换!”
    众人顿时来了兴趣,现在他们都知道方天风在鉴赏和书法方面的水平,他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他手中的《平安帖》比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米芾摹本更好!
    王源泽立刻转身向临池台房间走去,说:“就是我桌子上那本字帖吧?”
    “对。”方天风说。
    王源泽排开人群,回到临池台,来到书桌面前,然后深吸一口气,严肃认真地打开《平安帖》。
    其他人则站在桌子对面,静等王源泽的看法。
    这次没人像在方天风写字一样,一起涌过去看,王源泽毕竟是这里的主人。
    大家好奇地看着王源泽,想听他说出结果。
    众人看到,王源泽打开书夹后,先是露出赞赏之色,显然认为这幅字好,随后他露出疑惑之色,同时伴随着激动之色,迅速拿出放大镜仔细看,那个角度不像是在看字,而是在看纸张。
    足足看了一分钟,王源泽老人脸上流露出难以遏制的兴奋之色,双手捧着书夹,轻轻颤抖。
    “师公,您没事吧?”许柔急忙问。
    王源泽脸上浮现潮红,他小心翼翼合上书夹,小心翼翼放在桌子上,然后抬起头,极为肃穆的表情说:“老胡,老黄你们两个人留下,其他人都出去!今晚我要装裱这幅字帖,寿宴散了吧。”他的肃穆中含着笑意。
    众人疑惑不解,但都看出来王源泽得到了不得的宝贝,本来说好明年三月前都不装裱,可看到这东西,竟然要连夜装裱,连小书圣方天风的字都没这个待遇。
    所有人看向方天风,都想知道这《平安帖》到底有多大的来头,能让王源泽这种三代收藏、阅遍宝物的大家这么激动,王源泽向来很有自制力,不然也不会成为一代书法、装裱大师。
    所有人都很不甘心,郑英超市长和厉庸也一样,一位是位高权重的市长,一位是华国互联网四大巨头之一,连省长都不会随便怠慢的人物,此刻却只能和别人一起离开,感到十分失落。(未完待续。)


第446章 不速之客来袭!
    所有人都不敢问什么,低声议论着向楼下走去。
    眼看人就要散尽,王源泽突然笑道:“我真是老糊涂了,小方你得留下来。对了,小柔也留下来看看吧。”王源泽和蔼地看向许柔,就像看自己亲孙女一样。
    许柔最了解这位师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