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洪荒五行真人 >

第23章

洪荒五行真人-第23章

小说: 洪荒五行真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行看着冲天而起的宝光,心中懊恼,本想悄悄取走灵宝,谁知此宝有灵,竟然自行散发宝光宣告出世。五行一时不防,却是让洪荒众人都知道了。那莲花在散发宝光后还想飞出。五行哪会让他如愿,只见他一声哪里走,而后五行图祭起,将它及它上面的四颗莲子一起收入途中,这莲台虽然等级上与五行图相同,但是无人御使,故此才被收入图中。
这宝物正是那极品先天灵宝十二品业火红莲,乃是盘古混沌青莲的一颗莲子所化,是洪荒之中少有的能镇压大教气运之物。要知道虽然所有的先天灵宝皆能镇压气运,但能镇压大教或者种族气运的灵宝却没有多少,这也是五行想要得到这灵宝的原因。
五行的了灵宝,心中高兴,转头对被灵宝出世震惊得目瞪口呆的千煞说:“此次却是多亏了你,我才能得次灵宝。我却不能亏待了你,说完手指连挥,将一些魔道功法传出,虽然这些功法大都不全,可是却也是洪荒顶级的了,能够让千煞修炼到准圣之上,当然要天道禁止消失以后。要知道此时洪荒之中还有很多生灵无有修炼之法。如此就可见这些功法的珍贵了。虽是魔道功法,但是千煞乃是血海所生,满身煞气,正是修炼这些功法的不二人选。
千煞的了功法,高兴得连道谢都忘了,五行见此也不在意。对他说道:“你可知血海之中可还有其他生灵?”千煞这才反应过来,对五行说道:“这血海之中还有一个生灵,比晚辈强得多,不过他呆在一个大阵之中,晚辈却是进不去。”五行见他果然知道,心中大喜,忙道:“快带我去。”
千煞不敢怠慢,忙领着五行来到一处地方,而后对五行说道:“前辈,就是此处了,此处大阵晚辈从传承之中知道叫住血海轮回大阵,威力强大。”五行闻言道:“原来是此大阵,难怪贫道搜索不到。”
五行知道冥河老祖肯定知道自己到来,于是高声说道:“五行前来拜访,还望冥河老祖赐见。”本来以五行修为不需如此客气,可是一来五行知道这冥河也是大气运之辈,不愿意与之结怨,另一方面自己取了本该属于冥河的至宝,却是该给他一个交代。以了结因果。
此时大阵之中冥河却是忐忑不已,不知该不该打开大阵。思索了一番,还是决定打开。就在五行等待的时候,只见面前的海水散开,露出一条通道来。五行见此,走了进去。




第四十三章 传法冥河
五行走进大阵,却见一个身穿黑色道袍的道人正坐在大阵中央等着自己,心中一惊,难道这冥河已经化形了?仔细一看才知道此乃元神显化之身。冥河见五行到来。起身行礼道:“道友远来,贫道不曾远迎,失礼了。”五行回礼道:“哪里,贫道冒昧来访,还望道友莫怪。”“岂敢”冥河说道。而后伸手一挥,一个蒲团出现在五行下方,五行坐了上去。
冥河这才问道:“不知道友来我血海何事?”其实在刚才宝光冲天的时候,冥河就已经知道五行所为何来。虽然恼怒五行取了血海至宝,但是实力不如人,只得装作不知。
五行见此,微微一笑道:“贫道此来,乃是与道友结一善缘。”
“不知道有所说的是何善缘?”冥河见五行如此说,奇道。
五行手一挥,刚才收取的业火红莲出现在手上。冥河见此宝,眼中闪现一丝羡慕,不过随即便隐藏了起来。五行看着冥河道:“此宝与贫道有缘,故此贫道来取之。但此宝毕竟出于血海,贫道擅来血海取宝,却是失礼。故此前来与道友一场机缘。五行有时觉得这此宝于我有缘真是太无耻了,明明自己贪图灵宝,却强说因缘,故此再说这句话的时候脸色也是微微一红。
冥河见他如此说,心中却是半信半疑。此宝在血海孕育,可自己却丝毫不知,而这道人来血海后就开始寻找,其他宝物一概不取,只取此宝,难道此宝真与他有缘。此时的冥河还没有后来和佛教相斗时的那种老辣,故此在听了五行的话后,心中不满也就消了一半。于是说道:“此宝孕育于血海,可贫道在血海千万年,却毫无所知,道友一来此宝便现世,看来倒的确与道友有缘。只是不知道友要与贫道什么机缘。”
五行听了冥河之言,心中直叹,多么纯洁的人啊,谁说冥河阴鹜狠毒的?于是说道:“贫道见道友在这血海之中出生,且有杀伐至宝随身,想来适合修炼魔道功法,贫道之前机缘巧合之下得到魔祖罗喉的一部分传承,想来对道友有用”
冥河在听到魔祖罗喉的传承之时,眼睛都直了。罗喉,那是何等存在啊,要是能得他一部分传承,虽然自己不用照练,可是作为借鉴,对自己来说那也是好处无穷啊,恐怕要减少自己几百元会的苦功。
五行见冥河的眼神,微微一笑,而后手一挥,将自己在黑莲之中得到的传承记忆包括罗喉的修道感悟一起传与冥河。冥河见五行手一挥,而后自己脑中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修道功法,还有一些修道感悟。虽然这些功法大都不全,可是自己也不是要照着修炼,作为借鉴却是足够了,尤其是那罗喉的修炼心得,更是宝贵。
冥河的了这些传承,也不管五行了,直接入定参悟起来。五行见此,只得摇头苦笑,这冥河还真是信任自己。无奈只得给他护法。如此三千年后,血海之中突然灵气大动,一股股灵气往冥河所在之地涌来,却是冥河老祖参悟罗喉传承有所得,突破到了大罗中期所致。
待得冥河突破完成,见五行正在旁边为自己护法,心中感激。朝着五行行了一大礼道:“多谢道友传法之恩,护道之情,冥河感激不尽。”五行忙将他扶起。说道:“道友无需如此,贫道亦不过时康他人之概而已,还要恭喜道友道行大进,恐怕离化形不远也。”冥河心中高兴,说道:“全赖道友之功。”
五行见冥河刚刚突破,修为还有些不稳,便说道:“冥河道友,你我二人论道一番如何?”却是想要帮冥河巩固修为。
冥河闻言大喜,哪里不知道五行的用意,话虽是论道,可是自己修为与他相差太远,不过是他要给自己讲道的委婉说法而已。于是说道:“多谢道友。”
五行也不管他,而是自顾自地开始将起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五行还是以道德经开讲,但是却加上了自己修炼感悟。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客;混兮其若浊。”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五行加入自己的感悟一一讲了出来。
而后又讲阴阳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二者互根胡勇,不可偏一。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其一者何,是为混沌也。”
讲完了阴阳大道,五行又开始讲五行大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谓行者。行也“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乃阴阳交化而生,万物莫能离之,其在时者,为春夏尝下秋冬,其在位者,东西南北中,其在味者酸甘苦甜辣,其在色者,白青黄黑赤。故曰,万物莫能离五行也。五行相生者,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此万物之生也。所谓五行相克者,金克木,木克土,土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此万物之死也。。。。。。
如此三千年后,五行将大道讲完,而后一拍头顶,只见其顶上三花显现,所谓三花者,即天花,人花,地花冥河见五行三花俱开十二品,心中之叹他道行高深,不敢怠慢,望着五行三花参悟。
此时五行三花之中天花之上一副五彩宝图展开,浩浩荡荡,人花之上一根五色手杖不断敲打,地花之上一本散发出阵阵四象之力的书籍缓缓翻开,正是四象天书。除此之外,又有那幽冥旗,七星幡,赶月鞭,五针松等等宝物翻滚。
冥河看着五行顶上三花,亦是现了顶上三花,参悟其中大道。如此三千年后,五行收了三花,见冥河还在参悟,便不再打扰,吩咐千煞好生在血海修炼后便出了血海,往自己道场五行上赶去。却是想要尽快解决自己内世界的问题。
今日贫道有事出去,就两章一起送上了。



第四十四章 回五行山
五行出了血海之后,却不再停留,全力往五行山而去,希望能够尽快解决自己体内五行琉璃界天道的问题,并且揭开自己体内世界开辟之谜。
五行施展神通,全力赶路,终于在三百年后回到了五行山,此时五行山由于有五行布下的大阵积聚灵气,灵气已经浓郁如液,真真是一个修炼圣地。打开大阵走进山中,只见山中生灵却比之自己离开之前多了许多,而且许多生灵修为亦是不弱,比之洪荒之中的大部分生灵修为高了许多。其中竟然有几个生灵达到了太乙金仙的修为,这倒令五行感到惊奇,要知道自己离开时,五行山上的生灵还没有一人得成仙道,想不到现在却有了太乙修为,当真是不凡。
五行掐指一算,原来是自己的五大分身这些年在山中轮流为山中生灵讲道的结果,而且山中灵气浓郁,成就太乙倒也能够说得过去。一路走来只见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云飞。幽鸟乱啼青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只见那甲木峰,戊土峰,丙火峰,壬水峰,庚金峰,巍巍凛凛放毫光;、跃龙岭、虎跳岭,玄武岭,突突磷磷生瑞气。崖前草秀,岭上梅香。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涧水有情,曲曲弯弯多绕顾;峰峦不断,重重迭迭自周回。又见那绿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载穠斗华;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莱阆苑只如然。又见些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若问此山何仙住,龙汉之后五行居。
五行见山中已然大变的景象,心想,这才不愧是仙家洞府,正自感叹,却从山中走出一直异兽,只见此兽比之山中一众生灵都要高,有那大罗初期修为,其头顶五角,正是五行大弟子行真子。
这行真子在得到灵宝和道场后,将元赤留于谷中看守道场,而后自己赶来五行山,一路无事,又有五行给予的路线图,倒是很快就到了山上,见了五行的五大分身。五大分身见行真子跟脚心性俱佳,且身居五行,与五行一脉确实有缘,心中亦是欢喜,就轮流给行真子讲道,此五人与五行虽然一体同出,但是却各修其道,在单一一行的修炼上,恐怕五行都多有不及,故此行真子在无人的轮番讲道下也是得益良多,竟然隐隐有突破大罗的倾向。
行真子见到五行,心中大喜,忙跑上前跪下行礼道:“弟子拜见师尊,恭迎师尊回山,五位师叔已在戊土峰等待,特命弟子前来相迎。”
五行见他修为已达大罗初期,且隐隐有突破之象,却无根基不稳之象。而且身上头顶功德光环比之自己与之分离时更加浓郁,且气运更是增长不少。知道这是他多年来为众生解道所得,心中对他赞赏不已。将他扶起说道:“你很不错,没让为师失望,很好!很好!很好!”五行连说三个很好,可见他对自己这个弟子的喜爱。
行真子见师傅称赞自己,也不骄傲,躬身说道:“这是老师和五位师叔教导之功,弟子不敢当师尊如此称赞。”五行见行真子不骄不躁。心性沉稳心中更是欢喜,哈哈大小,将行真子抱起,放在自己肩上。本来行真子体型巨大,但见五行将自己放在肩上,心中感动,便将体型缩小,犹如一只三尺来长的小猫,伏在五行肩上。五行见此,倒想起自己前世的那些孩子伏在父亲肩上的情景,心中一股父爱升起。于是伸手抚摸了一下行真子的头,而后往戊土峰走去。
戊土峰前五行见五大分身皆在门前等候自己,见自己到来,皆行礼道:“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