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454章

超级科技强国-第454章

小说: 超级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线路非常困难,但必要时应该寻机歼灭日军的部分海军力量,为后续的战争赢得更多的海上筹码。另外,还要切断日本国内以及印尼对东南亚战场的补给,增加盟军的战场补给负担……”

整个计划非常庞大,蒋百里只是简单描绘了一下计划的蓝图,就用了一个多小时,涉及到的战区和部门很多,重点提到的就有多个。

毕竟这将是中…国参加二战以来,国防军将要发起的最大规模的进攻,而且是以总攻彻底打败战区的盟军为目的,说是二战亚洲战场的转折点也不过分。

盟军不是不想从远东——东北方向打开局面,甚至是主动进攻中…国本土,但是,霍卫国在远东指挥着250万国防军,死死地挡住盟军,不但如此还予以盟军很大的杀伤,每天整个战区的小规模战斗,盟军的损失加起来少则数百上千人,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万人,这样的损失规模,盟军又如何能够发动起坚决地总攻?进攻不能,退也不能,数百万盟军根本无处可退,日本更是覆巢之下的卵,一旦中国彻底解决远东问题,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日本本土,这样的灭国之灾,现在还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天皇,一年总要梦到几次。

最后,张蜀生做总结讲话。

“同志们,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可谓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行动。远东问题牵涉到全局,远东解决了,我们才有精力在其他方向上打出更有力量的拳头。

远东问题不只是牵涉到我们,还牵涉到朝鲜问题,日本本土的问题,甚至是整个二战形势的问题。

我们要以实际的战争行动告诉美国人,远东不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亚洲没有他们的希望。

我们要的是胜利,但很可能借此帮了美国人,帮了盟军的忙。

为什么?亚洲全败以后,他们才会动脑筋去开辟第二战场并且是集中全力地去开辟,不要让盟军把磨洋工磨到我们头上,两千多万纳粹军团还等着他们去消灭呢。

他们犹豫不决,我们就要帮他们下决心,二战总决战还没到,不能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到我们身上来。

我给大家透个底,这场二战,我们中国的脚步绝不仅仅停留在亚洲,全军要勇敢战斗,还有无数的土地等着我们去征服,无数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开采,无数的人民等着我们去俘虏,我们的脚步才刚刚迈出去!!”

第381章 远东总攻(二)

湖北,高头镇。

罗志高是一名小商人,经营着一家集榨油、打米、打麦子于一体的小机器厂。他还有一个身份,高头镇民兵营副营长,2连连长,预备役中尉。

高头镇是一个土家族的镇子,这里的经济较为落后,镇子只有三条街,店里的货物倒是琳琅满目,今天恰好是赶场的日子,四里八乡的高头镇村民都跑来镇上赶集。

虽然地处山区,但高头镇好歹是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并不是贫困,只是物产不丰富,但村民手头这些年还是有钱的,尤其是许多人外出打工,镇上又组织村民规模种植药材,比起建国前,村民手头都有了一定的积蓄,至少全镇的茅草屋是基本被消灭干净了,哪怕是家里贫穷的,也有政府组织人力和财力帮他推倒了茅草屋修瓦房。富裕点的人家则是住上了小二楼,湖北的气候较为湿润,一些富起来的人就喜欢住在二楼。

今天赶场,罗志高的生意也就特别好,几个工人都忙不过来。

“爸爸,爸爸,妈妈叫你快点出去,打米打麦的人太多了。”

今天是周六,罗志高的女儿罗玉兰才五岁,小家伙跑的飞快地跑进屋子叫父亲出去看生意。

罗志高正在看报纸,一份湖北日报,他的目光正停留在那张有着委员长照片的新闻报道上,这篇新闻详细地摘录了委员长在清明节祭奠上的讲话。

作为曾经正规部队的连长,因为服役时家里两位老人同时得了重病,被组织上了解到情况下令退役后,罗志高放弃了转业到县城的安排,领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转业补偿金回到了老家。

这些年,从老人们先后去世后,根据老人安排娶的妻子,又生了小子,罗志高的心就一直没有离开过部队,即便现在的小机器厂生意也是家里的女强人,妻子李俊英在张罗,他基本不管事。不是说他懒惰,反而什么苦活累活他都能干,技术活也难不倒他,作为曾经军队的连长,有文化有见识,在军队还能修迫击炮和机枪的人,摆弄这些榨油机还不是一件小事。

用李俊英的话来说,他是人回到了地方,心还在部队上挂着,这叫做失魂落魄。每次罗志高看新闻联播,看报纸,听广播,听人家摆龙门阵时,总会出神,恍惚间又记起了当年部队的事情。

“我才36岁啊,这个年龄在部队那是能打能杀弄冲锋陷阵的啊。现在还是战争时期,天天待在老家,我这浑身不舒服啊。老王,老廖,老习他们是和我差不多时间退役的,老王手上还有伤,可是他们现在有的在远东,有的在中亚,最差的也是守备部队,而我呢?一个民兵副营长,天天做什么?天天伺候这些机器,十年啊,我连开枪都找不到一个土匪,罪犯都轮不到我们去抓……”

一次喝醉酒,罗志高向妻子坦白了自己的心事,舍不得部队,就是那么简单。

李俊英虽然只上过初中后就主动退学了,但见识可不算少,也是个关心时事的人,又因为自己丈夫曾经是光荣的国防军连长,她其实很了解他。

原本五年前有一次复员的绝好机会,结果,李俊英大着肚子送罗志高去报名申请复员,却被镇上的民兵营长杨兆国狠狠地训了一顿后撵回了家。

五年时间,他再也没有等到日夜苦盼的复员令!!

然而,这一次的报道让他看到了某种希望,战争如果继续持续下去,那么如果真要是和当初营长讲的一样,应该是会有部分退役人员复员的。

当年老营长曾经说:“志高啊,我知道你舍不得走,但这是命令。再说了,你退役了可以去武装部门,可以去警察部队,也可以去民兵部队,甚至可以种田经商都行,一旦国家有需要,你们就是优先被复员的对象。战争还有得打,我们在前面先冲,你们以后来跟上,对于我们民族的伟大事业来说,只是个早晚的问题。你啊,先回到地方发挥余热,到时候动员令一下,我第一个欢迎你回部队。”

毕竟当初的退役官兵里面,大多数只是年纪较大,家里有各种困难或者说其他种种原因暂时离开部队,一旦动员令下达,他们就是第一批可以恢复现役的。这算得上是变相的为国家储备大批可用兵员。而正是如同罗志高这样的人回到地方,带头组建起来的民兵部队才拥有了较高的战斗力。

但如今,在最后一次通信中,老营长已经是副师长了,自己却在家里操持这个榨油厂,英雄失落的心理实在是太强了。要是自己不离开部队,现在最少也是一名营长,甚至是团长了。

“看来要去找杨营长问问。”

罗志高放好报纸,抬起头就看到妻子走进门来。

“我,我马上就去。”罗志高笑着应道,这个妻子很好,他很尊敬她,也很爱她。

“我让二叔他们帮忙看着呢。”李俊英却摇摇头,随即走进屋,罗志高看情况不对,也跟着走进屋。

“老罗,你实话告诉我,你是不是真的想回到部队?”李俊英坐在床边,前所未有地认真问道。

“不……”刚说了一个字,有些怕老婆的罗志高看到李俊英有些冷的目光,头一低,点点头。

“部队对你就那么重要吗?部队还赶不上你的老婆孩子和这一家子事吗?”李俊英的声音听不出什么异常,但问题却很尖锐。

“俊英,这不一样。”罗志高闻言,却抬起头,说道,“你也知道,当年离开部队不是我愿意的,老人病危我也没办法,忠孝不能两全,军队让我选择了孝,但我的忠却没尽完。

建国这些年,国家富强了,人民也富裕了,为什么?那是因为有数百万国防军在不断地战斗,不断地取得胜利。凭什么他们做贡献付出牺牲,我却当了逃兵?”

长叹一声,罗志高说道,“我这些年总觉得自己像个逃兵,唉!俊英,我不瞒你,平时谁家晚上放一挂炮,我都想到部队的炮声,每次民兵营训练,我把那些兵训的跟猪狗一样,都是忘不了部队,把他们当部队的兵一样训练……”

“子弹没眼,要是你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娘俩怎么办?这些年我总是劝你忘记部队,就是怕你……”李俊英逼问道,她知道罗志高由于错过了上次的复员令,其实已不再必须复员的行列了,除非全国总动员令下达,他是不用再去部队的,这一点她是亲自问过杨营长的。

“有委员长在,怕什么。”罗志高闷出一句话,李俊英却找不到反驳的话,别的不说,那些军属的生活确实过得很好。而且国防军出了名的伤亡率低,军队的宗旨是能够用子弹和炮弹解决的问题,就最好少用甚至不要用军人的性命去填。

“俊英,我本来就是军人,不是贪生怕死的小鬼,没死在战场上,还回来娶了老婆生了孩子,过了十来年舒坦日子,我这辈子已经赚了。军队有我没做完的事情,你不能让我做一辈子心理上的逃兵。我……我向你保证,要是有一天我回了部队,我一定活着回来见你们。”罗志高一急,什么话都说了,接着就闷在那里不说话。他以为妻子又因为自己看报纸怠工的事情发火了。

“你保证?”

“嗯!”罗志高闷出了一声。

“你要是说到做不到,我就守着你的坟过完下辈子。”李俊英哭着说道。

“你,你啥意思……”

罗志高抬起头,才看到妻子手中捏着一张纸,颤巍巍地递给自己。

他接过来一看,不禁读到:“兹任命罗志高同志为国防军新编XX师三团二营营长……这,这是……”

李俊英抬起头,擦掉眼泪说道,“去年我就帮你去武装部报了名排队等复员,这是杨营长刚刚给我的复员令和任命书,你去吧,杨营长等着你一起整编民兵部队呢,记得我们在家里等你!”

“是,老婆大人!!”罗志高立正,向自己老婆敬了一个端正的军礼。

于是,罗志高终于和二十万退伍官兵一起获得了再次服役的机会,他们虽然走上第一线战场的机会已经很少了,但却成为了各新编部队的中低层军官,负责驻防任务。

在接下来的多年战争期间,虽然罗志高随着部队走遍多国,驻防过许多地区,但最终总算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光荣退役,回到家中和老婆孩子享起了福。

……

一个半月后,远东战区,远东方面军总指挥部。

“总指挥,目前我军的第三轮扩军行动基本完成了。完成换防任务的部队正在陆续运来,预计还有一个月,兵力运输将基本完成,目前参谋部正在协调其他部门,按照总参谋部的计划,完成对这些新部队的编组工作。”

战区参谋长高枫上将对霍卫国报告道。

霍卫国简单翻看了一下报告,说道:“后勤方面的问题呢?这场战役除了兵力投送到位外,最关键的是后勤,西伯利亚方面的装甲兵力你也要和总参谋部方面协调好。”

“后勤方面的问题不大,国内的铁路能够直通边境,远东地区的铁路虽然炸毁严重,但我们已经修复了部分,剩下的到时候只能依靠我们强大的汽车部队来运输了。”高枫说道。

这次的战役实在是规模巨大,虽然霍卫国是战役总指挥官,但总指挥部却是由三军联合组成的,大本营,总参谋部,作战部,特情部,空军和海军都有重量级的军官出任总指挥部的职务。

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大型战役指挥部,只是直接放在了远东就地组建,高枫则充当了居中协调和联络的角色。

“嗯,计划要展开,平时的战斗也不能松懈,反而要打的狠了,任何的异常只能让敌人过早地防备我们。”霍卫国着重强调道。

“是的,总指挥,现在各战场上枪声都没停,各个集团军司令都开玩笑说,盟军的压力太大了,呵呵。”高枫笑道。

“希望我们的伪装和佯攻能够让敌人更晚地发现我们的真正战略目的吧。”

第二天,远东战区司令员霍卫国大将乘飞机抵达沈阳,与东北战区司令员蔡庭广上将一起秘密视察了新义州一带。这位曾经和日本人交过手的抗日名将,在日本人的心中,可是不下于霍卫国大将的。

而这个消息在二人离开新义州后,很“巧合”地被日军情报机关截获,并被视为重大绝密情报送回国内。

“什么!!中国军方的两大高级将领视察中朝边境?”

东京郊区,日本新建成的地下指挥中心,躺在病床上的天皇忍住身上的疼痛,翻身坐起,厉声问道。

“是的,天皇陛下,请注意您的身体!我们的情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