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一手遮天,一手捶地 >

第54章

一手遮天,一手捶地-第54章

小说: 一手遮天,一手捶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问阿右,“你会奏箫么?”

阿右窘然摇头。

“阿左呢?”

“……他连喇叭都不会吹。”她抬头望了望天, “公主若要寻擅箫之人,到乐坊不就……”

“来不及,今日便是十六了。再者,京城中会去凑这份热闹的人,只怕早就去过了。”

我低头看着手中玉箫,橙亮的阳光透过窗照耀进来,照的玉箫剔透翠亮,几日前那个晚上聂然与煦方重叠的一幕不知怎地飘到眼前晃了一晃。

我认识的人中,他是唯一一个能把箫吹到极境中的。

然则,莫要说聂然身为国子监司业未必肯去这风月场所抛头露脸,想一想被宋郎生知晓的情形,就觉得有些犯怵。

可现下武娉婷是追查当年真相的唯一突破口,若是错过良机,只怕凶险来临时就措手不及了。

这个热气腾腾的晌午,我独自在书房内天人交战一番后,最终还是揣着玉箫来到了国子监。

来之前我已换上了青衫锦袍,算好了他放课的时间便等在敬一亭边门旁。

故而聂然远远瞧见我时整个人都愣住了,他讶然上下看了看我,“公主?”

我浅笑道:“又不是第一次看我女扮男装,难道还认不出来?”

树荫下,聂然温和的勾了勾唇,凝视着我:“既然公主易装前来,下官便不行大礼了。”

我点了点头,先问:“唔,肩上的伤可好了?上次驸马有所误解,望聂司业见谅。”

聂然道:“本就无甚大碍,驸马心系公主,我并未放在心上。”

我欣然笑道:“那就好,既然聂大人安然无事,抬个手臂吹个箫什么的,应当并非难事吧?”

聂然:“?”

我把背在身后的玉箫伸到他跟前,言简意赅地道:“咳,是这样的,京城第一美人武娉婷你知道的吧?我有事想和她单独说说话,可邀月楼的规矩是要有人能对上她的琴音才能一见,苦无良策之下就想到聂司业你了。”

聂然清秀的眉毛一动,以捉摸不透的口气道:“原来公主找我是为这事,我还以为……”

见他话说一半,我不解道:“以为什么?”

聂然摇了摇头,只道:“邀月楼的‘琴瑟和鸣会佳人’之说下官亦有说听闻,只是那武娉婷一曲名动京城无人能及,下官乐技拙劣,只怕未能替公主搭桥引见……”

我下意识截住他的话头,“你的话没问题。”

话音方落,聂然怔住,我也怔住,这才意识到这话说的太过熟稔,忙补救道:“本公主的意思是,聂司业应对自己多些信心,嗯……再者,即便引见不成也不妨事,我再想他法便是。”

聂然垂眸静静看了那支箫一会儿,就在我以为他会婉拒时,他接过我的箫,淡淡道:“好。”

我诧异抬睫。

他道:“公主稍候片刻,待下官换上便服就随公主同去。”

他答应的如此爽快,倒叫我有些无所适从了。

弦歌街离国子监不算太远,未免叫人认出公主府的车轿,我本想提议步行,不过刚出了国子监,就看见一辆马车停在跟前,马车很是考究,车辕镀着金漆,顶盖还镶着颗明珠,聂然示意我上车,我呵呵道:“其实走一走锻炼一□体也是极好。”

聂然平平道:“去的晚了只怕就失去对曲的资格了。”

“……也对。”

我只好上了马车,心想这样招摇的坐着聂然的马车去邀月楼,要真让驸马撞上,只怕我们夫妻生涯也就到此终结了。

不过世事往往如此,你越不想来什么就偏要来什么。

到了邀月楼门口时掀开车帘,眼见暮色满京,时辰尚早,我想着不若周遭走走,看看能否捕捉到什么线索来。

孰料刚跳下马车就看到一道红影从远处的道路策马而来,那身姿潇洒的如日中天,除了宋郎生还会有谁?

我蓦地有些晕头转向的懵,一个瞬间想了百种解释与说辞,定睛看去,宋郎生此时神情颇有些焦急,犀利的目光正左顾右盼,我忙低下头背过身,感到马蹄踏着从身后呼啸而过,再转头看去,他已疾驰远去。

聂然此时也下了车,顺着我的目光也回头瞅了一眼,“宋大人似乎是在寻人。”

我侧首,“唔……应当是在查办公务罢……”

这时邀月楼里传出奏乐声,管乐齐鸣,夜席已开。

聂然道:“走罢。”

我点了点头,展开扇子,两人一前一后迈步而入。

进楼之前,我又忍不住回首,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望去,心里想着要早些办完事回府陪驸马用晚膳。

后来,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回想起那擦肩而过的一瞬,都会问自己,若那时我没有躲他,亦或他从人群中发现了我,那么一切是不是就会变得不一样?

或许冥冥之中,从那些纷乱繁华的开始起,早已注定了后来的曲终人散。

—((—(本章完)

作者有话要说:*oss1号将至,大虐将至,警鸣响起。

不要再怀疑驸马是不是男主角了,他不是宋升堂怎么出来!!

关于驸马对采蜜的态度大家很是疑惑,公主也一样,当然不是驸马不爱小妹妹了,所以一起静候真相吧。

关于更喜欢煦方的娃不要急,他会回来的。

要开始写本文第二个还是第三个转折点了,很想快点写给大家看。

下一更时间我暂时不能给确切的,比如这更才6000字我居然写了快十天,写完也不大满意,不过作为过渡章蛮去了,希望下章给力。所以下更最迟9天内会更新吧,如果快点5天就有可能。等我写一半会在文案用红字标明更新确切时间的。

对了,关于霸王票,其实我一直不太懂这个,最近才知道是大家用钱砸给我的,受宠若惊。这里感谢下扔过地雷炸弹的孩子,谢谢。

☆、第三十七章 (修完整)

我一度认为邀月楼与那些酒楼无甚差别;不料入内发觉楼宇宽敞明亮;天井式的围栏层层旋绕而上,虽少了几分靡靡之色,却别有一番大气雅致。

二楼三楼皆是雅间;以不同绣样的屏风为隔断,放眼望去席间人影绰绰;想必慕名的贵客早已坐定等着好戏。

白玉石砌的舞台边上设有两处案席,一处悬着层层纱帘;隐约可见帘后摆琴,而正对面的檀木桌上已摆好茶点及青铜香薰;正是为对曲者所设席位。

来之前我自然命人清掉其他对曲对手,故而楼内小厮一见我们便伸手引我们入座;此刻楼中乐声起,舞姬登台献舞,一时气氛大盛,楼中俱是杯盏相碰言谈欢笑之声。

我双手捧着茶盏来回滚着暖手,四顾场中舞姬妖娆酣舞,心中腹诽决计不能让宋郎生来这等场所,男人还是日出勤恳劳作日落早归没见识的好。

想到这儿我把目光扫向聂然,以前在陈家村,煦方总能用箫声吸引许多村里的姑娘成群结队的来搭讪,后来有天他说,不如不捕鱼了,去邻镇上的红楼卖艺,赚的更快更多。我自然是竭力反对,嚷嚷着他见多了那些莺莺燕燕乱了心该如何是好?

同样的人,同样的场合,当年百般阻挠,今时千方怂恿,这算不算是物是人非?

察觉到我的眼神,聂然转头道:“怎么了?”

我摇了摇头,忽然想起个疑问,就这么脱口问了:“你的箫是从哪儿学的?”

他一怔,眼里似乎掠过一丝清寒,我摆摆手,“不回答也没有关系……”

“我儿时不会说话。”

我诧然。

他温雅的声音在这喧闹的场合显得格外平静,“寻常人家的孩子一两岁便能说话了,可我到了四岁连‘爹娘’都说不出。所有人都为之忧心为之叹息,我亦然。一日日看着我爹对我从期许到失望,喜悦也好恐惧也罢,我都无从诉说。”

“后来有了箫,它能替我说出我说不了的话。”他半敛下眉睫,修长的手指轻轻抚着箫,“我也记不得是如何学会,就好像这是我与生俱来就能做到的事一般。”

两年前,和风也问过煦方,你明明失忆了,怎么会记得箫是如何吹的呢?

他挥着箫笑道:“我也不知,一拿起它,就觉得好像生来就会一样。”

一个错眼,我几乎要把眼前这个人看成煦方了,这才伸指揉眉,一遍遍暗示自己他们是两个截然不同之人。

此时楼内奏乐戛然而止,舞姬们也纷纷散退,我看向前方纱帘处,已有一人婉坐琴边,虽瞧不清真容,其宁雅姿态,竟莫名给人予妙曼之感。

全场刹那静下,只余清风吹拂帘动,所有人俱在屏息等待拨弦。

女子左手抚上琴端,在徐徐抬起右手时似乎往我们这儿一看,下一瞬铮然拨弦,弦弦声紧,骤然卷起一股风起云涌之势。

琴声摇曳之中驰骋动魄,若为入阵曲,或能振奋军心,可在这种把酒言欢的风月之所奏起浩瀚沙场,就不怕惊吓着宾客咽不下菜肴么。

重点是武姑娘你弹这种曲子是要让聂然怎么吹才能和的上。

我揉了揉额,于是最终还是要动用公主的权利才能见上一面么?

曲风已渐转轻弦低音,聂然玉箫在手,缓缓举到唇边,顺着琴声凄肃之境,徐徐奏出一片沉远平旷。

若要说武娉婷弹的是金戈铁马的厮杀,那么聂然吹的应就是战后的残躯遍野,箫声如吟如诉,悲凉惆怅。

然而,萧索之后逐见平川策马,赤胆之心化为柔情,直待箫声渐若游丝,曲终弦收,余音不绝,一时间全场无声。

一声叫好打破沉静,楼中又恢复了盛意,一个小丫头碎步上前对聂然道:“公子请随我到听梅轩静候片刻,我家小姐随后就来。”

聂然不留痕迹的露出一丝笑意,我舒了口气,朝他点了点头。

我们很快便见到了传说中的武娉婷。

不得不说她是个极美的人,那张脸就像水墨画里描出来似的,一进门整间屋都让她衬的明媚动人。

我和聂然站起身为礼,她淡淡扫了我们一眼,“你们谁才是与我对曲之人?”

我一怔,聂然摊开展心比着我道:“在下只是想沾一沾我这好友的光来一睹姑娘芳容,冒昧之处还望姑娘莫要见怪。”

武娉婷神情浮出愠意,“我不见闲杂之人。”

聂然道:“是在下唐突,如此就不再叨扰了。”又转头看向我,“白兄,我先去外厅等你。”说完安上门,只留我们二人在屋内。

我笑盈盈的朝她拱了拱手,正待张口,武娉婷袖中突然弹出剑锋抵在我胸口,沉声道:“奏箫之人不是你。”又看向我的脖子,问:“女扮男装混入邀月楼有何居心?”

我颇为无奈的叹了叹,从怀中掏出公主玉鉴给她看,“我姓萧。”

武娉婷瞧清后收了剑,警惕的往后退了一步,欠身道:“原来是襄仪公主,民女眼拙,方才无礼,还望公主宽恕。”

我坐□,笑了一笑,“不知者不罪。”

武娉婷态度倒是恭谨:“不知公主殿下大驾光临是为何事?”

我不愿兜圈子,直言道:“不瞒武姑娘,我在查一宗旧案。这个案子与武姑娘有关。”

武娉婷闻言一笑,“邀月楼打开门做生意,从未做过什么不法勾当,更未牵连什么案子……”

“我所指的旧案不是指邀月楼,而是尚威镖局。七年前的一夜灭门,武姑娘是唯一的幸存者,关于那案……”

武娉婷脸色微变,截住我的话道:“民女得以苟活至今已是苍天垂帘,往事不堪难以回首,还望公主体谅一二。”

意料之中的态度。

“原来武姑娘并不想找到当年害死你全家的凶手,”我道:“既如此,又何必以对曲为由头寻人呢?”

武娉婷倏然抬头。

我笑了笑,“方才武姑娘一看到我那奏箫的朋友,眼中便黯了下去,难道不是在失望他非你所寻之人么?”

她的身影在灯光中沉默片刻,道:“公主以为我在寻找何人?”

我刷的一声展扇摇了摇道:“当年尚威镖局的灭门案从镖头至伙夫无一幸免,可死里逃生的你不仅不隐遁更大张旗鼓的开了这邀月楼,怎不令人匪夷所思……”

“直到听了武姑娘的琴曲我才幡然醒悟,原来武姑娘并非要躲人,而是要寻人,所寻之人是一个会奏箫的男子。”

“所以我就在想,这个男子,会否与当年的灭门案有关?”

“七年前武姑娘正当二八年华,若是遇到一个能与自己琴瑟和鸣的男子,会发生什么事呢?”

武娉婷听到这儿突然眯起了眼,笑出声来,“襄仪公主果然名不虚传……不错,我爹我大哥我的同门师兄弟皆是被他所杀。”

我倒是怔住了。

她脸上露出嘲讽的笑,“被我最为倾慕之人所杀。”

七年前武娉婷还只是个纯良貌美的小姑娘,十六岁这种年龄正是春心萌动的时候,可镖局里都是喊打喊杀的大老粗,根本就没有人能和她好好交流一些细腻的小心事。

某日某夜她独自在院落弹琴,墙的另一头忽然飘进箫声和上她的心曲,所谓知音难求,她一时心潮难掩推门而出,月下站着个俊朗不凡的男子朝她儒雅一笑,自此,孽缘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