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403章

超级科技强国-第403章

小说: 超级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后世对计算机的印象并不完全正确,那不过是为了家用化和实用化后的产物,在军事和科研领域,哪怕是老古董计算机,也是能发挥出巨大作用的,性能绝对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指挥中心最中间是一块屏幕墙,最中间一面是大约29寸的彩色显示屏,显示屏上一个定格的画面。

画面中,一枚昂然指天的大型火箭正静静地立在那里,在屏幕中的神弓—3型火箭,看起来是那么的威武不凡,体积颇大的华夏之星已经运进了火箭,整个肃穆的画面背景,是早已准备好的发射场,红旗飘摇,不见一个人影,静的出奇。

“委员长,目前距离卫星发射还有30分钟,是不是去各部门慰问一下大家,再鼓鼓劲?”

张蜀生坐下后不久,负责陪同的酒泉航空航天中心的政委柯俊少将就低声对张蜀生说道。

“我们这些外行就不去瞎指挥了,不要干扰了大家工作,等发射成功后,再好好地慰问一下大家。”

张蜀生摇着头拒绝了,元首的光环虽然在鼓励人方面很管用,但是,万一干扰了正常工作,反而得不偿失,不走形式主义路线是他不断告诫自己,尤其是到了一定的高度后,哪怕是一言一行都可能为别人带来过分的干扰,更需要注意一些。

“委员长啊,你说这个华夏之星有多大?”

孙长庆坐在张蜀生的左侧,一边看着屏幕上的火箭,一边翻看着手中的技术手册,听到还有不少时间,他也索性不自己看了,就拉着张蜀生唠嗑起来。

柯俊少将见领导人自己聊天打发时间,也就陪坐在后方,不再随便说话,共和国上下都知道,高层领导走的是务实路线,不需要什么太过头的阿谀奉承。

张蜀生:“老爷子,这颗华夏之星的重量达到了425公斤,算是很了不起的重量了。我们最早的模拟卫星发射和第一次低轨道卫星发射时,重量都很轻,卫星的实验性质也非常强。这次的华夏之星,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通信卫星,具有很高实用价值。”

其实,中国的卫星发射此前已经进行过多次,模拟发射不算,低轨道卫星发射也进行过了。

只是,那时候发射的低轨道卫星是国产的自行研制的初代卫星,是实验性质的,重量也不过190公斤。那颗卫星虽然也算得上有源通信卫星,远在大西洋航行的一个中国商船队担负了信号发送和接收的使命。那一次实验,商船队成功地接收到了来自太空卫星的信号,而他们发向卫星的信号也被成功地接收、放大、转送到了国内的接收站。

实验是成功的,证明国内的卫星研制团队还是有相当实力的,大量的投入没有浪费。

但是,张蜀生已经等不起卫星缓慢发展的速度。

在原本历史上,世界第一颗卫星是由苏联人在1957年发射的,勉强算十年后的事情。对于原本历史上苏联人的卫星发展情况,张蜀生本来不是非常清楚,后来查阅梦想机的资料才知道,苏联人是在发射第一颗卫星后,发展就非常迅猛,到了70年代,就能发射4、5吨的先进卫星升空,非常厉害。

但这一次,共和国拥有了更夯实的理论基础、人才储备以及更强大的资金投入,火箭和卫星的发展都快了许多。

如果按照这个状态持续下去,即便张蜀生不提供技术支援,一年后,共和国的火箭发射负荷就能突破1吨的关口,五年内一定会达到苏联人用了十年时间达到的高度。最主要还是有张蜀生存在,共和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可以少走一点弯路,不用花费数次发射,或者数次失败的代价,去验证一个完全错误的结论。

可是,张蜀生需要的是,二战后期,卫星必须在战争中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战场通信指挥方面,在未来实在是太重要了。

试想,随着共和国军队的作战距离越来越远后,与大本营,与后方的通信联络就会变得愈发困难,而到了必要时候,一个可以投入使用的通信卫星网络,就能在有限的成本里,做到最多的事情。

“委员长,听说德国人也在搞这个东西?”

孙长庆有翻看了一下手中的技术册子,抬头问道。他对张蜀生虽然视如亲子,但在外人面前,依然恪守本分,言必称张蜀生为委员长,也算是一种极高的自律。

“嗯,根据目前的情报来看,明年估计希特勒就会发射第一颗代号为德意志的卫星,是一颗无源卫星,基本功能是反射信号,试验的性质非常强,实用价值几乎没有。其他国家倒是基本都落后很慢,美国人也有这方面的计划,但目前来看,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张蜀生笑着说道,德国人在二战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科研实力和科学想象能力是令普通人恐惧和难以想象的。原本历史上,一个可以领先全球,最先搞出喷气式战机,最先搞出导弹,最先开始设计飞碟型飞行器,最先立项核武器……

太多的最先了。

即便在这个时代,德国人也并不弱,整体实力赶不上中国,但是局部的科研实力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比起中国或许会显得落后,但相对于其他国家,却是先进了不以道里计。

提到美国人,张蜀生倒是有些皱眉,根据情报,美国人的核武计划进展越来越快,早年遭受了一些挫折后,如今居然有加速的趋势。

想起来之前,情报部主任罗峰呈报给他的那个绝密计划,张蜀生的情绪有好了一些,毕竟事关核武器,不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给美国人搅搅局,不然,以后可不是闹着玩的。

根据罗峰的汇报来看,在中苏战事重新展开的时候,这个计划差不多就会实施,也是考虑到那个时期,美国人的情报注意力大部分要被这些重燃的大战所吸引的缘故。

汉京时间8点25分,发射场天气一切正常,火箭正常,监控和指挥系统全部正常。

“委员长,还有五分钟就是发射时间了。”

柯俊少将走到张蜀生身边,立正敬礼说道。

“很好,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吗?”

“全部准备完毕。”

张蜀生:“好,可以按时开始。”

“是!”

五分钟后,整个发射指挥中心都进入了高度地注意中。

现场不时地有工作人员频繁的报告声,最后一分钟来临时,火箭上最后的摆臂也解开了束缚,火箭完全进入了倒计时发射状态。

不时,随着最后十秒的来临,现场负责发射指挥工作的指挥员声音在广播中响起,“十,九,八……一,点火!”

随着发射总指挥的一声令下,屏幕中的发射场上,火箭尾部顿时喷出巨大的火焰,火光喷射中,火箭拔地而起,随后快速地飞入天空。

“火箭飞行正常!”

“遥控信号正常!”

“2201跟踪正常!”

……

随着一系列正常的报告声,火箭发射阶段成功,进入了飞行阶段。

在最终确定发射成功后,张蜀生接见酒泉航空航天发射中心代表,发表了重要的讲话。

其中有一句让人印象很深刻。

“……同志们,华夏之星发射成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壮举。但是,你们的责任还很重大,任重道远啊。要做好心理准备,今后几年,你们将有无数的卫星发射任务,在其他国家还处于摸索阶段时,我们将有至少十数颗卫星飞行在太空中!!”

第333章 美丽的澳大利亚:百万工人力量大

从酒泉返回汉京后,张蜀生就召见了大本营总后勤部部长,兼科技委员会秘书长周端正与特斯拉。

“委员长,这个计划很庞大啊。”

周端正面前的桌子上摆着的是一尺多高的文件,文件的抬头是红色绝密A级的字样。

这个保密等级虽然不是共和国体系内最高的,但却同样是骇人听闻,绝密A级意味着除非是共和国灭亡,那么这个绝密将永远是只限于计划管理者和张蜀生本人才知道真正详情的绝密计划。

绝密A级保密等级的计划,就周端正所知,共和国内还有好几个,比如战略导弹计划,火箭—卫星计划,核武器计划,喷气式飞机计划,都有幸列入A级保密等级计划,相应的科学基地,对应从S级到SS级不等。

绝密A级计划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保密等级非常高,比如面前桌上的文件,周端正自然不可能来张蜀生办公室慢慢看,早在上午,就有特情部第九局的保密人员“陪同”他,大致看完了这个计划。

然而,哪怕是看完了这个计划的纲要,他依然觉得有些茫然,实在是太庞大,整个计划中,目前一尺多高的文件居然是纲要性的一个个子计划。也就是说,一个庞大的计划,被人为地分解成了无数个部分。有医学部分,材料学部分,电子学部分,信息学部分,生命学部分,工程学部分……

即便周端正看了这个纲要性资料,他依然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计划,要研究什么,仿佛这些子项目,合在一起看,还是子项目。

他明白,这说明本计划非常庞大,自己接触的不过是零碎的东西,真正的核心,应该只有眼前这位特斯拉先生才知道。毕竟,这一尺多高的纲要性计划文件,就是特斯拉的秘密科研小组搞出来的。

“计划当然是非常庞大的,共和国历史上每一个绝密A级的计划,就没有一个是小计划。这个计划是特斯拉先生负责总揽全局,而这桌上文件里的项目部分,则要抽调相应的科技人才,组成研究机构,优先拨给资金、设备,帮助特斯拉先生完成这个伟大的计划。

具体的情况,特斯拉先生在随时会详细和你谈,你可以按照绝密A级保密计划的规格,安排相应的工作。”

张蜀生的态度非常简单,既然答应了特斯拉帮助他完成那个超前的计算机的革命——“人脑”计划,就会全力支持。

相比于目前共和国的实力,多成立几个研究机构,来开展这个研究,问题不大的。核心方面的研究,则由特斯拉和他最亲信的几个学生、从西方邀来的科学助手以及张蜀生提供的战略科技人才组成,那个机构才是“人脑计划”的真正研究机构。不止如此,张蜀生经过慎重考虑后,还授权“人脑计划”项目在经过批准后,可以秘密使用一些罪大恶极,丧尽天良的战犯作为研究对象,那些原本就要被判死刑的日本战犯,被秘密关押在监狱里十数年,就是为了在必要时刻为这些绝密项目提供实验对象。

想想前世的713部队,张蜀生认为自己还算善良,至少没有滥杀无辜,这些实验对象原本就该死,又是战争罪犯,不同于731部队,对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下毒手。

即便在这个时代,张蜀生虽然摧毁了713部队,但根据可靠情报,日本人在远东地区同样在搞类似的实验,他们一边从德国人那里获得技术,一边用苏联平民做实验,整个民族,已经病态到了相当地步。

而整个“人脑计划”,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计划,分步骤多点共同展开,张蜀生除了必要的高科技设备、材料外,还会提供一些正确的研究方向。这样一来,实际上整个庞大的科学工程,将为共和国带来另类的科技跃飞,也将在突破一个个科学难关的同时,为共和国留下宝贵的科技财富。

科技,张蜀生不缺,关键怎么把科技转化,分解科技,用当前科技去解析它,衍生成当前的实用科技。

“是,委员长,保证完成任务。”

周端正想了想,高兴地答道,虽然他不知道这个计划有什么用,但委员长说了要执行,那就给钱给物给人好了,共和国如今什么都不太缺,尤其是科研经费和科技人才,物质方面,协调到位总是能解决。

现在的中国,早也不是数十年前的西南时期,造一台普通机床也要担心精度的时候了。全面工业化和科技教育建国的方针,就是让中国在世界处于了领先的位置。一个个科学难题被攻破,一个个国内培养的新时代科学家走上前台,闪耀世界。

中国人并不傻,相反很聪明,何况一个国家六亿人,除非是根子上烂掉了,整个教育体系,科研体系,升迁体系全部都烂掉了,政策得当的话,总会出现多到让人目眩的科学奇迹。

“委员长,二十年后,我给你一个完整的惊喜。”

特斯拉也似模似样地照着周端正一样,离去前给张蜀生敬了个算得上标准的军礼。他敬的不是这个国家,也不是这个体制,更多是张蜀生个人。这就是科学巨匠的超然。

特斯拉与周端正离去后不久,大本营作战部部长又来到了张蜀生办公室,主要是汇报一下目前澳大利亚的情况。

“裕任,听说你最近又恢复了天天通宵加班,每天只睡两个小时不到,有没有这回事啊。”

张蜀生见粟裕任进来,先是板起脸,问起了这个严肃的问题。

粟裕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歉然道,“委员长,不会是我家里那位,又在委员长夫人面前抱怨了吧。这人,就是管不住自己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