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185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85章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当宝鼎走出乌氏后一切突然就变了,宝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宝鼎距离乌氏、距离乌氏倮一家也越来越远了。

宝鼎到了咸阳,对乌氏不利的风言风语就更多了,甚至有人蓄意诬蔑乌氏,恶意调拨宝鼎和乌氏的关系,把乌氏说成了第二个“吕不韦”,说乌氏居心叵测,以公子宝鼎为“奇货”,试图祸乱大秦。

乌氏成为大秦第一巨贾之后,咸阳就有人造谣说乌氏倮图谋做义渠人的王,有心带着义渠人叛离大秦。商贾之间为了利益可以用一些非常手段,造谣中伤不以为奇,但随着公子宝鼎的崛起,这个谣言的性质就变了。公子宝鼎可以说是乌氏倮一手养大的,在宝鼎崛起的阶段,乌氏更是不惜一切代价,倾尽全部力量予以相助,这在咸阳不是秘密,谁都知道。现在把这个事实和有关乌氏倮的谣言放在一起,那就大有文章可做了,一旦造成一个“风暴”,那不但可以灭了乌氏。还能铲除宝鼎,退一步说,就算没有推倒宝鼎,最起码可以斩断宝鼎的一只胳膊,给宝鼎以重创。

乌氏倮从乌氏日夜兼程、千里迢迢地跑来干什么?就为了迎接公子宝鼎?凭他和公子宝鼎的关系,他用得着跑七百里来迎接公子宝鼎?不是,他害怕啊,他害怕公子宝鼎和自己的距离太远了,远得以至于公子宝鼎不会在乌氏危难之刻伸以援手,所以他要千里迢迢地跑来亲自见宝鼎一面,他要知道宝鼎是否记得乌氏的恩义。是否愿意始终如一的支持乌氏,是否愿意帮助乌氏度过眼前这个危机。

“伯父,我回家了。”宝鼎这句话让乌氏倮心中的疑虑瞬间消散,他的身心已经不堪重负,这一刻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泪水悄然滚下。

“回家就好,回家就好。”乌氏倮哽咽失声,把宝鼎搂得更紧了。

乌氏倮的失态让站在宝鼎身后的一帮人暗自忐忑,兴奋之情忽然减弱了许多。

乌氏倮是有爵位的巨贾,他还是一个义渠部落首领,他经营的这片牧场为大秦提供了大量的战马,如此一个人物难免有些自大傲慢,但今天他竟然失态了,在大庭广众之下竟然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就不对了。乌氏倮显然不是一个心肠软弱的人,也不是一个阿谀奉承之徒,就算他有心巴结公子宝鼎长途跋涉七百里而来,但也不止于在这种场合下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家都是有地位有官职的人,在不同层次的官场上混迹多年,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是以乌氏倮眼泪一下,周围的说笑声即刻消失,大家的脸色都变得严肃了。

宝鼎不知道乌氏倮落泪了,他只是察觉乌氏倮的心情太激动,这让他颇感局促。看不出来,名留史册的乌氏倮竟然是个性情中人。宝鼎不由得想得起了琴氏家主寡妇清,那位风华绝代的寡妇实在是个妖孽,即使相隔半年了,音容笑貌还是那么清晰,让人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非分之想更是不可遏止地疯狂滋长。宝鼎吓了一跳,非常吃惊,他万万没想到寡妇清的魅力竟然如此之大,竟然在自己心里留下了深刻烙印,竟然让自己变得无耻而贪婪,这太可怕了。

宝鼎即刻驱赶心中的魔障,他的脑海里飞速掠过一张张熟悉的脸。母亲的笑容,赵仪的娇靥,溥溥红扑扑的脸蛋……画面定格了,定格在学姐那张美丽而忧郁的面孔上。疯狂滋长的魔障瞬间碎裂,躁动不安的心瞬间冷却。

宝鼎黯然叹息,迅速平静了一下情绪。这时候,乌氏倮松开了他,以极快的速度擦去了眼里的泪花,转目望向赵仪,接着躬身致礼,“夜郎国的公主,欢迎你来到乌氏大草原。”

赵仪脱下帷帽,也像宝鼎一样以子侄礼拜见。

乌氏倮本想伸手阻止,但赵仪的容貌让他刹间失神,那双手竟然没有伸出去,受了赵仪一礼。

韩非顿时不高兴了,用力咳嗽了一声。一个蛮夷商贾竟敢如此无礼,太不像话了,岂有此理。

不待韩非咳嗽,乌氏倮已经意识到了,但已经来不及,非常尴尬。宝鼎急忙替他解围,“伯父,第一次见到公主媳妇,有什么见面礼啊?”

乌氏倮听到这句话更是高兴,大嘴一张就送了赵仪两座咸阳的庄园。赵仪倒是乖巧,急忙配合宝鼎谢了乌氏倮。宝鼎感叹啦,这做大权贵就是不一样,发财太容易了。其实他想错了,他要是一个没有权势的公子,谁理他?韩非就是穷光蛋。

乌氏倮又和韩非、琴唐等人互致问候。他和琴唐见过几次面,彼此比较熟悉,如今两家合作融洽,言辞间更是亲密。当宝鼎介绍南山子的时侯,乌氏倮大感惊奇,他久闻其名可惜无缘一见,谁知今天竟在自己的家门口见到了这位墨家的传奇人物。

进了大营,众人各自散去,该干啥干啥。宝鼎、赵仪一左一右陪着乌氏倮进了大帐。

三个人聊了会家常,宝鼎询问了母亲和溥溥的近况,又把此趟出使的经过三言两语说了一下。

“伯父可有北军出塞作战的消息?”

“一无所知。”乌氏倮摇摇头,“北军何时出塞的?”

“应该就在最近这段时间。”宝鼎问道,“大草原上有没有发现从河南逃来的人?”

“林胡人和空同人即使要逃也不会逃到乌水。”乌氏倮说道,“乌水两岸的草场是我们义渠人的,义渠人不会让他们过来。他们要逃只能向贺兰山方向逃亡。”说到乌氏倮主动问道:“公子是不是打算攻击河南?”

“伯父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接到你的口讯后,我已经派人向各地义渠首领求助,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天各地的义渠人就会陆续赶来。”

“大概有多少人?”宝鼎高兴地问道。

乌氏倮皱皱眉,掐指算了一下,“最少可以集结两千人,如果都能来的话,那可能超过五千。”

“两千人足够了。”宝鼎笑道,“我这里大约有四千人,伯父又带了一千人过来,如果再加两千那就有七千人了,足够了。”

七千人就跑去打河南?乌氏倮望着自信满满的宝鼎,不知说什么好。七千人跑去打河南,看上去人是不少,但河南之地的诸种部落人更多,号角一吹就是好几万,七千人跑去纯粹就是送死。

乌氏倮眉宇间的重重忧色落在了宝鼎的眼里,他急忙安慰道,“此次打河南是三路共击,月氏人在大河北岸予以堵截,我和北军则从东西两路联手夹击,所以七千人足矣。”

“北军全部出塞了?”乌氏倮问道,“他们哪来的粮草?上将军蒙武正在指挥大军攻打赵国,粮草武器和战马都送往河北前线,北军拿什么出塞作战?”

“大王下令攻打赵国了?”宝鼎惊喜地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赵仪黯然垂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宝鼎知道她的心情,悄悄握住了她的手。

“应该是上个月下达的命令。”乌氏倮说道,“咸阳命令我在六月下必须把规定数目的战马送到晋阳。由此不难推测,大军肯定在七月初发动攻击。”

“河北战况如何?”宝鼎急不可耐地问道。

乌氏倮摇摇头,“这是咸阳宫的机密,我怎么会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宝鼎笑道,“你在咸阳有那么多耳目,探听这点机密算什么?”

乌氏倮叹了口气,眼里忧色更浓,就连脸上的笑容里都露出深深的无奈和苦涩。宝鼎敏锐地意识到乌氏出了问题,而且和咸阳有直接关系。

“伯父当真不知道北军出塞的事?”

“的确不知道。咸阳方面也没有北军出塞的任何传闻。现在大秦上上下下都在密切关注着河北战场,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攻克邯郸。”乌氏倮望着宝鼎,郑重问道,“你肯定北军出塞了?他们正在攻打河南?”

宝鼎心脏骤然剧跳。北军难道没有出塞?秦王没有下令?他欺骗了我?那匈奴人急速撤退又是怎么回事?如果北军没有出塞作战,王贲没有带着骑军杀进河南,那匈奴人为什么要撤退?

“我可以肯定北军出塞了。”宝鼎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秦王政,他实在找不到秦王政拒绝下令的理由。宝鼎把自己当初的谋划仔细说了一遍,“北军以骑军出塞,以战养战,不需要咸阳提供任何军需,只要大王下令即可。”接着他又把月氏王庭的危机做了一番描述,“月氏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我西北疆的安危,大王没有理由拒绝下达北军出塞作战的命令。”

乌氏倮思索良久,忽然问道:“如果北军没有出塞,月氏能否度过这次危机?”

宝鼎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北军没有出塞,匈奴人撤退就是一个陷阱。既然是陷阱,那匈奴人就要倾尽全力攻打月氏。从月氏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他们保住了王庭,也无法保住乌亭逆水一线,也就是说,匈奴人切断了我们和月氏之间的联系,将来匈奴人在西北疆完全控制了主动。”

“有这么严重?”乌氏倮吃惊地问道。

宝鼎当即找来朱笔,就在案几上划了一个简单的西北疆地形图,“伯父看到了吗?匈奴人一旦占据了乌亭逆水一线,西北疆就再无安宁之日,包括伯父的这个乌氏大草原都时刻处在匈奴人的攻击之下,再也没办法像过去一样自由自在地养马了。”

乌氏倮连连点头,似乎若有所悟,“公子,你的计策如果成功了,功绩太大。”

“我的功绩多大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老秦人东山再起。”

“咸阳有多少人希望老秦人东山再起?”

宝鼎脸色冷了下来,“咸阳发生了什么?”

“咸阳有传闻。”

“什么传闻?”

“关于公子和乌氏的传闻。”乌氏倮不再隐瞒,把咸阳最近发生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咸阳有人要灭我乌氏。”

“他敢?”宝鼎勃然大怒,一拳砸到案几上,“他敢灭我乌氏,老子就灭了他九族。”

赵仪骇然变色,乌氏倮也是一脸惊骇,但心里却是心花怒放。好,宝鼎这孩子有良心,他没有抛弃乌氏,他也不会抛弃乌氏,咸阳那帮鸟人有难了。

曝布在帐外听到宝鼎的怒喝,匆忙跑了进来。

“把宗越给我请来。”

“宗越还在北岸。”曝布说道,“此刻北岸军情紧急,他恐怕一时过不来。”

“叫他即刻渡河。”宝鼎用力一挥手,怒声说道,“有人要灭我乌氏,老子就灭他九族。叫宗越渡河,叫他马上回咸阳。”




第一卷 崛起 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

宗越于黄昏时分渡河而来。

曝布在临时渡口接他。神色十分焦急,看到宗越急切说道,“快随我去大营,公子已经催问数次了。”

“什么事催得这么急?”宗越疑惑地问道,“河南那边有消息了?”

曝布摇摇头,“没有北军和左更(王贲)的消息,不过乌氏家主带来了咸阳的消息。”

咸阳?宗越立刻明白了,咸阳的对手乘着公子宝鼎出塞的机会展开了报复,而与公子宝鼎关系最为亲密的乌氏首当其冲,惨遭打击,估计现在的形势已经非常糟糕,否则公子宝鼎也不至于如此着急。

宗越不再询问,飞身上马,与曝布纵马疾驰,在暮色降临之前赶到了宝鼎的大帐。

大帐里坐了一圈人,乌氏倮、琴唐、司马断、司马昌、白公差、王离、唐仰、暴龙和两位墨者姜平、马骕霍然在坐。宝鼎把宗越介绍给了乌氏倮。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宗越当然久闻乌氏倮的大名,而乌氏倮却对这位昔日的燕国虎骑统率非常陌生,他甚至不知道宗越何时成了宝鼎的亲信,但宝鼎既然对其非常重视,并让其即刻返回咸阳,那显然在宝鼎的反击谋划中。这个人至关重要。

“咸阳有很多人不希望我回去,甚至期待着我死在大漠。”宝鼎冷笑道,“可惜的是,我不但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很好,这大概出乎他们的预料,接下来他们的的手段肯定愈发狠毒。好,我倒要看看,到底谁最狠,谁能笑到最后。”

“咸阳出了什么事?”琴唐实在忍不住了,急切问道,“是不是楚人乘机报复?”

“如果单纯是报复,那形势就没有现在这样危急了。”宝鼎忿然说道,“楚人在我离京后,利用大王急于攻打赵国,而咸阳财赋又难以为继的机会,向大王提出奏请,即刻将战马畜牧和大兵制造改为官营,如此咸阳既节约了购买战马和大兵的费用,减少了财赋支出,又完全控制了战马畜牧和大兵制造,确保了王国的安全。”

琴唐的脸色当即就变了。战马畜牧是乌氏的主要财源,大兵制造则是琴氏和墨家的最大收入来源,如果咸阳把战马畜牧和大兵制造收归官营,禁绝私人涉足,那乌氏、琴氏和墨家就等于被人挖断了根基,必将迅速衰败。

此计堪称是绝户之计。正好击中三家的要害,而三家的衰败则意味着公子宝鼎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势力瞬间倒塌。

“这怎么可能?”乌原叫了起来,“公子不是说官营之策要等到大秦统一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