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手上戴个小鱼塘 >

第123章

手上戴个小鱼塘-第123章

小说: 手上戴个小鱼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海宁做鱼的法子很常见,冰冻的鱼没有鲜鱼那么新鲜,解冻以后,剁下鱼头,从中间剖成两半,用料酒、姜片、细盐给腌上。

等到锅里的水烧开,再将铺了一层跺椒的鱼头放进去蒸熟,做的是有名的剁椒鱼头。

另外鱼肉切段,先下热油里炸熟,炸到外皮金黄,再放辣椒、佐料爆炒。

话说泽多家的生活水准其实挺不错,这边虽然就他一户人家,却也通了电,据说这边搞了个户户通电的工程,泽多因此而受益。

泽多家里的电器也不少,厨房里还有高压锅,高原上这玩意用了最方便。

不过泽多并没有用这些,他杀了一条湟鱼,用藏刀挖去内脏,扒掉鱼皮,剔了鱼骨,剩下的鱼肉剁成肉酱。

泽多也会说汉语,虽然挺蹩脚,但是沟通没有问题。

他一边剁鱼,一边跟李永闲聊:“这是我们西藏的传统吃法、很好吃,等会、你就知道。”

“你的妻子、很漂亮,”泽多向李永竖了竖大拇指。

李永也竖了竖大拇指:“你们很热情,谢谢了!”

“我们西藏人,都很好客!”泽多咧开大嘴笑了笑。

泽多在平底锅里放了点酥油打底,将鱼肉酱倒进去,加点辣椒粉,在火上熬,最后给熬成了粥状,浓郁的香气渐渐从锅里飘出来,勾得人食指大动。

米玛则在一边用酥油茶和青稞面,搅拌以后,摘成团,然后摊成饼状。

这玩意在西藏很常见,就是著名的“糌粑”,藏民为了方便携带,通常就是团状,要吃的时候,随便捏成啥形状都可以。

米玛的汉语没有泽多那么流利,不过她和宁小雪两个人似乎也沟通得挺好,米玛不停向宁小雪微笑,似乎在夸“她”做得也不错。

宁小雪平常连饭都做不好,不过小姑娘手也挺巧的,包饺子什么的又快又好看,捏两只糌粑,肯定不是问题。

米玛做好糌粑,却不招呼李永他们品尝。

等到泽多这边弄好了,米玛用勺子舀一下粥状的鱼肉,包在糌粑里面,再捏成团状,才送到李永他们面前。

李永接过来咬了一口,粉粉的,味道很香。

吃到里面的“鱼粥”,跟糌粑混在一起,面香、鱼香、酥油香、奶香,还有辣椒香,真正的五香味儿,立刻让口舌情不自禁地搅动起来,并开始分泌大量的*。

李永三口两口吃掉一只包了鱼肉的糌粑,在嘴里大嚼特嚼,越嚼嘴里越香,那香喷喷的味道,似乎怎么也不会变淡。

不过,可能是吃的有点急,感觉有点干。

泽多似乎早就料到这种情况,给他们每人倒了一碗酥油茶。

初喝酥油茶,第一口异味难耐,第二口淳香流芳,第三口永世不忘。

李永他们之前已经品尝过这种西藏风味的酥油茶,这会儿就比较适应,端起来两口喝掉一碗,口中又是另外一番滋味。  

第一百零六章 藏民

 等到孙海宁将剁椒鱼头、炸鱼段端上桌,加上泽多弄出来的手抓羊肉、大烩菜,都用大盘子装了,满满一桌子。

另外还有藏族特有的青稞酒,酒味醇厚,馨洌绵甜,感觉度数不高,有点像南方的米酒,甜甜的,很好喝。

孙海宁对吃的很有研究,一盘子剁椒鱼头,上面铺了一层红红的剁椒,看着就刺激食欲,用筷子拨开上面的剁椒,露出下面乌黑滑溜的鱼头,随便夹一筷子,滑滑溜溜的鱼肉细嫩*,味道鲜美,辣味也很足。

炸鱼段皮焦肉嫩,吃嘴里就一个“香”字,特别是最外面的鱼皮,炸得脆脆,牙齿一碰就碎,满嘴都是香味。

里面的鱼肉雪白*,吃嘴里鲜香无比,混着油香、鱼皮,美味好吃。

不过最让李永和宁小雪感兴趣的,还是几道藏式风味的特色菜,那盆手抓羊肉,充分体现高原的粗犷与实在。

一大盘羊肉层层叠叠、热气腾腾,肉赤膘白,肥而不膻,色泽诱人。

羊肉上还插着几把锋利的藏刀,李彦和宁小雪入乡随俗,用刀割下一块,直接抓在手里,蘸点酱吃。

羊肉吃在嘴里,爽而不腻,油润肉酥,质嫩滑软,吃得李彦大呼过瘾。

看到客人吃得高兴,泽多夫妇就很热情地招呼他多吃多喝,一会儿又端上两碗煮羊肉的原汤,色泽清亮,里面放了点香菜末,热气腾腾的,喝了以后,只觉得浑身发热,舒爽得很。

一顿饭吃得宾主都很尽兴,泽多直夸孙海宁做的鱼好吃。

李永也吃了包了鱼肉的糌粑,味道还不错,李永也特地挖了鱼肉单独品尝,要说泽多弄的这条鱼,鱼味十足,没有什么腥味,鲜味、香味都很充分,也算是上品。

就像孙海宁说得那样,这里的鱼味道确实纯净,但还算不上通透。

与空间鱼相比,似乎也要缺那么一点境界。

“这个是冰冻的鱼,要是鲜活鱼,味道还要更好,”孙海宁在海天参加试验,不仅吃过陶然鱼,还吃过品质更加神奇的天池鱼、云梦鱼,嘴也变得很刁,一般的鱼都不入法眼。

泽多给孙海宁说得两眼冒光:“真有这样的鱼?”

“这你就要问小李子了,”孙海宁将指了指李永。ZEi8。Com电子书

李永客气地笑了笑:“这里的鱼也很不错,各有千秋,鲜活鱼确实要比冰冻的更好吃,就是不方便携带,以后去申城,我请你们吃全鱼宴。”

“你们这个鱼更好吃!”泽多挺实在地承认差距,又摇了摇头:“申城太远,怕是吃不到了。”

“怎么会吃不到?”孙海宁嘿嘿笑道:“小李这回带了点鱼苗,打算找个地方养着,等长大了,就让你尝尝鲜活的陶然鱼,是怎样的味道。”

孙海宁几句话就将泽多忽悠得晕乎晕乎,都不用他开口,泽多已经主动提出,就在他家屋后的水泡里养着。那边也是羊卓雍湖的湖汊,可以截断了,用网隔开,在里面养鱼。

如何养鱼,孙海宁是个专家,很快提出一些细节上的要求。

泽多对孙海宁似乎很佩服,对这些要求没有丝毫怀疑,全都答应下来。

宁小雪对这些显然不感兴趣,她跟米玛去外面挤羊奶。

泽多家养了不少的牛羊,全都散放在外面的山坡上,悠哉悠哉地晒着阳光,看上去很惬意。

虽然不是在水空间,宁小雪对动物的亲和力还是不能小视,本来挤羊奶这样的事情,陌生人并不合适。不过宁小雪跑过去摸了摸那头奶羊的脑袋,奶羊就“咩咩”叫着,用头上的角轻轻蹭了蹭宁小雪,那模样就像喜羊羊一样乖顺。

米玛有些惊愕,就同意让宁小雪试试,并手把手教她挤奶的方法。

奶羊很配合,宁小雪很快就挤了半桶奶。

女孩很有成就感地双手叉腰,扬起娇俏的小脸,脸上还挂了两滴羊奶,晶莹发亮。

“李子,晚上喝我的奶啊!”女孩甜甜地笑道。

“呃!”李永的目光在女孩胸前扫过:“好啊……”

宁小雪很快意识到自己刚才说了什么,“嘤咛”一声,转过身去:“大坏蛋,不给你喝了!”

孙海宁和泽多下午就去湖汊那边,动手将湖汊截断。

孙海宁对此早有准备,从申城那边要了必须的装备,包括一块细密的隔网,既能保持两边水的流通,又不让鱼苗漏出去。

这样一来,湖汊里的云梦鱼苗,就能生长在天然的环境中。

孙海宁一直致力于解决云梦鱼苗性状的退化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解决,就可以规模化养殖生产要比“陶然鱼”更好的“云梦鱼”。

对于孙海宁的研究方向,李永也没有什么好的想法,本来“陶然鱼”就是个逆天的存在,谁知道水空间之外,到底能不能自然生长出这样的鱼来?

孙海宁自个儿也没有信心,只是当做一种研究的方向。

倒是泽多信心十足,他觉得这都是佛祖的意志,羊卓雍湖是西藏的圣湖,云梦鱼苗当然能够生长得很好。

李永和孙海宁对此都不置可否,但也没有说什么,三个人一齐动手,就在湖汊那边动手施工,其实也简单,就是将两三米的沟口用土填了,在中间埋上那块隔网,使两边的水还能够自由流动。

弄得差不多,孙海宁和泽多还在那边折腾,李永和宁小雪就跟着米玛去山坡那边,那里有好多的牛羊,都在阳光下面悠闲地吃草。

这些牛羊都长得挺有意思,有的羊明明浑身都是雪白的鹅羊毛,偏偏头上长了一对黑色的羊角;还有那些身上黑乎乎的牦牛,却有一张白色的牛脸,就好像唱戏的一样。

所谓白脸的曹操,想来也不过如此了。

宁小雪走到哪里,都能得到牛羊的欢迎,李永则不受待见,那些牛羊都不怎么理会。

李永白了一眼这些家伙,对他们也不敢兴趣,倒是泽多家还养了两匹马,李永很想骑上去遛两圈,不过那匹杂色的丑马也还是不鸟他,这让李永十分生气。

李永想了想,知道同这些畜生也没啥道理可讲,偷偷从水空间里摘了把菜。

这一回,丑马很主动地凑了上来。

李永就给丑马吃了菜,摸了摸丑马的脑袋,这回变得很乖。

不过,他发现这匹马的身上根本没有马鞍,这个样子可没办法骑。

李永就不再理会这匹丑马,爬上山顶,找了个合适的位置,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从这边可以看到羊卓雍湖的一角,幽蓝的水面澄净逼人,就好像是宝石一样,让人迷醉。

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李永陶然欲睡,他总觉得就这样躺着,实在是一种无上的享受。

与水空间比较起来,这里的天地更加广阔,有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让人心静开阔。

李永突然就有一种想法,要是就留在西藏,似乎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晚上就在泽多家睡觉,泽多给李永和宁小雪安排了一间客房,不过按照老规矩,李永还是给撵进水空间。

香香甜甜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李永他们早早起来,就跟着泽多一家不停忙活,主要是那些牛羊,都要感到草地上去。

吃了一顿丰盛的藏式早餐,泽多骑着摩托车,带着李永他们来到羊卓雍湖畔,然后从水草中间推出一条狭长的小木船。

这条小木船要比李永水空间那条更大,不过也就是大上一些罢了,三五米长、一两米宽的样子。

这是李永他们第一次同羊卓雍湖亲密接触,之前山顶的远望,以及开车经过的时候,都只是远观。

此刻走进这片草荡,才知道羊卓雍湖不仅有水,还有水草、草荡,不时有鸟儿被惊起,一飞冲天。

如果这时候将小白放出来,这厮一定会非常得意。

泽多将他俩给安排好,骑着摩托车“突突突”又走了,他还有别的事情,不可能一直陪着他俩。

李永和宁小雪都是成年人,自然也不需要人陪,反倒会很不自由。

泽多一走,李永和宁小雪就拿起船上的木桨,用力一阵猛划,过了会,小船——依然还在原来的地方,不停打转。

话说两人经常在水空间划小船,李永自诩划船的高手,这会是未能形成合力,赶紧停下来,慢慢划动船桨,这会小船就顺利地滑向湖中,划过水晶一般的湖面。

“真美啊!”宁小雪看看湖面,又看看天空:“就好像在做梦一样,真是梦一般的世界。”

李永也点了点头,天空蔚蓝,湖水幽蓝,水中不时能看到鱼群游过,不得不说,这里的鱼虾确实很多。

两个人合力将小船划到水面深处,下了锚,也不用泽多给的简陋鱼钩,从水空间拿出几根海竿,装上特制的钓饵,一根接一根往水里一抛。

湖的鱼虾本来就多,加上李永特别炮制的鱼饵,刚扔下去不一会儿,就有竿铃响了起来,李永用力一扯,挺吃力,鱼不小。

连忙遛了两圈,才用力将一条四五尺长的“大鱼”给扯了上来。

钓到这种大鱼,李永都不往船上放,直接扔到水空间里。

这边刚刚弄好,还来不及挂饵下竿,那边竿铃又响起来,而且还是两根。

李永连忙伸手拉竿,宁小雪兴奋地抓住另外一根鱼竿,用力摇着鱼线:“呀,李子快来快来,是条大鱼呢!”  

第一百零七章 冲突

 李永钓上来的还是一条四五尺长的大鱼,用力甩进水空间以后,就上去帮着宁小雪拉住鱼竿,小姑娘让鱼竿给扯得摇摇摆摆,正好“遛鱼”。

李永帮着扯住鱼竿,一会儿就扯上一条更大一点的裂腹鱼,甩起的水花溅了两人满身。

“好大的鱼啊!”

两人将裂腹鱼按在船上,宁小雪兴奋地说道。

小姑娘小时候开始跟着宁父钓鱼,很少能有成果,这回难得钓上这么大一条,那兴奋的劲儿,别提多开心!

李永也笑呵呵夸了小姑娘两句,正高兴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叽里咕噜的声音。

两个人抬头一看,只见一艘挺大的、挂了白帆的木船,顺风而来,船头上站着几个人,似乎正在大声叫着什么。

李永和宁小雪面面相觑,听不懂那些人在叫什么。

略一分神,手底下的裂腹鱼就挣扎得很厉害,差点跃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