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196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96章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鼎吃了一惊,老太后不行了?“太后如何?”

秦王政转身进殿,“太后一直在等你。”

老太后形神枯悴,奄奄一息,看到宝鼎当即面露喜色,轻声呼唤。宝鼎跪在榻旁,抓着老太后干枯的手,心中酸楚,眼圈蓦然就红了。老太后没有罪过,她溺爱自己的亲人,但她的亲人却借助她的权势伤害这个王国,伤害给予他们荣华富贵的老太后。

宝鼎绝不后悔杀人,他只是没想到自己厉啸的长剑会伤了这位老祖母。

秦王政悄然退去。

“回来了,总算回来了……”老太后无力地说道,“你应该早点回来。”

宝鼎张开双臂,搂住老太后干瘦的身躯,在她耳边低声说道,“我以我的生命发誓,我会像守护自己的王国一样守护你的亲人。”

老太后呆了片刻,接着泪水忽然涌出,一双晦暗的眼睛里突然泛出几分亮丽的神采。

“你应该早点回来……”老太后一遍遍地念叨着,泪水无声流淌。

“我回来了。”宝鼎的声音坚决有力,“给我时间,我需要时间。”

“你应该早点回来……”老太后闭上眼睛,反反复复就是这么一句话。

“相信我,我能创造奇迹。”宝鼎附耳低语,“墨家有个鬼医,他能给你生命,我能给你奇迹。”

“鬼医。”老太后颤抖着嘴唇,脸上忽然露出一丝决然之色,“墨家的鬼医。”

宝鼎放开老太后,跪坐在榻边,给她擦干泪水,然后慢慢给她讲述出塞的故事,直到老太后沉沉睡去。

宝鼎走出寝殿,看到秦王政穿着一件单薄的长袍在皑皑白雪之中缓缓踱步。宝鼎从给事中手上拿过厚厚的大氅走了过去,不由分说替他披在了身上。秦王政停下脚步,微微皱眉,本想用力甩脱,但看到宝鼎那坚决的神态,他又接受了,举步继续。

宝鼎默默地跟在他后面,踩着他的脚印,想着自己的心事。秦王是个孤独的大王,始皇帝是个孤独的皇帝,从他回到秦国的那一天起,或许就再也没有享受过亲情和友情,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至死都活在孤独里的人。

“寡人打了败仗。”秦王政忽然说道,声音里透出一股浓烈的愤怒。

“这是最后一场败仗。”宝鼎安慰道。

秦王政停下脚步,猛地转身望着宝鼎,眼神异常凌厉。宝鼎这话听在他的耳中就完全不一样了。为什么是最后一场败仗?因为老秦人要东山再起,要再度领军打仗了,所以就再也没有败仗了。

“寡人再一次败在李牧的骑军之下。”秦王政说道,“寡人要战马,要更多的战马。”

“大王与月氏结盟,必将得到更多的战马。”

“月氏人要我们的铁剑,要我们的弓弩。”

宝鼎知道秦王政担心什么,他微微摇头,“月氏人日暮西山,将来不是败于匈奴就是亡于我大秦,大王多虑了。”

“以何为凭?”

“西域诸国正在逐渐强大,而匈奴人又决心统一大漠,月氏人腹背受敌,败亡是迟早的事。”宝鼎说道,“大王用长剑劲弩换来的不止是战马,还有月氏人对匈奴人的反击,还有我西北疆的安全。”

秦王政沉默少许,走了两步,再度停下,“赵国是阻挡寡人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李牧是寡人的心头大患。”

“赵国已经奄奄一息,李牧何足惧哉?”宝鼎轻描淡写地说道,“要杀李牧,易于反掌。”

秦王政浓眉紧皱,当即追问,“计将何出?”

“反间。”

秦王政迟疑了片刻,说道,“李牧正在全力合纵。”

“赵国已是强弩之末,拿什么合纵?李牧合纵成功,郭开还能把持朝政?”宝鼎冷笑,“反间之计,就在郭开。”

秦王政沉吟不语。

“大王所忌,无非齐楚赵。齐有君王后,楚有李园,赵有郭开,齐王建、楚王幽和赵王迁不过是个摆设而已。”宝鼎一语双关地说道,“大王只要稳定了咸阳,确保西北疆的安全,横扫天下之期指日可待。”

秦王政想了片刻,举步再行。宝鼎紧随于后,亦步亦趋。

“今年的财赋收入不足以支撑明年的大战。”秦王政在前面说道。

“竭泽而渔之策不能用。”宝鼎在后面说道,“夺了义渠人的草原,然后让义渠人替大秦养马,再要让义渠人为大秦冲锋陷阵,这可能吗?这是亡国之策,献策之人应该诛其九族,同意此策之人更是居心叵测,形同谋反,不杀不足以震慑朝堂。”

秦王政脚步一滞,“那你说怎么办?”

“抢。”宝鼎大声说道,“到关东去抢。韩魏势弱,抢得就是他们。”

秦王政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所以你在塞外打一仗赢一仗?”

“对付北虏,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宝鼎说道,“烧杀掳掠,以战养战才是致胜之策。”

“你没有辜负寡人的期望。”秦王政赞道,“此次出塞,战果颇丰,好。”

说到这里他停下脚步,转身望着宝鼎,郑重其事地说道,“快过年了,把咸阳的事情帮寡人处理一下,要快,如果拖到新年,唯你是问。”

“我无权指挥黑冰台。”宝鼎说道。

秦王政不假思索地一挥手,“黑冰台现在归你。”

宝鼎吃惊地望着秦王政,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黑冰台是我的?




第一卷 崛起 第177章 寂静的刁斗巷

秦王政让公子宝鼎马上返回蓼园老府。明天宝鼎还要进宫侍奉老太后。另外秦王政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与其商议,所以让他先回府与家人团聚,韩非则留下来禀奏出塞经过。

宝鼎告辞出宫,带着黑鹰锐士和百名虎翼卫回到蓼园。母亲白氏和妹妹溥溥早就望眼欲穿了,见面之后自是欣喜不已。冷冷清清的蓼园随着宝鼎的回归变得热闹非凡,直到深夜还是灯火辉煌,不过在喜庆的背后还是难以掩饰刁斗巷的寂静。

刁斗巷太安静了,没有车马喧嚣,也没有来来往往的人群。宝鼎出塞建功,载誉归来,封君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他的权势将变得更大,今夜的刁斗巷本应该车马如云、人声鼎沸,但刁斗巷却以它的寂静和黑暗告诉蓼园,今夜的咸阳冰冷刺骨,许许多多的公卿权贵们都将在呼啸的寒风里徘徊、彷徨、焦虑不安。

东湖白楼里温暖如春,一家人围着火炉,品着香茗,聊着塞外风情,其乐融融。

溥溥非常兴奋,偎依在宝鼎的怀里问东问西。尤其对宝鼎诛杀匈奴三王的事感兴趣。白氏则关系乌氏的安全,详细问询了河南之地的形势,在得知公孙豹将留守北地,负责把月氏、义渠和陇西三方的力量集结到一起以稳定西北疆局势之后,这才稍稍安心。

“听说大王已经同意把乌氏的案子交给你审。”白氏眉宇间露出深深的忧色,“今天在宫里,大王可曾提到这件事?”

宝鼎知道母亲关心乌氏,不想让她担心,直截了当地说道,“母亲无须担心。乌氏的事情不值一哂,没有人可以阻止老秦人的复出,咸阳一些无耻之徒试探拿乌氏来威胁我,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乌氏代表着义渠人,义渠人是大秦骑军的主力,打击乌氏伤害义渠人,等于损害我大秦武力,这是亡国之举,等同于谋反之罪。”

白氏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她从儿子的话里听出了杀气。宝鼎的手段一向血腥,大王把乌氏的案子交给宝鼎,不是叫宝鼎替他杀人,而是要逼迫宝鼎让步,但宝鼎似乎故意忽略了这一点,像个愤怒的痴儿一般拔剑出鞘了。

“郿城来信说,你出塞奔波大半年,疲惫不堪,建议你回家休养一段时间。”白氏说道。“夏阳和频阳最近也有信来,建议我们返回乌氏。你杀了匈奴人三个王,匈奴人肯定要报复,而月氏和大秦的盟约很不牢固,联手阻敌的难度非常大,如果你在西北疆主事,那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白氏这番话代表了老秦人的意思。老秦人显然担心宝鼎意气用事,与秦王政正面交锋,那前期谋划就很难实现,倒不如顺从秦王政的意思,暂时退出咸阳,到西北疆蓄积实力,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

宝鼎决心已下,不会退出咸阳。他知道历史,大秦距离统一就剩下十年时间了,虽然现在中土形势还看不到统一的契机,但一旦赵国灭亡,统一的契机也就清晰可见,那时候秦王政权威已建,压制一个躲在封地里的君侯易于反掌,而他距离咸阳无限遥远。只有绝望地等待咸阳那把冲天大火烧毁一切。

宝鼎笑笑,摇摇头,“母亲的意思呢?母亲是不是也想离开咸阳?”

白氏落寞一笑,把偎依在身边的赵仪轻轻搂住,“最近两个月咸阳非常乱,三公遭到刺杀,很多人离奇死亡,京都上下惶恐不安,各种谣言满天飞,大家都知道咸阳要出事,所以不少人都走了,琴氏也走了,夜郎国的公主暂时也不会回来了。”白氏怜爱地看了赵仪一眼,“我只有你一个儿子,也只有公主一个媳妇,我当然想尽快离开咸阳。”

赵仪心里感动,偎进白氏的怀里,“母亲……”

“母亲,这一走,我们回来的可能就很小了。”宝鼎犹豫了一下,以非常肯定地语气说道,“不会再有机会回来了。我的身份特殊,不像公子豹、公子腾那样容易赢得大王的信任,所以……”他望着白氏,郑重说道,“我再也没有机会给外祖父翻案,再也没有机会给外祖父昭雪沉冤了。”

白氏眼里掠过一丝痛色,“你应该像你父亲一样,而不应该重蹈你外祖父的覆辙。”

“母亲。我和外祖父不一样。”宝鼎安慰道。

“我不会干涉你的选择。”白氏苦笑道,“但在我看来,你正在走你外祖父的老路。”

宝鼎笑了起来,“母亲不想看到我名震天下吗?”

“天之骄子?”白氏心里没来由地一阵颤栗,“不管西羌大萨满是否说过这句话,但这句话能传到咸阳,足见事情的严重性。”

“是陇西人还是月氏人?”宝鼎问道,“到底是谁传出来的?”

“月氏人没来之前,咸阳已经传开了。”白氏说道,“当时我们都认为是楚人故意陷害你,但现在看来,尤其是河北战败之后,咸阳人都从这个传言里闻到了危险,所以不但老秦人,就连巴蜀人,甚至包括一些楚人都主动离开咸阳以逃避即将到来的风暴。”

宝鼎沉默了半晌,忽然展颜一笑,“今天大王送了我一个礼物。”

白氏和赵仪互相看了一眼,眼里不约而同地掠过一丝疑惑。

“什么礼物?”白氏胆战心惊地问道。

“黑冰台。”宝鼎笑道,“大王把黑冰台送给我了。”

白氏骇然变色,倒吸一口凉气。大王把黑冰台送给了宝鼎?目的何在?让他与楚系拼个头破血流?

“我即使想走也走不掉了。”宝鼎说道,“如果我不把咸阳的事处理好,我不但走不掉。还要背黑锅,这辈子都翻不了身。”

白氏勉强稳定心神,问了一句,“你有对策吗?”

“有。”宝鼎笑道,“母亲不要担心,赵国黑衣虽然藏得深,但我肯定能找到他们。”



夜过中,在白楼书房里,宗越和赵信听完宝鼎的讲述后,神情异常凝重。

赵信已经入募蓼园,负责经营蓼园在咸阳的所有商铺、酒楼、茶肆、社寓和博易馆等等大小各类产业。是蓼园几个大执事之一,如今在咸阳商界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这次宝鼎下令刺杀楚系权贵大员的主要执行者就是他。

“大王已经怀疑你了。”赵信叹道,“这是一个陷阱,一个置你于死地的陷阱。”

“不是已经怀疑,而是早就怀疑了。”宗越说道,“帮助太子丹逃离秦国其实足以证明公子手上有一股黑暗力量,虽然没有具体证据,但仅靠关东秘兵根本不可能。这次我们杀了这么多人,闹出这么大动静,其难度远远超过了营救太子丹的行动,黑冰台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公子掌控了潜伏在咸阳的这股黑衣力量,而且我们还蓄意嫁祸秦王,秦王岂能善罢甘休?”

宝鼎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公子,人杀得太多了。”赵信苦笑,“如今黑衣暴露,如何善后?”

“不得以情况下,只好牺牲一部分黑衣了。”宗越不假思索地说道,“这是唯一的办法。秦王叫公子主掌黑冰台,其目的正在如此,就是逼着公子铲除黑衣。”

“你这个猜测未必准确。”赵信当然不会同意,当即反驳道,“秦王不过是怀疑而已,手上并没有真凭实据,假如公子没有掌控黑衣,你叫公子拿什么去铲除黑衣?秦王真正的目的不是要铲除黑衣,而是要藉此铲除公子,也就是说,不管公子是否铲除了黑衣,公子最终都要被赶出咸阳,甚至像过去那位长安君公子成蛟一样被秦王找个借口一杀了之。如何保住公子,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而要保住公子,黑衣就必须完整地保留下来。”

“怎么保留?随便找一批恶霸地痞杀了,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