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建隋大业 >

第214章

建隋大业-第214章

小说: 建隋大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兴兵败,三万人马全军覆没,而他自己又下落不明,整个江苏省可以说如同**的羔羊一般,根本没有多少抵抗力。这些条件相加,对于那些早已按捺不住,想要奋起反抗的人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钱原,四十许岁,乃是金钱帮的大当家。此人身形不高,还微微有些发福,看起来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但谁要认为他很好相与,那绝对是大错特错。
  此人身为纵横长江水道金钱帮的大当家,手上的人命官司怕是双手加在一起也数不过来。尤其是金钱帮强占水道,盘剥过往商客船家,可谓无耻卑劣之极。
  长江水道上众人却是敢怒不敢言,其一是因为金钱帮与当地官员同流合污,其二便是这金钱帮人多势众,钱原又武艺高绝,行事心狠手辣,睚眦必报。天下少有人知,这金钱帮还是百花宫的外围组织,那庞大的靠山一般人还真不敢冒犯。
  九月底,钱原便受了仁州好友的邀请来了江苏,欲要做一件大买卖。金钱帮占着长江这等黄金水道,日进斗金不在话下,按说不会为了区区薄财千里迢迢跑到齐国,他此番前来还有其他事情。
  前些时候,百花宫突然传下命令,让自己派人到南青州查探一个叫“凌萧云”之人的下落。钱原不敢怠慢,便派遣二弟田猛走一遭,却不想后者任务没完成,反而犹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
  且不所田猛与自己关系亲密如亲生兄弟,就说金钱帮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但田猛却不明不白消失无踪,这无疑是打了钱原的脸。
  钱原显然不是个鲁莽之人,不然也无法经营好偌大的金钱帮,成为百花宫外围成员的代言人之一。
  这数月来他明察暗访,终于探得田猛等人的死亡与高鑫有关。知道事情的真相,钱原却有些犯难。高鑫不是行走江湖的侠客,他虽然名为叛贼,实际上却是个军阀,手上兵马众多,金钱帮想要与之硬捍无异于以卵击石。尤其是传闻中高鑫武艺出神入化,独战三千甲士的威名更是天下传诵。
  而钱原不敢来找高鑫寻仇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北齐乃是拜月教的势力范围。若是自己贸然行动,引来拜月教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也许是老天眷顾,钱原并未等待多久就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到来。北齐皇帝命令淮阴王高阿那肱和高长恭同时平叛,高鑫焉有活路?于是乎,一接到老友的邀请,钱原便着急麾下千余好手,分成数十批人,作商旅打扮,日夜兼程来到了仁州市。
  刚到仁州市时,钱原本来还有些战战兢兢,但见高兴轻易落败隋王世子之手,心中便对之起了轻视之心。而十月初七高鑫将偷袭淮州军营的消息钱原的好友也早已知晓,并将之通禀了隋王高长恭。
  果然,高兴败了,一败涂地,三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也是下落不明。钱原等人便趁夜发动反击,一千精悍的江湖客,刀头舔血的汉子绝对能掀起惊天的风浪。事实也确实如此,钱原等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攻克了仁州市除东门之外的其它三门,城中负责寻常治安的衙役,政府的官员们也被轻而易举地制服。
  然而让人有不安的是,江苏省省长张雕和煞神吴三桂却不知所踪。钱原却是不知这些,他此时正率领着手下五百好手冲向仁州市东门。只要夺下了东城门,隋王数万大军便能长驱直入,任高鑫三头六臂也是枉然。
  久历战火的平民百姓似是已经习惯了城中那喧嚣残酷的打杀,他们只是麻木地关紧房门,将脑袋紧紧地塞入被褥,惶恐而木然地等待着天明的到来。
  “弟兄们,高鑫惨无人道,悖逆纲常,咱们今日反了他,开城降了朝廷,隋王一定重重有赏,冲啊!”钱原看着东城门寥寥的灯火,寂静空旷的街道,心中突的一跳,但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只能大吼着,率先向前冲去。
  “贼子,本官等候你们久矣!弟兄们,放箭!”就在钱原率众来到城门前三十米时,黑漆漆的城门楼子上突然传来一声怒喝。
  听着那怒喝,钱原顿时惊骇欲绝,他刚想要出言提醒众人闪避,头顶上空便传来了“咻咻”的破空声,接着便是成片利刃入肉的声响和弟兄们惨叫的声音交织在一处。
  “撤,撤!”钱原心头似欲滴血,对方既然恭候多时,显然对自己等人的行动了若指掌,再去拼命也是于事无补,还不如赶紧逃得性命,日后从长计议。
  “想走?哪里这么容易?钱原,来让我会会你这混江龙的厉害!”钱原转身欲逃,却突然自脸前传来一个冰冷戏谑的声音,钱原抬眼望去,正见一个手持森寒长剑,模样甚是清秀的黑衣少年,不是吴三桂还有谁来?
  “怕你不成?接招!”钱原怒吼一声,猛然一挥手中那对分水刺,疾步冲向吴三桂,如下山猛虎一般气势凛凛。
  吴三桂只是冷哼一声,依然不惧,脚步轻抬,身子便悠忽而来,迅疾如风,剑芒如匹练般斩下。
  “叮叮叮!”
  密集的金铁交击声中,无数火光飞溅,吴三桂和钱原战做一团,劲风四起,幻影团团,让人瞧不真切。
  金钱帮五百弟子被城头上瓢泼而下的箭雨打懵了,当场便有不下二百人气绝身亡,受伤者更是超过七成。得了帮主的命令,众人拔腿就逃,但从街道四州却是杀出两千甲士生生阻住了他们的去路。
  钱原使出浑身解数,但却也不能轻易挣脱吴三桂的纠缠,只能听着耳边不断传来自己人的惨呼声。三十招后,钱原低吼一声,就要用个两败俱伤的法子脱身,却忽然听见身后城门开启,惊天的喊杀声响起。
  钱原抽空瞥了一眼,顿时惊得亡魂直冒,高兴竟然杀了回来,而且身边人影幢幢,怕是不下万人,一个个如狼似虎,金钱帮的弟兄在他们的冲击下摧枯拉朽,只是几次呼吸就悉数丧命。
  见高鑫回归,吴三桂士气大盛,口中轻斥一声,趁着钱原分神之时加紧攻势,只是三招就刺伤了钱原的手臂,再五招后者便重伤倒地,被吴三桂一剑封喉。
  高兴率领两万精锐士卒归来,城中反抗的势力自然土崩瓦解。只是半个时辰,所有叛乱都复归沉寂。对于参与叛乱的人员,高兴自然不会客气,首恶斩首,其他人尽数被充作奴隶,家产充公,江苏省紧张的财政也借此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当高兴平复了叛乱时,隋王高长恭姗姗来迟,但却只能佯攻一阵,在城下留下数千支箭矢悻悻而去。
  十月初八,高长恭正集结兵马准备强攻仁州市,后方突然传来消息:淮阴郡城被陈国策反突然倒戈,陈*军突然北伐,淮州危机。高长恭再也顾不上攻打仁州市,留下一万大军威慑江苏,其他人则火速返回淮州,准备对抗陈国。
  知道高鑫下了江苏仁州市与高长恭相战,高阿那肱自然喜笑颜开。虽然济州、齐州无兵可用,但他继承高绰太尉的名号岂是作假,其他州郡的兵马也由得他调遣。高阿那肱调集十万大军,准备于十月初五向兴化市进发。
  虽然北齐三贵和高纬都对高长恭不待见,但却没有人会怀疑他征战沙场的本事。由他牵制,纵使高鑫被人虚传战神下凡,也分身乏术,只要高阿那肱脑子正常,攻下兴化市的几率是非常之大的。
  然而就在高阿那肱踌躇满志,信誓旦旦之时,噩耗突然从其他州郡传来。但凡收到高阿那肱命令集结兵马讨逆的将军或多或少都遇上了麻烦,不是自己受到刺客的刺杀,或身亡,或重伤,就是家人亲朋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消息传出,人人自危,高阿那肱集结兵马的速度大打折扣。而高阿那肱也被这消息吓了一跳,整日躲在士卒的重重护卫下,好不憋屈。
  就砸十月十日,高阿那肱终于调集二十万大军,誓师东进,彻底荡平贼寇时,南方却突然传来淮阴郡叛乱,陈*军北进,高长恭撤军,高鑫返回兴化市的消息。
  又高兴坐镇的兴化市,不啻于龙潭虎穴,高阿那肱只是钻营之辈,才能胆略有限,再加上高绰十八万大军新败,他一时间也不敢轻易东进。尤其是他本身就是胆小之辈,喜好享乐,厌倦刀兵,此时自然不愿再战,于是将责任统统推卸到高长恭和陈*军身上,自己草草打道回府去也。
  至此,江苏、山东两省一场危机轻松化解。名面上高兴丢了四万兵马,但有盱眙两万精兵,足抵得上高兴麾下半数人马,是以高兴的实力不减反增。而且有这些精悍忠诚的士卒镇守江苏,江苏自然无忧,高兴也可以安心地发展经济民生,积蓄力量。


第三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三百零九章 瑞雪兆丰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崔大人,高某还不知道您竟然酿得一手好米酒,虽还然还未入口品评,但这醇香的气息却已是如此诱人啊!哈哈!”
  高兴端坐在兴化市府邸后花园内的凉亭中,轻轻闭着眼睛,一脸陶醉地说道。
  此时虽然天还未黑,但天空却是乌云滚滚,阴霾一片,阴冷的北风如刀锋般在大地上肆虐。院中的花草也已经枯萎,处处萧瑟。
  高兴对面,正坐着山东省省长崔季舒,老人家穿着一身蓝色的袍子,外面罩着灰色大氅,笑得一团和气。
  “好诗,好诗!早就听闻总督大人不仅武勇过人,文采更是惊人,今日一见方才知道传闻不虚!总督在诗词方面的造诣远非我等所能比拟啊!”听见高兴所言,崔季舒霎时瞪圆了眼睛,当场击掌赞叹。
  北方被胡人肆虐糟践了数百年,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少都湮没在战火之中。因此,在北地很少出现绝佳的诗词歌赋。年前,《清平调》一诗在邺城技惊四座,连带着醉月楼的生意都好上不少。而得到这首诗赞美的张丽华更是炙手可热,可惜那女子却是如璀璨的流星,只是昙花乍现便消失不见,让多少文人骚客扼腕叹息。
  “崔大人谬赞了,高某只是兴之所至,随口胡说,让大人见笑了!”高兴笑的甚是谦虚。这首诗乃是白居易的作品,高兴只是随兴而发罢了。
  “总督太过谦虚哦!”崔季舒温和地笑笑,然后亲自为高兴斟满酒,然后道:“总督大人,这第一杯酒,下官谨代表山东全省的百姓敬您,希望您身体健康,大业早成!”说着,崔季舒长身而起,一脸郑重而恭敬地弯下腰来。
  “崔大人您太客气了!”高兴连忙起身搀扶。
  “总督大人,我崔叔正为官数十载,也算是见多识广,但我却从未见过有谁能像大人您这般惊才绝艳。”
  说着,崔季舒站起身来,眼神有些暗淡地继续说道:“自武成帝登基后,齐国便大不如前,朝纲混乱,奸佞横行,神武皇帝的不朽功勋被他的子孙祸害一空,外有强敌环伺,内有盗匪横行,黎民苦不堪言。”
  说到这里,崔季舒话锋陡然一转,目光灼灼地看着高兴道:“而总督你,不过主政半年,山东省便有了天翻地覆之变化,城市繁华,人民安泰,府库殷实,军伍强健,这些都是您的功劳啊!纵使文治武功远超凡人的隋王,治下淮州怕是也不过如此模样吧!是以,这杯酒总督定要喝,这不是我崔叔正敬您,是全省数十万百姓敬您!大人请!”
  “好,我喝!”高兴眼神微动,心潮澎湃,坚定地说完便接过崔季舒双手奉上的酒杯猛然仰首一饮而尽,淡绿色的,温热的酒液顿时顺喉而下。
  虽然亭外北风呼啸,冰冷之极,但坐在烧的正旺的红泥小火炉面前,高兴却丝毫感觉不到丁点的寒意,唇齿余留的米酒也分外醇香爽口。这不只是因为高兴身负深厚内家真气,更是因为这数月来,山东、江苏两省发展的势头相当喜人,远远超出了高兴的预料。
  这不,今天乃是腊月二十九,就快过年了,高兴便得了空子邀请崔季舒过府一叙,其一是联络感情,休闲放松,其二便是谈谈当前两省的发展以及即将面临的问题。
  十月,北齐隋王高长恭奉旨讨伐叛贼高鑫,起初形势大好,连破贼寇,光是俘虏就有四万人,可谓大功一件。但就在高长恭准备一鼓作气,彻底荡平高鑫时,淮阴郡城突然叛乱,陈国也趁机挥军北上,高长恭迫不得已回兵自救,讨伐高鑫的事情自然就这么搁浅下来。
  时间已经慢慢进入冬季,天寒地冻,并不适合出征。而北齐连年天灾不断,战火连连,国力早已衰颓,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在高长恭无暇他故,高阿那肱畏缩怯战的情况下,高鑫终于有了时间继续发展大计。
  虽然高兴南下征战,但裁撤军队的事情鲁智深却没有落下,十万降卒加上原本的五万兵马如今却只剩下了四个满编军。大浪淘沙,剩下的自然都是好手,且不说身强力健,军事素养足够,更重要的却是忠诚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