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75章

大唐虎贲-第75章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要务,凭什么为了没有渔阳的高开道冒险与唐军一战?
  傻嘛!
  不傻,所以奚王阿会偌很理智的带着所有兵马改道往蛇盘谷。
  高开道看着分离的奚族兵马,欲哭无泪!!!(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 请君入瓮

  罗士信得知奚族如高开道分开,忍不住对空挥拳,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此战役的关键在于夺回渔阳,只有夺回渔阳守住渔阳才算胜利。若换做别人,做到奇袭渔阳之后必然到此打住了。战略目的大于一切,将渔阳掌控在手,以它为据点,巩固将长城防线才是硬道理,也只有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多贪心一点就多一份变故,如果因此出了意外,导致渔阳没能拿下,将会使得一切前功尽弃。就算你在别的地方打了胜战,胜的有多漂亮都无济于事,来年幽州一样会受到袭击。
  这也是战略的重要性,战略意义远远胜于战术以及一时的胜利。
  历史上的项羽、刘邦两人的存在完美的演绎了这一点:项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却因为战略的失误越胜越弱,刘邦百战百败,却因战略上的胜利越败越强,最终一举功成,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逼得乌江自刎。
  罗士信也并非看不破这点,不知道战略的重要性,但是他就是做不到足够的理智,放不下心头的那团火。
  奚族入侵,烧杀抢掠,毁的是中国家园,杀的是华夏同胞,抢的是百姓血汗换来的物资,他不甘心让奚族带着他们抢来的战利品安然的离去。
  就算知道百分百掌控渔阳是最正确的选择,他也不想去选。尤其是固安县的惨况出现之后,更加坚定了血债血偿的决心。
  所以罗士信一开始所考虑的不是怎么样达到占领渔阳这个战略要地。而是在完成这个战略目占领渔阳的同时。他还要让奚族上下知道,大唐不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以罗士信的实力。以他手中的兵力,他能够毫不客气的藐视高开道或者奚族大军。让他做到任何一点,都不是很困难。但是要以五万兵既要做到拿下渔阳又要做到击溃奚族大军,难度就曾几何形势上升,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简单物理公式。将他们混在一起,还有可能引来突厥这庞然大物,让局势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
  因为存在种种顾虑。如何才能够一举两得是罗士信这一路来都在考虑的问题,思前想后,终于抓住了奚族、高开道之将存在着不同立场这一细小的问题。拟定了这个计划。
  高开道的生存根本是渔阳,所以为了渔阳,他能够拼掉自己的一切。
  但是奚族不一样,他们满载着收获。目的是尽快的撤回草原。他们所劫掠来的物资用马驼用马车装。大大的降低了行军的速度,移动的速度比起唐军的步卒由要慢上一筹。在这种情况之下,让唐兵缠着,将会给他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果他们去帮高开道,那就意味着会被五万唐军赶上。那时高开道占着渔阳高枕无忧,他们如何摆脱已经跟上来的唐军?难道还指望高开道放弃渔阳的守卫,沿途护送什么不成?还有高开道渔阳受袭,突厥得到消息必将来缘。突厥若见他们得到如此多的战利品,谁能保证不起觊觎之心?
  罗士信展开了换位思想。站在高开道的角度,奚王的角度这一思考,察觉出了他们之间这第一次合作,彼此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不是缺乏信任,而是根本不存在信任这东西。连在一起是因为利益的驱使,利益断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的断了。
  察觉出这点,罗士信也就大胆的展开布局,先去渔阳断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令他们为利益驱使产生内讧将他们分离开来,逐个击破。
  当初罗士信前往高句丽的时候,为了避开高开道的领地,特地绕了点点远路从盘蛇谷绕过渔阳,经由草原横插向东。他走过盘蛇谷,知道那里是除了渔阳唯一一处通往草原的通道,地势险要,极为难行,适合伏兵,也将会是奚族那时的必经之处。
  待破了奚族,然后在返回攻打渔阳。渔阳一无粮草二无城门三无守城器械,连箭矢罗士信都让苏定方能带的带,不能带的毁去。就算高开道临时临急的将城门修好,弄些简便的防守器械,就凭他们一万兵,也难抵挡罗士信手上的精锐。
  一举两得!
  罗士信自是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也无法百分百的确定奚族、高开道之间一定会产生内讧,一颗心也揪着。
  这得到确切的消息,心底的大石终于落地。
  “跟上去,加速行军!”罗士信颇有大将军决胜千里的气概,扬鞭一指,三军立动。
  **********
  奚王阿会偌与高开道分别之后,丧子之痛意外少了许多。
  他其实也不是真的心痛儿子,草原人有着弱肉强食的习性,对于生死看的很淡。阿会偌也不只有一个儿子,只是这一次劫掠异常顺利,结果到了最后就他一人死了儿子,受到了严重的代价,心里很不平衡。
  如今高开道的渔阳落陷,高开道所付出的代价胜过他十倍,自然也冲掉了他的不平衡,变得幸灾乐祸起来。
  他知道,是突厥拒绝了高开道劫掠幽州的意图才会选择他们奚族,固然这一次大获丰收,下一次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轮得到。反正最终吃亏的是突厥,渔阳在谁手中目前的他真不在意。
  此时此刻他只在意眼前得到的这些,将这些财富带回族里,少说也能保证部落两年的基本开销。
  心情舒畅,阿会偌与身旁的大酋长谈笑无忌,说着对部落未来的向往。
  “奚王……”在他们谈在兴起的时候,身后一名身上挂着大小包裹的斥候气喘吁吁的来到了近前,叫道:“不好了,唐兵唐兵追上来了,就在我们后方。”
  阿会偌神情大变,低呼道:“怎么可能!”作为一族之王,阿会偌还是有一定的军事水准的,依照当前的局势,李唐控制渔阳怎么看怎么是第一要务。他心中料定,只要他率奚族与高开道分道扬镳,李唐必将会喜不胜喜的向高开道掩杀过去,利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将渔阳这战略要地掌握在手。
  他怎么样也想不到唐军会尾随他这一路杀来,难不成唐军的统帅都是傻子,渔阳那么关键的战略要地看不出来?
  “难道是因为自己杀过火了,激起了那个罗士信的脾气?”阿会偌心中闪过这个念头,心中叫苦不迭,早知今日当初就不应该打那一仗,安安心心退兵多好。
  “怕个鸟!”度稽部落的酋长度稽虎吐了口唾沫,叫骂道:“这群兔崽子,真当老子好欺负。大王,要不我们撵上去,让他们知道我们奚族勇士的厉害。以为能打赢个突厥杂碎就了不起了,我们奚族要不是人口比不过他们突厥杂碎,那里轮得到他们嚣张。”
  奥失部的酋长奥失南苦笑着道:“打,我们拿什么打!你看看我们的兵……”
  度稽虎左右瞧了一眼,哑然失声。
  原先他们劫掠幽州,有着特定的仓库派兵马守着物资,也不知自己收获几何。现今全面撤退,他们才发现所掠夺来的粮食钱物珍宝器械多的他们将近四万兵马都难以运载。不得不丢弃一些廉价的物资,可就算如此。他们也是人挑马背,就算是讲究机动性的斥候身上也挂叮当似地。
  除非他们将所以掠夺来的物资全部丢了,不然奚族兵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撤!”阿会偌叫道:“我们走快一些,前面就是盘蛇谷,我早年来过,那里的路就如一条大蛇,弯弯曲曲的,不好走,容易防守,不利于进攻。我们先赶到盘蛇谷,留下一部分人守着谷口。其他人带着所有物资尽快穿过盘蛇谷。只要过了盘蛇谷,对面就是草原,我就不信那罗士信有胆子深入草原追击我们。”
  奥失南、度稽虎皆称大妙,呼喝着传令下去,加快行军。
  人疲马疲,阿会偌一行人终于到了盘蛇谷。
  盘蛇谷在最早的春秋时期,原来是一座险峻的高山,并无可通往草原的道路。是以昔年燕国修葺长城也没有在此地建筑关隘,直到西晋南北朝时期,因为一场强烈的地震导致地壳移位,好好的一座山崩塌断裂也就多了一条险要的道路。然后让猎户发现,成了一条军事密道,百年过去,这条密道已如子午谷一样,人尽皆知。
  因为突厥掌握着大唐的门户,往来入侵走的是大门正道,这条军事密道反而成了没用的废途,只有少许逃税的胆大商人会冒着遇到歹徒的风险从这里路过。
  来到盘蛇谷,阿会偌一抹额头上的汗渍,背心都湿透了,心底终于松了一口气。
  负重太多,他们的速度让罗士信率领的唐兵步步逼近,他一直担心在抵达盘蛇谷之前让唐军赶上,逼得他们不得不抛下所有物资与之一战。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管胜负如何都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现今进了盘蛇谷,前有去路后有屏障,胜券在握,整个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阿会偌指挥若定的道:“留下两万兵马守在盘蛇谷的各个要道,其余的人带上所有物资,继续赶路。”(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五章 恶魔奎托斯

  ps:  感觉这章有点少儿不宜!!!
  “大将军,他们进山谷了。”莫虎儿眼睛里闪着兴奋激动的光芒,阿会偌自以为是唐军速度不够追不上他,却不知罗士信一直在控制着一定的追击速度,让奚族多耗体力的逃跑却又不给他们反击的机会。
  奚族毕竟拥有四万骑兵,这狗急了还要跳墙,更别说是人。若逼得太紧,阿会偌被逼之下,丢下所有物资,率领骑兵反杀过来,那就不好玩了。尽管罗士信并不惧与四万骑兵正面硬抗。但骑兵终究是骑兵,除了罗士信手中的四千陌刀兵有对骑兵心得之外,其他的四万余步卒在幽州原野上对上骑兵的冲杀还是很悬的。
  罗士信有把握取胜,但是唐军付出的代价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
  奚族钻进了盘蛇谷表面上是占据了一定的地利优势,可实际能占多少便宜却不好说。因为奚族最大的优势是骑兵,狭长的山谷固然易守却也限制了骑兵的施展。如今的奚族就如站着高点却失去了利爪的猛虎,看着凶猛,事实上并不显得可怕。
  罗士信回笑道:“等的就是这一刻,两头收拢,关门打狗。”
  正当他要下令进攻的时候,张平高策马出列道:“大将军这一仗就交由我们参旗军吧,奚族擅骑射。骑让大将军封住了,那一身可虑的射术犹在,待我们逼近了再说。”
  罗士信也正有此意,参旗军有一大半是手持大盾的步卒。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打阵地攻坚,让他们打头阵捣毁奚族的断后部队,正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颔首道:“那好,这第一阵就交给将军了。”
  张平高呼喝一声,从亲卫士卒手上,接过一面长盾牌,列成了长方形的方阵,亲自领着兵卒往谷口突进。身先士卒。这是唐初领兵大将的标志,连李世民这样的三军统帅每战都冲杀在最前沿第一线,其他人更是如此。
  在这个时代。作为大将不冲锋在最前线会让他人鄙夷的。
  所以这一道出阵的时候,张平高很自然的站在了最前面,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也因如此,唐军的勇悍绝不逊色他族半点。
  五千由长盾兵组成的方阵在张平高的带领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一步一步整齐划一的逼近盘蛇谷。
  鼓动人心的战鼓也在这时响起。点燃着兵卒体内蠢蠢欲动的热血。
  随着步入攻坚射程,第一波箭羽倾盆而至。
  唐兵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卒,长年累月在沙场中磨炼出的纯熟技巧和战场直觉令他们面对如此密集的箭羽没有任何的混乱动摇,坦然自若的将盾牌以四十五度角倾斜着高举在半空中组成了盾墙,只听“咄咄咄”的密集声响,这第一波箭羽竟然没有带走任何唐兵的性命。
  “漂亮!”
  罗士信在后方看着参旗军的表现,高声赞叹。
  第二波飞蝗一般的箭雨再次迎头落下,这一次的箭羽更凶猛更加密集。箭射在高举的盾牌上,发出连续不断的“咄”“咄”声。尽管大半的利箭都被挡下。但此次的数量实在太多了,仍有不少流矢不可避免穿过盾牌的缝隙,刺入唐兵皮甲下的**。弓箭抛射的下坠力加上原有的劲力配合草原人特有的血槽箭矢,杀伤力极为惊人,使得中箭的兵卒红色液体如喷泉般的飞溅!
  随着阵列中间的一些士兵倒下去,严整的盾牌堤坝出现了裂缝。
  第三波箭雨趁势轰然杀至,目标绝大部分都是射往裂缝处,攻击如水银泄地一般渗透了进去。在那短短的一瞬间,数以万计的羽箭仿佛冲垮堤坝洪水汹涌而来,卷走了数以百计的性命!
  罗士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