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

第66章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66章

小说: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大人平静地道。

学子们似乎习以为常,并不为这样的处罚而吃惊,倒是赵知白有些不服气,嘟囔道:“魏松鹤乃是起因,学生只不过是反驳他几句,便也连坐么?”

陆大人不悦地道:“这里的规矩你不是不知道,老夫所言都是为你们着想,今日不修身,他日仕途上出言不谨慎或会招致灭顶之灾,到时候悔之晚矣。”

赵知白一脸的不高兴,转身便便朝外走,包拯见状道:“这位公子请留步。”

赵知白转头道:“包大人有何见教?”

苏锦听得大皱眉头,此人有失礼仪,说话中带着火药味,对陆大人如此,对身为四品大员的包大人也如此,似乎不是个愣头青便是个有后台的衙内公子。

“见教不敢,只是身为长者有几句话告之与你,君子六艺,你可知是哪六艺么?”

“不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么?包大人莫非以为在下连六艺都不懂么?”赵知白眼中带着一丝挑衅的光芒。

“不错,你既知六艺,为何不尊六艺?只会嘴上说说也叫做懂么?鹦鹉学人言语,说倒是说得比有些人都利落,但是话中之意它懂得几分?”包拯黑下脸来道。

“包大人是将在下比作那扁毛畜生么?在下如何不懂六艺,倒要请教。”赵知白脸色难看,语气也不逊起来。

周围众学子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话语声虽不大,但是却一字不漏的送入赵知白的耳中。

“看看,这位赵知白的脾气又上来了,平日对我等不屑,对包大人居然也是这个态度。”

“还不是有个好老子,那日没见提刑官大人亲来拜会陆大人么?谈的便是要陆大人好好指点这位赵公子,却没想到这么横。”

“别说啦……人家老子是提刑官,说了以后犯事会给你小鞋穿。”

“呸呸呸,童言无忌,我犯什么事?好的不灵坏的灵,可别乱说话。”

“……”

赵知白的脸青红不定,双目怒视周围众人,眼见便要爆发了;陆大人赶忙打圆场道:“都莫要闲言碎语,为学君子需修身克己,尔等却喜欢传这些小道消息,真不知你们的圣贤书读到何处去了,都散了吧,老夫跟包大人还有事要谈。”

众人忙鞠躬退散,包拯看着那赵知白想说什么却又没说出口,从学子们的言语中包拯基本上了解了赵知白的身份,既然是提刑官的公子爷,和恩师陆大人或许有些交情,自己越俎代庖去教训赵知白反倒落了陆大人的面子,当下住口不言。

苏锦对什么提刑官一屁不通,这个时代官职名称多如牛毛,谁耐烦记得这些官名,只听这些学子们说的话,感觉这提刑官应该是个比较大的官职。

苏锦猜得没错,大宋提刑官官职确实不小,原本为各路转运使下所辖之负责地方刑狱、诉讼的官吏,通常由朝廷委派下来,若论地位和官职其实在知府之上。

区别只是一管军政一管刑司而已,而提刑官在某些方面的权力比知府还大,譬如死刑的判决便需要提刑官的核准方可,而知府则只能判决非死刑的徒刑,可见提刑官在这方面的权力远大于知府。

在很多的州府中,大牢内经常发生殴人致死,或者生病、自缢、饿死、暴毙之类的奇怪死法,便是跟此制度有关,知府老爷若想弄死一个人绝不肯按照常理上报提刑官核准,反倒是用些非常规手段来的稳妥些。

虽然提刑官有复核检查接受投诉的权力,只不过大多数州府衙门跟提刑司均关系良好,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好我好大家好,安安稳稳地坐好自己的位子便罢,谁也不会蠢到当真无视对方较真到底。

苏锦很感兴趣的想看看包拯听到赵知白为官宦之子后会不会依旧不留情面,他早已听出包拯便是斥责赵知白对儒生六艺中的‘礼’字不遵,但见包拯居然住口不谈,微微有些失望。

然而让人没想到是,赵知白居然反击了,人群退散,他却并未走开,反倒梗着脖子道:“包大人,您还没回答在下的话呢,无缘无故被大人等同于扁毛畜生,在下想知道为什么?便是我爹爹也未曾对我下过这番言语。”

陆大人一听这话便知道要糟糕了,包拯性烈如火,这赵知白不知进退反而撩拨他,岂不是在找事么?忙拉着包拯往树下走。

苏锦本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期望着看到包拯的火山爆发,但此刻看陆大人神色焦急,心中一动:此刻不正是争取这位提学大人好感的时候么?

包拯眉毛扬起便欲训斥,苏锦抢先一步笑道:“这位兄台,你这可就不对了,话可不能这么说。”

赵知白斜了他一眼道:“你是何人?干你何事?”

苏锦呵呵笑道:“在下无名小卒一个,赵公子自然不认识,不过在下有些体己话儿想跟你聊聊,咱们一旁叙话,不打搅两位大人叙旧如何?你若真要讨教,也不急这一时。”

赵知白有些发愣,这小子强自出头,不知玩什么花样,正迟疑间已被苏锦夹着胳膊往一边拖,包拯也有些发懵,唯陆提学朝苏锦投去感激的一瞥,趁机将包拯拉到榕树下石桌旁坐下,吩咐小厮香茗沏上,拉起话来。

苏锦将赵知白拉的踉跄离开,赵知白口中连道:“干什么,干什么,你这人怎地如此无礼,拉拉扯扯的,快快放开,成何体统。”

苏锦也不理他的蹦跶,一直将他拉到东侧一丛花树背后这才放手,赵知白一边整理被苏锦揪的邹巴巴的衣衫,一边呵斥道:“你这人,怎地这般惫懒,你我素不相识有何体己话可说?难道你要替那包大人教训我不成?”

苏锦拱手笑道:“岂敢岂敢,我观赵公子器宇轩昂不畏官长,心中极为佩服,兄台的作为在下只敢想不敢为,也正因如此,才对兄台景仰有加。”

“你景仰我?”赵知白不知苏锦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苏锦眯眼点头道:“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赵知白道:“你莫哄我,你和那包大人一同前来,显然是老相识,却来说景仰我,当我三岁孩儿么?”

苏锦皱眉道:“兄台误会了,我和那包拯也不过相识数日,在下名叫苏锦,乃庐州城一名商贾而已,包大人如何肯跟我深交。”

“你就是苏锦?打了朱衙内的苏锦么?包大人不是在公堂上为你据理力争么?怎地你还说跟他并非深交,若非深交,他怎肯得罪知府大人而帮你这个小小的商贾。”

“唔……这个嘛。”苏锦一头瀑布汗,自己居然这么有名了,那事也也是家喻户晓,这个谎圆起来倒不容易。

苏锦眼珠子转了转,压低声音道:“兄台有所不知,这包拯最喜欢出风头贬低他人,当日其实在下已有脱身之道,知府大人也没想拿我如何,这包拯硬是强自出头,弄得大家下不了台。”

赵知白翻着白眼道:“有这等事?”

苏锦哂道:“在下与你素不相识,有必要在陌生人面前诋毁官长么?若非与你一见如故,在下打死也不肯说这话的。”

赵知白道:“怎么说这位包大人也是对你有恩,你这般背地里说他坏话,似乎不妥吧。”

苏锦肚中暗骂,操你妈,现在你倒数落起老子的不是来了,刚才你丫当面顶撞的时候怎么不想想是否不妥。

面上却笑容不改,拱手再施一礼道:“兄台光明磊落,真君子是也;但那包拯自以为于我有恩,便对我颐指气使,我一个堂堂苏记大东家被他呼来喝去跟跟班小厮一般,这不,硬是逼我放下手中众多事务,陪他来探访陆大人;路上车驾礼品随侍人员全是我出,我可真倒了血霉了。”

苏锦索性放开了胡诌,欲要他人信任,先要奉上一些甜头,苏锦奉上的便是对包拯的诋毁,建立起和赵知白立场相同的同理心。

赵知白果然表情放松下来,有些可怜地看着苏锦道:“苏公子,你可真够惨的,这要本人,根本不理他这个茬儿;没想到这个包拯外边传他刚正不阿,官声清正,却没料到也是这样一个主儿,连拜见陆大人这点小小的花销都要他人支付,真是名不副实啊。”

“就是,见面不如闻名,世间沽名钓誉之辈太多,咱们也管不着,只是苦了我了,大热天的硬是被拉来这里,家中一摊子事没人管,这损失可就大了。”苏锦哭丧着脸道。

赵知白眼中露出一丝鄙夷之色,苏锦越是强调自己的商贾身份,便越招致他的鄙视,但与此同时也越得到他的信任,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包拯却和他并行并入,其中没有贪赃行贿之事,说出去谁信?

第110章 忽悠

到了此时,赵知白的戒心渐去,对这位苏小官人的处境不禁起了怜悯之意。

“其实兄台你何必理他,就算与你有恩,也不必胁恩求报,岂不闻圣贤之言‘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这位包大人说一套做一套,真是笑煞世人了。”

苏锦愁眉苦脸的道:“人家是官,在下只是草民一介,怎敢违逆?兄台身为提刑官大人之后,宦门虎子,自然可以腰杆挺直,我等屁民只能俯首帖耳了。”

赵知白道:“兄台也莫要羡慕我,这是命啊,人都归命管,你生于商贾之家我生于官宦之家,这都是命运安排,强求不来的。”

苏锦肚中大骂:操你妈,你就说你命好,老子命不好不就完了么?居然在我面前谈宿命,老子可是受过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根正苗红的红学生,会被你洗脑才怪。

“哎,说的是啊,但其实在下刚才也颇为为你担心的,所以才自作主张拉兄台来此叙话。”苏锦开始一步步的忽悠。

“兄台是在说笑么?我有什么好担心的,那包拯还能拿我怎样?居然要来教训我,真是天大的笑话。”

“哎,叫在下怎么说呢,按理来说,乃父是提刑官大人,品级应该在包拯之上吧?”

“同为四品,但某些方面权责比知府还大。”赵知白面露得色道。

“哦,好大的官儿,同级官员,又无从属关系,自然不用怕他,但是我从他人言语中似乎听出一点点隐情,不知可否为兄台分析一番呢?”苏锦诚恳地道。

“说来听听,本公子倒是很想知道为何我要惧他包拯。”

苏锦鼓动如簧之舌道:“适才听闻有学子们私下谈及兄台,言道兄台乃是提刑官大人亲自送来交于陆大人之手,跟随陆大人读书备科举之事,不知是否实情?”

“是啊,这没错啊,我爹是亲自送我来拜见陆大人,这有什么关系么?”

“据我推测,令尊定是对兄台期待甚高,否则百忙之中何必亲来,写个条子叫你自己带来便是了,由此可见,令尊对兄台读书科举之事必是极为在意,也希望兄台能有个好前程不是么?”

“这个……倒被你猜中了。”赵知白迟疑了一下还是承认了,心里微微有些发怵。

原来赵知白的老爷子为了他读书之事,就差没用刀子追着他屁股后面砍了,本来请了名师在家辅导,但个个被赵知白整的辞馆不干,贫寒出身靠刻苦读书才入仕的赵大人生子不肖已经极为痛心,加上这位赵公子平日行为不端,他也不去外边瞎搞,净在家中蝇营狗苟,府中使女被他弄个遍,最近竟然挑逗起赵提刑官新纳的妾室来。

赵大人真的发狠了,家丑不可外扬,又不能公开责罚,于是将赵知白关在房中用麻绳狠抽了两天,打得这位赵知白差点成了赵白痴,家中几位娘娘(母亲)苦求之下,这才将他放出,于是想起陆大人这位在庐州城学子中威望颇高的提学大人,这才亲自送他前来,要陆大人多多管教他,同时也远离家室,防止他故态复萌又干出什么丑事来。

所以苏锦一提他的父亲,赵知白便心头一哆嗦,身上好了的伤疤又开始隐隐作痛,虽是父亲独子,但老爷子下手可毫不含糊。

苏锦见他承认提刑官大人对他期望甚高,紧接着道:“既然期望甚高,想必管教也甚严吧。”

赵知白打了个哆嗦,点头同意。

苏锦神秘地道:“你可知这位包大人跟提学大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么?”

“不是师生关系么?包大人不是曾经和我等一样拜在陆大人门下么?”

“你有所不知啊。”苏锦鄙夷道:“这两人何止师生关系,两人之间还是亲戚关系呢;包拯的舅母家的弟媳妇是陆大人外室的娘家侄女,这可是地地道道的亲戚啊。”

赵知白脑子还没转过来这‘包拯舅母家的弟媳妇是陆大人外室的娘家侄女’这层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就听苏锦道:“你想,有了这层关系,你跟包大人翻脸,岂不是不给陆大人面子,当然您是提刑官大人的公子,倒也无需给他们面子,但是这陆大人万一听信包大人怂恿将此事告知令尊,不知令尊大人会作何想呢?”

丝~!赵知白抽了口气,身上的伤疤又开始发痒。

“更让在下为你担心的便是,万一陆大人不管不顾的翻脸,直接取消你科举的名额,不给你在庐州府科举的资格,你这满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