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169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69章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常了。

大萨满相信宝鼎所说。他是巫师,他相信先祖托梦的说法,否则何以解释此事?不能解释的事当然就不是人所能做的事,而是天上的神送给人的礼物。

“公子知道城郭王国吗?”大萨满对宝鼎愈发恭敬了,同为神灵的代言人,都是神之子,不是普通人,当然态度就不一样了。

面对帐内众人震惊和仰视的目光,宝鼎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他的表现欲望极度膨胀,当即在牛皮上继续画了起来。

“西域的西南部就是葱岭,过了葱岭向北,可以直达遥远的另一片大陆。在那块大陆上,也是战争不断。在这之前有波斯帝国,未来那里还将诞生一个伟大的罗马帝国。我们的后人将给这个帝国取一个耀眼的名字,大秦。”(葱岭就是现在的帕米尔高原。)

“城郭王国就位于葱岭的西南两麓,未来,这里将诞生一个于阗王国和……”宝鼎犹豫了一下,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未来大月氏将被匈奴人赶进西域,随后又被乌孙击败,西迁到葱岭,建立了一个大月氏国,其后分裂,又诞生了贵霜王国。

“羌人呢?”大萨满追问道。

“羌人?”宝鼎的手在牛皮上划了一个大圈,“羌人属于大雪山,不属于西域,也不属于中土。”

大萨满微笑点头,“羌人是雪山之子,他们的家就是大雪山。”说到这里他盯着宝鼎的双眼,意味深长地问道,“中土人呢?中土人的未来在哪?”

宝鼎没有说话,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心里那股幼稚的表现欲突然间就烟消云散了,他也在问自己同样一个问题,中土人呢?大秦的未来在哪?帝国的未来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出现而得以改变?这牛皮上所绘的疆域能不能成为帝国未来的版图?

帐内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盯着宝鼎,期待着他说出中土的未来。这一刻,宝鼎已经成了他们心中的神,虽然仅仅是这短暂的一刻,但这一刻宝鼎就是神,无所不知的神。

“今天,我看到了天之骄子。”大萨满忽然张开双臂,两眼望向帐外的天空,喃喃低语,“雪山的神灵啊,请保佑你的子民,保佑我们的家园。”

乌氏执事暗自惊骇,但还是把这句话完整地翻译了出来。

韩非手里的笔高悬着,迟迟没有落下,良久,他还是毅然落笔,把这句话记载了下来。天之骄子,公子宝鼎在北虏西羌的心里,已经成为天之骄子。

宝鼎最终没有回答大萨满。没有回答其实就是回答了,他胸怀天下,当他走出咸阳,向河西进发的时候,他的心里已经装下了大漠,装下了西域,未来的中土人将在统一之后,把犀利的兵锋指向西北,指向大漠和西域,那里才是中土人的未来。

韩非把那张描绘了中土未来的牛皮地图收了起来,像宝贝一样藏了起来。

宝鼎的心情则在大萨满那句询问之后低落了,而且越来越沉重,他有一种预感,他的确改变了历史轨迹,但这种改变没有挽救帝国,而是把帝国更快地推向了败亡。

当秦王政看到这张天下地形图,看到韩非西北之行的详细记载,以他的雄才大略,他会做出何种选择?他会给中土设计怎样一个伟大的未来?假如……仅仅是假如,假如他在吞并六国之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大漠和西域,那对帝国来说,是不是意味着一场更大的灾难?

大萨满对宝鼎的兴趣陡然高涨,他似乎忘记了此行的真正目的,他把全部注意力放到了宝鼎身上,他从宝鼎的身上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血腥味,从宝鼎的眼里看到了滔滔铁蹄滚滚狼烟,他想探寻真相,想知道这位天之骄子将给大漠、大雪山和西域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

大萨满扎营于大河之畔,给蜂拥而来的部落族众祈福,与墨者探讨各方面的问题,每日必定拜会公子宝鼎与其天南海北任意纵谈。大萨满就是一部活着的教科书,从交谈中,宝鼎详细了解到了北虏西羌诸种部落,从他们久远尘封的历史到风俗习惯,事无巨细,一一问到,而大萨满也从与公子宝鼎、韩非、琴唐等人的交谈中对中土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大萨满盛赞公子宝鼎,告诉北虏西羌诸种,宝鼎就是天之骄子,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使者。大萨满的影响力可想而知,这句话像风一般四下传开,诸种部落对宝鼎更是恭敬,争相传诵。

宝鼎听说之后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错事。年少张狂,果然招惹祸事,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不过好在这是蛮荒之地,北虏西羌的传唱之言总不至于传进咸阳。只要秦王政听不到,那就没事。

现在韩非每天的纪录量非常大,有时候唐仰、司马昌还在一旁协助,短短几天内便耗去了两车空白竹简。韩非对这些记载视如珍宝,嘱咐身边属吏务必用牛皮囊捆绑好,以防损毁。

韩非每天深夜都要秉烛写作,整理记载文字。宝鼎和赵仪则陪侍左右,宝鼎阅读,赵仪誊写,相得益彰。这天宝鼎读完了韩非所写的有关西域诸国情况的介绍,正在感叹大萨满见闻广博的时候,韩非忽然说道:“如果能在文章之后配上地图,那就十分完美了。”

宝鼎听到这话蓦然想起一件事,眼里不由自主地掠过一丝恐惧。记得后世大隋有个叫裴炬的人写了一本《西域图记》献给了隋炀帝,结果裴矩和这本书就成了大隋亡国的原因之一,在历史上遭到后人的口诛笔伐。我现在岂不是在再做同样的事?如果我未能拯救帝国,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遗臭万年的亡国奸佞?

“公子,夫子打算回京之后,把这些记载整理成篇,流传后世。”赵仪娇笑道,“公子,我们回京之后,纸也该造出来了。到时请人誊抄,然后在各国的名城大都广为散布,让夫子这卷大书扬名中土。”

“誊抄?”宝鼎一听就笑了,“那就请多少人?要抄到什么时候?”

“公子又有什么奇思妙想?”赵仪好奇地问道。

“只有纸造出来了,我们就可以印刷。”宝鼎张口就来。他其实想控制自己的表现欲,但不行,不知不觉地他就想露一手。

“印刷?”赵仪诧异地问道,“印刷是什么?”

韩非也被“印刷”吸引了,急忙放下笔,兴致勃勃地问道,“公子说来听听,什么叫印刷。”

“印刷,顾名思义,就是先印后刷了。”宝鼎从腰间取下印章,在赵仪和韩非面前晃了一下,然后把案几上的一副帛书展开,轻轻按了上去,“如果我做一个大印章,上面刻满字,那盖一下,这幅缣帛上就印满了字。我盖一千下,就等于誊抄了一千份帛书。那我盖一万下呢?要节约多少人力和时间?”

韩非和赵仪连连点头,兴趣更大了。

“当然,我刻这样一方大印也要耗费大量时间。”宝鼎笑道,“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化整为零,先把一卷书上所有的字都刻出来,就像我手上这个小印章一样大小,然后把它们组合起来,再像盖大印一样盖在纸上。”

宝鼎详细解释了一下印刷的过程。这个过程很简单,但关键问题是,你首先要有纸,其次你能从印章上得到启发,用这个思路去设计活字,接下来就水到渠成了。这个时代没有纸,当然也就没人想到活字印刷。

“公子,这是不是太复杂了?”赵仪问道,“我只要一卷书,抄录一下就是了,用得着如此麻烦?一万个人,每人抄录一卷,不就是一万卷吗?”

宝鼎笑着摇摇手,“不要只想到你自己,要想到一万人同时抄录同一卷书,事实上不可能。即使成功了,但耗费的人力和时间也非常惊人。有这个人力和时间,完全可以做别的事。”

“公子,你这个想法的确新奇,做起来也不是很困难,但正如公主所言,实际作用肯定不大。”韩非想了一下说道,“纸的事暂时就不说了,我们就从纸造出来之后说起。中土识字读书的人大约占了中土总人口的多少?很少,一百个人里面都没有一个。今日私学盛行,诸子百家大都以私学授徒,没有师傅的允许,弟子不能抄录书籍,本家书籍更不能随意外传,这种情况下,抄书传播是一件绝无可能的事,而你要做的事,正是私学明令禁止的事,所以你可以想像一下,你这个印刷之术能不能发挥作用。”

宝鼎笑着摇摇头,“一个王国要富强,就要让更多的人识字读书,而要让更多的人都能读上书,除了给他们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乐土,让他们吃饱穿暖居者有其屋之外,还要让他们读得起书。现在中土人不是不想读书,而是读得起书的人太少了。造纸也罢,搞活字印刷也罢,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贫贱者可以读书,用读书来改变他们的命运,改变王国的命运。”

韩非连连点头,目露敬重之色,对自己这个弟子,他是万分满意。赵仪早就被宝鼎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所倾倒,她现在的心都在宝鼎身上,她已经被宝鼎彻底融化了。







第一卷 崛起 第153章 却月大阵

韩非征询了宝鼎的意见。把造纸和印刷术以及它们可能对国力产生的推动作用记录了下来。

当然,具体的制造细节韩非和宝鼎也不知道,想写也写不了,只能笼统地一带而过。韩非的确是想让这卷书传遍中土,以以开阔中土人的视野和传播他的法术思家,比如造纸和印刷术就给韩非抨击私学找到了借题发挥的机会。

琴唐听闻此事后,与韩非、赵仪的想法一样,觉得公子宝鼎这个思路很新颖,但不实用。纸都没造出来,就想着搞印刷,印出来给谁看啊?卖给谁?能赚钱吗?他毕竟是一个商贾之家的大匠,利益是第一位,无利可图的发明创造他是不屑为之。不过想到宝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他还是把活字印刷记录了下来,打算回京后与墨家、乌氏联合试制,或许就能发现有利可图的地方。

宝鼎也是很失望。生产力与生产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合适的生产技术能推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它就没有用处,即使它贵为四大发明之一,在这个时代也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这个时代的第一要务是生存。是吃饱肚子,读书是建立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如果肚子都吃不饱,谁去读书?这种定律即使两千多年后都没有丝毫改变,读书对穷人来说根本就是一件奢侈的事。

巨筏在数千将士和工匠们的努力下逐渐成形,它巨大而雄伟的“身躯”吸引了所有的人,就连从四方赶来交易的诸种部落的族众们也被它的巨大所惊慑,围在附近好奇而又忐忑地观看着。

大萨满的注意力又从宝鼎身上转移到了这个巨筏上。他整天待在造筏现场,缠着琴唐、马骕、姜平等人询问所有他不知道的问题。把一个看似普通的筏子造得如此巨大,而且用时又非常少,其中所蕴含的技术非常高,也非常多。遵照宝鼎的命令,琴唐等人有问必答,不厌其烦。初时琴唐还有些担心技术泄密,宝鼎却是想通了,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是相辅相成的,而巨筏制造又融和了多门技术,你就是一五一十详尽告诉大萨满,羌人也做不出来。羌人若想有所进步,首先要有自己的文字,没有文字,靠手把手教授传承,其进步速度就太慢了。

这个巨筏引起了巨大轰动,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诸种部落们第一次抬头仰视中土人,第一次敬畏中土人,在他们心里,巨筏是神赐给中土人的礼物。是天之骄子公子宝鼎无上神力的一种展示,于是中土人得到神的眷顾的说法很快在部落中传开了。至于公子宝鼎的大名那已是路人皆之了,在不久的未来,穿行于大漠、西域和大雪山的萨满们,还有三三两两的胡商们,将把天之骄子的大名传遍天下。

河西来人了,胖顿翁侯的使者乘坐羊子筏子到了北岸,水淋淋地从筏子里爬出来,看上去很狼狈。一个公孙豹的扈从陪着他,将他带进大帐,拜见公子宝。乌原亲自担任翻译。这位使者年纪较大,忠厚兼恭,态度也很和善,叽里呱啦讲了一通,大意是翁侯欢迎秦国使者,请使者择日率领车队过河。不过目下月氏正与匈奴对抗,河西形势非常紧张,何时渡河北上王庭,由秦国使者自行决断。

宝鼎客气了一番,然后叫唐仰带他去偏帐歇息。公孙豹的扈从从怀里掏出铜管递上。宝鼎剔开泥封,拿出帛书细看。

月氏形势正如大萨满所描述的那样。当前匈奴人两路进逼,拖住了月氏军主力,导致月氏军无法以武力镇慑乌孙诸国,而乌孙诸国则趁机谋求自立。公孙豹说,当前月氏王正在想法设法拉拢和分化西域诸国,孤立乌孙,只要内部危机一解决,月氏王就可以集中力量与匈奴作战,但此策耗时长,变数大,就在月氏王焦虑不安之际,秦国使团到了,这顿时给了月氏王另一个解决危机的办法,向秦国求援,请秦国出兵相助,请秦军出长城攻击河南之地,威胁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